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了185年:芝加哥从350人的小镇,发展成美国第三大城市

1833年,芝加哥是只有350名居民的小镇,经过185年(2018-1833)的发展人口增长至270多万人,成为美国第三大城市。雾天镜头下的芝加哥摩天大楼既虚幻又真实,犹如蕴涵着着美国文化,美国精神。

“雾都”是人们对经常出现大雾城市的一个别称。说到“雾都”在世界上著名的有伦敦、爱丁堡、重庆、东京、旧金山与安卡拉,最为国人所熟悉的当然是有“山城”别称的重庆,在重庆璧山区的云雾山,全年雾日多达200天左右,勘称“雾都”之首。

城市雾的形成主要有气候、地理等原因。如果这些自然原因再加上环境污染那就是霾,雾霾属于环境污染,而雾就属于自然风景。今天,跟随小编镜头,一起看看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笼罩在自然风景雾中是怎样一幅风景。

只用了185年:芝加哥从350人的小镇,发展成美国第三大城市

图:芝加哥市云雾绕高楼

据百度百科文献:1833年,芝加哥只是一个人口只有350名居民的小镇,到1837年人口增长至4170人,并设为芝加哥市。经过185年(2018-1833)的发展,截止至2018年,芝加哥市人口增长至2705994人,成为美国第三大城市。

在过去的185年中人口数量增长了约7731倍,平均每年增长约41倍。

时至今日,芝加哥是美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区、最大的期货市场与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但芝加哥在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其科教与文化。

在芝加哥有拥有世界顶级学府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芝加哥大学),在2020 US News美国大学本科排名中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第6,世界第13。

顶级学府Northwestern University(西北大学),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分别位列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11位和第16位。顶级“学派”Chicago School(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是设在芝加哥许多不同学科学派的统称,著名的有社会学派、经济学派、气象学派等等)。

只用了185年:芝加哥从350人的小镇,发展成美国第三大城市

图:大雾下“摩天大楼的故乡”的芝加哥

1837年3月4日芝加哥设市,城市发展取得了快速发展。1885年,建筑师詹尼在芝加哥首次采用钢铁承重框架,盖起了10层办公楼的保险公司,世界第一座高层建筑在此诞生。

时至今日,现在的芝加哥的高楼大厦已遍地皆是,最有资格傲视群维的是那座高达443米(1974至1998年享有世界最高大厦的称号)的全美第一高楼西尔斯大厦。

在近代高层建筑物中,芝加哥已经活脱脱的成为优秀高层建筑艺术博览会,以高楼林立的新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在这些建筑中,西尔斯大厦、阿莫科大厦、汉考克大厦以其绚丽、独特的造型成为芝加哥的标志性的摩天大厦。

只用了185年:芝加哥从350人的小镇,发展成美国第三大城市

图:雾天夕阳下的摩天大厦

芝加哥被称为“摩天大楼的故乡”还得从一头奶牛说起。

1871年10月8日,星期天夜晚21点45分,芝加哥一头倔强的奶牛踢翻了放在草堆上的油灯,由此引发了制造了震惊美国及世界的火灾。

在这一场大火中,芝加哥的人们度过了惨绝人寰的30个小时,在恶梦结束时,据官方统计10万人无家可归,300人丧命,死伤牲畜不计其数,大火几乎摧毁了当时美国发展最快的城市--芝加哥。

只用了185年:芝加哥从350人的小镇,发展成美国第三大城市

资料图:芝加哥“奶牛大火”

在芝加哥发生“奶牛大火”前,大多数房屋都是用木材建造,干柴煮饭,还会收集柴草准备过冬。

因此,美国历史学家认为,芝加哥城市本身已经埋下了严重的火灾隐患,没有那头肇事的奶牛,芝加哥大火仍然不可避免,只差一颗火星。

灾后,工程师和建筑师采用新技术,在烧光的空地上盖起许多新式的钢筋水泥楼房,积累了很多经验。

1885年,建筑师詹尼用钢铁承重框架盖起十层办公楼,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对于芝加哥的建筑来说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改变。

只用了185年:芝加哥从350人的小镇,发展成美国第三大城市

图:雾天结冰的密西根湖

如今,芝加哥摩天大厦比比皆是,把芝加哥塞得满满的。

进入21世纪后,美国大城市基本完成了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回过头再看芝加哥城市的发展过程,这些摩天大厦不仅在宣扬着一种美国文化,其中还蕴涵着一种美国精神。

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了解世界著名城市发展与变革,可舍短取长、择善而从,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