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口罩頻現 購買防護用品記得循正規途徑

昨天(2月5日),廣州消費監測榜課題組發佈了近日疫情背景下口罩等防護用品消費投訴情況案例。課題組在持續監測相關消費數據與案例的同時,發起公眾防護用品消費問卷調查,並再次向公眾推出相關的服務指引,方便大家正確選擇及辨別口罩真偽。

此前報道請戳:南都報料平臺數據監測發現:有假冒日本產劣質口罩流入市場

超九成受訪者購買個人防護用品,一成多遇到質量問題

假口罩频现 购买防护用品记得循正规途径
假口罩频现 购买防护用品记得循正规途径
假口罩频现 购买防护用品记得循正规途径假口罩频现 购买防护用品记得循正规途径
假口罩频现 购买防护用品记得循正规途径

課題組發起的網絡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九成受訪者為防範肺炎疫情購買了防護用品,其中93.63%的人購買了口罩。受訪者購買的口罩以普通醫用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為主,佔比分別為64.71%、53.92%。受訪者今年以來購買口罩的花銷主要在500元以內,其中58.82%的受訪者花費在200元以內。

針對此次新冠肺炎病毒可以通過接觸傳播等特點,超過六成受訪者購買了消毒水、酒精、洗手液等產品,21.57%的受訪者還購買了防護手套。僅4.41%的受訪者未購買相關防護用品。

受訪者購買防護用品的主要途徑為實體藥店和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分別有61.27%、55.39%的受訪者在這兩類渠道買到了口罩。另有38.73%的受訪者在超市/便利店等其他實體店買到相關防護用品。

購買防護用品時,76.96%的受訪者遇到了缺貨、買不到等情況,其次是半數左右的受訪者遇到下單後不發貨、價格過高等情況。此外,遭遇“貨不對板,用防護效果低的產品充數”、“假貨/過期/二手貨”的受訪者分別佔11.76%、9.80%,購買時應當警惕此類問題。

多地查處假冒“飄安”口罩

面對假冒偽劣口罩頻現,各大電商平臺陸續清退問題店鋪,各地執法部門也展開行動,嚴厲打擊相關違法行為。

據東莞市虎門鎮人民政府官方微博“虎門太平”通報,2月1日,虎門博湧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發現博湧社區有一商家對外銷售標的帶有“飄安”商標標識的口罩,涉嫌銷售假冒商品。

虎門市場監管分局接到博湧派出所的線索通報後,第一時間出動執法人員展開調查,查獲陳某涉嫌銷售假冒商品一案,現場清點涉案一次性使用口罩9360個。目前,當事人陳某的行為涉嫌構成銷售假冒商品違法行為,依據相關法律規定,虎門市場監管分局依法扣押涉案物資,並對查獲口罩購銷情況進一步立案調查,一經查實將從嚴從重處罰。

假口罩频现 购买防护用品记得循正规途径

虎門市場監管分局查扣的假口罩(圖片來源:新浪微博“虎門太平”)

在省外,各地也陸續出現疑似假冒“河南飄安”的偽劣口罩。據人民日報客戶端報道,2月2日,湖北麻城警方經過連續14小時奮戰,成功斬斷了一條銷售偽劣口罩的鏈條,抓獲兩名黑心銷售商,均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今年1月23日,葉某(女,29歲,麻城市人)聯繫了河南籍醫藥經銷商家,聯繫購買偽劣口罩,並和劉某(男,31歲,麻城市人)商定,合資購買,銷售獲利平分。兩人共同出資30萬元,購買了59萬隻偽劣的“飄安”牌、“衛材”牌口罩,5500只偽劣3M口罩。

據兩人交代,偽劣口罩的銷售十分緊俏,利潤驚人,不到一個星期,59.5萬隻偽劣口罩就銷售一空,兩人共獲利近20萬元。

這批偽劣的“飄安”牌口罩產品外包裝上標註生產企業為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產品名稱是“一次性使用口罩”,執行規格為20只/袋,生產日期竟標註為“2020年2月2日”。這種偽劣口罩是粉色的,很薄,有很多孔隙,用手一扯就容易撕裂,很難起到防控作用,增加了被病毒感染的風險。

目前,犯罪嫌疑人劉某、葉某因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已被麻城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被售出的偽劣口罩正在追查中。

據統計,目前,山東青島、濟寧、日照、臨沂,四川達州、宜賓、自貢、南充,遼寧本溪,安徽黃山、肥東、固鎮,甘肅臨夏,福建莆田,江蘇揚州,河南漯河、南陽,湖北赤壁,湖南長沙、益陽,上海黃浦等多個地方的市場監管部門,都介入查處了假冒“河南飄安”的偽劣口罩。

正規“飄安”口罩:應是10只/袋,以藍色為主

課題組還了解到,疫情發生以來,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的微信公眾號已多次發出聲明,稱市場上假冒偽劣口罩並非其生產。

據飄安集團所發聲明,正規的“飄安”口罩的產品名稱為“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初包裝數量都是10只/袋,產品以藍色為主,少量為白色,口罩都有“PIAOAN”字樣,批次號為產品代碼006+年月日形式。

目前市面上出現的假冒“飄安”口罩,產品名稱為“一次性使用口罩”,多數是粉色,存在20只/袋的包裝,沒有“PIAOAN”字樣,批號也與正規產品有區別。

假口罩频现 购买防护用品记得循正规途径

廣、佛、深破獲多起涉口罩案件

據中國質量報報道,1月26日晚,深圳寶安分局東方派出所接到報警稱,有市民在松崗街道東方工業二路283號一藥店內購買到“二手”口罩。接到報警後,派出所民警馬上趕赴現場,對發現的涉案物品進行清點、拍照取證、封存,共計查獲“N95”型口罩約200個,日本進口“唯潔牌高過濾菌衛生口罩”約500個,並將兩名涉案嫌疑人黃某和張某勇帶回所內進行審查。

經審訊,犯罪嫌疑人黃某、張某勇通過微信向他人購買了2000個“N95”口罩,24000個“高過濾菌衛生口罩”。二人明知這些口罩來源不明,口罩上有明顯汙漬,質量不過關,仍然售賣,截止案發共賣出1800只“N95”口罩和24000只“高過濾菌衛生口罩”。

另一方面,據中新網報道,1月30日凌晨,佛山警方也查獲了位於南海西樵的一個正在生產假冒名牌口罩的地下工廠,現場抓獲6名犯罪嫌疑人,查扣生產設備3臺,N95等型號口罩(成品/半成品)共17.5萬餘隻及生產材料80餘箱。經初步調查,可確認該工廠生產的這批產品是假冒某著名品牌口罩,暫未發現該作坊生產的假冒口罩有流入市場銷售。目前等待進一步檢測和鑑定。

廣州警方也於2月6日在微信公眾號“廣州公安”通報,連日來共破獲涉及疫情違法犯罪案件55宗,抓獲嫌疑人員69名。90%以上的案件是利用銷售口罩為名實施電信詐騙案件,涉案金額共115萬元。

3M口罩可通過微信掃碼查詢真偽,醫用口罩須留意生產許可證號

疫情當下,口罩等防護物品緊缺,廣大市民在購買口罩時務必提高警惕、加強甄別,儘量通過正規途徑購買。對於已經買了回來,但又難以區分真假的口罩,廣大市民有哪些途徑可以辨別呢?日前,知名口罩生產商3M 中國在其官方微博中發佈了 3M 口罩的防偽指南。

根據指南顯示,對於3M消費品類KN95防護口罩,消費者可以通過微信掃描包裝盒上的二維碼,在微信公眾號“3M樂享生活”中查詢真偽。而工業品類KN95防護口罩,則可以通過觀察包裝盒上的防偽標識來辨別真假。

假口罩频现 购买防护用品记得循正规途径

3M中國發布的口罩防偽查詢步驟(圖片來源:新浪微博“3M中國”)

國內醫用口罩品牌可查詢生產許可證號

至於其他國內品牌的醫用口罩,市民也可以先查看包裝上的生產許可證號或註冊證號,再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官網(查詢鏈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查詢 )查詢生產商是否具備生產資格。如果包裝上的生產許可證號或註冊證號與查詢結果不符,甚至查無結果,則需要格外留意其是否為假冒偽劣產品。

如下圖所示,該口罩包裝上印有生產許可證號、產品註冊證號及產品技術要求等信息,消費者可以通過國家藥監局網站查詢到其對應的生產地址、產品名稱、註冊證號有效期等信息,判斷口罩真偽。

假口罩频现 购买防护用品记得循正规途径

圖為某品牌一次性醫用口罩

假口罩频现 购买防护用品记得循正规途径

市民可以在藥監局網站查詢包括口罩在內的醫療器械產品註冊信息

廣東2號“口罩令”施行,個人獨處不需要佩戴口罩

此外,在“一罩難求”的情況下,不少市民恨不得一片口罩撕成兩片來用。那麼,有哪些場合可以儘量節約口罩使用?

2月5日,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佈2號通告,更新了我省公共場所實施佩戴口罩的控制措施,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同時廢止1號通告。

相比1號通告,2號通告結合國家已發佈的《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將“口罩令”的實施範圍刪除公園,增加了超市、農(集)貿市場。此外,2號通告還增加了“口罩佩戴原則”部分,明確提出:個人獨處、自己開車或獨自到公園散步等感染風險較低時,不需要佩戴口罩;在非疫區空曠且通風場所不需要佩戴口罩。

口罩佩戴原則 :

(一)個人獨處、自己開車或獨自到公園散步等感染風險較低時,不需要佩戴口罩。

(二)在非疫區空曠且通風場所不需要佩戴口罩,進入人員密集或密閉公共場所需要佩戴口罩。

(三)在疫情高發地區空曠且通風場所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進入人員密集或密閉公共場所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顆粒物防護口罩。

(四)有疑似症狀到醫院就診時,需佩戴不含呼氣閥的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

(五)有呼吸道基礎疾病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防護口罩。年齡極小的嬰幼兒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六)棉紗口罩、海綿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對預防病毒感染無保護作用。

廣州消費監測榜第21期

綜合自:人民日報客戶端、中國新聞網、中國質量報、南方+、新浪微博“虎門太平”、新浪微博“3M中國”、微信公眾號“廣州公安”、微信公眾號“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

項目出品:南都民調中心

項目主持:謝斌 張純

項目執行:南都研究員 李偉鋒 文軼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