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我們明白:高薪該給李蘭娟這樣的科研人才,明星收入該降了


疫情讓我們明白:高薪該給李蘭娟這樣的科研人才,明星收入該降了

李蘭娟院士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這個春節,大多數人都窩在家裡不敢出門。可是有一些人,卻因為工作的原因,卻要整天與病毒“鬥爭”,像李蘭娟院士。到目前為止,浙江省的確診病例為954例,僅次於湖北、廣東,但卻沒有一例死亡,這與李蘭娟所帶領的醫療隊伍日夜奮戰有莫大的關係。


疫情讓我們明白:高薪該給李蘭娟這樣的科研人才,明星收入該降了

李蘭娟院士主持工作

前幾天,李蘭娟院士把在廣東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經驗又帶到了武漢,一位73歲的老人,為了治療好更多的人,每天只休息3個小時。很多人都擔心她的身體吃不消,但他卻執意說自己沒有問題。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這樣評價她:“70多歲的老人了,真的是不分晝夜地工作,我感覺,這個老太太,真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


疫情讓我們明白:高薪該給李蘭娟這樣的科研人才,明星收入該降了

這個時候,不知有多少醫務工作者在前線奮戰,不知道有多少醫務工作者在趕往武漢的途中。而有些地區,因為疫情不嚴重,一些人總是不重視,沒事總喜歡到外面轉轉,不管他人與自己。殊不知,前線還有多少人在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在與病毒奮戰?


疫情讓我們明白:高薪該給李蘭娟這樣的科研人才,明星收入該降了

李蘭娟院士查看病人情況

關鍵時刻,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因此有網友說:“像李蘭娟、鍾南山這樣的科技人才,才應該拿高工資,明星的收入該降降了”。與明星相比,他們拿著微薄的收入,卻要幹著比明星辛苦不知多少倍的工作。每個月給他們開3萬工資都不為多,一年也只有30多萬,可能都不如明星的一場出場費。


疫情讓我們明白:高薪該給李蘭娟這樣的科研人才,明星收入該降了

李蘭娟院士接受採訪

平時,公眾的焦點總是被一些綜藝節目、明星演唱會、明星家長裡短等深深吸引著,卻看不到廣大醫務工作者的辛苦。其實,不僅醫生,像警察、教師、農民工等,他們一樣也很辛苦,卻拿著不高的收入。

如今,明星娛樂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實在是太嚴重了。記得筆者小時候,語文老師佈置寫:我的理想時,同學們大多都寫長大後想當科學家、教師、醫生等,都是一些奉獻的崗位,個別寫想當老闆的都會被同學們笑話太俗氣。而現在的學生都是毫不掩飾地寫想當明星、大老闆等,很少再有想當科學家、教師等這些“勞累”的崗位了。筆者也嘗試著與部分同學交流,得到的答案都是明星、老闆掙錢多,科學家、教師辛苦又不掙錢。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連我們的小學生的人生觀都“扭曲”了。


疫情讓我們明白:高薪該給李蘭娟這樣的科研人才,明星收入該降了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想讓我們的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除了正常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也需要社會對一些奉獻崗位的認可,也需要相關部門為這些辛苦的崗位漲一漲工資,降一降那些明星的收入。我們不能總是讓那些辛苦崗位的工作人員,拿精神做支柱吧?誰不需要養家餬口呢?

災難面前,衝在最前面的永遠是我們的軍人、警察、廣大醫務人員等,他們也需要健康,他們也想和家人團聚。而那些年收入達到千萬甚至過億的明星在哪裡呢?


疫情讓我們明白:高薪該給李蘭娟這樣的科研人才,明星收入該降了

向英雄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