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顆粒無收”到“基本控制”,中國人是如何戰勝“蝗災”的?

自打人類文明誕生以來,各類自然災害就始終相伴,地震、颱風、海嘯、洪水、乾旱…..即使是進入工業社會,已經高度發達的現代,各種災害仍然是時有發生,這是大自然提醒人類:不要得意忘形,要保持一定的敬畏。

不過,人類仍然取得了很大進步,現代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遠遠小於古代,在有些能力比較強的國家,有些災難甚至已經被控制住了,以中國來說,農業時代的很多天災,現在國家應對能力都相當強,比如水旱災害,基本不好造成社會動盪;甚至,還有一種自然災害,這種天災在史書中屢見不鮮而且破壞力極大,但現代在中國幾乎絕跡,這就是蝗災

從“顆粒無收”到“基本控制”,中國人是如何戰勝“蝗災”的?

蝗災,又稱蝗禍,是指蝗蟲引起的災變,大量的蝗蟲吞食禾田,使農產品完全遭到破壞,引發嚴重的經濟損失以致因糧食短缺而發生饑荒。在古代,這是世界級的災變,亞歐大陸多個國家均有過蝗災記載,每次都造成巨大破壞,糧食往往顆粒無收。

古代中國是世界上遭受蝗災最嚴重的國家,根據鄧雲特《中國救荒史》統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商人防蝗的記載。

從“顆粒無收”到“基本控制”,中國人是如何戰勝“蝗災”的?

在古代,蝗災與水災、旱災並稱為中國三大災害。這是農業生產最重大的三個敵人。而由於蝗蟲能飛移,有時候大量發生,形成大集團,因此災害擴大面積往往遠大於水、旱。

“國家不務畜積,不備兇飢人事之失也。兇飢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除蝗疏》,徐光啟

史書中關於蝗災的記載屢見不鮮:

“(46年)春三月,蝗螟大起,被害者九十郡國;二十八年(52年),大蝗,被害者八十郡國。”——《後漢書·五行志》

“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群飛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葉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殍枕道。”——《舊唐書·五行志》

“嘉靖三十九年蝗食禾苗殆盡;萬曆十四年飛蝗蔽空;清朝康熙三十四年蝗起寶武界,饑民相食。”——天津市《寶坻縣誌》

……

中國人古代是農業民族,自然對蝗災恨之入骨,對於如何防蝗也是絞盡腦汁,自宋朝以後,對蝗災有了較科學化的認知,並總結一些滅蝗的方法,如:鳴金驅趕法、捕擊法、火燒法、溝坎深埋法、掘種法、以及趁清晨蝗翅露溼難飛用器具抄掠法等。明末清初有大量的防蝗書籍,陳芳生有《捕蝗考》,分“備荒事宜”和“前代捕蝗法”兩部分,江蘇泰州人彭壽山撰《留雲閣捕蝗記》,浙江鄞縣人陳僅撰《捕蝗彙編》,江蘇無錫人顧彥撰《治蝗全法》分“土民治蝗法”、“官司治蝗法”、“前人稱說”和“救荒事宜”四部分。

從“顆粒無收”到“基本控制”,中國人是如何戰勝“蝗災”的?

經典動畫片《黑貓警長》中也出現過“滅蝗”的情節,動畫片中展現地“螳螂滅蝗”也是一種可行的“生物防治”辦法,所以在中國古代,螳螂屬於“益蟲”

但,這些方法是不能根除蝗災的,只能是“迎戰”蝗災,日本學者道家信道將中國治蝗史分為四期,古代靠祈禱,中古開始有方法,近代方法不科學,現代是科學驅除法的年代

。清代則屬近代時期。

最常見的“迎戰”方法是什麼呢?自然是最簡單的捕殺了,考慮到效率,大部分是用火攻或者驅趕家禽前去迎擊,比如道光四年旱蝗,“官民協捕,且焚且瘞,尋有群鴉及蝦蟆爭食之,殆盡,禾苗獲全。”

從“顆粒無收”到“基本控制”,中國人是如何戰勝“蝗災”的?

可是,蝗災發生的根源是什麼呢?,蝗災往往和嚴重旱災相伴而生,有所謂“旱極而蝗”、“久旱必有蝗”的說法,一方面,乾旱環境對蝗蟲的繁殖、生長髮育和存活有許多益處,使得蝗蟲大量繁殖;而另一方面,乾旱使草地稀少,蝗蟲生存空間變小且密集。當密度達臨界點,血清素會引發蝗蟲群聚,由獨居綠色轉群居褐色,集體遷徙尋求新的食物來源,這邊造成的蝗災。

從“顆粒無收”到“基本控制”,中國人是如何戰勝“蝗災”的?

中國古代“蟲神廟”(傳說劉猛將軍能驅蝗,有求必應。在傳統社會中,人們遇蝗災時就到蟲神廟中求蝗神接受人們的供品,不再吃他們的莊稼,或請劉猛將軍施展威風,滅蝗蟲)分佈地點,基本反映了古代蝗災分佈地,可見較為乾旱的北方地區居多。

20世紀開始,由於近代科學傳入,中國科學家開始對蝗災進行了更深刻的研究,而建國後,新政府為了保障人民利益,深入指導農業生產, 大規模的藥劑防治蝗蟲工作如火如荼展開,為了更全面弄清蝗災發生規律,當時不少學者對蝗史資料進行了整理分析。

1952年初,剛從國外留學回來的馬世駿接受了一項任務:解決困擾中華民族數千年的蝗災問題。他和他的團隊們,通過實地考察、定點觀察、室內試驗、數據分析等方法,揭示了飛蝗爆發的主因是水、旱災相間發生,次因是社會不穩定及貧窮落後;明確了飛蝗次生型的演變規律及其演變的機制;提出了“改治結合,根除蝗害”的飛蝗治理策略與措施:一方面通過化學方法和生物防治降低蝗蟲密度;另一方面改造飛蝗發生地,如修築堤壩、控制水位等,通過綜合防治,大範圍的蝗蟲災害在中國大地基本得到防治。

從“顆粒無收”到“基本控制”,中國人是如何戰勝“蝗災”的?

馬世駿(1915年11月5日-1991年5月30日),山東滋陽(今兗州)人,中國昆蟲生態學家,1937年畢業於國立北平大學農學院生物系。1948年獲美國猶他大學研究院科學碩士學位。1950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院哲學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名譽主任。研究東亞飛蝗生理生態學、粘蟲越冬遷飛規律、害蟲種群動態及綜合防治理論。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大力治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蝗區大為縮小,蝗災發生率也下降了很多。但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隨著一些地方生態環境的退化,加上氣候變暖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地方蝗災死灰復燃。

從“顆粒無收”到“基本控制”,中國人是如何戰勝“蝗災”的?

早在50年代,我國就引進了安-2飛機進行滅蝗作業

也就是說,我國仍然沒有完全擺脫蝗災陰影,與“蝗蟲”的鬥爭仍然在繼續,2001年,政府在山東、河北、新疆三個重災區,投資修建了三個現代化的治蝗機場(目前,最有效的滅殺蝗蟲辦法是用農用飛機噴灑農藥,效果大,但成本也很高),現在每年基本在傳統的黃泛區和草原地區仍然會有蝗災,不過由於政府由能力應對,所以基本不會造成大量損失,所以城市居民很難從新聞看到相關報道,應該這壓根不算個事兒了。可以認為,我國已經基本能控制危害中華民族數千年的蝗災了,蝗災,基本可以算絕跡了,已經無法對我們造成巨大損失了。

從“顆粒無收”到“基本控制”,中國人是如何戰勝“蝗災”的?

但,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是如此的,就在2020年2月,南亞和東非就爆發了大規模蝗災,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索馬里境內沙漠蝗蟲數量已達到約3600億隻,其規模和破壞力使非洲之角的糧食安全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這些國家今年將面臨嚴峻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