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智慧生命,簡論道教對人們生活啟示!


美好生活,智慧生命,簡論道教對人們生活啟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道教是根植於中華沃土的宗教,它宗本於太上老子,立教於東漢張道陵天師,若只從張道陵天師立教算起,至今也已有近兩千的歷史。道教,顧名思義就是以“道”立教。

在道教看來,“道”是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它無處不有,無時不在。南華真人說:目擊道存。具體來說,“道”就在我們的生命和生活中。道教經典《西升經·在道章》就指出:“人在道中,道在人中;魚在水中,水在魚中;道去人死,水乾魚終。”認為人不離道,道不遠人,道就在我們的生命和生活中,是不可以須臾而離的。人不能失去道,就像魚不能失去水一樣。因此,道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著密切聯繫,是人在現實生活中生存發展的根基,是世人美好的精神家園。由道而演教,道教的許多教義學說,不僅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而且能對我們現實的生活以重要啟示,從而利益於人的生存與發展,利益於社會的和諧與進步。

當代著名學者卿希泰教授曾說:道教文化並不是一種遠離塵世、與世隔絕、和現代生活沒有關係的文化,恰恰相反,它的許多思想對當前的現實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的甚至還可以說是一種匡救時弊的救世良方,對於社會主義的兩個文明建設也很有參考價值。在此,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略抒己見,以拋磚引玉。

美好生活,智慧生命,簡論道教對人們生活啟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一、從善以美好生活

道教自古以來就有“眾善奉行”的修行追求,要求對人對物都要有慈愛之心。所謂善,《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則強調:不殺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盜,不貪不欲,不憎不恨,言無華綺,口無惡聲,齊同慈愛。

《太上感應篇》則概之曰: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兇,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

道教認為,行善積德是修道成仙不可缺少的前提。《老子想爾注》中說:欲求長生者,“百行當修,萬善當著”。

葛洪《抱朴子內篇·對俗》講到:“人慾地仙,當立三百善;欲天仙,當立千二百善。”《悟真篇》指出:“德行修逾八百,陰功積滿三千,均齊物我等親冤,始合神仙本願。”《張三丰先生全集·大道論》說:“不拘貴賤賢愚,老衰少壯,只要素行陰德,仁慈悲憫,忠孝信誠,全於人道,仙道自然不遠也。”每一個人,若能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可以全人道而致仙道,積道德而成神仙。

1

要躬行孝道,盡忠報國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基本道德準則。忠則是孝的擴充。忠孝思想是中國傳統倫理的核心內容。道教認為,學道之人也必須力行忠孝,這是學道的基礎。《太平經》明確提出:“天下之事,孝忠誠信為大。”

葛洪《抱朴子內篇·對俗》說:“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說:“仙經萬卷,忠孝為先。”《淨明忠孝全書》卷二說:“萬物之中,惟人最貴,不忠不孝,不如豺狼螻蟻乎?”可見,道教十分強調忠孝在引人向善中的重要性。

教人要尊敬父母師長,敬老懷幼,並把二十四孝刻石於宮觀中,提醒世人要盡孝善待父母,傳揚中華傳統美德,使社會和人生更加美好。道教認為,要以孝於父母、忠於國家為基礎以至大忠大孝,也就是要大慈大愛,道經中說: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體皆愛。欺心不正則無從言忠,忠就是要忠於自己的良心,忠於自己的心君;孝就是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並以此愛心去愛自己的親人,愛所有的人,最終達到慈愛一切。

2

為人學道要誠信為本

誠信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是修身、立業應遵循的重要原則和道德規範。“誠”即真實無妄,其最基本的含義是誠於己,即對得起自己的良好。立身立業,只有做到“誠”,才能有所“成”。“信”即守信用、講信譽。

道教認為,大道始末,以信為歸結。成語則有“言而有信”,“一諾千金”之名句。誠信就是要不欺詐不妄言。道教歷來強調,誠信既是學道修道的基礎,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太平經》要求人們“內外為一,動作言順,無失誠信”。《老子想爾注》說:“人當常相教為善,有誠信。”系天師張魯在漢中教導道民要“誠信不欺詐”。如果人人都能講誠守信,這樣社會就會太平,人與人之間就能和睦相處。

3

存好心莫誹謗嫉妒他人

人往往最容易以我為主,也最容易對他人產生嫉妒之心,更容易出於各種原因妄自誹謗他人,這是人性最容易由淳善走向不善的開始,由此發展下去則會生出仇恨之心,使人走向邪惡。因為誹謗、嫉妒都是不光明的做法,為此,道教在其戒律中特別強調不嫉不妒,不憎不恨,要樂人之善,成人之美,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見、不自是、不自矜、不自伐,修齋正心,以清靜心而弘大願。

4

要有慈愛之心,慈心於一切

中國民間有很多救人救物得善應的故事。道教神仙藥王孫思邈,不僅醫道濟世救人,並施慈心於動物。道教經典《度人經》有一句口號:“仙道貴生,無量度人。”要求道教信徒不僅要“度己”,而且要擔負起“度人”的社會責任。

“度人”的內容很廣泛,統而言之是要行善積德,濟世利人,要儘自己的能力幫助他人,要為社會多做貢獻。《道德經》說:“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為什麼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得到了完善呢?首先,助人者,人亦助之。其次,做了好事,心情舒暢,沒有煩惱,做起事來得心應手,事業會越來越發達。

5

要積善以立仙基

《道德經》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西升經》說:積善善氣至,積惡惡氣至。積善神明輔成,天道猶佑於善人。《太上感應篇》說: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也就是說,積善行善才能獲得吉慶,才能得神靈的護佑,才有希望修煉成仙,功德成神。

在現代社會中行善積善就是要關愛生命,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環境。

美好生活,智慧生命,簡論道教對人們生活啟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二、從簡以享受生活

我們知道簡的相對語是繁,人生在世的根本其實不是繁而是要簡,簡就是要“簡易”、“簡約”,就是要抓住主要的本質的東西。簡的原則就是要少思、安閒、輕鬆。司馬談論六家要旨時曾總結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這或可說是對道家從簡精神最合適的概括。由此而來,從簡便成為道教應物處事的重要指導思想。“至道不繁”,從簡使自己和他人都能有一個輕鬆的心情,相互交往也就沒有那麼的機關和算計,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司馬承禎說“簡則益生”。也就是說從簡而行才能健康心身。莊子說: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坐忘論》中則說:夫人之生也,必營於事物。事物稱萬,不獨委於一人。知生之有分,不務分之所無;識事之所當,不任事之非當。任非當則傷於智力,務過分則弊於形神。身且不安,何能及道?是以修道之人,莫若斷簡事物,知其閒要,較量輕重,識其去取,非要非重,皆應絕之。

猶人食有酒肉,衣有羅綺,身有名位,財有金玉,此並情慾之餘好,非益生之良藥。眾皆徇之,自致亡敗。靜而思之,何迷之甚。蔬食弊衣,足養性命,豈待酒肉羅綺然後生全哉!是故,於生無所要用者,並須去之;於生之用有餘者,亦須舍之。財有害氣,積則傷人。雖少猶累,而況多乎。若處事安閒,在物無累者,自屬證成之人。以簡處事,一是要知生之有分,不務分之所無;二是要明白什麼是無益於生的;三是要安閒無累。

對於如何做到以簡處事,孫思邈真人則提出了十二少的方法,即“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樂少愁、少好少惡、少事少機。”保持了這十二少,即守住了生命生存的根本。由此可見,簡單生活即由心靈的虛閒開始,拋棄一切牽絆,讓思想自由地飛翔,與“道”同遊。日常生活也應是以簡易為好,天天美味大餐於身體也不一定有益,反而可能生害,誠如司馬真人所說:蔬食弊衣,足養性命,豈待酒肉羅綺然後生全哉!

從簡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崇儉抑奢”,這也是道教的傳統美德,太上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所謂“儉”,即節約,這其中包括對物質追求的節制和個人貪慾的抑制。老子認為,沉溺於聲色滋味等感官享受,受制於名韁利鎖,不僅會大大地損害身體,更會妨礙體悟大道。因此,老子倡導“少私寡慾”,恬淡儉嗇,節制物質慾望和個人私慾。節約而不奢侈,收斂貪慾,甘於恬淡,順乎道義而有所節制,乃是儉之德。所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簡才能達到輕鬆,放鬆我們的心情。少一些煩惱,少一些憂鬱,多一些開心,多一些快樂,像雲一樣逍遙。在上個世紀早期就有人曾經預言:“有史以來,人類將首次面對一個真正永恆的問題——如何利用工作以外的自由與閒暇,過快樂、智慧的美好生活。”一貫以崇尚金錢和成功著稱於世的美國人,也對過去的價值觀產生懷疑和厭倦,不少人甚至寧可放棄高收入和為事業疲於奔命的生活方式,而選擇少賺錢、少消費和求得快速成功,換取更多的自由時間,去過一種比較輕鬆的生活。

閱讀有價值的書籍,寫詩,唱歌,欣賞藝術,學習新語言,到公園散步,去大海游泳,觀看日出及日落,或去聽小鳥唱歌——這種詩意而浪漫的生活方式看上去簡單無比,實行起來卻無比艱難。我們有不少人為了得到奢華的生活可以忙碌幾年、幾十年,卻捨不得花費幾個小時享受生活。

捨棄物質而重精神,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似乎很難讓人做出選擇,神仙逍遙的道教思想,可以讓我們從中尋找解開困惑的鑰匙。

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人的貪心也在快速膨脹,社會上出現了許多貪汙腐敗的現象。究其原因,是私慾膨脹促使他們絞盡腦汁爭奪名利財富、貪圖榮華富貴,其下場必定是可悲的,就像《道德經》中所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這些話語讓人們體悟,生命才是最寶貴的,一旦失去則不可復得。

懂得了這一道理,便不會為聲色財富這些個人私慾所牽累,自然能夠在實踐中做到去奢去貪,崇儉節慾,從內心深處認同儉樸廉潔等道德要求,將其化為自身的品德。由此通過確立珍愛生命這一價值取向,來調節人們的需求結構,從而淡化人們對於一己之私慾的過分貪求,淡化小我,不為物累,以求得心靈的安和,實現肉體健康和精神自由,如此,才能最好地享受生活,實現體悟大道的人生理想。

美好生活,智慧生命,簡論道教對人們生活啟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三、從樸以真愛生活

《道德經》第十九章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樸的本質是質樸而無華,像生命之初的嬰兒一樣。道教講“抱朴”,就是去除後天之偽,復歸於嬰兒,復歸於樸素之道。也就是要求學道者持守質樸無華的本真,這樣才能與道合一,達到自身人格的完善,而走向這種復歸之路的關鍵則是“少私寡慾”,元代道士李道純闡釋為“清心釋累,絕慮忘情”,是修道的必經之路。

卸下心靈沉重的包袱,才可以“窮理”;拋開俗事紛擾,才能“儘性”;擯棄了一己私慾,最終能“造道”。道教所倡導的“抱朴”,依託於人們對於生命的珍惜和熱愛而得以實現。真愛生活是一種智慧,而古老的道教,正是這種能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使世人更為合理、合“道”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素樸純一,足以知天”,知天者,即能與天同壽。保持恬淡無欲、清靜素樸的思想,不過分地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祿和榮華富貴,不為個人的私慾而絞盡腦汁,不為個人的得失算計而心神不安,始終保持一種“安時而處順”、“知足而常樂”的高尚情操,養成一種“與人無忤、與物無爭”的曠達胸懷,才是“返樸歸真”的真諦所在。

《太平經》中有“下古人心邪蔽,不若太上古之三皇,人心質樸,心意專一,各樂稱天心,而忠信不欺其上,故可無文也”之句,意在批評世人品行邪惡,頌揚古人的質樸。在我們經常慨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今天,尤其需要這種返樸歸真的境界。梁啟超先生曾說:“天下之大患,在有智慧之人耽溺於私慾,日出其智慧以擴張其溪壑無厭的物質生活,……道家欲救此病,故以‘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為教”。

治身返“樸”以歸真,治世之道亦當歸於“樸”。《道德經》第三十七章中稱“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第五十七章中又說“我無慾,而民自樸”。執政者將“樸”作為治政原則之一,則民眾也因此可以保持自然和樸實了。

《南華真經》稱“同乎無慾,是謂素樸”,認為執政者要“靜而聖,動而王,無為也而尊,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就是自身要靜,行為要隨道的規律,動靜都要無為,使天下和自身都達到樸素的天然本性,這樣天下就無人能與之爭奪。從道的人則應“雕琢復樸,塊然獨以其形立”,就是去除對本性的雕琢,恢復純樸的本質,以自己本來的形象獨立於世。

《淮南子》也將“樸”視為“道”的重要特性,稱“樸至大者無形狀,道至眇者無度量”。在天地初闢,萬物未生之時,世界就是“混沌為樸”的。萬物生成以後,“樸散而為器”,因此,治政的人要“澹然無慾而民自樸”,從道的人應該“偃其聰明而抱其太素”。

莊子提出了返歸淳樸的措施。從原則上講,就是“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即不要用人為的東西去毀滅天然,不要用造作去毀滅性命,不要因貪求名聲而成為名聲的犧牲品。這樣“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

美好生活,智慧生命,簡論道教對人們生活啟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四、從和以快樂生活

“和諧”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理念。“和諧”這一概念的提出,誠如當代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所說,“是我們中華民族送給全世界的一個偉大的禮物”。

因此,在“國際道德經論壇”上,大會的主題就是“和諧世界,以道相通”。“和”的意義,一是要通,二是要順,三是要悅,四是要包容。通則和諧,和則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