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寒暑假放假回家父母都吵架,現在鬧離婚,我有必要回家嗎?

用戶8849636891881


當然要回家,這個時候你就是他們的調和劑,不管最終他們的決定都什麼,你始終都是他們要考慮的最大因素,在力所能及的範圍,說不定還會因為你維持下去,當然了,即使是分開,你爸媽也不想看到孩子的漠不關心不是?回家吧!


溫柔的yi


父母總是吵架,對子女來說不管是成年還是未成年都是巨大的煩惱和壓力,很多子女會試圖幫助父母解決問題,但往往是徒勞。

夫妻吵架分兩種,一種是怎麼吵也吵不散的,因為有很多現實的原因,不能離婚。比如離婚後沒有房子、離婚後獨自一人不能生活。兩個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三天小吵五天大吵,長此以往吵架就成了交流方式,吵完了也交流完了,該幹什麼幹什麼。


另一種是奔著離婚去的吵架,平時的日子是安靜祥和的,但矛盾日積月累,兩人終於在一段時期爆發,之後就走向了離婚。

看題主的提問,只要放假回家就見到父母吵架,甚至聲稱離婚。我認為這是第一種“把吵架當交流”的夫妻。他們習慣於用這種方式解決家庭問題,子女很難改善他們這種略帶病態的交流方式,除非兩個人自己願意去做心理諮詢。


孩子因為父母吵架不願意回家的太多了,家庭氣氛壓抑,兩個人都只考慮自己,甚至毫不顧忌的把壓力轉嫁給孩子,孩子不願意回家可以理解。

孩子難免會想,如果自己不在家,父母大概可以相安無事的,做“一個屋簷下的陌生人”。但自己回家,父母不得不產生很多交流,從而引發爭吵。

這就是為什麼總說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的原因,因為很多孩子會認為,父母吵架是自己的錯,或者自己有義務彌合他們的關係,但自己沒能力做到,這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


在無數星星的光芒下,世間的一切也不過是螞蟻的煩惱。如何扮演好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歡迎關注,每天帶您討論幾個心理學的小問題。

京城少年


父母之間的問題恐怕早就存在了。

你小的時候不理解,也不會幫助父母處理。

現在估計你也長大了,可以跟發父母單獨談話。

看看媽媽有什麼隱藏的情緒,什麼問題困擾她。這種問題和矛盾可以解決不,對婚姻和你父親還報有希望不,是真心過不下去想離開,還是想通過離婚達到自己的期望?

然後再問問父親,是對母親某些行為不滿,還是對她這個人嫌棄,是想維持家庭完整還是想自由生活?

有些婚姻儘量修復,因為走過半生不容易,姻緣不易,各自珍惜。

如果雙方確實積怨已深,彼此難於容忍,勸他們看在還曾經愛過對方,看在兒女面上,和平友善的分手。不要在相害的模式下繼續。

所以,我覺得你應該回家。負起責任,安撫爸媽。離不離婚,他們都是最親最愛的人。


美術程老師


首先對你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可以說感同身受。因為當年我的父母也是如此。

現在我想對你說的是,提高自己能量的時候到了,你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告訴他們,希望他們尊重自己內心的感受,同時也要考慮你的感受,因為你是這個家庭的一員。

如果自己的語言太過蒼白無力,推薦你看兩個節目,一是《婚姻保衛戰》,二是金牌調解,找一下和你父母矛盾相似的,讓他們看看。

盡你的最大努力幫助他們修復關係,實在不行建議他們各自尋找幸福。

祝您好運!



阿Q讀書館


這種時候你更有必要回家了,你上大學了,是個有獨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了,對父母之間發生的問題也有發言權了,你不回家就是選擇了逃避。正確的做法是你要利用假期去了解一下他們矛盾的焦點在哪裡?有無和解的可能性?你可以有針對性的做些調和的工作,對於父母而言,孩子是他們夫妻生活的潤滑劑,孩子做工作效果應該是最好的。如果你的父母真的是無法繼續下去了,你也要引導他們妥善處理好善後事宜,平和的一拍兩散。


中華拉麵總局


非常同情你,生在這個沒有溫暖的家庭裡,要是我的話我也很苦惱,但是話說回來,能有什麼辦法呢?我們改變不了的事情只能改變我們自己,把自己的心情調節好,沒必要為這事煩惱,寒暑假如果不願意回家就去打個工,即掙了錢💰,還能提前適應社會,還能結交新朋友。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泰安愛萍



顧小毛1


放假不回家的話,在外面也不舒服吧。父母吵架肯定不是你的錯,如果你勸他們控制情緒,能管用的話就勸勸,你可以說:爸媽,你們如果想讓我幸福的話,就給我做個榜樣吧!

如果勸不住的話,你自己做喜歡的事,有時父母間的矛盾是好多年積累的,也不是勸勸就管用的。


雲涵細語


不但要回家,而且回家後,勸父母少吵架,還要給他們倆說明:家和萬事興。

父母吵架,事出必有因,作為子女的,要多關心父母,為父、為母不容易。有相當一部分家庭,為日常開支,包括子女上學費用籌集費盡不少腦筋,掙錢不易,經濟壓力造成極大精神負擔,常常也是因為這些事引起雙方爭吵。因此,你考上了學校,要勤奮學習,考出好成績,儘快出來工作,為父母分憂。父母看到子女懂事,自然也就開心了許多,令人惆悵的事少了,父母吵架也相對會減少。



也許他們就是吵給你看。這個問題其實有一個確切答案:他們愛幹嘛幹嘛,無論吵還是打,都不要管,你已經長大了,已經離開這個家了。要記住一個咒語:你們是大的,我是小的,你們要幫我解決問題,而不是我幫你們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在家裡扮演父母的角色,一個家庭出現最多的情況是,孩子長大了喜歡在父母面前扮演父母的角色,你去調停他倆的關係,其實就是扮演父母的角色,他們就是扮演孩子的角色。因為他們很久沒有找到父母的愛了,很多人會在孩子身上尋找母愛,他們會很樂意扮演孩子的角色,潛意識希望得到孩子的照顧。所以你要告訴他們倆,你們是大的,我是小的,能照顧他們的只有他們的父母,無論他們的父母在或者不在,位置都在。所以,照顧好自己,做好孩子的職責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