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可以生二胎,但是現在生孩子的人卻越來越少,是這樣嗎?為什麼?

蒼茫大地2569


我給你舉個栗子,我家小區樓下有3家幼兒園,兩傢俬立的,一家公立的。私立的分別是3萬一年和7萬一年。公立的學位緊張,為了爭奪配額搖號資格,三個小區家長聚眾鬥過毆。

我再舉個栗子,第一胎生個男孩,第二胎你敢放心大膽的再生?按照成都目前的生活成本,除非雙方父母資助,僅靠男方一人的話不足以養活兩個孩子及一家人開銷。假設兩個孩子相差2~3歲。老二出生,大的上幼兒園。OK,小的一個月4桶奶粉1500元,尿不溼800。大的幼兒園加保育費平攤下來3500。這就5800了。按照成都市人均工資5000計算,沒車貸沒房貸一家人嘴巴縫起來都不足以支持這幾年的開銷。


大禪師瓜瓜


是的,雖然國家全面放開了二胎政策,但很多家庭因為各種原因止步於落實。現今社會撫養一個孩子的費用不是小數目,也不像我們小時候,放在泥土上摸爬滾打中便長大了。當然,願意生孩子的家庭減少,不僅僅是對於成本的考量,還涉及年齡、精力等各方面的因素。

我國實行了計劃生育很多年,其間有對頭胎生女兒的放寬二胎政策,後來有對雙獨放開二胎政策,然後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只要你願意生,國家就批准。原本以為生二胎的人會趨之若鶩,不想卻頗受冷遇,特別是一、二線城市的人,迫於更多的壓力,或者想要過更有品質的生活,選擇二胎的不多;三、四線城市要多一點。農村一直奉行多子多福,所以不在此列。

我統計了周邊人們的想法,不選擇二胎的有三類人群。

第一:七零後,特別是七五前的人群,國家放開二胎政策時都已屆不惑之年,家裡老人年事已高,自個是單位的中堅力量,大的孩子已成年,無論精力,還是面子(頂著一臉皺紋和花白的頭髮去幼兒園接孩子實在需要勇氣)都無力承擔二胎的壓力,早十年放開二胎政策,這批人群應該是主力軍。

第二:八零後,恍惚間,八零後都已進了而立之年。一般的八零後家庭,大多經歷了計劃生育政策,兩個人要奉養四個老人,另外還要撫養孩子,按揭房貸。且不說其他,單說孩子的培訓費用。雖然說現在孩子都是九年義務教育,學費和書本費全免,但是為了上一個好的中學,或者為了一個更好的未來,大多數孩子在外面都要上興趣班和補習班。有的孩子語、數、英全補,書法、繪畫、音樂、舞蹈、編程......少的擇一、二,多的達四、五,不說精力,單是費用,一年至少是幾萬加,普通家庭支撐起來很是吃力,卻又不甘落後,只能勉力強撐,再養一個,委實困難。

第三:九零後,九零後雖然正是生育的最佳年齡,但年輕的他們一要面對才剛步入正軌的工作,又想要享受美好的人生,儘管生出來的孩子有父母幫襯著帶,但終究也要參與到其間去,“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一個負責任的家長不可能缺失孩子的成長。權衡利弊,很多九零後也會選擇只生一個孩子。

現今社會生存壓力大,養孩子的成本也很高,培訓費、擇校費、補習費.......不一一枚舉。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們有一個好的未來,所以選擇不生二胎也在情理之中。


旅行工坊


肝不動,親身經歷;晚上娃娃吵夜,抱老二久點老大會吃醋。老大會乘你不注意,弄老二。老大相對關注就少;我覺得就有點不公平,但是又沒那麼多精力的,現在老大奶奶帶,我媽現在身體又不好,老二媳婦帶用剩下的產假。工作壓力又大,房貸、工作、人脈關係都需要維持。


長城守備軍


自己能體面的有尊嚴的活著再考慮生兒育女,自己都活不好活不明白就不要再讓另一個人和你受罪,一出生就輸了。


藍色星空37672494


我覺得我身邊的人基本上都生二胎,尤其是老家3個的都挺多,不知道為什麼國家統計出來的數據卻是越來越少。我們那天也在討論這個問題,剛放開二胎的時候,想生的能生的都已經生完了,這兩年大家都理智了,所以數據有些下降。


點點點yang


我白天上班晚上擺攤,本來還想生個二胎,城管又嚴,我貼膜修點手機有什麼汙染?算了,還是等到國家給錢看還有機會生沒有,畢竟當初我們80後這一代二胎罰過款,現在政府有的是錢,你缺人給點錢又怎麼了?


李俊良24052331


孩多母苦.生二胎幹嘛.


用戶1052599533536


因為窮,生不起也養不起


冬日百合6


一胎都不生


yao194992973


影響生2胎的因素千差萬別,最主要的還是生活壓力大。現在的育齡夫婦大都步入工作不久,幾乎沒什麼積蓄,原家庭老人有點積蓄的,待年輕人結婚,買房時都傾其所有了,婚後生育、雙方四老、工作生活多副重擔承在了年輕人肩上,還可敢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