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拐點可能不出現於2月10號,農民適合外出幹農活嗎?

老村好農


本人正月初五就到果園逛逛,不招工人就自已和家人,整整枝,拔拔草,呼吸新鮮空氣,省得無聊!不打牌,不到人多的地方!


天山劍魂


我早就去田裡割草燒火堆了,準備春耕今年又多了一畝多地,沒有辦法,去年冬季沒有耕,好多草,田邊別人種上竹子,去年砍竹子的時候,把竹枝都留在田裡,不燒耕不了地!那竹枝又尖又利,必須要燒了才能耕種。放心,我燒了二十多年都沒有燃燒過,現在我更加小心了,每次燒火堆,我都先挑一擔水以防萬一,一直守著火堆直到燒完才回家。


石巖上的青松


鍾南山院士說,從2020年的1月23日封城開始到今天2月6日,為防控疫情的第一個14天。
重要的是從2月7日到2月20日,這是重要的第二個14天,只有過了這第二個14天,如果沒新增上升的人員,疫情才算是控制了,形勢才會好轉!
做好第二個14天非常的重要,希望大家繼續宅在家裡,多通風,勤洗手,全力做好防控工作。挺過第二個14天,堅持就是勝利。


一、2月10號農民還是不適合外出做農活。

根據當前的疫情情況,每天的確診人數還在增長,疫情的拐點不一定能夠在2月10號出現,所以做好防護工作還是非常的重要,而要做好防護的最好方法,就是呆在家裡不要出門最好。

雖然農村,人口比大城市要少一些,人員也不是十分的集中,但不等於就不會被感染,所以做好防護工作是最重要,2月10號以後,還是不適合外出做農活。

二、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10號以後不外出做農活可能對農業生產會有一些影響,一年之計在於春,農業生產更是需要春天,及早播種,及時種植才會有好的收成,因為疫情的影響,各方面都會受到影響,農業生產也不例外。

但是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及時做好防護工作,呆在家裡面,勤洗手,多通風,不去其他的農村家庭裡走往,串門,不相互影響,才是最好的。

總結

結合當前的疫情情況,我認為在農村,也不適合在2月10號以後,就外出做農活,還是以防範工作最為重要,等到疫情過去,及時將農業生產趕上,保證今年的收成。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點擊關注:以文溫暖三農。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歡迎交流、討論,每天會有精彩為您呈現!首發頭條,抄襲必究。

以文溫暖三農


疫情拐點可能不出現於2月10日,農民適合外出幹農活嗎?據消息武漢市是1月23日開始封城的,第一個潛伏期是14天,應該是2月6日,第二個潛伏期是要到2月20日。若是到2月20日以後,疫情已經消失了,就說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將會得到控制,即將結束。依據權威防疫專家分析,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按照目前的疫情狀況,解除防疫警戒需要第三個潛伏期,甚至還要到第四個潛伏期,才有希望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


農村朋友們要稍安勿躁,平下心來,加強自我防護意識,沒有必要就不要出家門,出家門就必須要佩戴口罩,確定無誤後,才能走出家門,辦事速戰速決,不可久留,儘量不要到人口密度的地方去,儘量不要與別人正面接觸,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辦完事情不要在外久留,快速回家。回家後要脫掉外衣和口罩以及鞋靴,溫水洗手、洗臉,徹底排除潛在的危險。在家要勤開窗,保持室內通風通氣,房屋要定時消毒,勤洗手,講衛生,不食用隔餐未煮透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增加營養,多在家活動身體,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農民目前絕對不能出外幹農活,仍然要呆在家裡,忍耐、忍耐、再忍耐!農活沒有幹,是小損失,逮上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病,不僅造成自己的身體健康受到危害,而且殃及無辜的家人,甚至傳染與你接觸的所有人。農民朋友們,在目前防疫關鍵時期,忍耐呆在家裡,就是為國家作貢獻,就是造福於人類,就是上戰場參戰,就是有功的人。奉勸農民朋友們,生命是最寶貴的東西,失去不會再次獲得;物質的損失比身體健康和生命,並不重要,保護自己才是最關鍵的問題。農民朋友們幹農活、復工和進城打工,都要聽從防疫部門的指揮,當解除防疫警戒後,恢復一切正常工作,並不遲!


總之,農民朋友們,請繼續呆在家裡,忍耐、忍耐、再忍耐!保護自己,保護家人是自己義無反顧義不容辭的責任。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鄂東三農


對於拐點這一說法,昨天晚上王辰院士已經明顯表達,拐點出現時間是不確定的,我們只能耐心的等待,減少外出,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裡,才是現在主要做的事情,對於這個糟心的春節,跟以往所有的春節過得都不一樣,嚴峻的形式下,對於外出來說,是能避免的避免,能夠減少的儘量減少,隨著立春節氣過後,天氣的氣溫一天天的好轉,也開始有了明顯的上升,雖然北方多地還處於封凍之中,但也有很多地區已經開始冰雪消融,地溫的上升,也到了一年很重要的:春耕季節。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是一個忙碌的季節,也是村民依靠賴以生存的土地播種的時候,按照目前的發展形勢,拐點的不出現,是否就決定著我們的村民,不能夠下地幹農活呢?對於這個問題還真的是作為一件要緊的事情來做,季節不等人的道理誰也懂,但目前的嚴峻形勢,又不得不讓我們減少外出,這兩者看起來是相互矛盾的,如果才能在相互沒有衝突的前提下進行呢?

我們每天都會關心事態的發展,關心這拐點得到來,拐點是不是能夠按照原來所說的2月10號到來?按照現在的發展形勢,應該是很難,2月10號原本是前一段時間所作出的預判,當預判和發生的事實出現不一致的時候,就要另行的進行安排,就像前一段時間開始復工上班一樣,也是和預期不一樣,到最後變為了延期進行,這次的拐點時間也應該是要根據事態的發展來定,所以這個2月10號的不確定性更加的明顯,往後推遲多久,現在還沒有明朗,至於對於外出下地幹活是否能夠進行,跟地域不同,疫情發展程度不同,都有做出不一樣的決定。

現在的氣溫相對來說,還屬於很低的狀況,南北多地還沒有真正到達春耕或者其他農活忙碌的季節,隨著氣溫的慢慢回升,到雨水節氣的時候,差不多才開始有了真正的農活,雨水是在農曆的二十六,距離現在還有十幾天的時間,到那個時候拐點也有可能就會出現,只有等到拐點出現之後,大家才能給放鬆一些,自然也就可以安心的去外出、去下地幹活,至於想要早一些進行播種的地區,參照目前的形勢,還是儘量的延緩幾天進行。

對於一些疫情比較輕的,偏遠地區,也是可以選擇性的少數人可以適當的進行下地幹活,但也要做到人員不要過多,要保持安全的距離,在安全為前提下,方能去下地幹活,還要做好自我防護,像外出下地幹活,一定要佩戴口罩,回家之後要先洗手等安全措施一定要做,而對於當前比較嚴重的地帶,還是不要過早的下地幹活,你認為什麼時候才能適合下地幹活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導讀:這幾天村幹部都在加強宣傳,不要下地幹活,堅持到8後之後,靜等春暖花開,都在堅持與病毒做最後的抗爭。

對於10號後,農民是否下地幹活,我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首先,病毒的潛伏期是14天,8號這幾天是疫情管控的關鍵時期。但是,確診和疑似的情況來看,目前已達到5萬人,還有很大的上升趨勢。同時,不排除有的人體質好,雖然感染病毒,但是還沒有表現出來。

還是不要提早下地幹活,畢竟這幾天,很多地方我又又遇到寒潮天氣,雨夾雪,溫度低,地理的積溫達不到5℃,作物無法生長。從目前來看,冬小麥,越冬油菜追肥還可以拖延半個多月,所以說,下地幹活還能在推遲。加之,病毒還可以二次感染,畢竟還沒有研製出特效藥,如果因為下地幹活,感染病毒將會得不償失。

其次,農民辛苦了一年到頭,可以借這次機會好好休息一下,養精蓄銳。等疫情好轉了在下地幹活。如果農民真的閒不住,就在自家庭院裡走動走動。

最後,不管怎麼說,生命安全還是要放在第一位。同時,要深明大義,不要到處亂跑,等村幹部的通知,到時候在適時播種。


荊山朵朵


其實這個拐點我們可以理解為確診人數少了、疑似病例少了、死亡率下降了、出院率增高了,但這只是一個拐點,而不是疫苗研究出來了,也不是可以找到有效藥物來治療了,所以疫情風險依舊很嚴峻,所以小農人建議還是不要外出了,畢竟傳染源還沒有徹底切除,還是會有感染的風險的。

小農人最近經常觀看新聞,專家們認為這個疫情的拐點可能會使1個14天或者2個14天,如果挺過這兩個14天,那麼對於抗擊疫情一定會產生很大影響的,我們農民雖然不能像醫護人員衝到第一線,也不能像那些大企業家捐款捐物,但我們可以為抗擊疫情做貢獻,那就是在家認真的隔離,不給政府添亂。

現在各個自然村都實行了禁止外出和禁止入內的政策,很多農民工因為家裡經濟條件不好,為了生存很多都已經待不住了,所以很迫切的想出去工作掙錢,但現在外面的工廠、工地、飯店、貨站等能打工的地方都是處於關停狀態,就算能出去現在也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的,所以我們只能眾志成城的在家等待這場疫情早點結束了


布衣小農人


昨天我們縣城裡的很多商鋪都要求停業了,只有幾個超市還在正常營業,大街上空蕩蕩的,只有交警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情況似乎比前幾天嚴重了。

由於今年的情況特殊,今天都正月十三了,農村的人們連地都不敢去,天天呆在家裡除了吃還是吃,這確實讓人很著急,因為現在正是春耕春種的季節,莊稼不能耽誤啊!所以大家都盼著這種情況快點過去,早點下地除草,打藥、耕地、播種。

很多人都盼望疫情拐點快點到來,大家都安全了,生活工作迴歸正常,但是根據這幾天的情況來看,疫情拐點可能不出現在2月10號,這就讓很多農民朋友很糾結,2月10號之後到底能不能下地幹活呢?我個人認為還是儘量不要出去,如果有的農活不能耽誤,要帶好口罩在出去幹活,遇到人說話不要離的太近,幹活回家要用消毒液進行消毒,一般情況下問題不大。



總結:這次疫情拐點可能不會出現在2月10號,大家還是再等幾天再出去幹農活,畢竟生命比什麼都寶貴。

感謝閱讀,我是豫南小平,喜歡我的分享別忘了關注我哦!

豫南小平


這幾天根據專家分析說,疫情拐點也可能不出現於2月10號。所以在當前疫情嚴峻的形勢下,農民適不適合外出幹活,還得兩說。

我想農民朋友們應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做合理的安排。比如南方疫情比較嚴重的各個省份,湖北,武漢,黃岡地區,江浙地區還是慎重點比較好,雖然說等立春過後,南方的氣溫都會迎來春暖花開的農忙季節,但在當前疫情嚴峻的形勢下,農民出外出幹活是有很大的風險的。



疫情比較嚴重的浙江,湖北一帶地區,我不贊成農民在當前形勢下出去幹活。鍾南山院士等為代表的專家也講了這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傳染的途徑越來越複雜多變,不僅僅通過唾液,飛沫傳播,空氣傳播,觸摸傳播,甚至說竟然能經過糞口傳播。這讓大家更加警惕起來。農民外出幹活的話,必定會增加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尤其是疫情嚴重的人口密集地區。

春天萬物復甦,很多病毒也會傾巢而出,比如說當下南方又開始流行的禽流感,北方的倒春寒,這時候外出幹活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比如說外出幹活回來一定要把外套啊,鞋帽啊不要放在屋裡,一定要在陽光下暴曬,一定要勤洗手,保護好自己。外出,一定要帶好防護口罩。即使這樣也讓人不免心驚膽寒的,所以在南方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我不贊成農民這個時間段外出幹活。



拿我們北方農民來說吧。我們山東省煙臺市大招遠農村,在我們這兒的相對比較安全一點,當地政府嚴防死守,措施有力,迄今還未出一例發熱報告。

有的農民開始按捺不住,尤其是那些山裡的農民,有果園的農家人已經開始農活兒,抽空在天氣暖和的時間段出去果園裡修剪枝條了。如果再不不修剪枝條的話,容易影響果樹的收成。


農民朋友上山裡果園裡幹活還是比較安全的,因為山裡空氣清晰流通好,地廣人稀,尤其是果園,一般都是零星散落在山溝裡,村民幹活也不會聚在一起,也減少了感染源。

不過也不能粗心大意,也要做好防護,出門儘量也要帶好口罩吧,春季,氣溫回升,各種細菌病毒也會蠢蠢欲動,除了預防針新冠病毒,更利於預防倒春寒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啊!


豔陽之美


根據原來疫情潛伏期來推斷,專家曾經將2月10號預判為疫情的一個拐點。可從目前現狀來看,好像原來的判斷並非如此,這拐點有可能並不出現於這天。在這種情況下,農民適合外出幹農活嗎?

說句實話,在農村不少農民早就有點按耐不住了,要不是村幹部三令五申,出村的路口又24小時有人值守,恨不能早就到農田裡轉轉了。農民最為關心的就是收成,像我們這邊農村,家家戶戶擺弄蘋果。而此時正是春季果樹剪枝的關鍵時刻,你說農民能不著急麼?

在外打工的那部分農民,他們也著急。但他們的著急那可於事無補,為啥?因為在這個特殊時期,客運站早己停運,而且很多企業也響應號召,不得早於2月10日復工。甚至於一些高校,都將開學日期定到了5月1日,可見這疫情防控是一場嚴峻的戰役,只有嚴控死守,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當然,在我們家鄉,通往縣域之外的所有路口都有值守人員配合警力防守,杜絕人員車輛進出。也正是他們的這種嚴防死守,我們這個小城在周邊多個縣市出現確診病例的情況下,還能維持零例感染,確實難能可貴!

不出門就是不添亂,這是切斷病毒感染的最有效途徑。因為此次的疫情傳染的途徑不僅僅是接觸傳播,就連空氣都可以傳播,甚至有媒體提出了"糞口"傳播的可能性。

不過,相對來說,如果是果農急於剪枝清園,那也必須戴上口罩,做好防控措施。畢竟農村的果園空曠,適當出去活動一下筋骨倒也不是件壞事。當然,如果你所在的農村處在縣市交界處,還是不要出去冒這個險了,因為周邊縣市已經有確診病例,還是留在家裡保險一些。



群防群控,嚴防死守,才是戰勝疫情的關鍵。朋友們,你覺得農民適不適合外出幹農活呢?歡迎朋友留言一起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