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去,你最想幹的事情是什麼?

丹鳳朝陽0511


疫情過後,我想回家補過一個年,和家人一起團聚。我記得曾經在網上流傳的那張k4紙,人的一生百年也就短短36,000天,但我把我的家人所屬的年齡塗上黑色,看著剩下為數不多的格數,心中陡升起一種悲涼。除去我在外流浪的日子,想想每年回家能陪家人的日子,我不想把這個結果告訴給他們。我想我陪伴他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2010年時,費玉清母親因病去世。費玉清在公開信中,這樣寫道:當父母去世後,我頓失去了人生的歸屬。沒有了他們的關注分享,再絢麗的舞臺,再雷鳴的掌聲,只會讓我愈加失落,愈加孤獨。去到任何一場演出,都使我觸景傷情。所以,我是時候停下來了。

看到這裡,感慨萬千。又想起那句老話,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每次看到生離死別,都會想起已逝的母親。父親很早就過世了,剩下母親獨自一人撫養我們兄妹倆。為了我們兄妹不受繼父的虐待,母親孑然一身將我們兄妹拉扯大。當年我曾勸過母親:讓她找一個伴。而母親總是說:只要看見我們兄妹倆好,她就知足了。母親是得了尿毒症走的,我記得當時在縣醫院,我和確診的醫生大吵了一架。因為確診的醫生違背了和我的承諾,將實情告訴了母親。母親只是淡淡的說:沒有什麼,我們回家吧。由於當時家庭條件不行,母親堅持要出院。在隨後的兩年多時間,母親總是儘可能的做力所能及的事兒,我的阻攔成了她責怪我的理由,當母親一次又一次的叮囑,然後溘然長逝的時候,我彷彿一下子被人抽去了脊骨,癱倒在地。母親在臨終時說了一句,讓我一生驚恐的話:娘這下走了,剩下就是你了。母親這句話,使我一夜未眠。《百年孤獨》裡說,父母健在的時候,你和死亡之間有一層墊子;父母離開以後,你就直接坐在死亡了上面。

現在我特別的多愁善感,每當看到生死離別的場面,都特別的喜歡掉淚,我現在也已身為人父,心疼孩子的時候,總把母親一樣心疼我拿來做比較,雖然我也是幾十歲的人,但在母親眼裡,我總是一個孩子。其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這一次疫情讓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每一個人的個體在茫茫人海中,真是細微如沙,不要總是說,等我有錢了,等我不忙了,等我孩子長大了,等我功成身退了,那時再從容盡孝。年輕人,父母等不了,生命固有的脆弱,躲不過無情歲月的蹂躪。畢淑敏說,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所以,不要等。珍惜眼前人,行孝趁當下。


嘶鳴的孤狼


疫情過去,我最想做的是先回家,海南三亞 見見我的父母和弟弟,家庭團聚在我們這家庭裡少有的珍惜 現居福州老家過年的我因為疫情和他們暫時分開了 但想想因為上學很忙的緣故 我漸漸忘了父母的牽掛 其實應該要為他們的思念負責 畢竟我們是最親的人。然後再去我的大學大學二年級接下來的課程 一個人旅行獨處也思考了很多人生問題 只有獨處思考才能真正讓自己在城市裡一直努力的心靜 然後再思考如何自我更優秀的發展 由於我第一次被我喜歡的人拒絕了 那是一項被別人追的我的第一次告白 然後用“我們是朋友”來結束了這段喜歡和好感。在大學裡,荷爾蒙爆發的年紀 對偶爾出現有好感的男孩喜歡正常不過 談戀愛也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這次告白我明白了:第一我好有勇氣從未曾告白的經歷鼓起勇氣面對,第二這世界上開始的兩情相悅不多 他沒有很優秀 我也沒有很差 雙方若有點不平衡的想法就會導致一方的誤會或許以為可以進一步的發展 如果不可以 不要灰心喪氣 把這樣的喜歡發展為自我變優秀的動力 把時間投身於自己的發展 也不必太追捧單相思的難過 在這幾十億的地球上 遇見都已經很不容易了 還能要求更多的嗎?我覺得00後 在生存資料發展資料都很豐富的時代 總是把愛情追捧的過於偉大 其實我認為應該就是還沒遇見適合的 可以再開始自己喜歡的揹包客旅行 背上自己的相機 然後在新的旅程中尋找另一個自我。

2020的開頭萬事難,經歷了很多變故,會不會讓人覺得,2020的開始還有意義嗎?我想說,很有意義。就是因為經歷了變化,人心會更明白原來活著家庭團聚幸福安康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每個人或許是渺小的自我,但每個人都在努力的發光,至少在自己人生這個沒有第二遍的電影放映中,你只要說句:我不後悔。所以,春天來臨了,一切都會變好,日出和夕陽一樣美麗,車水馬龍,希望大家還可以在下一個春天去感慨這個春天的艱辛然後繼續努力加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我們與你同在。🇨🇳



00後小小旅行家


你準備好應對疫病之後的事情了嗎?

隨著疫情的不斷蔓延。政府的管控力度變得越來越大。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顯然老百姓的生活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由於疫情的原因,自然的老百姓不能夠聚集,不能夠外出。這就在無形中是老百姓天天無所事事。只能在家看電視,玩手機打發時間。可這自然是相當無聊的。

那麼當疫情過後會發生什麼事呢?我想隨著疫情的結束,自然的管控也就會結束。老百姓也就會“重獲”自由。

在這種前提下。復工上班成了一種必然。除此之外。百姓在疫病期間所有中斷的、被阻隔的事,將會出現補辦潮,及壓抑的心情也必將會迎來釋放潮!

‌那麼在這樣的一種前提下,具體會發生什麼事呢?1,走親訪友聯絡感情將會迎來高潮。自然請客送禮必不可少。2,各種代辦事項將會迎來高潮。隨著時間的推移。老百姓在之前和疫病期間,必然的會堆積了很多的事情,需要去進行相關的處理,因此出行和辦事將必然的會迎來高潮。3,採購各種生活用品和物資將會迎來高潮。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疫病期間管控的嚴格監控,自然在這樣的一段時期之內,老百姓購買相關生活用品的頻次,自然的會減少不少,所以相信當疫病過後,自然的就會迎來巨大的購買潮,在補充生活當中的各種生活用品。4,旅遊、戶外活動量必然也會迎來高潮。因為隨著疫病期間百姓生活的自由度受限,自然的壓抑會在每個百姓的心裡不斷的積壓,所以在疫病過後,百姓會為了釋放這樣的一種壓抑,必然就會出現暴遊暴逛的現象。5,交通物流將會迎來巨大的流量潮。當疫情過後,自然的會迎來百姓的各種活動高潮。而當百姓的各種活動達到高潮的時候,自然的百姓的出行頻率會有很高的提升。與此同時也勢必會引起物流量的大幅提升。因此自然的交通由於人流貨流的陡增勢必會引發巨大的交通壓力。

‌我想我所說的以上這些事情,是肯定會發生的。那麼相關商家相關部門你們做好相應的準備了嗎?如果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的話,那就趕快行動吧。至少你們應該在心理上和疫病過後的各種行動預案上有所準備。大夥認為呢?


張明正走在尋真路上


見最想見的人。



西虹小哪吒


疫情過去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先跑出去撒個歡,呼吸一下外面自由新鮮的空氣,聯絡一下親朋好友,聚一聚,飲個酒吃個飯。戰疫情呆在家,也導致了極少與親朋聯絡,感覺一下子生疏了好多。最後就是多關愛生命,珍愛生命,然後投入到工作之中去。


豪哥瞄天下


疫情過去了,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去工作。

是人就得做人應該做的事。工作、學習、生活有序進行井井有條,是我所希望的。

目前,疫情形勢嚴峻,假期仍未結束,吃了睡,睡了吃,雖然可以看看書,但畢竟不工作的日子久了會讓人覺得缺少了什麼,更期望疫情早點過去,讓一切迴歸正常。



晴空2325216331052


最想要去河邊散步,呼吸著那裡的新鮮空氣,看著水底魚🐟在舒適的漫遊,白鶴在天空中展翅高飛


身心雙休


最緊迫的就是趕緊上課。6月初就高考了,沒有疫情,學生早就坐在教室裡緊張地複習了。特別是藝體生,基礎很差,就考這三四個月的衝刺呢。想想,我自己都緊張。今年高考能不能推後呀。[祈禱]



大玫瑰啦啦啦


最想去上班,太想我的同事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