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帳汗國:別瞅啦,我沒走遠,留下來的分身叫“俄羅斯”

01 住在套子裡的人

在歐洲流傳一句俗語:

“Scratch a Russian and find a Tatar”,翻成順口溜就是:

“剝開一個俄國人,裡面藏著個韃靼人”。

照此說法,幾乎100%的俄羅斯套娃都要召回重做了。

金帳汗國:別瞅啦,我沒走遠,留下來的分身叫“俄羅斯”

俄羅斯套娃

換句話講,近代俄羅斯無論是從國家形成、文化發展、軍事制度,直到語言、服飾、建築、風俗習慣等方方面面,都深受蒙古人的影響,這是不爭的事實。從13世紀開始,羅斯諸公國被蒙古金帳汗國統治長達二百餘年,甚至可以說,後世的沙皇俄國也是蒙古帝國在世界範圍內的繼承者之一。

就連馬克思也指出:

是蒙古奴役的血腥泥潭而不是諾曼時代的光榮,形成了莫斯科公國的搖籃,而現代的俄國只不過是莫斯科公國的變形而已。

今世的俄國人,以“惟酒無量”和號稱“戰鬥民族”,而為世人傳揚。但早年間,可絕對絕對不是這個樣子滴。

眾所眾知,羅斯人是東斯拉夫人的一支。而當年的斯拉夫民族,可是屢屢被人霸凌欺負的對象,經常被羅馬人、拜占庭人抓去做奴隸。這在今天的英語單詞中還有蛛絲馬跡,斯拉夫人(Slavs)的詞根,其實就是奴隸(Slave)。

直到公元1223年,羅斯與欽察聯軍在迦勒迦河對陣速不臺率領的一支蒙古偏師,在人數佔據壓倒性優勢的情況下,大敗虧輸,六位王公被斬首,絲毫未顯示出“戰鬥民族”的潛質。

金帳汗國:別瞅啦,我沒走遠,留下來的分身叫“俄羅斯”

俄羅斯的國酒:伏特加

至於說酗酒,那就更不對了。伏特加是1430年才被髮明出來的,是蒙古人到來二百年後的事情了,在那之前,羅斯人的民族飲料,是一種香料勾兌的蜂蜜生薑水,放在今天,非但不醉人,是否能緩解痛經症狀,可也說不定哦。

——看看,這哪是什麼北極熊,就是個人畜無害愛喝甜水的邊緣少年嗎。

那麼,他又是如何變異的呢?

02 原來你曾是這樣的國

細心的讀者可能看到了,前述中,有時說“羅斯”,有時候說“俄羅斯”?那麼小編你是不是腦殘,今天到底“餓”了麼?其實,這就是蒙古人帶給羅斯的第一個改變——連國號都不一樣了。

當地人本來的稱號,俄語為“Росси́я”,漢語發音大約是“羅茜雅”,還是滿秀氣的一個名字,所以在本文中,敘述蒙古西征之前的史實,用的是“羅斯”,畢竟這才是人家的正牌名號。金庸先生的《鹿鼎記》中,韋小寶揚威異域,正是在“羅剎”國。

然而,單詞裡把頭的這個“P”,是俄語中頗為詭異的“顫音”,要以舌尖精妙的顫動才能發出來,類似於小孩子頑皮耍嘴的“打嘟嚕”。這個調用漢語極難發,蒙古人說起來也吃力,乾脆就把這個音發成一個簡單的“O”,那麼“羅茜雅”也就成了“哦,羅茜雅”。這個發音歷經演變至今,就是“俄羅斯”。本文敘述蒙古西征後的史實,便換用“俄羅斯”這個稱號。

其實,蒙語詞彙對俄語帶來的改變還遠不止這些,像稅率、海關、利潤、紅布、圓帽、靴子等等,這許多詞彙都來自於蒙古語,大家很熟悉的“克里姆林宮”,在蒙語便是“要塞”的意思,又如 “烏克蘭”,其實就是蒙語的“邊境”

金帳汗國:別瞅啦,我沒走遠,留下來的分身叫“俄羅斯”

莫斯科克裡姆林宮遠眺

但要論蒙古人帶給羅斯最大的改變,也許並非語言,而是國家形態。近代以來,沙皇俄國號稱歐洲最專制、最保守的帝國主義國家,曾經與普魯士、奧地利組成“三皇同盟”,專門打擊各國資產階級革命運動,是歐洲的反動堡壘。

然而13世紀之前的羅斯諸公國,其實一點也不“專制”,更不反動,恰恰相反,很有公元前羅馬共和國的遺風:代表王權的大公,代表貴族的“波雅爾”(貴族與大地主的統稱,類似羅馬元老院),代表平民的“謂徹”(也譯為“維切”,意為市民大會),相互制衡,行政非常民主化。

甚至,謂徹的權力之大,遠超羅馬公民大會。新任大公就任前,必須取得謂徹的認可,有時雙方還要展開任前談判,只有條件談妥,白紙黑字簽下約,新王公才能上任,否則謂徹就要另謀新歡。例如1146年基輔大公去世,本來已選定親弟弟伊戈爾繼任,但謂徹非要強迫未來的大公,交出法官的任命權,這才擁立他上位。

可想而知,如果蒙古大軍不來,那羅斯很可能會像它西鄰的斯拉夫兄弟波蘭那樣,搞成貴族聯邦政體,始終形不成專制王權。

然而到1243年,蒙古人掃蕩了羅斯諸公國,金帳汗國正式開業,蒙古小哥見不慣眼花繚亂的這一套玩法,像所有空降來的領導一樣,乾脆大手一揮:“都給我撤嘍”!

金帳汗國:別瞅啦,我沒走遠,留下來的分身叫“俄羅斯”

蒙古王公在羅斯收取貢賦

按照母公司的傳統,大汗是國家最高首領,集行政、財政、軍事等大權於一身,擁有近乎無限的權力。在金帳汗國的早期,汗國對俄羅斯實行“八思哈”(即為蒙語的“達魯花赤”,意為“鎮守者”)制度,向各地派出大權獨攬的八思哈,進行直接統治;到14 世紀初,“八思哈”制度被廢除,採取“以俄治俄”的代理人間接統治。最高代理人,稱“弗拉基米爾及全羅斯大公”,代表可汗號令全國,向諸王公徵收賦稅、徵派徭役、徵兵助戰。說白了,算是個大一點的保長吧。

但從此之後,王公的權力便不再是由人民(謂徹)賦予、也不拜教皇所賜,而是來源於金帳汗。只有拿到金帳汗的敕令,“保長”才能坐上統治者的寶座,而一旦落座,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生殺予奪、大權在握。這種現象在層層封建、王權虛懸的歐洲,是很罕見的,也造就了俄羅斯與西歐國家迥異的政治傳統,對俄羅斯國家的形成,影響深遠。

當然,高高在上的金帳汗不會想到,由他一手豢養的這個集權怪物,終有一日會掙脫韁繩,反噬舊主……

03 亦步亦趨的“好徒弟”

最終領導俄羅斯掙脫“韃靼桎梏”,重新獨立的,是莫斯科大公國。在蒙古人統治期間,莫斯科公國的歷代王公都來自涅夫斯基家族,他們是抱著可汗大腿成長起來的“新羅斯人”。

1242年,諾夫哥羅德大公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在楚德湖之戰大敗條頓騎士團,阻止了日耳曼人東進的腳步。羅馬教皇英諾森四世和金帳汗拔都一看,行啊小兄弟,挺能打啊,紛紛表示:跟我幹跟我幹……涅夫斯基瞥了一眼利格尼茨戰役中,蒙古兵團割下的波蘭人那幾麻袋耳朵,毫不猶豫投奔了金帳汗國。他本人還效法中原宋朝的郭靖同志,與拔都之子撒裡答結為安達,成為拔都的義子。

金帳汗國:別瞅啦,我沒走遠,留下來的分身叫“俄羅斯”

影視作品中的涅夫斯基形象

1249年,涅夫斯基和弟弟安德烈不遠萬里,前往大蒙古國都城哈拉和林,接受蒙古大汗貴由的冊封,成為基輔大公。

1257年,安德烈反叛,涅夫斯基一看好啊,也算我一個——便揭竿而起,去向時任金帳汗別兒哥告密,蒙古兵打得安德烈流亡瑞典,涅夫斯基因功一躍而成為“弗拉基米爾大公”。從法統上來說,他算是俄羅斯國家的奠基者,因此在1942年被斯大林元帥宣佈為民族英雄,2008年經公民票選,獲得“最偉大的俄羅斯人”的稱號。

就在弗拉基米爾大公的領地內,有一個小莊園,名曰莫斯科,涅夫斯基的幼系後裔襲封於此。在特維爾、羅斯托夫、雅羅斯拉夫等羅斯公國此起彼伏的爆發反蒙起義之時,莫斯科卻始終與金帳汗保持交好,依附蒙古勢力,默默發展,百餘年不染刀鋒,在13世紀末終於發展成為獨立的公國。

到1327 年,特維爾大公國又掀起一波起義暴動。時任莫斯科大公卡利達和他的祖先涅夫斯基一樣,積極配合響應,第一時間覲見了金帳汗月即別,在大汗授權下,卡利達率領蒙古軍隊強力鎮壓了起義,處死了政敵:特維爾大公亞歷山大。史載:“簡而言之,把整個特維爾國家夷為平地。”

金帳汗國:別瞅啦,我沒走遠,留下來的分身叫“俄羅斯”

金帳汗國月即別汗

特維爾和莫斯科在羅斯諸公國中,就相當於戰國末年的強秦和大楚,在金帳汗國的幫助下,莫斯科扳倒了自己最大的對手,就像秦滅楚,從此一統江山再無障礙。

1328 年,卡利達重拾祖先榮耀,被金帳汗冊封為“弗拉基米爾及全羅斯大公”,代理了東北羅斯地區的徵稅大權。這個肥差究竟有多“肥”?

以1360年弗拉基米爾公國的狀況估算,莫斯科大公可以徵得賦稅約75000盧布,而那個年代向金帳汗上繳的份額,是5000盧布。這一來二去,莫斯科公國淨賺70000大洋,利潤率在90%以上,這才只是一個公國一年的收入。他不發家誰發家?

另一方面,莫斯科的王公貴族,利用為蒙古人收交貢賦,覲見金帳汗和蒙古大汗的機會,深入瞭解學習蒙古人治國治軍的方略,很多人都有在薩萊、哈拉和林供職多年的經歷,成了“蒙古通”。這些經驗很自然地又融入到自家的統治方式中去。

例如,大公伊凡三世頒佈了《1497年法典》,徹底顛覆了粗陋寬疏的古《羅斯法典》,法條嚴苛,大量加入了蒙古人慣用的殘酷肉刑,還仿效蒙古汗國之法,剝奪了所有階層人士的土地所有權,統歸於大公所有,這些在古羅斯傳統中都是不存在的。

蒙古人軍事模式的引進就更不用說了。

最早在1246年,羅斯軍隊就裝備了蒙古武器,使用了蒙古式套索、蒙古複合弓、金屬盔甲等等,配備了適應力強,機動靈活的蒙古馬。

金帳汗國:別瞅啦,我沒走遠,留下來的分身叫“俄羅斯”

哥薩克騎兵

歷史上驍勇善戰的俄國哥薩克騎兵,其建制就是仿照蒙古騎兵。經典打法是成吉思汗式的誘敵深入,兩翼合圍的“口袋戰術”。前方先以各種方法激怒敵人,誘其出戰,待敵人進兵時,正面疏散後撤,兩翼包抄,然後重複迴轉,往往能以少勝多。這種戰術被俄羅斯人稱為“拉瓦”。

所謂“名師出高徒”,從14世紀中期開始,師徒雙方卻是境況迥異。莫斯科公國蒸蒸日上,開疆拓土,金帳汗國內部四分五裂,曾在23年間換了20位大汗,各方勢力為爭奪汗位,甚至反過來要去爭取羅斯王公的支持。

實力消長間,一場決戰就要到來……

04 影子、分身,還是繼承者?

1380年,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率軍在庫利科沃平原與金帳汗國會戰。莫斯科軍隊選擇背靠河水,兩翼都是森林的地帶列陣,使蒙古騎兵發揮不出側翼機動的優勢,最終打破了蒙古人不可戰勝的神話,邁出了獨立建國的第一步。

19世紀中葉,俄羅斯在庫利科沃古戰場豎起了一座紀念碑,1980年還隆重舉行了戰役600週年紀念活動,建立了戰史博物館。

金帳汗國:別瞅啦,我沒走遠,留下來的分身叫“俄羅斯”

俄羅斯的德米特里大公紀念雕塑

1480年,大公伊凡三世正式停止向蒙古汗國稱臣納貢,並在隨後的“烏格拉河對峙”中逼退了金帳汗阿合馬。這標誌著金帳汗國統治的結束,莫斯科獨立建國的開始。

1533年,大公瓦西里三世完成了東北羅斯的統一,以莫斯科公國為中心,保有領土面積從原來的43萬平方公里擴大到了280萬平方公里,一躍而為歐洲領土大國。

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1552年,伊凡四世攻滅了喀山汗國。這是當年金帳汗國分裂的產物,也是蒙古汗國中第一個被俄羅斯吞併的。攻守之勢,從此逆轉。

不過這對金帳汗國來說,似乎也沒有什麼可遺憾的,如前所述,從語言、文化、國家制度、法律、軍事等方方面面,莫斯科大公國確實是它的一個好徒弟,甚至可以說,就是一個惟妙惟肖的分身、一個更進一步的繼承者。

金帳汗國:別瞅啦,我沒走遠,留下來的分身叫“俄羅斯”

韃靼貴族出身的沙皇戈東諾夫

更不用說,經過幾百年的通婚混血,沙皇俄國的高層,有156個貴族家庭(佔比約12%)有蒙古血統或是源於蒙古人,而正統的留裡克家族世系,也才不過168個家庭。像是前述莫斯科開國英雄涅夫斯基的孫子,也就是後來的莫斯科大公尤里·達尼洛維奇,就迎娶了金帳汗月即別的妹妹;而俄羅斯首任沙皇伊凡四世之母耶琳娜,則是金帳汗國開國大汗拔都的直系後裔。

金帳汗國:別瞅啦,我沒走遠,留下來的分身叫“俄羅斯”

伊凡四世

直到18世紀,沙俄的羅曼諾夫王朝,與西歐不斷的通婚,逐漸實現了王室血統的日耳曼化。至於有多少蒙古血統的家族以通婚或者移民的方式,注入到普通俄國人之中,那就真的很難統計和分辨了。

金帳汗國:別瞅啦,我沒走遠,留下來的分身叫“俄羅斯”

帶有東方面孔的蘇聯元帥布瓊尼

說到這兒,那麼剝開一個俄羅斯人,裡面藏著個韃靼人,也許在血統上,也能講得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