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閻肅的作詞水平?

神馬也有走神的時候


閻肅是一倍終生堅持和發揚中國偉統文化的偉人,他始終傳播的是中華民族的正能量,對國家對人民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劉玉文25


“老兵”閆肅一輩子寫過很多歌詞都成為經典,經由作曲家的譜曲,演唱者的演唱而傳唱很多年。人們比較熟悉的歌曲包括《敢問路在何方》、《霧裡看花》、《前門情思大碗茶》、《北京的橋》、《說唱臉譜》。閆肅的詞一般都寫得比較直白,通俗易懂,從來不故作深沉,非常易於在大眾中傳播。

我第一次注意到閆肅的名字,是在1986版《西遊記》中,它的片頭字幕上,作詞人寫的就是閆肅,而那首膾炙人口的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就是出自閆肅之手。

摘幾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歌詞——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

迎來日出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成大道,

鬥罷艱險又出發,又出發。

《前門情思大碗茶》是一首帶有京腔京韻的歌曲,被李谷一唱出來之後流行了很多年,歌詞樸實,曲調婉轉。

摘幾句歌詞——

我爺爺小的時候,

常在這裡玩耍。

高高的前門,

彷彿挨著我的家。

閆肅寫這首歌詞,還有一定的淵源。當年閆肅作為返城知青中的一員回到北京,走到前門火車站,看到面前的露天小茶鋪感覺顯得格外親切,印象很深。多年後閆肅在《北京晚報》上看到一篇文章,說的是一位老華僑回國找尋兒時回憶。閻肅因此想起當年在火車站看到的大碗茶,有感而發寫下《前門情思大碗茶》這首歌的歌詞。

《霧裡看花》是那英九十年代的代表作品,很多人看歌詞以為它寫的是男女愛情,其實它寫的是打擊假冒偽劣產品。這首歌詞是閆肅專門為1993年“3·15”晚會寫的,提醒大家擦亮慧眼,只不過歌詞寫得比較委婉浪漫,因此很多時候都被誤認為是情歌,而被大家傳唱一時。

其中的歌詞有——

煩惱最是無情

笑語歡顏難道說那就是親熱

溫存未必就是體貼

你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哪一句是情絲凝結

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

讓我把這紛擾

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還有一首歌不得不提,《說唱臉譜》,是由已故歌手謝津演唱的,在當年也風行一時。

其中的歌詞是這樣的——

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

紅臉的關公戰長沙,

黃臉的典韋, 白臉的曹操,

黑臉的張飛叫喳喳!

閆肅老先生在部隊文工團工作多年,有著豐富的創作經驗,而且還為央視春晚創作過很多作品,也寫過文字稿,在當年非常受歡迎。

老先生已經於2016年2月去世,享年86歲。



鄭捕頭


好多年前閻肅在紅歌會做評委時對騰矢初講:我寫紅梅贊寫得苦,不知過得了關麼?拿了稿子給領導好幾天了不知怎麼樣,這不又去了,走到排練大廳外,單位保持員一邊掃地一邊哼歌丨正是我那首紅梅贊,於是閻肅唱了起來,“紅梅花開朵朵…"對頭保潔員天天在此掃地別的未學會,就會唱這個這說明深入人心,普通大眾可以接受!於是我回頭了,後來這歌傳遍大江南北成了經典為什麼?老百姓喜歡!這就是閻肅人民音樂家!


家在潯陽


看了這麼多評論,忍不住說兩句,大家列舉的閻肅老爺子的作品,我都同意,但是我認為最能體現老爺子歌詞藝術水準的作品,恰恰是,大家都忽略的,電視劇結局時候,唐僧師徒四人取經歸來,唱的那首歌,就叫取經歸來吧。那首詞,高度凝練概括,卻又不晦澀生僻,一句話一個精神側面,意境悠遠深邃,在當時來講,也就只有宋青松的長大後成了你,還有喬羽的難忘今宵,可以與之相提並論。我是說,在當時的年代,請別誤會。


教子成龍


閻肅老師是一代詞家,功力深厚,德高望重。他創作的劊炙人口的歌詞實在是太多太美太精典!如《繡紅旗》:線兒長針兒密,含著眼淚繡紅旗,熱淚隨著針線走,與其說是悲,不如說是喜…平日刀叢不眨眼,今日裡心跳分外急,一針針一線線,繡出一片新天地…把一個革命者熱烈細膩的情感與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描繪的十分的精到,詞句又是那麼的平實優美,朗朗上口。還有"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豪情萬丈,信心的倍!"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不懼艱險,勇於開拓!閻老的歌詞無論表事表情,即大氣正氣,又委婉細膩,用詞造句那麼貼切精當,讓人拜服!反觀現在動不動作詞作曲的所謂音樂人,文學功底淺簿,無病呻吟,先不談作曲,寫的詞真的看不下去。什麼"老鼠愛大米""死了都要愛",真的噁心人!隨著現在的文學學習的要求與方式的改變,也許再難出一個閻老這樣的大家了!


我是殷當生


閆肅老師離開我們兩年多了,作為後輩的我們,如同一名幼兒園兒童看到大學教授的論著一樣,實在是沒有資格來評價閆肅老師的作詞水平。

2011年底,我在星光大道的嘉賓席上看到了滿頭白髮的閆肅老師,他就坐在我的身後,節目一直錄到凌晨三點,但已經八十多歲的閆肅老師一直精力旺盛,點評起來詼諧幽默,一針見血,最後還親自上臺為選手頒獎,讓人欽佩不已。

閆肅老師是一位詞作家,他一直認為喬老爺喬羽是歌詞屆的老大,所以他經常用一句電影《大笑江湖》歌詞來調侃自己:天下第二也挺好。

說起他的曲目,大家就更耳熟能詳了,作為一位軍旅詞作家,他的《紅梅贊》《我愛祖國的藍天》《長城長》等膾炙人口,成了人人傳唱的名曲。但如果你認為他只會寫一些軍旅歌曲,那就大錯特錯了,他寫的《霧裡看花》《說唱臉譜》《前門情思大碗茶》《風雨同舟》《變臉》等完全看不出是一個花甲老人的作品。

相比我們最熟悉的,估計是電視劇《西遊記》裡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了,據閆肅老師的兒子閆宇回憶:他在寫《西遊記》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時,開始從“你挑著擔、我牽著馬”一口氣寫到“踏平坎坷成大道……”卡住了,在屋裡來來回回走,走得我頭暈。我說,“老爸,你在地毯上都走出一條道了!”老爸一下想起了魯迅《故鄉》中一句“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有了!“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就出來了。這樣一首廣為傳唱的名曲就這樣創作出來了。

閆肅老師的其他榮譽我就不說了,各位自行百度。

最後借用閆肅老師的《紅梅贊》的歌詞作為結尾,來紀念這位德高望重的藝術家。

紅巖上紅梅開

千里冰霜腳下踩

三九嚴寒何所懼
一片丹心向陽開

zxq616


覺得閻肅最大的優勢:軍人、年壽高且一直活動在最一線。歌詞重要,但曲更重要,如果曲成功了,傳承好多年,而詞再好,沒有好曲,也流唱、影響力不行。

1、閻先生在軍隊有影響力,軍隊會讓最好的作曲家配合,其它部門行業是不行的。

2、閻先生始終站隊正確,一直存在於每次大時代啟動前沿,很多時候都要被召喚成果,最好的政治、工作待遇,最好的合作者,最好的發揮環境,很容易出現廣泛影響力的作品。而同時代的名詞名曲作者可能種種原因不得力。

3、閻先生作詞自由空間比較大,資格在那裡,政治性、重口味任務性極強的命題作業放不到閻頭上,而閻的歌詞多在揉情、浪漫、中性的範圍裡,(時代性不強)可傳唱不同時代。

4、閻的高壽、活動的高時間段,讓不少歌者前赴後繼地傳唱閻歌,使他的歌影響力大。

5、閻詞可以上一流,但絕不是最好,閻詞在圈內生存的算海量,又不倒,影響力大。


秋子晚城


閻肅老師雖然離去很久了,但是他的作品卻一直傳唱下來。他的作品雖然不多 ,但是每首都是精品。這為數不多的作品,還將永世流傳下去。這是因為:

1.他的作品是厚積薄發之作。老師博覽群書,博採眾長,博聞強記。從《說唱臉譜》可以看出:“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紫色的天王託寶塔,綠色的魔鬼鬥夜叉”。從《北京的橋》也可以看出:“金鰲玉蝀望北海,十七孔橋連玉帶,亮亮橋龍王把水賣,安貞橋明珠繞花臺”。《故鄉是北京》也可以見證:“天壇的明月,北海的風,盧溝橋的獅子,譚柘寺的松,紅牆碧瓦太和殿,紫藤古槐四合院”。

2. 老師的作品是練字傳神之作。《說唱臉譜》這樣道來,“一幅幅鮮明的鴛鴦瓦,一群群生動的活菩薩,一筆筆勾描,一點點誇大”。

3 大師作品是汲取民族精華之作。為3.15晚會專題製作的《霧裡看花》,把形形色色地造假,把紛紛擾擾的偽裝,比作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直觀明瞭,生動形象。

4 .先生之作更是嘔心瀝血,飽含深情之作。經久不衰的《繡紅旗》,聲淚俱下,情景交融。“千分情,萬分愛,化作金線繡紅旗,熱淚隨著針線走,繡出一片新天地”。

黃金的價值在於永不磨損,珠寶的高貴在於珍稀少有。”高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翰海遺珠


紅梅讚的歌詞是文化革命中紅衛兵的成度與氣質,完全是大話、空洞話,經不起理性的推敲,相比與電影我們村裡的年青人里人說山西好風光這首歌的歌詞相比而天埌雲泥的成度之差!


琴音萬古


對詞作家閆肅老師我只能敬佩是一個不計任何報酬的優秀軍旅作詞家。紅歌歌詞的傳承人。他的紅梅贊是周總理最喜歡唱的一首歌了,對於他在後期的選秀不是考慮個人,他也是在找繼承人。現在樂壇上除了老一輩音樂家和詞曲家外年輕的新人己經鳳毛零角了,嚴肅老師的失去,使得更好的向上的歌詞不會在有了,很可惜,在這裡我要向一位老一輩女作曲家致敬,她就是《八十年代新一輩的作曲家谷建芬老師,她做曲的歌,我愛唱,好聽而且婑婉抒情,它的二十年後在相會。一直唱到今天,經久不忘。我真希望她們能幫助現在的年輕人,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江中,老一輩的傳承難道就此中止了嗎?老一輩不像現在人的為錢觀念,錢的概念是改革開放後才有的,老一輩的年代是奮進的年代是黨指向哪就打到哪的奉獻年代。是愛崗盡業為人民服務的年代。也是我終生難忘的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