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期轉向寒冷期”:淺談唐代社會轉變與氣候變化的發展史

“溫暖期轉向寒冷期”:淺談唐代社會轉變與氣候變化的發展史

《孫臏兵法》曾有提及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其天時為古時的自然氣候條件。人類在地球繁衍發展,自然環境與人類的生存休慼相關。而氣候是自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也是生態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在氣候的歷史變遷中,不難發現其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在戰國,除了孫臏,孟子與荀子也都對於天時與人的關係進行過一定的分析。

唐朝,作為最被世人熟知且歷史上最為強盛的朝代之一,它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唐朝的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皆惹人關注,隨著對唐朝的深入瞭解,如此強大的王朝在發展中,其實也不乏氣候變化的影響。它的崛起與衰落除卻人為因素,氣候因素也非無足輕重

一、步入盛世—唐朝的崛起

1、 農業經濟的蓬勃發展

作為起源於黃河流域的華夏文明,古時便是傳統的農業社會,經濟發展也是以農業經濟為主。風調雨順,則國泰民安,氣候變化對於靠老天爺賞飯吃的農業是十分重要的。而在唐朝,北方粟麥輪種制逐漸普及開來,小麥也在中原及淮北地區越來越常見。《新唐書》就有章寫在討伐武則天時,一軍師言“蒸麥為飯,以待吾師。”唐朝的水稻種植區也由北擴展至黃河流域,甚至更南的地區,且經常糧收頗豐,在《資治通鑑》中載洛陽一帶,粳稻“鬥僅十一錢”,豐收即賤賣。

“溫暖期轉向寒冷期”:淺談唐代社會轉變與氣候變化的發展史

豐收及種植區域擴大主要就是需要農作物生長環境良好,水熱條件優越及豐富的灌溉用水等。而在眾多文獻中皆透露出了在到了隋唐時期,氣候明顯進入了一個溫暖期,如:在唐朝《梅妃傳》中曾提及在長安的皇宮和園林中皆有種植梅樹,詩人高適的《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也可看出唐朝關山一帶也有野生梅樹。對比現今關山已無梅樹,以及梅樹喜梅雨季,不難得出唐朝的氣候較比現今更為溫暖。還有《新唐書》中關於喜暖的柑橘土貢的記載、成都有木棉種植等等,也皆都表明了唐朝處於溫暖溼潤氣候。

氣候溫暖,通常也會溼潤多雨,為農作物的生長帶來了良好的種植環境、水熱條件及灌溉用水,也擴大了農作物的種植區域,提高了地區的農業生存力,為百姓及國家帶來了農作物總產量提高,增加了經濟收入。“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也是出現在了這一時期,處於氣候溫暖期的唐朝經濟可謂是蓬勃發展,蒸蒸日上。

2、溫暖之下的民生

正如冬吃蘿蔔夏吃薑,唐朝氣候轉暖,對於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會產生影響。小麥種植區域擴大,產量提高,在唐朝的百姓日常飲食中,麵食便也逐漸被人們接受且流行開來。優越的水熱條件,富強的朝廷,使南方的農業也得到了開發與重視,水稻種植業迅速發展,稻米便後來者居上,逐漸取代了傳統主食粟米。溫暖氣候使得夏日更為炎熱,為此,唐朝出現了許多消暑食品,陶谷《清異錄》記載了一種消暑涼飯—清風飯,為皇家御用專供;杜甫《槐葉冷淘》中則言有一種槐葉所制的冷麵在民間頗受歡迎等等。

“溫暖期轉向寒冷期”:淺談唐代社會轉變與氣候變化的發展史

在一些考古出土的唐朝墓室壁畫中,當時男女老少皆穿著單薄,這也是因唐朝氣候溫暖的關係。服飾方面有一款袒胸大袖衫襦,為唐朝婦女服飾,如周舫的《簪花仕女圖》所示。而這自然也是不冷,所以婦女在衣著方面也可較為清涼,當然也得益於唐朝社會風氣與思想開放。且大多數家境殷實之人家中也不再如魏晉南北朝時期般大多毛織物、獸皮毛,更多為絲綢織品,平民家中也不乏些許素色絲綢。這也是因其經濟發展結合當下氣候變化後,世人在生活方面作出的相應變化,世間萬物皆息息相關

3、海晏河清、萬朝來貢

經濟發展使百姓生活有了保障,得以安居樂業,於統治者而言,則便於管理,其次國內也不易出現私下的鬥爭。而生產力的提高,隨著而來的便是整個行業的進步。正如蒸蒸日上的農業,帶動了經濟,使得國家有餘力發展炒鐵製鋼等冶金技術。技術提高使農業工具的材料得以更新,唐朝的鋤、耙、鐮等鍛鐵農具逐步替代了舊有的鑄鐵農具,再作用於農業生產中,得以良性循環。

中原地區良好的農業發展,唐朝西北一帶也同樣在農耕方面有所發展,隴右地區便種植大量桑樹和麻,駐軍屯田。而隴西一帶的養馬區也降水充沛,水草豐盛,畜牧業發展良好,唐朝西北的國營牧馬數更是逐年增加。

邊疆糧食充足,又有精良戰馬提供,極大增強了邊陲的軍事戰鬥力。而草原也水草豐茂,在其生活的遊牧民族得以牛羊成群,也使他們對於以戰爭獲取生存的慾望大大降低,也就不會太過覬覦物產豐富的中原王朝。唐王朝本身強大的軍事實力,也使得唐朝北逐突厥、西降薛延陀,東頗高麗,海內臣服,版圖得以擴大。

“溫暖期轉向寒冷期”:淺談唐代社會轉變與氣候變化的發展史

二、日落西山—唐朝的滅亡

1、 農業經濟的日漸萎縮

到了唐朝後期,北方農業產量出現了明顯下降,甚至存在農作物大量凍死的情況,尤其在邊疆的屯墾區尤為嚴重,使大量屯田被廢棄。《新唐書》中便載“歲食六萬斛,屯田所收不能償墾。”黃河流域一帶的水稻種植區域也出現南退,農作物種植區域減少,糧食總產量下降,農業經濟日漸萎縮。

農作物生長環境惡劣,氣候影響自然佔了絕大部分因素。正如《全唐詩》中詠梅詩數量下降,而詠寒詩增多,在唐朝後期,氣候轉寒轉幹,野生梅樹幾乎絕跡。在《四時纂要》中也記載了黃河流域附近的石榴樹和栗子樹需包裹起來,才能不在寒冬被凍死,可見當時冬季的氣候之惡劣。甚至在貞元年間出現了大寒潮,《新唐書》中對寒潮這樣言:“甚寒,竹柏柿樹多死。”寒冷的氣候致使農作物生長環境惡劣,複種指數下降,產量減少,經濟受損,給國家財政帶來了極大的打擊。

2、因寒冷影響的百姓生計

北方農業發展受阻,而南方因地理位置,使其影響不會太嚴重,因而致大量農民南下,遷往江南一帶,給當地帶來了更為先進的技術與工具。氣候的愈發嚴寒,毛織物和獸皮毛的厚實的衣物又大量出現在了市場,這不同於溫暖時期的唐朝的服飾在《高力士外傳》中就有被提及。

然因農業經濟的慘況,使多數以農耕為生的百姓生計越發艱難,收入無法得到保障。寒冷的氣候又如韓昌黎的《苦寒》中所言的圍爐不能取暖、衣物等又不能保暖,而百姓又因收入減少而陷於貧困,朝廷同樣自身難保,在中高緯度的北方地區都出現了凍餒而死的百姓,這同樣在《資治通鑑》中有提及。

“溫暖期轉向寒冷期”:淺談唐代社會轉變與氣候變化的發展史

3、內外交困、氣數盡了

作為唐朝經濟重心的北方,農業歉收,糧食減產,內地缺糧。而同樣艱難的西北邊疆地區則需內地調糧,如此情況國家財政不足以支出,便會從百姓身上剝削、賦稅加重,此等統治者所認為的權宜之計使民生凋敝。統治者不愛民,經濟衰敗,民眾生活困苦,社會窮困,出現各種戰亂,<strong>農民起義、節度使叛亂等等,為本就搖搖欲墜的國家又添新傷,國家開始分裂。

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同樣因寒冷的氣候而無法保證溫飽,富庶的中原又顯混亂不堪,南下便成為了他們的選擇,對中原發動進攻。本就千瘡百孔的唐王朝便陷於與外族的戰亂中,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產生了激烈的碰撞,戰事頻發,民生凋敝。國力日漸衰微,以至於到後期都出現了遊牧民族入主中原、建立政權。強大的唐朝就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中走向了滅亡。

三、結語

從總的來看,唐朝的氣候變化基本是溫暖期後轉寒冷期。期間的唐朝社會變化,也大體是從富庶逐漸貧困,這便是自然的力量。溫暖溼潤的氣候使唐朝的經濟命脈—農業得到了非常好的發展,從而帶動經濟的發展,作用於生活中的各個行業,百姓得以安居樂業,風調雨順,則民富國強。寒冷的氣候破壞了農業生態環境,農業發展受阻,從而抑制了經濟的發展,以農耕為生的百姓無法富足,甚至連溫飽都無法保障。百姓貧困,則經濟更為衰敗,國家也因此而不再富強。

“溫暖期轉向寒冷期”:淺談唐代社會轉變與氣候變化的發展史

民弱國弱,唐朝又是處於出了名的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的中原,周邊國家地區也因寒冷氣候而需生存物資或野心勃勃,便挑軟柿子打,唐王朝首當其衝。內外交困,唐朝的覆滅便是意料之中了。概括而言,人類的力量縱然強大,但身在地球,仍不能不對自然心存敬畏,在自然力量面前,人類依舊渺小。

參考文獻:

1、《新唐書》

2、《全唐詩》

3、《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