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花” “甜蜜”轉身——百花蜂蜜廊坊生產基地探訪


百年“百花” “甜蜜”轉身——百花蜂蜜廊坊生產基地探訪

在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正在對產品密封情況做最後的檢查。河北日報記者 霍相博攝

河北日報記者 孟憲峰 霍相博

通訊員 孫夢軒

1月15日,廊坊開發區百花蜂蜜廊坊生產基地車間裡,一罐罐1000克裝的洋槐蜂蜜和450克裝的棗花蜂蜜,源源不斷地“走”下自動化生產線。

這是百花蜂蜜的兩款熱銷產品,逢年過節更是搶手。“貨備足了,咋‘搶’都不怕。”基地經理王世璋告訴筆者,放在幾年前,“百花”可不敢說這“大話”。

百花蜂蜜的歷史可追溯到1833年創辦的永豐蜜店。經歷了公私合營、股份制改造等重大變革,一直深受消費者青睞,註冊商標“百花”在2006年被認定為“中華老字號”。

品牌影響力逐年提升、市場需求量不斷擴大,百花蜂蜜建在北京市房山區的老加工基地卻慢慢“落後”了。

“3條老生產線自動化程度低,產能、物流等瓶頸突出,廠區面積也不大,企業發展想再上一個臺階,很難!”王世璋說。

侷促的廠房、亟待更新的設備、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壓力……一系列問題的掣肘,讓這家北京百年老字號企業開始在周邊物色新“家”。

位於京滬高速廊坊出入口處的廊坊開發區,進入了“百花”的視線。“廊坊開發區交通方便、環境優美,尤其當地政府‘專人對接、高效辦理、全力配合’的保姆式服務,讓我們感覺很‘暖心’!”王世璋說,綜合考慮多方因素,他們與廊坊“甜蜜”牽手。

2016年3月,投資2億元、佔地4萬平方米、GMP潔淨車間面積達4500平方米的百花蜂蜜廊坊生產基地正式啟動建設。去年6月28日,該基地正式投產啟用。

隨著產能逐漸向廊坊轉移,百花蜂蜜位於北京房山區的3條老生產線陸續關停。這家來自北京的“中華老字號”,徹底實現了“廊坊造”。

投料車間裡,一隻橙色的機械手臂有條不紊地將重達250公斤的原料蜂蜜桶舉起投料,效率驚人。

“過去,這需要四五名身強體壯的小夥子藉助投料車才能完成。現在只需設定好程序,機器人就會自動執行。”百花蜂蜜生產部部長高守君介紹。

產品包裝環節同樣“智能”。只見自動擰緊瓶蓋、貼好標籤的玻璃罐裝蜂蜜,順著傳送帶整齊地匯聚在一起,裝箱機器人“吸附、移動、放置”,3個動作一氣呵成,不到5秒,20瓶蜂蜜便被準確地放入紙箱。

“原來在北京的生產基地,3條生產線需要60多名員工,年產能卻不到1萬噸。來到廊坊後,4條自動化生產線僅需要40名員工輔助操作,年產就能達2萬噸。”王世璋說,藉助自動化生產線,工人們告別了繁重的體力活兒,企業也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生產安全隱患也降低了。

環顧基地四周,一排排寬敞氣派的白色廠房盡收眼底。蜂產品加工中心、檢測研發中心、蜜蜂文化體驗中心、蜂產品電商中心、倉儲物流中心“五大中心”組成的新“百花”讓這家百年老字號企業實現“甜蜜”轉身。

“全新的生產環境讓‘百花’的發展伸開了拳腳。”王世璋說,如今的百花蜂蜜廊坊生產基地,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蜂產品加工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