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趙府居敬堂本《靈樞經》校刻特點

明趙府居敬堂本《靈樞經》校刻特點

《靈樞經》是中醫學的奠基著作之一,其早期流傳經歷了戰國至秦漢一個很長的時期,隋唐以前主要是以師徒相授、傳抄等形式流傳,大概在宋代始有版刻行世,金元以後刊刻漸多。今存《靈樞經》的版本的數十種,其中明朝嘉靖年間趙康王朱厚煜居敬堂刻本《簡稱趙府居敬堂本》較為著名,其刊刻精良,保存完整。清代藏書家王韜得此刻本,於卷八末空白處有墨筆題記雲:“此書得於日本友人寺田弧處,謂為宋本,每半頁八行,每行十七字,字結體頗大,而點書嚴密,宋本無疑,是可寶也。”此雖為王韜的一種誤認,但明刻居敬堂刻本的刊刻精良從中可見一斑。此本與元·胡氏古林堂刻本,明·熊宗立種德堂本相校,現將此本在版刻與校勘方面均有獨到之處,介紹如下。

版刻特點

明赵府居敬堂本《灵枢经》校刻特点

趙府居敬堂本共有3種版式,皆藏於中國中醫研究院。一為十二卷六冊本,是與《素問》合刊者,目錄後有“元二十四卷今併為十二卷計八十一篇”小注。該版本四周雙邊,線黑口,雙白魚尾,每半葉高20.1釐米,廣13.9釐米,8行,行17字,版心文字上白口處為“趙府居敬堂”,中部為“靈樞卷”(目錄為“靈樞經目錄”,史崧序為“靈樞經序”),下白口處有“雲”、“孝”、“忠”、“悌”、“恆”、“侃”、“倫”、“崔”等字,為刻工姓名。另一趙府居敬堂本十二卷四冊,為單行本。前述趙府本與此本版式相同,字體大小也均為1.5釐米×1.2釐米左右。書冊大小前者為17.3釐米×25.8釐米,而此本則為15.5釐米×25.5釐米。此本書名《黃帝內經靈樞經》。中國中醫研究院尚有《靈樞經》十二卷六冊,也為趙府本,版式與前兩本同,惟書冊規格為18.8釐米×29.5釐米。

趙府居敬堂本具有明本的鮮明特點:①字體為仿宋本,字畫橫平豎直,撇捺直挺,字形方正,為方塊字;②印書紙張為白棉紙;③版式則為四周雙邊,線黑口,板心上刻“趙府居敬堂”,下為刻工名,行寬字大,開本也較大;④對熊本《靈樞經》某些錯字作校正整理。趙府本《靈樞經》刊刻較精,且對《靈樞經》作了部分校正,為後來藏書家所重視,但其對《靈樞經》文字改動間有錯誤,刻字也偶有誤刻,是其不足之處。

校勘特點

趙府本《靈樞經》在刊刻時主要與明代熊家本種德堂本相校,進行了一些文獻學方面的工作。其在校勘方面具有以下特點。

訂正誤字如熊本《脹論第三十五》:“今有其三而下下者,其過焉在?”趙本將前“下”改為“不”字。熊本《口問第二十八》:“頭為之苦傾,目為之鳴。”趙府本改“鳴”為“眩”。又如熊本《刺節真邪第七十五》:“岐伯曰:振振者,陽氣大逆,上滿於胸中。”下“振”字趙府本為“埃”字。熊本《九針論第七十八》:“其為之治針,針小大如挺。”趙府本則據前文“故為之治針,必令尖如氂”改“其”為“故”,改“小大”為“尖”。

改正文字熊本《外揣第四十五》:“若是則外內相襲,若鼓之應桴。”將“外內”改為“內外”。又如熊本《官能第七十三》:“請正其道,令可久傳。”趙府本作“請其正道,令可久傳。”這種做法,是為了適應當時之語言習慣,實不必改。

補脫文如熊本《刺節真邪第七十五》:“振埃者,刺外去病也。”趙府本“外”下補“經”字。

改假字熊本與元胡氏古林堂本中所用之通假字,趙府本則以其本字代之。如熊本《雜病第二十六》:“手太陰心痛,當九節次之。”趙府本以“刺”代“次”。又如熊本《五癃津液別第三十六》:“五穀之津液和而為高。”趙府本以“膏”代“高”。

其他問題熊本中所用之簡體字,趙府本悉以改正。省文符號,趙府本也均用原字替代。音釋增入“音”字。又熊本中“大”“太”不分,趙本也加以區別。

趙府本《靈樞經》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刻書之誤。如熊本《根結第五》:“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陰為樞,故開折則內節瀆而暴病起矣。”趙府本誤“少陰”為“少陽”。二是沿襲原本之誤。如《四時氣第四十九》:“邪在大腸,刺盲之原。”“厥逆上衝腸胃,燻於肝,散於盲,結於臍。”二“盲”字當作“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