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究竟怎麼能進入到小公司工作?

偉大的安格斯


幾乎是不可能的吧,再說現在飛行員工資比較高,一般不可能去小公司上班。


談笑閣


這個問題就有點複雜了,涉及到當前民航領域的飛行員就業選擇問題,老鷹航空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回答一下吧:

1、民航飛行員的就業固定模式;

從目前來看國內民航飛行員一般以兩種模式為主要的培訓和就業模式,第一種就是開設飛行技術專業的高校本科階段培養,畢業之後應聘到民航公司入職;第二種就是定向委託培養方式,包括定向報考飛行技術專業的大學、大改飛和大畢改等,這些學員簽訂協議的時候就已經與航空公司建立了勞務關係了,只要拿到駕駛證就基本上不用發愁工作的問題了。

除此之外的自費學員,很難進入到民航公司,當然具有一些非普通的關係者除外。

2、小型民航公司的空勤人員招募特點;

國內民航業的發展速度還是相對比較緩慢的,每個2-3年左右的時間可能才會新增1家民航公司,而且可能還是屬於某些主流航空公司的控股企業,純粹意義上的地方航空公司或者民營航空公司極少。這些新成立的民航公司自身資金、機隊和管理團隊都比較小,因此往往在籌備期間內就已經確定了飛行隊伍的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教員、少量的飛行員,其他所需的飛行員往往都是等民航局頒發民航經營許可證之後進行社會公開招募。不過對於這樣的崗位,小航空公司往往更看重應聘者的實際飛行小時數,通俗的說主要想招聘一些有工作經驗的飛行員,而不是從航校剛剛畢業的菜鳥新手,畢竟小航空公司飛行員隊伍比較少,不可能允許過長時間的培訓。

3、通用航空的空勤人員招募特點;

相比於民航公司而言,國內通用航空公司的數量相對更多,截至目前大約有400多家公司,機隊規模有大有小,少的只有2架飛機,多的可能有幾十架。不過機型也是種類繁多,直升機、固定翼、水上飛機等都有。通航公司的業務也是很雜很雜的,可以這麼說,只要能賺錢的業務它們都做,也都願意幹,主要集中在培訓、通勤、農林植保、救援和地質勘探、航拍測繪等領域。

因此,對於民航飛行員而言,如果願意進入到民航公司供職,他們是很歡迎的,不過要優選那些配置有支線客機或者公務機、6座以上固定翼飛機的公司,以民航飛行員的培訓經歷和工作經歷來看,民航飛行員入職到通航公司,技術水平還是偏高的,也許能夠得到更好的職業發展空間,尤其是能得到技術-管理跨層鍛鍊。

總的來說,對於民航飛行員而言,尤其是對於剛取得駕駛證的新手,還是最好優先考慮大型航空公司;對於有一定經驗的飛行員而言,考慮進入有前景的通航公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

對航空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關注“老鷹航空”吧。

(圖片來自互聯網公開圖片,如侵則刪。)


老鷹航空


簽了委培的有點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