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鄉村教育路上的追夢人——全市鄉村教師系列人物展播③

教育是追夢的事業,鄉村學校是農村的一方文化高地,鄉村教師自然就要成為一方沃土的文化播撒者、傳承者和引領者。


有這樣一批鄉村教師,他們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憑著堅定不動搖的初心和執著的追求,甘願做崎嶇山村教育路上的追夢人,把愛心、知識、信仰的種子撒向山區孩子們的心田,點亮鄉村文明之光,滋潤鄉村教育的沃土。振興鄉村教育之路依然漫長,他們將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朝著夢想的方向前進。

守師者初心 踐教育使命
—記寧強縣代家壩鎮南沙河小學 韓武生

甘做鄉村教育路上的追夢人——全市鄉村教師系列人物展播③

甘做鄉村教育路上的追夢人——全市鄉村教師系列人物展播③

甘做鄉村教育路上的追夢人——全市鄉村教師系列人物展播③

甘做鄉村教育路上的追夢人——全市鄉村教師系列人物展播③

甘做鄉村教育路上的追夢人——全市鄉村教師系列人物展播③

甘做鄉村教育路上的追夢人——全市鄉村教師系列人物展播③

韓武生,人如其名,這個性格剛毅、執著的漢子,師範畢業後分配到寧強縣代家壩鎮南沙河小學已整整27年。27年裡,他淡泊山外世界的繁華,用奮鬥的青春為山區的孩子播種智慧的種子;用無悔的歲月踐行著人民教師的神聖使命;用負重前行的擔當為黨的教育事業增光添彩。
27年,他不懈的行進在傳道解惑的路上,見賢思齊,用不斷提升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縮減著城鄉教育差距;27年,他恪守使命,用雙手捧起愛的沃土,為每個學子築就求知前行的臺階,為每一個家庭貧困學生撐起一片藍天。張浩宇,七年前爸爸因病去世,媽媽也拋下他遠嫁他鄉,身患重病的他跟著體弱多病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頻臨失學,為確保每個孩子都能走進學校,求知成才,韓武生不僅堅持資助他的學習和生活用品、輔導他的學習,還多次和學校老師、社會愛心人士到帶著生活物資到他家裡,宣講國家教育扶貧政策,為他家爭取了政府的各項政策救助金。小浩宇還在愛心人士們的關心幫助下,治好了病。回到學校後,學習進步很快。這樣的故事在他的從教生涯中數不勝數。
27年,他直面困難,迎難而上,用雙手和智慧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提升教學質量,為山區的孩子營造出理想的求知殿堂,健康成長的樂土。相對於城鎮學校,農村學校條件差,教學設施設備跟不上、師資力量薄弱,家長對鄉村學校不信任,學生開始向城鎮流動。已任校長的韓武生一面帶領同事們開展師德師風建設,進行教師隊伍培訓,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建立獎勵機制,規範辦學行為,發展學生特長。一面深入教學一線帶主課,改革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了讓薄改計劃落地生根,他在沒有減輕工作量的情況下,爭取校建項目手續的審批和管理。從立項到圖紙送審,從招標到組織施工,從分步分項驗收到竣工決算,他白天騎著摩托車往來於縣城和學校,工地和部門之間。晚上研究學校工作,備課,批改作業。如今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教學質量也逐年提高。在擔任校長八年的時間裡,學校教學質量連續八年接受教體局和縣政府的年終綜合考核,其中六年被寧強縣人民政府評為“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單位榮譽稱號,17年獲得縣級“平安校園”榮譽稱號


然而,他的身體也因過度的勞累落下了關節炎和腰間盤突出的病根。但是,每當看著孩子們踏著水泥路歡笑著走進環境優美,設施齊備、功能完善、安全有保障的教學樓、幼兒園;看著家長們信任的眼神,看著老師們紮根山區幸福工作的情景,他忘記了病痛。他正和許許多多志存高遠、默默耕耘的教師一道,執著的行走在教育這條無悔的大道上,把愛心、知識、信仰的種子撒向孩子們的心田,讓孩子們在祖國的藍天下茁壯成長,長出自信,長出精彩,長成棟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