文│一本情感簿
前言:
《人生》是路遙發表於1982年的中篇小說,至今已有37年的時間。它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不論我們處於什麼年齡,什麼階段,只要願意靜下心來認真品讀,都可以有不同的收穫。
無論你是熱血的少年、處於熱戀中的青年,或是步入而立,漸近不惑,它都可以給你某些啟發和感悟,尤其是面臨愛情的選擇和迷惑時,這本書更是可以給你一些慰藉和啟示。
愛情是神聖的,它的美妙之處在於,不論兩者是貧是富、是遲暮還是年少、是君王還是布衣,只要你願意,它就會發生。
但婚姻不行,這也恰恰是愛情的悲哀之處。不論曾經愛的有多深情、多絢爛,一旦與現實接軌,就會有無數的問題出現,它們糾纏著你、裹挾著你,強迫你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做出取捨。
同樣的問題,高加林和巧珍也在面臨。區別在於,高加林最後選擇了理想,而巧珍則是選擇了面對現實。縱然有些殘酷,但這也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
在《人生》中,巧珍最後嫁給了馬栓,想必很多讀者和我都有同樣的疑問:巧珍和高加林分手之後,她嫁給馬栓真的只是因為衝動嗎?她與馬栓婚姻是偶然還是必然?
01
巧珍嫁給馬栓的前提,是巧珍與高加林愛情的“悲劇”收尾,而這個“悲劇”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
斯特林堡曾說:最美好的,也是最痛苦的就是愛情!
巧珍喜歡的高加林的原因,是源於高加林身上書卷氣。高加林雖然家境貧寒,父母也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但他們對高加林是寄予厚望的,他們雖然沒文化,但他們就是覺得讀書很重要,所以他們不論再辛苦,也要供高加林唸書。
而讀書也確實豐富了高加林的內心和精神世界,增長了高加林的眼界,洗刷了高加林身上的泥土氣。但與此同時,高加林身上也有他作為讀書人的清高,對於農村的一些“權貴”,例如大隊長高明樓、例如“二能人”劉立本(巧珍的父親)高加林是非常瞧不起的,在他眼中,他們甚至還不如實實在在的農民。
高加林渴望外面的世界,除了本身的理想與抱負之外,更多的是對農村舊道德觀念的輿論,農村的封閉和愚昧的排斥和抗拒。
與巧珍的相戀,是因為巧珍的出現和表白的時機,恰好是高加林民辦教師身份被頂替,懷著不甘和委屈去縣城賣饃饃的情況下,巧珍的善解人意、溫柔和痴情,是當時的高加林異常需要的。
巧珍和高加林在一起,其實一直都是“付出”的一方,而高加林則是索取,且極少給予巧珍正面的回應。
唯一的一次當著劉立本以及高家村所有人的面,帶著巧珍逛集市的舉動,其實也是他對劉立本的示威以及對農村輿論的挑戰。
也就是說,這段感情發生的一開始,就是不對等的,不公平的,也摻雜了很多其它因素。愛情需要的是雙方共同的努力,而不是單方面的給予。
巧珍和農村的姑娘相比,自然是異常優秀的,但後來高加林在縣城工作,和黃亞萍這個城裡姑娘有了接觸之後,難免在心裡就有了對比,就會覺得巧珍這個農村姑娘沒內涵、沒氣質。
書中有一段巧珍來縣城探望高加林的描述,因為長時間沒見,巧珍很是思念,於是想要上前去擁抱高加林,卻被高加林推開,並對她說道:“這不是在莊稼地裡!”
再有,高加林和黃亞萍在一起時,討論的是文學詩詞,而巧珍和他聊的則是:
“村裡的水井修好了...堰子也加高了...”
“你們家的老母豬下了十二個豬娃,一個被老母豬壓死了,還剩下...”
而這樣的對話,也在高加林的抗拒和煩躁的制止下結束:“哎呀哎呀!你快別說了!”
所以,高加林最後會選擇黃亞萍,一點也不奇怪,倒不是說巧珍不好,只是無論人生觀、價值觀還是愛情觀,二者都不在同一頻率,這樣的愛情註定無法長遠。
“我決不會連累你!加林哥,你參加工作後,我就想過不知多少次了,我儘管愛你愛得要命,但知道我配不上你了。我一個字不識,給你幫不上忙,還要拖累你的工作...你走你的,到外面找個更好的對象。”
這段話,是二人分手時,巧珍對高加林說的。
從這段對話當中,我們除了可以看到巧珍的痴情,也能從中讀取巧珍的真實想法。巧珍開始認清二人的“差距”,並接受二人不合適的事實。這段不對等的愛情在巧珍的理解和放手中結束,也是巧珍由一個愛情的理想主義者回歸現實的開始。
而這樣的結果,也是她嫁給馬栓的前提。
02
巧珍嫁給馬栓:偶然性&必然性
偶然性:
巧珍與高加林分手之後,異常悲痛,她白天哭晚上哭,整個人瘦了一大圈,她甚至想到了死。
但很快巧珍又出現在了田野上,她又開始勞動了,書中是這樣描述的:
她又在田野上出現了,像一匹帶著病的、勤勞的小牝馬一樣,又開始了土地上的辛勞。她先在她家的自留地裡營務莊稼;整修她家菜園邊上破了的籬笆。後來,也就又和大家一起勞動了,只不過一天到晚很少和誰說話...
從這段描述中,我們除了看到巧珍的堅強,也能輕易的發現巧珍是在以這種方式,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用勞動,來沖淡自己悲傷的情緒,雖然收效甚微,但對於當下的巧珍來說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如果說和高加林分手是巧珍“迴歸現實”的開始,那麼此刻的巧珍就是“接受現實”的開始。
可哪有那麼容易呢?愛情之所以讓人們又愛又恨,是因為除了會面對擁有時的幸福,也有可能會面對失去後的痛苦。
而那份痛苦,卻不是輕易就可以驅散的。
都說忘掉一段感情的最好方式,就是開啟一段新的感情。
這個時候恰好馬栓帶著媒人親自上門提親,有心算無心,加上巧珍的一些衝動情緒在內,就答應了馬栓的提親,選擇和他結婚。
巧珍承受著巨大的悲痛和壓力,加上家人的擔憂,促使巧珍急於扭轉當下的窘境,脫離痛苦。而之所以說巧珍有些衝動,是因為巧珍答應馬栓的提親之後,還要求馬栓必須在三五天之內娶她,如此短的時間之內,巧珍不可能從上一段感情之中完全走出。
選擇嫁給馬栓,一是因為他出現的時機剛好,二是巧珍本身的想法和意願,所以這樣的結果是具有偶然性的。
必然性:
海倫·羅蘭曾說:戀愛是追求;婚姻是“追打”。
小說《人生》的一開始,有過兩次馬栓來向劉巧珍提親的描述。
第一次是在高家村和高加林相遇時的,馬栓說的話:
“咱跑了幾回,看他們家裡大人倒沒啥意見,就是本人連一次面也不露。大概嫌咱沒文化,臉黑。臉是沒人家白,論文化,她也和我一樣,斗大字不識幾升!唉,現在女的心都高了!”
由這段對話當中,可以得知兩個細節:
- 馬栓在此之前已經先後跑了好幾回,提過多次親。
- 巧珍的父母對馬栓比較滿意,並沒有意見。
第二次是高加林與巧珍剛剛相戀,馬栓又一次前來提親,被高加林告知巧珍已經心有所屬,讓他別再白費力氣。
可以說,和馬栓婚姻的“種子”在巧珍的心裡無形之中早已種下。而與高加林分手後,無助且絕望的巧珍,相比嫁給其他人而言,會更加容易接受馬栓。
80年代,雖然自由戀愛的氛圍正濃,但高家村思想的封閉和落後,加上劉立本的老舊思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婚姻觀念,對巧珍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加上劉立本明知道巧珍處在悲傷的情緒之中,還願意向巧珍提及馬栓提親的事,除了他希望女兒可以早日走出情傷之外,也說明他的內心是希望巧珍嫁給馬栓的。
這一點,想必巧珍也能清楚的發現。
馬栓的條件並不差,不僅是馬店村的生產隊隊長,種莊稼和做買賣也是一把好手,所以馬栓是符合劉立本要求的。
“門當戶對”的觀念,不說80年代,即便是現在,也有很多人是接受並且願意奉行的一個婚姻準則。可能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不這麼認為,但必須承認,“門當戶對”的觀念是有一定的道理和根據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當然,門當戶對,並不單純是錢財、權位上的相當,也需要相當的自我認知、人生觀念、行為方式、人際關係模式等等。
天底下的父母,都希望女兒可以有個好歸宿。馬栓踏實穩重,對巧珍也一心一意,對於她來說,沒有比馬栓更好的人選了。
書中有這樣一個細節,馬栓來的時候,劉立本先是猶豫了一下,然後還是告訴了巧珍這件事,並在最後補上了一句:“你要是不同意,這件事我就不強求你了...”
然而巧珍卻是告訴父親,她願意見馬栓。
劉巧珍本身是希望可以儘快擺脫過去,開始新生活的。而且無論是從“門當戶對”,還是二者的自身條件和生活習慣,馬栓都是那個最佳人選,再加上劉立本的想法和傾向,巧珍會選擇嫁給馬栓,就是必然的。
03
巧珍被“軟化”的根本原因,是馬栓的誠意和愛意
莎士比亞曾說:不如意的婚姻好比是座地獄,一輩子雞爭鵝鬥,不得安生,相反的,選到一個稱心如意的配偶,就能百年諧和,幸福無窮。
前面已經說過,馬栓在高加林之前就已經來了很多次,關於和馬栓的親事,其實早就在巧珍心裡埋下了“種子”,或者跳出書本之外,也可以說是路遙早就埋下了“伏筆”。
巧珍會接受已經來過很多的次的馬栓,因為馬栓對他而言不僅是熟悉的,更容易接受;更因為即便被拒絕了那麼多次,仍是不折不撓的不斷上門提親,這難道不能證明馬栓的心意嗎?
當偶然性與必然性重合,那麼在當時的情況之下,巧珍嫁給馬栓就是必然的。
我們不妨再回憶一下巧珍答應和馬栓結婚前的談話:
巧珍:“我已經在村前莊後名譽不好了,難道你不嫌...”
馬栓:“不嫌!這有什麼哩?年輕人,誰沒個三曲兩折?再說,你也甭怨高老師,人家現在成了國家幹部,你又不識宇,人家和你過不到一塊兒。咱鄉俗話說,金花配銀花,西葫蘆配南瓜。咱兩個沒文化,正能合在一塊兒哩!巧珍,我不會叫你一輩子受苦的!我有力氣,心眼兒也不死;我一輩子就是當牛做馬,也不能委屈了你。咱鄉里人能享多少福,我都要叫你享上...”
馬栓為人樂觀,上門提親,跑了那麼多趟,不僅不惱,反而仍是開玩笑稱劉立本為“老丈人”,這不僅證明了馬栓的專情,更能看出馬栓對巧珍的痴情。
從巧珍個人感受上來說,和高加林的感情中,她扮演的角色不正是當下的馬栓嗎?她會選擇馬栓,除了感動於馬栓的痴情之外,又何嘗不是在馬栓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哪怕拋開舊道德觀念、門當戶對等等一切外在因。即便巧珍是有些衝動的,但是從她和馬栓的對話當中,我們還是可以發現很多細節:
- 巧珍並不是單純的衝動,即便是心灰意冷的情況下,仍是沒有自暴自棄的胡亂嫁人,她問出了自己最擔心的問題。
- 都說真的愛一個人,就會愛她的全部。如果巧珍是頂著舊道德觀念的輿論和壓力,那麼選擇在這個時候上門提親的馬栓面對的壓力會更大,這也更加證明了馬栓對巧珍的愛。
- 馬栓性格豪爽,且心思細膩;對高加林的態度也間接證明了他的善良、溫和以及大度。
- 承諾,馬栓的承諾並不是豪言壯語,而是依他的條件可以實實在在做得到的。而相比那些看似浪漫卻又遙不可及的承諾,馬栓的承諾顯然更顯誠意和決心。
路遙終究是對巧珍有著一份“愛意”的,在巧珍遭受了如此毀滅性的打擊之後,“派出”一個痴情於她的馬栓來拯救她,將她帶離苦海,不僅給了巧珍一個幸福的結局,更是給了讀者一個交代。
如今再仔細回想書中的劇情,馬栓除了一開始的“露面”之外,中間就再沒有出現過,可見,馬栓這個“人物”建立的伊始,就是以巧珍“未來”丈夫的身份出現的。
可見,無論是從道理上來說,還是路遙的本意,巧珍嫁給馬栓都是必然的。
結尾
《人生》這本書的最後,高加林因為被舉報而撤職,最終又回到農村,原本巧珍的父親和姐姐是準備替巧珍出口惡氣,“懲治”歸來的高加林的。
但善良的巧珍聞訊後立馬就趕來了,不僅勸阻姐姐打消了念頭,還讓姐姐找人幫忙給高加林又安排了一份教師的工作。
姐姐巧英當時問過巧珍,她有沒有繼續和高加林在一起的念頭。
巧珍的回答很堅決:“這是不可能的,我已經結婚了。再說,我也應該和馬拴過一輩子!馬拴是好人,對我也好,我已經傷過心了,我再不能傷馬拴的心了...”
《哈兒的移動城堡》有這樣一句話:愛,不是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學會用完美的眼光,欣賞那個不完美的人。
如今想來,我們最該感嘆的不是巧珍的善良,而是馬栓的大度。
明知道妻子巧珍和高加林的往事,卻仍是願意讓她趕回來幫助高加林,除了大度,能解釋這一切的,就只有“愛”了!
可見,嫁給馬栓,巧珍必然會幸福的。
-End-
閱讀更多 一本情感簿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