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盡,為什麼不是“紅日”?

謝鑫


王之渙的《登鵲雀樓》是一首流傳千古的名作。首句“白日依山盡”的意思是: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沉沒。

在我們一般人的視覺中,傍晚的太陽應該是紅色的,應該用“紅日”才對,怎麼用“白日”呢?盛夏漫長的白晝,太陽灸烤著大地,隨著夕陽的西下,暑氣漸退,熾白的氣焰也暫時退隱。詩人在山西黃河的岸邊登上鸛雀樓,看夕陽西下,一層一層地登上鸛雀樓的最高層,直到看不見,情不自禁,詩興勃發揮毫寫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整體的感覺太陽是白的,盛夏白熾的太陽就是那麼熱!

不管怎樣,夕陽西下時,落日餘輝總給人一種紅色的感覺,不然的話,怎麼“霜葉紅於二月花”會給人們那麼美好的畫感美呢?難不成是詩人王之渙的視覺出了問題?

答案是否定的。古代詩特別是絕句一定要嚴守格律。這首詩的格律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而“白”字正好是“仄”聲,而“紅”字則是“平”聲。故而王之渙絕不是視覺出了問題,只不過是為了嚴格遵守詩詞格律罷了。再說把夏日的太陽說成“白日”也未尚不可。

不管怎樣,這首詩積極向上的意境是值得肯定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要想看得更遠,就必須站得更高!





清川流夢


“白日依山盡”,這句詩是唐朝時期大臣,著名詩人——王之渙的經典絕句。


王之渙的詩作不多,共存於世僅六首詩,但他有兩首詩極負盛名,一首是《涼州詞》,還有一首就是這《登鸛雀樓》。

《登鸛雀樓》是一首五言絕句,格律屬於首句不入韻仄起式:

白日依山盡,仄仄平平仄,(白為入聲,故仄)

黃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

欲窮千里目,仄平平仄仄

更上一層樓。仄仄仄平平(一為入聲,故仄)

如果以提主白日換紅日,那麼整首詩也就廢了。因為“紅”字為平聲,前後不對仗且讀起來也彆扭。


賞析:

“白”即白天,“日”即太陽,“依”即靠,“山”即山巒,“盡”即消失。以通俗易懂來說這句詩意思就是傍晚時分,白天的日頭就快下山了。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盡收眼底,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登鸛雀樓》全首詩四句二十個字,無一生僻字,每句詩都很好理解,讀起來朗朗上口,三歲小孩都能背誦和理解大致的意思。這也是為什麼這首詩能載入教課書,做為文學體裁,因為它太優秀了!


總結:

整首詩給讀者展現出一幅一瀉千里,氣勢磅礴的畫面。以概括之筆書寫大自然的雄景奇姿,從而也道出了詩人對生活無比熱愛,也表達了詩人積極向上的盛唐情懷。它不僅成為了唐詩中的不朽之作,更成為了一首千古絕唱。


詩驀詩書畫


不是“白”和“紅”的問題,這是大家認識、理解上的偏差或錯誤。讀古詩詞一定要只求甚解、求真解。先看看王之渙的全詩: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白日”和“紅日”並不是顏色之分,“白日”並不是說白色的太陽。在辭典中“白日”注為“太陽”,在古典詩詞中,是用“白”形容“日”,強調“日”的亮度和光芒。“紅”亦如此。在這首詩裡,是用“白日”強調夕陽的餘暉燦爛、光芒萬丈。諸如此類用法還有: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的“皓天舒白日,靈景耀神州”,南宋文學家鮑照的“白日正中時,天下共明光”等。

所以說,大家一定要多讀古詩詞,結合全篇學古詩詞,深入瞭解和理解古人在詩詞中用詞含義和精到!





九思堂筆記


唐朝著名詩人王之渙寫的一首五言絕句《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讀起來朗朗上口,意思也淺顯易懂,是說詩人登上鸛雀樓,登高遠眺,看到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輝的壯麗圖畫: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慢慢沉沒。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如果還想看得更遠,唯一的辦法只有站得更高些,只有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因為紅日正當空,形容正朝氣蓬勃的時候。用白日表現出依山垂落的意境,更為恰當。

古人特意用白而不用紅,是為了表示太陽從白天的白色到太陽下山、感嘆時光流逝,而不是僅僅表現當前眼睛所見夕陽西下的畫面。雖只紅、白一字之差,所表示的意境卻有動、靜之分,長、短之分。

白日”較之於“紅日”更顯天地蒼茫,遼闊寂寥,讀來頓覺形神兼備,餘味悠長。




愛好思想


“白日依山盡”詩句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全文共四句,即“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首先,我覺得,單從“白日”來講,是指太陽。具體到本句中,“白日”“依山盡”,就是太陽傍山就要消失了,是指“夕陽”。那麼,詩句中為什麼用“白日”而不用“紅日”呢?我覺得這是與詩的平仄要求有關係的。“白”在古代是仄聲,而要對應下句中的“黃”平聲。而“紅”是平聲,與“黃”不對仗。回答不一定對。請大家批評指正。

(圖片源於網絡)



康慶宏


《一幅畫作》

~黎百痴

這首詩的創意,是一幅山水畫,是詩人在創作時,對物,對景觀的一種描寫手法。只有當太陽依在山水之上,才能實現出她的美麗光輝,同時也讓畫面更具美感,動感,這就是如詩如畫之美。虛實相映,層次分明,才被人民流傳下來,誦頌。此處用“依山盡”,妙就妙在這依山盡上,太陽的光輝依在山邊,展盡了太陽與山水的大美,也是唯美畫面。







飄流的驛站


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原詩是;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所謂白日?

就是白天,黑夜白日,是民間俗話俗稱。並不是指旭日與夕陽,旭日與夕陽才稱紅日。

這首詩的正確意思是;就是我們人在白天,站在黃河岸上,到著滔滔不絕的黃河水,流入大海。

欲窮千里目?意思是;你若想看到黃河水入海?就必須更上一層樓。因為我們站在黃河岸上,只能看到眼前。必須站在山頂上,才能看的遠。更上一層樓,就是指站在山頂上,才能一眼望穿。

綜上,


du184567027


該問誰呢?

問作者王之渙?然斯人已去,誰來為你解讀?

一首詩的意境,詩人是不給以註釋的。詩,是作者生活的體驗,情感的抒發,蘊涵著作者的某種心境。其呈現給讀者的是一個畫面、一個場景或者是某種意象,讓讀者去想象、去揣摸、去品味,從而去感受詩歌迸發出來的內在情感和意境,從中獲得美感,產生情感共鳴。這或許就是詩歌的文學性,這就是詩歌的美學意義和藝術魅力所在。

現在有的人在頭條發表詩作,唯恐讀者讀不懂,把寫詩的創作背景、自己所具有的思想情感等一一加以交待,有必要嗎?讓讀者去讀他的闡釋還是去品味其詩?

好了,回答跑題了。白日依山盡,為什麼不是“紅日”?在此,我不想深入其詩高談闊論,因為王之渙這吟誦千古的詩句,國人多有評說,無須我之嘮叨。但我想簡而言之,憑我對生活的感受,炎炎盛夏,在連續高溫的情形下,太陽真的是泛著白燦燦的光芒,只有當夕陽西下時才紅霞滿天。而從整詩讀來,依我對這一詩句的品味,用“白日”較之“紅日”,整詩的意象更具美感。為什麼?題主自己去體會吧,相信你的品讀更有味道!


東方白542


落日給我們的視覺效果應該是紅色的,不過由於古代一定是要嚴格遵守格律,這首詩的格律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白”字是押“仄”韻,“紅”字是的是“平”韻。

所以不是視覺出了問題,而是為了嚴格遵守詩詞格律而為。


冷血老趙


白日依山盡為什麼不是紅日?問的好,首先在這裡白日是指太陽,而太陽從日出到日落顏色是在變化之中的。日出紅色,中午,下午白色,日落西山時紅色。唐代詩人王之渙,某天下午,在今山西省永濟縣境內登臨鸛雀樓騁望,注意這裡是下午,也就是說太陽是有白變紅的過程中,這時詩人看到的是白日,即將變紅落山的夕陽。“白日依山盡”意思就是說下午的太陽就要西下落山了。所以此時此刻的太陽是白日而還沒有變成紅日。其它的解釋都是多餘的。只有下午時光裡,才能有時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但太陽變紅落山,上到樓頂也無法看到千里之外的無限風光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