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眾志成城 同心戰“疫”

  未來網高校頻道2月6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吳江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令人猝不及防。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華僑大學迅速響應,緊急行動,凝聚師生、校友力量,勇於擔當,全面動員、部署、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眾志成城,同心戰“疫”。

  牢記使命 讓黨旗飄在第一線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發生後,按照中央統戰部、福建省、教育部和地方政府防控疫情的部署要求,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將疫情防控作為學校當前工作的頭等大事,啟動應急預案,迅速部署成立了華僑大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校黨委書記關一凡、校長徐西鵬擔任組長。學校印發通知要求全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英勇鬥爭、紮實工作,全力保護全校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疫情發生正值春節假期,12個防控工作重點單位崗位的60餘名黨員幹部主動放棄春節休假,投入一線,開啟連續作戰模式。他們帶領各單位廣大黨員衝鋒在前,積極投入師生防控、救治保障、教學保障、宣傳教育、安全穩控等各項防控工作,成為疫情防控的“主力軍”,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對師生的使命和擔當。

  迅速行動 第一時間打響戰“疫”

  疫情防控,刻不容緩。除夕前一天,1月23日上午,校黨委書記關一凡主持召開學校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專題會議,要求相關單位制定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預案,並強調要健全聯防聯控機制,加強人力、物力、財力等保障,切實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正月初一,校長徐西鵬根據防控工作形勢,要求各部門進一步做細做實防控工作;正月初三,學校召開工作協調會,對疫情防控再部署再落實。

  短短几天,華僑大學出臺《華僑大學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預案》,連續發佈《關於做好寒假期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關於推遲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開學時間的通知》等6個面向全校的通知,出臺了《加強教職工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關於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通知》等25項涵蓋聯防聯控工作、信息報告發布、值班值守、物資保障、警示告知、檢查檢測的工作制度。

  連日來,師生傳染病排查、在校各群體每日排查、科普預防基礎知識、開通心理支持熱線、校大門管控、及時騰出醫學觀察隔離區、及時調整延遲開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工作相關安排……一系列防控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戰“疫”持續深入。

  精準排查 掌握最全面“作戰”信息

  根據學校部署,各單位對全校學生、教職員工(含住校內家屬)、後勤物業人員寒假外出、返校及身體健康情況進行了全面統計,並嚴格實行防控工作“每日零報告”工作機制,對寒假期間各類人員出行動向、身體健康狀況、病例及病例追蹤登記等情況進行了全程的跟蹤,確保學校及時準確掌握信息。各學院密切追蹤學生和教師的具體情況,對各類學生教師數據進行全面核查,反覆核對,確保數據無誤,為應對後期防疫工作奠定基礎。 針對湖北籍師生,各學院加強了與他們的聯繫溝通,對其基本情況和身體健康狀況進行了登記,並積極對他們進行人文關懷,提醒其注意自身健康,不要外出,居家休養;對於在校學生則加強教育管理,要求樓棟物業值班工作人員做好進出人員的體溫監測、登記和問詢工作,要求留校學生不要外出,減少流動。 經過摸排,學校共有857名湖北(武漢)籍學生,其中756名返回湖北,6人留校,95名前往其他省份居住地。截至2月2日,華僑大學包括湖北籍學生在內的2.5萬餘名在讀全日制境內學生、5700餘名港澳臺僑學生和5900餘名教職員工,基本身體健康,暫無異常,沒有發現確診和疑似病例。

  源頭管控 築牢校園安全防線

  “請問您是校內的老師嗎?”“麻煩您配合下,測量下體溫”……兩校區大門口保安人員戴著口罩,手持體溫計等,守護著大門。校大門是校園防疫的第一道關口,學校對兩校區校門採取管控措施,嚴格執行驗證制度,謝絕外來人員和車輛出入校園,校內師生進入要配合測量體溫、登記等。同時,學校暫時關閉了部分校門和校內教職工活動場所,停止所有集體性活動。學校還加大校園衛生消殺力度,對餐廳、學生宿舍等進行了全面消毒,確保校園環境衛生安全。

  華僑大學率先在全省發出推遲開學的通知,阻斷疫情傳播。要求在學校通知正式開學之前,全體學生不要提前返校,對於確實需要提前返校的學生,將統一在醫學觀察隔離區隔離14天后再進行正常學習生活。針對湖北籍師生,一律要求暫不返校,並做好健康管理,及時反饋信息;其他地區教職工返校實行審批制度。

  防患未然 打有準備的戰“疫”

  疫情發生後,學校及時騰出空間,在招待所和林廣場學術交流中心分別設立兩校區的醫學觀察隔離區,並緊急採購了一批應急藥械。校醫院要求醫生取消休假,24小時在崗值班,並派出醫生對隔離區和部分重點人群提供醫療保障。同時,校醫院還積極組織培訓,提高疫情防護意識。1月26日在兩校區分別舉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知識培訓”活動,相關單位和部門近百人參加。

  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為應對疫情,在兩校區都開設了心理支持熱線,為防疫一線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好友、被隔離觀察的師生提供心理諮詢服務。 “新型冠狀病毒是什麼?如何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9個事實及預防指南”……學校在校園主頁開設“防控疫情專欄”,上線智能AI助手“疫情小百科”,積極通過新媒體、校內宣傳欄開展宣傳普及疫情防治知識和防控要求宣傳工作,引導師生理性對待疫情,增強自我防範意識。截至2月3日,學校通過“華僑大學”微信公眾號推送疫情相關知識和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情況22篇,閱讀量達到17.67萬。

  教學是學校工作的核心。延遲開學後,如何保障新學期教學計劃的順利完成,是對學校的重大考驗。教務處、研究生院也緊急行動,研究調整方案。目前,學校對延遲開學後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工作作出了相關安排並出臺本科生線上教學指導意見,引導教師充分利用MOOC平臺優質課程資源,結合學校教學實際優先選擇國家精品在線課程,利用超星學習通、雨課堂、智慧樹“知到”等輔助課堂教學管理工具,開展網上教學等,讓學生在家也可以聽課學習,“停課不停學”。

  

眾志成城 凝聚青春力量打贏戰“疫”

  疫情防控,人人盡責。疫情發生後,全體華大人不做旁觀者,積極響應國家和學校號召,通過各種途徑,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學校廣大教職員工響應學校號召,從自身做起,保持理性,不串門、不集會、不聚餐;儘量減少外出,出門戴口罩,返鄉過年教職員工均按照學校要求不提前返校,留校教職員工也積極配合學校開展的疫情防範工作。醫學院教師還承擔了泉州市“新冠病毒體外快速檢測試劑盒”的研發,用專業知識為防疫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華僑大學青年學子雖身處祖國各地,但是用各自的行動闡釋“華大人”的社會責任感。1月27日,華僑大學學生會發出《致全體華大學子的倡議書》,倡議響應學校號召,不提前返校,戴口罩、勤洗手,不信謠、不傳謠等。海內外各地的學子們積極響應,紛紛做出承諾,並表達溫暖的祝福。“我承諾:隨時佩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病毒無情,人間有愛!我在中國臺灣為武漢加油!”“堅決支持學校安排,不提前返校”……截至2月3日,所有學生無人提前返校。

   此外,美術學院學生製作了系列宣傳海報,發出防控疫情宣言,宣傳健康常識,傳播科學防疫知識,致敬醫護人員、致敬最美逆行者等;醫學院青年學子發出《關於成立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的倡議》,部分學生積極投身當地的志願服務行動,參與地方政府組織的體溫檢測工作;由5名機電學院留校學生組成的志願服務隊,積極參與廈門口罩企業的生產服務工作,為疫情防範的物資生產保障貢獻“華大力量”;經濟與金融學院2017級學生還自創歌曲《等櫻花又開放》,致敬抗擊疫情的所有“最美行動人”。

  廣大校友也積極關注疫情發展,用“愛心”回饋母校,支持防控工作。華文學院2019屆泰國校友張志宏,當得知學校口罩缺乏後,將所獲華僑大學校長特別獎的1萬元獎學金,全部購買7000個口罩,捐贈給學校。香港校友李嘉燕自行購買了10000個口罩,捐贈給學校,支持學校防疫工作。外國政府官員中文學習班泰國校友專門錄製中文視頻,表達對中國朋友的慰問,為中國加油,該視頻還登上了《學習強國》平臺。工學院校友還分別參與了火神山醫院實驗系統建設和武漢視頻會議系統建設,在各自的領域為抗擊疫情作出貢獻。

  當前,華僑大學各項防控工作積極有效、運行有序,有力維護了師生健康安全。華僑大學將進一步落實上級部署要求,凝聚全校和社會各界力量,與全國人民共克時艱,助力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