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應該記錄真實,還是應該記錄美?

一朵麻麻


這個是根據大眾需求,國內的習慣是記錄美而不是真實,像攝影業發展比較靠前的國家都是在真實的基礎上去記錄美,甚至有些只要真實不要美。具體還是要看你拍出來後觀眾是誰。


Buzzidbb


攝影應該記錄真實,還是應該記錄美?


這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話題,之前的我,堅定地認為,如果兩者選其一的話,攝影,更應該追求美。


因為拍攝本身就是記錄,那同樣是記錄,何必不讓記錄更美一點呢?這幾天我發現,我對美的理解,狹隘了。


我知道,有些朋友可能會說,後期修圖,破壞了真實,不是真的攝影。


在以往,我會毫不留情地懟回去:攝像頭才是記錄真實的,攝影,更應該追求美。

之前我的對美的理解,只浮於表面,鮮豔的色彩,刁鑽的角度,特殊的效果,表象上飽滿的情感,都是一張照片,對美,最好地詮釋。


但以上這些種類的照片,可以偶然拍攝到一張、兩張,如果想更高產這類作品,必然需要足夠多的時間,來選擇拍攝季節、時間、調整拍攝空間角度。


可並不是所有拍攝,都有時間來讓我們從畫面表象上,來表現美。例如,她/他們在支援前線。

拍到,總比沒拍到好。


一張照片,對於觀者來說,我們只能看到它畫面所展示的樣子,而對於拍攝者,或者瞭解這個拍攝過程,瞭解拍攝時發生哪些事的朋友來說,它能喚起我們的記憶。


那它記錄的內容,就不侷限於照片本身了。


它會幫你回憶到,那個時間段,遇到了哪些人,說了些什麼話,產生了哪些故事,身處的時代,正在經歷什麼。比如:

這朵花的照片,雖然主體突出,可背景雜亂,並且採用了非常一般的角度,放在眾多花朵照片中,是再常見不過的一張。


可我要告訴你,這朵花,拍攝於武漢,拍攝時間是2020年1月27日下午,拍攝者:小強,"在去武漢到仙桃轉運物資路上,安全檢查時停車,看到路邊到野花,就拍了。"


小強,是攝影自學班學習交流群的朋友,據她介紹,"我攝影師傅是武漢雲豹救援隊隊員。"


而她,也一直在參與支援。


因為時間緊任務重,並沒有時間來仔細雕琢拍攝畫面,來選擇拍攝時間,來調整拍攝角度,很多照片都是隨手一拍,或者被隨手一拍。

下面這張照片,"是在武漢市江夏區為指定醫院拖消毒水,大家剛剛分派完各自要去的醫院,準備出發時合影鼓勁。"

下面這兩張照片是,小強"在給武漢市協和醫院送消毒棉。"

上面合影照片中間,是一位法國人,下面這張照片是,"昨晚開會前,他給我看他的家人照片,還給我看他拍的武漢。"

以上每一張照片,她和她的隊友們,都奔赴在支援的路上!並沒有時間來拍攝。


路邊花朵的照片,沒有玫瑰牡丹豔冠群芳,醫院建築的照片,沒有夜景照片斑斕奪目,人像合影照片,在垃圾桶旁,穿著臃腫的防護服。


但瞭解這些照片記錄的故事後,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都會認為,這些照片,不需要技巧,不需要技術,不需要後期修圖!真實,就是對他們最美的記錄。

做著最美的事的人,並不一定掌握把照片拍美的技巧,但是,攝影記錄的真實與美,並不矛盾。

(這一張合影,是27號給醫院食堂送快餐面。)

有的美在外,有的美在內,有的美默默無聞,不為人知!


但他們不應該被無聞,不應該不為人知!


致敬小強老師,致敬千千萬萬奔赴一線的,最美的人!

(最後一張照片,來自小強老師的朋友圈)


攝影自學班


攝影分為很多類別,比如人像,風光,新聞,街頭。。。不同的類別,需要區分看待。比如新聞攝影,街頭攝影更強調的是紀實和畫面的真實感。而風光攝影,人像攝影等等則更強調的是畫面的美感 。

我是一名風光攝影師,就拿我最擅長的風光攝影來舉例。 我認為,風景畫的最高境界是畫的跟照片一樣真實,風光攝影的最高境界是拍的像畫一般寫意。風光攝影更像是一門藝術,要帶給觀者以美感
上圖是我在印尼叢林探索時拍攝的瀑布,我用了當下歐美很流行的夢幻風格後期去處理這張圖片。整張圖片看上去就像仙境一樣。風光攝影師不僅僅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更需要通過作品的視覺呈現傳達出內心對這個畫面的感受和審美。

當時,我在一片茂密的雨林中探索徒步,當我撥開前方的草叢,這個瀑布突然出現在我眼前時,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真的像看到了天堂。所以,在處理和拍攝這張圖片時,我想讓觀者感受到的就是我當時感受到的那種不可思議的夢幻感。優秀的攝影作品,一定要具備的一點就是能讓觀者共情。

這裡我放出來這張作品的原片,畫面生澀,毫無夢幻感。這確實是當時相機記錄的真實場景,但這僅僅只能算是一張照片而已,沒有注入絲毫的情感和美感,不能算是一張作品。如果要以紀實的手法去處理和拍攝這張圖片的話,我相信你不會再去看第二眼。


我選了我拍攝的幾張作品,圖片都融入了藝術化的後期處理手法。讓圖片更加唯美,更富有現場感

當然,現在有很多風光攝影作品東拼西湊,各種換天合成。這種已經不屬於攝影的範疇了,而是平面設計。風光攝影的美感還是要基於真實的場景。在真實的圖片中注入藝術化的後期加工,去創造美感。


Miller姚明來


攝影應該記錄真實,還是應該記錄美?

攝影應該記錄真實,還是應該記錄美,攝景到底是要追求真實還是為了美,可能會有很多觀點,比如有人會說攝影就是為了真實記錄,也有人會說攝影是一門藝術,為什麼不追求美?


我想說的是,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為什麼不能記錄真實的美,記錄美的真實?


美與真實一定是互相對立的麼?

可能會有這樣的情況,為了真實的記錄畫面可能會不那麼美,甚至有些戰爭紀實還會血腥,但我們看到了這樣真實的紀實作品,發現了問題,引起了思考,引發了對戰爭的反思對和平的珍惜與渴望,這難道不是另一種“美”麼?

美,一定就是華麗的色彩,漂亮的容顏麼?不一定!

所以,我們可以拍出真實的美,也可以拍出美的真實。


還有,如果真的要區分攝影應該記錄真實還是應該記錄美,我認為應刻分攝影的類別去區別。

如果拍新聞片,紀實片,那麼記錄與真實比構圖,用光,色彩之類的要重要。

如果拍寫真片,風光片,那麼只是真實的記錄肯定是不行的。


我是紫楓,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你的關注!

關注紫楓,查看大量後期教程,獲取各種插件 素材 資源!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攝影應該記錄真實,還是應該記錄美?

答:

一.攝影的絕大部分應該是記錄真實,失去了真實就失去了攝影的意義

二.攝影的少部分是記錄真實的美。在真實的基礎上儘量的表現美

三.記錄真實相對容易,記錄真實的美最難。記錄真實的美雖然在攝影中只佔一小部分,但是這一小點是很多攝影師們所追求的,也是攝影師能力的體現,是大師與常人的區別所在。具體分析如下:

(一)需要記錄真實的攝影門類

1.醫療攝影

2.工業攝影

3.公共攝影

4.均事攝影

5.取證攝影

6.人像證件照

7.紀實攝影

8.幾十人以上的人像大合影

9.畢業照

10.新聞攝影

11.體育攝影

12.舞臺攝影

13.書畫攝影

14.文物攝影

15.商業攝影

(二)可以在真實的基礎上儘量的表現美,記錄真實美的攝影門類

1.唯美人像攝影

2.風光攝影

3.花草生態攝影

4.藝術攝影

5.畫意攝影

6.水墨攝影

7.印象派攝影

8.超現實主義攝影

由此可見,攝影最大的功能應該是記錄真實,而最難的是記錄真實的美


加勒比海盜的書法攝影


應不應該,這個是你的心來決定。

紀實也好,記錄美好也罷,其實都是遵從自己的內心。

紀實大師,尤金史密斯偉大的新聞紀實大師;人文大師薩爾加多,他們的很多作品震撼人心。還有很多,人像大師荒木經惟,中國的馬格南攝影大師呂南等等。

當然你也可以拍自己身邊的事情,生活,兒童,婚禮,相機是機器,而相機後面的腦袋才是真正的決定者。

每一個領域都可以成為鏡頭下的不同視角,所以,遵從內心才是本意,沒有絕對的應不應該。

作品作者為薩爾加多。







你好波的波


攝影最初的目的就是記錄。記錄身邊的日常點滴,記錄家庭人員的成長。記錄美的倩影。記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魚魚蟲蟲。

論是紀錄風光還是人文紀實,還是肖像描寫還是人物寫真,都是真實的再現,從這一點來說,攝影師在記錄真實。我們把所見所聞,用攝影鏡頭記錄下來。

在這些記錄中,特別是新聞類作品和人文紀實作品,更加講究其真實性。不能隨意刪減或者添加畫面元素。很多紀實類作品的參賽,也非常注重其真實性。參賽通知直接都有說明要求。

攝影的記錄只是最初的表現。攝影作為一種視覺藝術,肯定要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那就是通過畫面給人美的享受,就如問題中所說的傳達美麗。

除了紀實類的作品可能會批判一些社會現象,揭露一些醜惡面目。其他我們大部分的攝影作品都是在發現美,提煉美,把這種美感呈現給觀眾。

兒童攝影表現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風光攝影奇麗的畫面給人以美的享受。人物寫真定格人們最美好的瞬間。旅遊照片記錄快樂的點滴。這些攝影過程都是在傳達美麗。

愛美之心,人人皆有,人們總是對美的畫面抱以更多的注意力。攝影就是通過記錄這種美,並把它放大到極致。給人美的享受,美的回憶。

所以關於這個問題,攝影到底是記錄真實還是傳達美麗並不衝突。攝影是一種綜合的藝術,所以它在記錄真實的基礎上也在傳達著美麗。它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



陳康詩


真實



婉晴新人小白


只有真實的最美!



犁城愚人


根據你的攝影意圖來選擇,真實是生活的本質,是攝影行為的生命源頭,美是真實狀況在攝影作品中的提煉表達。一般來講,真實與美是相附相依的,就像人的軀體與靈魂,應該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表達出畫面美。即便拍攝醜的事物,也要注重畫面的協調性、可觀性和感染力。畫面是為思想服務的,把握住這一點,記錄真實也好,記錄美也罷,都不會再糾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