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就算你不是科幻迷。


那也一定聽說過《三體》的大名。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三體》影視化的消息,國內流傳已久。


18年,外媒甚至一度傳出亞馬遜影業要花10億美元拍《三體》的新聞。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然而,不論美劇還是電影,我們遲遲沒能等到。


今年,一部動畫版三體先聲奪人——


《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2020)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聞名遐邇的《三體》,主線很簡單——

全人類抵禦外星人入侵。

高等外星文明三體人科技發達,但生活環境惡劣。

他們收到了地球發出的宇宙信號,於是派出遠征艦隊。

將於400年後到達地球,侵佔人類的家園。


這三體人很雞賊,為了保證侵略計劃萬無一失。


他們向地球發射了超級計算機“智子”,來實時監控地球,掌握人類的秘密。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同時,智子還不停地干擾地球上的高能物理實驗。


徹底遏制了地球文明基礎科學的發展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災難之前,地球上分化出了各種各樣的組織和勢力。

有人對人類絕望。

他們擁護三體人的降臨,成立了

地球三體組織(簡稱ETO)。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也有人積極應對。


三體人雖然科技先進、邏輯縝密,但思維透明,不擅長隱瞞和欺詐


於是,聯合國放權給四位“面壁者”,讓他們擔任救世主的角色。


面壁者可以利用全世界的資源,自由實施拯救地球的行動。


而要求只有一條,絕對不能讓智子發現自己的計劃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這次的主人公章北海,很特殊。


他既不屬於三體組織,也不是面壁者。

作為原作中的一個“暗線人物”,戲份並不多。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但章北海“悶聲做大事”


官方的面壁者們接連失敗。


反倒是這個默默無聞的軍官,挽救了人類最後的希望。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章北海傳》最重要的關鍵詞是“逃亡主義”


在三體人的眼中,人類絕無可能在戰場上獲勝。


逃跑才是人類唯一的希望。


所以,他們要盡一切可能掐滅人類的“逃跑計劃”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但有趣的是,人類自己也不贊成逃跑。


理由很簡單——機會不均等


假如災難真的降臨,人類寧願共榮共損,也不願意只有小部分人活下去(尤其當自己並不屬於這批人的時候)。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而章北海出生于軍人世家,在軍中的職位是政委


專抓軍人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他自己也認為——


思想是面對三體人的最大武器。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關於章北海的理念,動畫中的一段原創情節最能體現。


章北海和第三位面壁者比爾·希恩斯,進行短暫的會晤。


起初兩人只是寒暄。


突然心念一動,對視良久。


繼而哈哈大笑,緊握住了對方的手。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給你一個眼神你自己體會


兩人到底交流了啥,智子再神通廣大也無從得知。


這是獨屬於人類的交流方式,我們稱之為“心領神會”


看過《三體》的同學,都能明白這段改編有多麼精妙。


但這裡涉及關鍵反轉,派爺就不劇透了。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看到心中的神作,能以這樣的方式“動起來”。


派爺完全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


其實早在2013年,遊族網絡的CEO孔二狗就宣稱拿到了《三體》小說的改編權。


為此他成立了遊族影業,2014年宣佈電影開拍。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電影號稱斥資兩億


請來張靜初、馮紹峰主演。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然而六年過去了。


除了一個網遊質感的PPT預告片和幾段拍攝花絮。

觀眾什麼都沒看到。

回過神一看,上映時間已經拖到了2022年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官方挖了大坑,三體粉絲們坐不住了。

同人作品開始各顯神威。

最有名的,要數王壬在2015年製作的概念短片《水滴》。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水滴》的靈感來源於《三體·黑暗森林》


三體人僅憑藉一個水滴狀的探測器,就讓人類恆星級艦隊近乎全軍覆沒。

短片中的高概念完全還原了《三體》“人類在宇宙中渺小如螻蟻”的意境。


讓作者劉慈欣也不禁驚呼“能拍出來死也瞑目”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相較於《水滴》,《我的三體》系列最初並不是同人作品裡的佼佼者。

2014年,網友“神遊八方”在網上發佈了一組名為《我的三體》的自制視頻。

故事情節全在遊戲《我的世界》裡錄製


從畫質、配音到字幕,無一不透露出製作的貧窮和粗糙。

第一集,鋸樹場景竟然是“遊戲操作”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畫面糙成這樣,還能打動嚴苛的三體粉。


三體大電影如果照這部動畫抄襲

也能輕鬆拿到七分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達到這種水平

哪怕畫面粗糙成方塊我也願意看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第一點靠的自然是誠意

玩過《我的世界》的都知道,這是一個自由度很高,但耗時耗力的遊戲。

玩家用小方塊搭建人物和建築,打造“我的世界“。

而《我的三體》中,所有的場景都是製作組一塊一塊搭出來的

比如這個像素畫風,粉絲卻一眼就能認出來的紅岸基地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第二點,姑且可以稱之為一個“三體粉絲”的素養

選擇遊戲場景來錄製小電影,當然是節省成本的無奈之舉

但這種別具一格的“馬賽克”畫風,卻能直觀地還原《三體》中的不少宏大場景

原作中的“古箏計劃”

三體地球叛軍的“審判日”號巨輪,通過大史和汪淼設置的“死亡之琴”

巨輪被納米絲像切豆腐一樣切割成四十多片薄片。

這一場景,雖然用方塊搭建,仍然給觀眾們留下了極大的震撼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甚至在第二季《我的三體之羅輯傳》。


為了塑造羅輯風流不羈的性格,製作組還特別“發福利”


描繪了羅輯的一段風流韻事。

讓觀眾們體會了一把“在馬賽克動畫中看馬賽克”的樂趣。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雖然是粉絲自制動畫,《我的三體》沒有止步於自娛自樂

相反,它每一集都在進步

從中文字幕升級成中英雙語。

從遊戲引擎錄製,改為三維動畫軟件C4D製作。


人手不夠,就在片尾字幕裡招人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憑著一股韌勁,《我的三體》吸引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幕後人員。

不僅拉到了投資,製作上也越來越專業。

後來,甚至拿到了《三體》原作的改編權。

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同人逼死官方”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在《章北海傳》中,觀眾不難發現,從動作的流暢度到畫面的精細度,都得到了肉眼可見的提升。

不管是宇宙空間、飛船爆炸的大場面。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還是營造氛圍的光影變換。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真的可以稱得上是大片質感

而主創的誠意,依舊不減當年。

《章北海傳》開篇,依舊是紅岸基地。

製作組不僅還原了冰雪覆蓋的大興安嶺,還給基地配了停機坪和直升機。

和當年那個遊戲裡搭出來的紅岸基地,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他們還充分發揮了三體迷“細節狂魔”的本色。

針對原作的時代背景,進行了特別的場景佈置。

方方的搪瓷茶缸上印著獨具年代感的花紋。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會議室牆壁上,貼著像素風的主席畫像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從14年更新開始,《我的三體》歷經6年,徹底完成了蛻變。

他們用行動向世界證明,粉絲“用愛發電”的能量可以有多強。

而《三體》電影的主創呢,同樣14年開拍。

海口沒少誇——

具體時間不敢說

但一年內肯定面世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謠言自會不攻自破

歡迎繼續推高熱度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回應質疑的成果,一個沒有。


最騷的是,2018年傳出亞馬遜有望接拍三體的消息。


遊族又跳出來了——宣誓主權!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三體》要改編,

粉絲起初最擔心的是技術

覺得國內環境根本hold不住。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而這一點,也一度成為遊族影業的擋箭牌

毀也要毀在我們中國人手裡面

學習很多綠幕技術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可《三體》電影難產6年,真的是技術不足嗎?


去年,我們看到了《流浪地球》。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今年,粉絲自制起家的《我的三體》,同樣給足了驚喜。

《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中有這麼一句臺詞——

逃亡的最大障礙不是技術,而是人與人的爭端。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諷刺的是,這句話也一樣適用於《三體》電影化的這六年。

拍科幻片,我們缺的真不是技術。


孔二狗們翻拍經典的野心,有和粉絲撕逼的耐心,有回應版權爭議的決心。

唯獨不見他們對於作品的熱愛和誠心。


「三體」動畫來了,竟然還是全屏「馬賽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