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你們家鄉中醫發展得怎麼樣,相信中醫的人多嗎?

韓惜憶


我的老家在河南農村,大多數老百姓還是相信中醫的。

因為中醫是幾千年的東西,老百姓心目中根深蒂固,近代以後西醫慢慢走近我們每個人身邊,不能隨便說誰的不好,因為事物存在兩面性的,都是相對的,特別是20世紀西醫影像學的發展,可以很直觀展現病痛或者癌變的可能,這樣我們作為中醫大夫診病也是有很大參考價值的,然後結合中醫四診,及辯病、辯證、然後譴方用藥,才能夠藥到病除。

之所以好多人對我們中醫有成見,那是有原因的,人們城市化進程加快,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加大,很多人生病根本就沒有時間去看,更別提吃中藥治療了,大多數人生病首先想到的不是找中醫大夫,相對於我們農村這邊人來說生活節奏相對較慢,生病,就會自己到山上採藥,自己服用。

現代的醫療環境也是有一方面原因的,醫療亂象,所說的偽中醫、蒙古大夫層出不窮,為了利益不擇手段,中國社會發展的亂象,也是必然趨勢

隨著政府對這一亂象的整治和老百姓精神文明追求的提高,相信老百姓對中醫的認識度會越來越好。


丘比特biuu


我們的家鄉中醫、中藥事業正處於發展過程中,正處在傳承、發展和光大的過程中。既然是發展過程,看到就是希望。

這個地方,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兩山夾一盆地,八百里伏牛山,還有大別山中有眾多的植物、動物和礦物藥用資源。加上還有一所專科中醫藥學校,培養的是中醫藥的專門技術人才。

這裡文化厚重,中醫鼻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從誕生至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至今仍然是學習中醫藥的大學生們的必修課程。還有中醫藥學的奠基人之一李時珍,通過他所著的《本草綱目》收錄了中草藥一千五百十八種。先人們為後人留下的中醫藥寶貴財富,正是當前年輕學子們宏揚中華民族優秀醫藥事業的基礎。

這裡的民風淳樸,有不少山鄉居民僅靠個人所掌握的土單驗方給人治病。藥是個人上山採摘的,既不要錢,也不用答謝。在缺醫少藥的年代,解決了不少窮困百姓們的醫療難題。

社會已經進入到新的時代,僅靠西醫藥單一來治病救人已經遠遠不夠。有識之士呼籲發揚傳統的中醫藥文化,中西醫結合,各自互動,取長補短,發揮各自優勢,才能更好的解決一些疑難雜症。

相信中醫藥的人與多寡,這裡還需一個時間過程。不要急,慢慢來。(2020/01/03)


吉祥如意


我在家鄉行醫,搞了備案診所,一個病人看咳嗽,方子開好,抓兩付中藥,三十元一劑,沒付錢,藥快抓好了,他男人去操事,氣得乾脆不賣了,賠不就幾十元嗎?病了兩月,才開兩劑中藥,春天風熱咳嗽,用了二花,一劑中藥賺個十來塊元,連房租都不夠。還有人操事,氣得我不幹了。這就是家鄉的中醫。難幹呀。


京城名醫張一帖


相信中醫的人非常多,但中醫只剩下幾個退休的老中醫,現在的現象是僧多粥少,無法找好的中醫看病,新的中醫沒人看臨床經驗不足,民間中醫沒資格坐診,所以造成中醫荒了,好多疑難雜症有人不顧勞累,全國各地都找,因不瞭解外地中醫到底能不能治好,所以也是大海撈針碰運氣了


王256231584


我的家鄉中醫發展的很不好 就一箇中醫院算是最大的中醫機構。並且中醫院也被西醫西化了, 可悲可嘆!中醫信與不信, 最終是要看效果的 。 西醫見效快 中醫見效慢這已成為 “不掙” 的事實。

現在人的思想都是浮躁的。盲目追求效果快。西醫的治療就是維持正常的指標 ,高了就降、長了就切、 痛了止疼。大多數不去研究長的原因、高的原因、痛的原因,可悲可嘆。中醫則不然 她要去辯證, 要求你去忌口, 要求你改變生活方式 …… 這些方法都是從根本去解決問題 解決疾病的 值得推崇。怎奈現代人 只追求快效 不給自己時間 不給醫生時間。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同樣的兩個中西醫機構 西醫比中醫產值高, 而且高出很多倍,這又是一個金錢社會 …… 如此等等 兩千年的傳統中醫就這樣落寞了。

我輩中醫人發揚中醫、 傳承中醫、 復興中醫,任重道遠又責無旁貸。


文將談中醫


相信中醫的人還是絕大部分的,因為在西醫進入中國之前的幾千年時間裡,中國人還是靠中醫治病救人。

為什麼中醫現在被質疑了呢?

最大的原因還是中醫藥見效慢,捨棄了外科手術療法。中醫易學難精,或者說容易上手,但是,難成為好醫生。在錢唯上的時代,有些人為了賺錢,學藝不精就開始行醫,出現了不少害人的庸醫。


外行球迷


本人很相信中醫,願意用中藥治病,但當代中醫師水準不高,無法用把脈方式診斷出病因,這是最大缺餡!我感覺到全國的中醫中藥發展都不樂觀,作為中國人,相當願意中醫能發展壯大,用中醫中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但西醫有西醫的優點,比喻:開刀手術、退熱止痛、感染預防等等……;中醫有中醫的良策,比喻:免除開刀痛苦、服藥副作用少、不用太高的費用治癒奇難什症、養生調理效果良好等等……;既然各有特點,那最好是中西醫結合,因人因病制宜,選擇最好的方式和良藥。

為了壯大“國醫”,本人有兩點建議:

1,國家出資推廣和扶持中醫中藥,將頻臨失傳的經脈診斷方式從新挖掘、傳承及發揚光大,讓所有中醫師都熟練掌握把脈方法去診斷病因;

2,應中藥的性能及特點,將95%以上的中藥練製成片狀、顆粒、膏狀、粉散、或液體進行儲存待用,(中藥最大的弱點就是服藥不方便,很多人不是抗拒中醫,而是抗拒服藥方式),但必須要用現代設備去練制優質藥品,確保不失藥效及藥性變異.,我相信現代中國人有智慧有財力和能力用現代科學技術去將中國幾千年傳統優秀的中醫文化發揚光大,讓世人享用中醫中藥變得更健康更長壽。


用戶5013830917827


我們了家鄉很多人相信中醫,有的老中醫門診只出半天,問診的人摩肩接踵。我的一位親屬患重病後吃中藥,變化挺大的。


用戶1375298675897


相信中醫的人很多,但是中醫藥發展事與願違。那已經不像中醫,而是西醫。


叛道68060960


中醫推拿人首先要做好自己,你的技術要有作用,社會要有需求,打擊偽中醫,要向西醫學習,在中醫傳承發展中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充實自己,與時俱進,落後了何談應用,沒有發展進程,那就是過去的歷史,我也沒有讀通中醫文化,謝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