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號文件要求 加快智慧氣象應用和現代氣象為農服務體系建設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若馨報道2月5日,21世紀以來第17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正式發佈。文件要求集中力量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大重點任務,對氣象為農服務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加快智慧氣象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加快建設現代氣象為農服務體系,強化科技支撐作用。

文件共5個部分,包括: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加強農村基層治理;強化農村補短板保障措施。

文件確定,對標對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強化舉措、狠抓落實,集中力量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大重點任務,持續抓好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確保脫貧攻堅戰圓滿收官,確保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在現代農業設施建設方面,文件提出要依託現有資源建設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加快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智慧氣象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在強化科技支撐作用方面,要加強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包括加快現代氣象為農服務體系建設。

文件還提出發展富民鄉村產業,繼續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和管理,打造地方知名農產品品牌,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深入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加強農村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全面排查整治農村各類安全隱患等要求。

中國氣象局歷來高度重視氣象為農服務工作。2019年,氣象部門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氣象服務,發佈81項5公里分辨率的農業氣象基礎產品,直通式服務覆蓋近百萬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業農村部聯合啟動第二批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中心建設;推進農業氣象服務供給側改革,108個縣開展了“氣候好產品”評估工作,各地氣象部門研發大宗糧油、特色林果等農業保險天氣指數近80項;各實施縣面向19.5萬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直通式服務,註冊用戶覆蓋57%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2005年至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5年對氣象為農服務作出部署,農村氣象信息服務、直通式氣象服務、氣象為農服務社會化、智慧氣象為農服務、農村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等先後被納入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