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可以消毒,經過烹煮的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為何還會感染人類

高溫可以消毒,經過烹煮的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為何還會感染人類

我們都知道,高溫可以消滅病毒。那麼經過高溫烹煮的野生動物應該是安全的,它們身上攜帶的病毒怎麼還會感染到人類身上呢?

高溫可以消毒,經過烹煮的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為何還會感染人類

病毒原本附著在動物身上,食用“野味”一般不會造成傳染風險。因為高溫會殺死病毒,也就是生物學上說的“滅活”,超過60攝氏度,病毒就不會存在。因此,人們食用野生動物,只要經過高溫,就不會感染病毒,這是非常確認的。

高溫可以消毒,經過烹煮的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為何還會感染人類

雖然野味做熟之後,經過高溫可以滅活病毒。但還應該看到,

食用野味是一個整體的事情,要經過捕捉、宰殺、清理等過程。在這些過程中人們很容易感染病毒。這種過程中的傳播渠道一般分為三種:第一,被野生動物咬傷、刮傷,病毒會通過血液傳播;第二,通過飛沫傳播,經過呼吸進入到人體的肺裡面;第三,病毒進入眼睛,人類眼角膜區域毛細血管很發達,可能成為病毒入口。

高溫可以消毒,經過烹煮的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為何還會感染人類

在各種菜市場中

,活體動物肯定很多,尤其是野生動物。動物也要呼吸,也會咳嗽和打噴嚏,也有分泌物,宰殺過程更直接接觸其血液。人類通過呼吸道或手接觸到了感染病毒的活體動物,然後又接觸到它的分泌物,再通過呼吸或用手摸自己的鼻子或者嘴巴,病毒就傳到人的身體裡面去了。

高溫可以消毒,經過烹煮的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為何還會感染人類

當然,還有另一種極端,就是部分人員為了追求所謂的“鮮”,食用未完全煮熟的野生動物,甚至是生吃

。在這種情況下,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直接就進入人的身體裡。

高溫可以消毒,經過烹煮的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為何還會感染人類

那麼,為了防止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感染我們,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不要食用野生動物!不要食用野生動物!不要食用野生動物!這是最大程度切斷病毒傳染的風險。

其次,儘量不要飼養從野外抓來的野生動物,而且也不要進行接觸。同時也要關注有一些野生動物,它們可能攜帶一些寄生蟲,跳蚤、蚊子也可能把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傳給人,比如鼠疫。在接觸動物和動物產品後,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和口。

最後,避免與市場裡的流浪動物、垃圾廢水接觸。

高溫可以消毒,經過烹煮的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為何還會感染人類

結束語:

人類與病毒的鬥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還是儘量遠離野生動物,更不要食用。讓我們告別炫耀性消費,珍愛生命,敬畏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