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帶孫子該怎麼辦?

面朝大海2636


個人觀點,有時間有精力不帶孫子,是你當父母的無知,誰都不要綁架誰,前十年看婆,合十年看媳,這句話最有道理。


我愛她的人


本來呢帶孩子是爸爸媽媽的責任,爺爺奶奶不想帶就不帶,但是中國的國情都是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要記住的是不是幫兒媳婦,而是幫兒子。為什麼說是幫兒子呢?打個比方,不管你兒子取的是小紅、小黃還是小英,孩子的爸爸總歸是你兒子,但是媽媽則有可能是這3箇中的一個,那你說你幫的是小紅、小黃還是小英?再以我自身的經歷來說說。奶奶之前在上班,我生產前辭職了,說是來照顧孫兒,還說不來的話村裡人會說她。但其實她真的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月子裡有月嫂,一個月後月嫂走了,沒想到的是全程由我接手,我一個人晚上起夜換尿布、餵奶、拉粑粑了洗屁股,起床穿衣、洗澡等等,有關孩子的一切都是我包辦,奶奶就站在邊上看著,我最慶幸的就是請了月嫂,因為孩子奶奶連尿片都不會換。我媽說她自己也生過兒子,怎麼可能不會換?大概因為是孫女,不是孫子,所以假裝不會換。我不知道孩子奶奶是真的不會換還是假裝不會換。有一次我出門開通家裡的燃氣,下午2點出門,5點多到家,洗澡時發現孩子左腳褲子全溼了,幸好我回家不久就給孩子洗澡了,12月的天氣,感冒著涼是最容易的。這樣的情況我也不敢給孩子奶奶帶,可我還是希望她能分擔我一下,比如早上孩子醒得早,可以抱她出去讓我睡個回籠覺,但是從來沒有過。不僅如此,她還每天一大早就來叫她兒子我豬隊友起床,隔5分鐘叫一次,然後站在臥室裡說話 從不考慮我需要睡眠。正因為嫁了個豬隊友 ,所以他覺得我自己帶孩子很正常,他媽媽年紀大了, 應該享福了。還有不帶也是可以的,可以在金錢方面資助下,這也沒有。總之孩子從懷孕到生出來就感覺是我一個人的一樣,我也是初為人母,第一次做媽媽,可是我有責任心,願意去學。豬隊友呢,說是上班累,每次回家後抱抱孩子就自認為做到盡父親的責任了。有一次我想讓豬隊友幫孩子洗澡,已經3個多月了,很好洗澡穿衣了,這樣他才會有更多的參與感。孩子爺爺居然說,他會洗澡嘛?我當場就懟回去了:不會可以學,誰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會的,我也是第一次當媽媽,不是天生就會的。你看到沒有,爺爺奶奶不僅自己不帶孫女,還不想讓他們兒子帶自己的孩子,在這樣的家庭裡有多累。有時我自己在想,會不會哪天我堅持不住倒下了,可是一想到女兒,我也只能咬牙堅持。即使我心裡對孩子奶奶有怨氣,我也想她幫我一把,我一個人至少不會這麼累。正因為如此,我是不會對孩子爺爺奶奶有什麼責任心、孝心之類的,他們即沒有生我養我,也沒有在我困難時幫我一把,以後養老、生病也不要指望我,那是他兒子的責任。所以即使你真不想帶孩子,那也要幫忙分擔一些,還有不要阻止你兒子帶孩子,你心疼你兒子,人家的女兒沒出嫁前也是父母的掌中寶,難道到了你們家就不配得到疼愛了嘛。



我是小鍋紫啊


不想帶孫子就不帶,如果媳婦說:媽,你在家沒事就幫我帶帶孩子吧!我出去多掙點錢可以補貼家用,還可以減輕你兒子的壓力。婆婆回答說:我沒有時間,我忙得很,你自己帶把。那我就無話可說啦!還是自己帶把,畢竟孩子是自己生的。


農村小薇加油加油加油


不想帶就不想帶唄。

帶不帶是婆婆的權利。

但在兒子、兒媳婦有難處,想要您幫忙時候,您不付出,自己圖清淨,圖自由。

遇到不計較的孝順的兒媳婦,都可以。

但遇上個記事的兒媳婦。

等婆婆需要人伺候的時候,媳婦也發一句話來問:

不想伺候婆婆該怎麼辦?

那時候,也是她的自由和權利了。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就是你幫我,我幫你嗎?

現在很多婆婆都覺得自己有退休金,有錢。老了不指望兒媳婦伺候,想自己住敬老院。

也許是吧。但人誰還不生病呢?

生病了找保姆好?還是兒媳婦兒子孫子圍著你好呢?

住敬老院也要過個節日有人來看你吧!

年輕時候,給小一輩付出一點,沒有什麼大的損失。

也是為了自己老了將來有一個“將心比心”。

老一輩的付出,小一輩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呢。

所以,我還是建議身體健康有條件的婆婆幫助帶孫子。

以上。如果對您有幫助請關注菡菡媽媽育兒。我們一起嘮叨育兒那些事!


菡菡媽媽育兒


你好,我是瑞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其實老人給帶孫子,只是在中國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在國外比較少見。甚至同為東亞國家的韓國、日本也不如中國普遍。

為什麼咱們國家會這麼普遍呢?主要是因為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這個影響是兩方面的,一是對老人來講,一對年輕夫妻上面有四個老人,一部分老人願意跟孩子在一起。還有一個是年輕的女性,她們獨立意識更強烈,更願意在職場拼搏,而不是做全職媽媽。還有一個原因是中國一大部分老人存在養兒防老的思想。

如果從子女的角度來說,父母給不給帶孩子都要理解。有句話說“老人給帶孩子是情分,不給帶孩子是本分。”老人他們已經完成了自己對於社會和生命的責任,他們有權利選擇自己老年過怎樣的生活。

父母才是孩子的監護人,生養孩子是自己應該擔負起來的責任。可能周圍確實大部分都是老人帶孩子,這種情況會影響自己的判斷。但理性來講,肯定是父母帶孩子對孩子更好。

從老人角度出發,雖然帶不帶孩子都可以,但要結合自己家的實際情況。

如果自己經濟條件不錯,又不願跟孩子們生活,想享受老年生活完全沒有必要去帶。大家都知道這個婆媳矛盾還是普遍存在的,能不在一塊就別在一塊。我們經常發現婆婆是好婆婆,媳婦也是好媳婦,在一起生活都變味了。

自己身體不好,或者年齡過大的。這種情況給孩子說清楚都是能理解的。有很多老人腿腳不好,看孩子又是很耗費精力的,最好不要去帶孩子了。萬一出點事兒,大人孩子都後悔。

但是我認為有以下情況還是幫忙帶一帶。

自己沒有經濟來源,孩子也生活條件不好。這樣的情況自己將來沒有退休金,下半輩子想靠孩子們。雖然你不帶孩子照樣得養老,但為了不讓兒子為難,最好能幫一把。這樣夫妻倆都能賺錢,增加家庭收入。

要了二胎,二胎離得近,或者雙胞胎忙不過來。請保姆花費高,一個人又忙不過來。這個時候老人還是該伸把手的,尤其在孩子小的時候。

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太相同,老人給帶孩子的要心懷感恩,將來好好孝順老人。不給帶的,就彼此安好,不要抱怨。


瑞媽說


在農村,沒有兒媳,為兒子擔憂,有孫子卻不聞不問,這是什麼邏輯思維?孫子長大還不是叫你們爺爺奶奶,這下會說這孩子多乖多好。我公婆就這種心態,需要他們幫忙時更種理由 藉口推脫,壓根就不希望兒子兒媳過得比他們好,不找他們幫忙,外人會說,你們就是怕以後養他們老,求三求四求五次,都不願幫,我們又該如何和老人溝通?家裡有個小叔未成家,我們分家都十幾年了,現在老人上年齡,需要我們幫打理農作務,讓他們外出打工掙錢,公婆近六十,說想外出打工,這又是什麼思想?在農村,本來就沒有經計收入,本來就該放手讓年輕人闖事業,闖未來,給年輕人精神上支持和鼓勵,反而要年輕人天天哄著老人,天天哄著老人,年輕不要掙錢養家?上有老下有小,當老人上歲數了,動不了,就需女兒照顧不需要兒子兒媳照顧?有些就那麼老人自私自私。再說說,我孃家人,單身家庭,我媽和我們五兄妹,我就一個哥,三個姐姐,一個遠嫁,我二百公里,兩個姐都在本村成家,哥四十因我家有個長期生病的三姐操心至今未成家,三姐取姐夫了,生個兒子,不給吃奶怕影響,一生下就我媽一個人帶,一日吃的,都是我媽照顧,外面田地又要幹,很辛苦,每次回去看見我媽我就心痛落淚,我媽特不易,還有個姐家本村離不遠沒公婆的,孩子也我媽帶大,這個姐建房子才回來,十多年都在外漂潑,哥也在外,現在這個姐又有個女兒,還是我媽帶。我媽沒有半點怨恨,我媽七十多,最放不下我哥,因他,沒有人照顧他,還能找到嫂子?婆家人和孃家人之間心態巨大之別,所以,結婚生子,生了他就要為他負責為他好,不求回報,只求子女懂得,父母永遠是子女的守護神。感謝孃家人培養了我,今生無怨無悔,願我們今生來世再做一家人!!感謝平臺給予我抒發情感!!


208619


你不想帶孫子那你幹嘛去呀?帶孫子也是減輕兒女的負擔,不心疼晚輩的工作辛苦,還不心疼你生養的兒子嗎?所以現在兒女工作生活壓力都很大,做父母的要是身體好,又退休了還是幫幫ta們,帶孫累是肯定的啦,但是退休了能幫幫兒女應該感到我們到老了還有用,還有餘熱可發揮,也能享受到帶孫輩的快樂。


風吹不倒的秋草


不想帶孫子的爺爺奶奶,沒有怎麼辦可問?

他/她們的思想意識較開放,辛苦了一輩子該享清福,寧願不帶孫子,趁年紀並不大,特別是有退休金的。

他/她們可以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拖帶,可以去四處走走,遊山玩水看看祖國大好河山,享受自己幸福的晚年生活。

法律上沒有規定,爺爺奶奶要帶孫子的義務和責任的,任何人不得強制和干涉他/她們的自由。

如果願意僅是一份情義,不願意帶任何人不得強加,一切有他/她們自行決定。


靠山4


不想帶孫子;只要你的孩子們同意也沒什麼問題,關鍵作為父母完全可以託離孩子們的感情關係別人是不沒發言權,是吧;我來說句實話,但凡是有點想法的婆婆們都沒有幾個非常願意帶孫兒孫女;可是大多都還沒有那種託引而出的勇氣;怕;怕兒子媳婦不管你;怕別人說你;其實你不想帶也沒有錯;你在糾結什麼呢,還不是有顧慮;


遠道而來的胡媽


老年人帶孫子是當今中國社會的普遍現象。

這種情況的出現大體有兩個原因。一是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年輕父母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所從事的工作之中,帶孩子成了老大難。

二是物價高,普通百姓收入低,沒有經濟條件請保姆。即使有條件請保姆,也很難找到一個靠譜的。如果女方做全職太太,大多單職工家庭很難養家餬口。

於是許多老年人為了兒孫,不得不放棄自已理應安享晚年的舒心生活,或在自家或背井離鄉承擔起了本不該屬於自己應盡的義務。為給兒女排憂解難,他們放下自尊為其做免費的保姆。由於被親情綁架,他們過著不由自主的生活。

作為老年人在為兒女帶孩子的問題上,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其主觀願望不盡相同。有的心甘情願,其樂融融,無怨無悔。有的堅決不帶,活好自已。認為能生就能養,孩子自己帶,老年人有自己的生活,沒有必要再吃二遍苦,幫助兒女帶孩子。還有的處於半推半就,騎虎難下的矛盾之中。

其實,在幫助兒女帶孩子的問題上,如果老年人無事可做,身體狀況又允許,兒女有需要,幫助他們帶孩子做家務也是情理之中。雖然苦點累點但也享受了帶孩子的天倫之樂,體現自己存在的價值。

但如果不想帶孫子,那就千萬別為難自已。要學會放手,不然牽強自已做不喜歡的事,你不會開心的。長此以往抑鬱成疾,不僅自己痛苦而且還拖累兒女,得不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