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戰爭如果德國集中兵力打莫斯科和高加索,不打列寧格勒基輔和斯大林格勒,能贏嗎?

偶遇偶遇123


即便如此,納粹德國也是很難力挽狂瀾,其的有豬隊友日本,自從,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的開始,法西斯的失敗因素,在原來失敗基礎上增加更大風險,他們的失敗是註定的,時間問題,其的戰線太長,東線和西線同時開戰,蘇聯的有惡劣天氣,不是德國人的客隨主便。


(日本偷襲珍珠港)

退一步來講,蘇聯的幅員遼闊,在軍事上稱呼為戰略縱深,像其的領土那麼可觀,在全球沒有幾個國家,就算日本沒有去美國夏威夷惹的禍,以當時的美國,參與二戰,是遲早的事,畢竟,美國憑藉二戰發了戰爭財,世界各國都需要向美國釆購物資和武器裝備,形成了他的自身膨脹,有人力物力,美國出兵於歐洲和亞洲戰場,只需要等待著適合的時間。


德國距離莫斯科直徑路線1500公里,那麼,按照鐵路線路就有2200公里,等於相隔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國家,比如說,要是德國攻下了莫斯科,那又怎樣?德國沒有這麼多人力去維持下,這是最基本因素。當時,德國去攻打莫斯科路線過於長,雖然,推進到了目的地,由於,天寒地凍,納粹軍隊明顯示過於疲憊,經歷長途跋涉、沿途作戰,物資補給遠遠跟不上消耗。

來講講高加索,它的和莫斯科相比,莫斯科是蘇聯的縱深地帶,反觀,高加索距離德國柏林很近,要是德軍以閃電戰攻佔了高加索,斷掉蘇聯的能源補給線,但是,莫斯科和高加索,相當於正負,雖然,德軍佔據了高加索,他們的在莫斯科失利,互相扯平,德軍沒有佔到任何好處,德軍在蘇聯的戰敗,氣候並不主要原因,真正原因讓德軍敗北的是蘇軍,他們的戰鬥民之稱,並不是浪得虛名,比如斯大林格勒戰役、列寧格勒戰役等蘇聯戰場,他們的被德軍越挫越勇,讓對手慢慢感覺後怕。要知道,不可一世的拿破崙也是敗在蘇聯的縱深之中。然而,德軍越是深入蘇聯的腹地,越是敗得很慘,德軍可以在前方勝利,可是德軍的自身弱點是物資補給,一旦德軍補給線被蘇軍切斷了,後果不堪設想,到那時候,德軍投不投降都會被滅掉。


森林狼6


蘇德戰爭爆發之初,希特勒的對蘇戰略,其實是建立在三點認識之上的:

1、希特勒認為,蘇聯是斯拉夫人國家,而斯拉夫人是像昆蟲一樣的低等種族,但他們卻掌握了巨大資源和廣闊領土,只有將他們完全消滅,德國才能獲得生存空間。尤其蘇聯此前同芬蘭的戰爭,最終雖使芬蘭屈服,卻損失了20多萬的軍隊,更讓希特勒對蘇聯很不屑。

2、蘇聯軍事實力原本不弱,但從1936年到1939年,針對內部的大清洗運動,已經將蘇軍的精英力量清除乾淨,所以此時的蘇聯,就像一座破房子,踹一腳就會倒掉。

3、一戰時期的俄國,有英法作為其盟友,所以能形成對德國的東西夾擊之勢。但到了希特勒時代,法國已經被打倒,就算英國有心,也無能力援助。更何況蘇聯和英國,也勢如仇敵。

而在怎麼打倒蘇聯這個問題之上,希特勒又面臨兩種選擇:

一是集中全力,攻其一點。而這個一點,就是蘇聯的首都莫斯科。當年拿破崙徵俄,就是採取的這種方式,但最終結果卻是深入莫斯科的拿破崙沒有找到敵人,反而面臨冰天雪地的折磨,隨後在撤退中被庫圖佐夫擊潰。

二是分兵三路,全面攻擊。上路打聖彼得堡,中路打莫斯科,下路打斯大林格勒。這便是希特勒的最終選擇,這種打法,可以將蘇聯人成功拖在幾個要點,而後將其殲滅。

但事實上,希特勒還是漏算了蘇聯的幾大優勢:

第一是人力優勢。開戰之後,蘇聯在很短時間內便損失了1467萬軍隊,更有高達800萬人為不可恢復傷員。而德國之前的對手,最牛的也就是法國,法國的陸軍總人數,不過600萬。換句話說,德軍殲滅了兩個法國的陸軍人數,可對手依舊還能蹦躂——這便是蘇聯的優勢。直到1943年4月,蘇聯的剩餘兵力,依舊還有841萬。而三個月,這個數字甚至又增加到了1000萬左右。而入侵蘇聯的德軍,加上所有僕從國,一共也只有不到400萬。

換句話說,德國人一開始便以一滅四的態勢滅了千萬以上的敵軍,但一眨眼,對手又聚集起千萬人,而他自己的部隊,連對手的四分之一都不到了。

第二是經濟優勢。希特勒本以為斯大林是孤家寡人,沒想到一拆招,發現英國人美國人都站到了斯大林的背後。關於這一點,蘇聯一直否認,但其實是事實。二戰期間,盟軍總共向蘇聯援助了18303架各型作戰飛機,約佔蘇聯生產戰機總數的20%。為了推動蘇聯航空兵的作戰,美英還提供了150萬噸高質量的汽油,比蘇聯生產的總數還多。陸戰中的王牌武器坦克,在1941年年底之前,已經有一千輛英美坦克運到蘇聯,並參與了莫斯科保衛戰。整個二戰期間,運抵蘇聯的美英坦克多達1.3萬輛。

甚至,美國人還供給蘇聯大量鋼,朱可夫就曾說過,如果沒有美國的鋼,我們能夠生產那麼多坦克嗎?二戰期間,盟國援助的裝甲鋼佔蘇聯生產總數的一半左右。二戰戰場上的蘇聯坦克,其實就是拿美英援助的裝甲鋼製造的。更不消說還有卡車、吉普車、拖拉機、防空炮、反坦克炮、子彈、炮彈、炸藥、機車和機床等等。

(甚至蘇聯軍隊最好的罐頭食品,當時也是美國人貢獻的)

老實說,希特勒完全沒有想到,眼前的斯大林,就如同打了雞血一般,如此興奮!而這樣的蘇聯,無論你是集中打一點,還是多點同時並進,都沒辦法取得快速的勝利。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題主,你的問題說錯了。如果進攻高加索地區,那麼基輔和斯大林格勒是必經之地,不可能出現打高加索不打基輔和斯大林格勒的狀況。就這你這個提問,說一下我的見解。我認為,贏面會很大。

蘇德戰爭爆發以後,德國準備了北方,中央,南方三個集群,共了190個師、4900架飛機、3700輛坦克、47000門大炮、190艘軍艦550萬人。其中北方集群的進攻方向是列寧格勒,轄兩個集團軍和一個裝甲集團軍,共20個步兵師、3個裝甲師、2個摩托化步兵師、1個黨衛軍師和3個警衛師,80萬人。中央集群是主力集群,進攻方向是莫斯科,初轄第四、第九集團軍和第二坦克集群、第三坦克集群,共34個步兵師、9個坦克師、6個摩托化步兵師、1個騎兵師和2個摩托化步兵旅,100萬人。南方集群是兵力最龐大的集群,有150萬人,進攻方向就是題主所說的高加索方向,但是他的地面裝甲突擊力量僅是中央集群的一半。

戰爭初期,進攻都很順利,18天的時間突進蘇聯國土600公里。但是在1941年7月,希特勒犯下一個錯誤,他將中央集群的主力裝甲部隊分兵了。第二裝甲集團軍南下,支援基輔戰役,第三裝甲集團軍主力北上支援列寧格勒,導致了進攻莫斯科的時間推遲了一個月,給了蘇聯喘息之機。

基輔戰役完成的很漂亮,全殲蘇聯西南方面軍70多萬人,但是在列寧格勒則遭遇了很大的抵抗,不得不執行圍困方案。一直到1944年德軍撤退,列寧格勒都沒有被攻下來。雖然北方集群是三大集群中力量最薄弱的,但是德軍還是浪費了大量的兵力在北線戰場。列寧格勒並不是一個非打下來不可的城市,只要留一部分兵力牽制即可。並且波羅的海三國,芬蘭跟蘇聯都有深仇大恨,他們四個國家完全可以組織個二三十萬人的兵力來牽制蘇聯。

在1941年8月之前,北方集群在列寧格勒附近轉入防禦狀態,第四裝甲集團軍的調給中央集群,能大大加強莫斯科方向的突擊力量。在三個裝甲集團軍的碾壓之下,蘇聯人絕對撐不到一個月,寒冬來臨之前,就能佔領莫斯科。然後中央集群轉入防禦狀態抵禦即將到來的嚴寒。

1942年春天,裝甲部隊調轉矛頭,轉向南部高加索地區,圍殲基輔的西南方面軍。夏季,就能推進到伏爾加河,在斯大林格勒展開決戰。因為得到了裝甲部隊的加強,南方集群的戰鬥力達到頂峰,不會再出現城市的拉鋸戰,可一鼓而下。

此時,莫斯科已經被德軍佔領,高加索地區已如同待宰的羔羊,中亞也門戶大開。即便蘇聯在列寧格勒地區有優勢,也改變不了大局了,斯大林要麼談判求和要麼撤往西伯利亞或者遠東。


百勝刀王胡逸之



STARSKY88996


蘇德戰爭德國集中兵力打莫斯科和高加索?德國憑什麼不去管基輔和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去打莫斯科和高加索,德國不怕正在打莫斯科和高加索的時候被列寧格勒、基輔迂迴包抄莫斯科軍團,斯大林格勒迂迴包抄高加索軍團嗎?德國人有這麼大的膽子嗎?有這麼強的國力來抗住兩面夾擊嗎?

德國一開始勢如破竹那是因為蘇聯還沒有想到德國會那麼快就進攻蘇聯,在大國戰爭中,失去了先機就意味著失去了大部分,一步錯,步步錯。雖然蘇聯節節敗退,但也不代表著蘇聯人就是很弱的,要不然德國也不會折戟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了。

德國如果不消滅蘇聯的有生力量,等蘇聯恢復過來,德國人可以打贏蘇聯嗎?在莫斯科保衛自、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結束後,德國人的進攻勢頭在哪裡?德國打下了莫斯科和高加索又能改變什麼?孤軍深入敵方腹地,蘇聯多個兵團虎視眈眈,德國人不怕被“撐死”嗎?德國人不是沒有考慮過直接打莫斯科和高加索,但為什麼最後放棄了?因為很容易失敗。


龍角大將軍


贏不了

首先德軍的多線作戰,以及前蘇聯的戰略縱深就把德軍拖垮了,而軸心國其餘兩個豬隊友,意大利是誰也打不過,日本是捅馬蜂窩

而諾曼底登陸就是壓死駱駝最後的一根稻草,當三本五十六偷襲珍珠港後,丘吉爾笑了,而軸心國與同盟國參戰國不成比例。

希特勒做的最錯誤的一件事就是進攻蘇聯,日本做的最錯的一件事就是偷襲珍珠港,如果希特勒不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東條英機不打美國,美國不會直接參戰,希特勒已經橫掃西歐了,太急功近利了,失敗了就要對自己的歷史負責,導致會師柏林後,希特勒也自殺身亡了。



戈渣



理嗚


歷史就是歷史,沒有如果。假如“如果”存在,在“如果”的場景下,還會有更多想不到的“如果”。所以,討論“如果”的事情是沒有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