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醫生的出路在哪?難道真的要守著3000元的工資一輩子,一輩子在鄉村?

陳夕顏CXY


村醫有工資,再加上業務收入:看病脈理錢,暴利的藥費,有多少人的收入能趕上?先前村醫沒有工資,自己在家開個小診所,養活一大家,日子混得風聲水起,現在有工資,再加上當地村民每一年的醫保要報銷(買幾盒營養品,扺可以報銷金額。)在村醫那兒,假如可報一百,你只能報八九十,中間每一個村民為村醫節約了多少,一個村,總共節餘不少啊!誰說村醫工資少?


手機用戶60618762466


你怎麼知道村醫工資3000元?不要誤導網友,目前全國很多省還沒有出臺村醫工資制,可以說村醫一分錢工資也沒有,拿的是公衛項目“購買服務”酬勞。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的每年4次家庭訪視,如果一個村醫服務1000人口,大概糖尿病高血壓發病率約佔總人口的2-6%,這就是20-60人,每一次上門訪視得到醫院公衛補貼一般為10元左右,平均訪視一個人需要走路(含行車)不少於5公里,耗時不少於1個小時!不計算時間和投入費用,村醫一個季度收入是200-600元,同時還需要幹其他很多工作,打預防針、家庭醫生簽約、扶貧等,有的有報酬,有的沒有!每一項工作都需要面對的鎮、縣、市級的各類檢查、審核!村醫從事這些工作,大部分村醫最後實際獲得的收入大概是400-1000元/季度!


春風十里稻花香


那點有3000元每月,我們每月有350元生活補充,一年領一次,我91年1月開始工作到現在,其它費用沒有,一年有點公共衛生經費,別說養家,自己都養不話,工作要求又高,什麼都上網,我們老的怕是幹不了,眼花又生病,一生就這麼完了。


用戶604403113639


這個不是鄉村醫生的出路在那裡,而是你自己的出路在那裡?

作為醫生,如果沒有較好的醫術,越來越不好做,在那裡都是低工資、找不到出路。

過去條件有限,農村大多數人都在村裡、鎮上看病,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進過省城。現在不同了,交通發展很快,很多人看病都是去了縣城、市裡甚至省裡的醫院。

鄉村醫生,越來越難,這也是一個事實。

好的醫生都到好的醫院去了,不過就在鄉村的醫生還是大有人在。我們村裡三個衛生站,都是個人開的,其中一個的看病非常好,群眾看病,每次錢少、好得快,周圍的村子人都來這裡了,每天看看病的人,絡繹不絕!

我春節回來看感冒的時候,醫生說要快點話,需要再加一種藥,貴點,我問多少,說50元,我說沒事。

這個細節只所以記憶猶新,就是平時大家看病的時候,醫生有考慮給大家節約成本。這次給加個50塊的藥,都要提前說明,不論如何,讓人覺得舒服,可見醫生的醫德也同樣贏得大家的信賴!

聽說他的收入也很可觀,一年幾十萬還是有的!

和諧鄉村,好醫生最缺,在哪裡工資和收入都不會低!


思者在


現如今很多鄉村醫生,其實就是以本地人為主,如果在家門口掙著3000元的穩定工資,就已經非常知足,要比那些常年外出打工的農民工生活日子要好太多,而且隨著現代農村醫療方面的調整改革,以後應該會被納入當地鄉村家庭醫生的行列,這對於相對“暴利”的醫療事業還是發展不錯的,又何愁沒有出路呢?!



現如今,在村裡或鎮上開門診、藥店的店鋪其實非常多,例如在我們這邊鎮上都快擠破頭了,我們鎮上的藥店應該就得四五家,而門診、小型醫務室就更多了,很多都是開門營業紅紅火火,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現在農戶生活條件好了,有錢去看病,另外一方面就是人們的身體素質卻反而下降,以至於當地出現流行感冒等情況時都是扎堆輸吊瓶、看病拿藥的情景,以至於鄉鎮上醫藥行業的利潤還是非常可觀的!

事實上,現在你去門診或藥店看病,他們雖然也是診病拿藥,但很多時候也會向農戶推薦一些價格昂貴的藥品,以至於農戶病好了,藥卻沒有吃完的情況其實很多!例如生活中常見的鼻炎,如果你去門診和藥店拿藥時,可能就得花掉幾十元,但如果你去當地鎮衛生院拿藥時,全部費用才不過十幾元而已,因而我感覺現在的一些鄉村醫生很多是處於“暴利”階段,要不他們也不會扎堆鄉下發展!

再一個例子,因為農村人以種地為主,會經常下地幹活或附近打工以體力勞動為主,就會經常會有腰痠腿疼、脖子疼痛等病症表現,記得去年家人也遇到了這種情況,就去鄰村門診去看病,除了一些常見的藥品治療外,還推薦了一些治療頸椎的中草藥熱敷貼,居然一張就得100元,而且一療程得貼好幾張,這樣就得幾百元以上,而從網上一查,其成本才幾十元而已,為此找醫生詢問為何差距這麼大,居然啞口無言了!



所以說,我感覺現在的鄉村醫生如果不能擺正心態,重歸看病就醫的初心,那麼以後在農村的出路只能是越來越窄,畢竟農戶也在通過手機、電腦以及電視等媒介瞭解現代信息,不可能一直被欺騙愚弄!另外,隨著農村醫療改革的深入開展,鄉村家庭醫生也在逐步實施中,未來應該會將一些優秀的農村醫生納入當地鄉村醫療體系中,並獲得一些政策扶持,這樣才會利於這些優秀鄉村醫生更好更穩定的發展,同時,這樣也是農村人期盼獲得的公正合理、有序健康的醫療保障制度吧!


龍百曉生


只能不幹了,我1979年至現在41年了,過去的論書一切國家不成認了,都的現在考執業醫師,可現在考試必須是中專以上畢業才能有資格考試。過上一年就是讓我這個高中畢業生再考試的話我已60歲,考不下個明堂了,對於我這個年令人幹了4O多年村醫的人來說,一句話沒意思。


用戶9523482335734


鄉村醫生3000元工資純是子虛烏有的話題,誰給鄉村醫生髮放3000元工資待遇了?農村鄉村醫生天天是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人,孕產婦,嬰幼兒防疫,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癌症,精神病,貧困戶,五保,隨訪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健康教育等等。

也不知道是有些人是真眼瞎,現在麻疹,乙肝,甲肝,結核,脊髓灰質炎,白破,乙腦,流腦,霍亂等等制殘置人死亡的傳染性疾病還有嗎?說真的,基層醫生付出的是最大,把管轄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裝在腦子裡。及時通知,及時體檢,千里之外的還要打電話通知,那麼多的付出沒人理解。篩查,體檢是鄉村醫生的義務,沒良心的人還說想騙錢呢。

鄉村醫生也要生存,也要顧家,沒有人也沒有任何團體和政府每月給發放3000元工資,退休是65歲退休有300元退休金。

鄉村醫生的付出不需要人感謝,也不能容忍沒素質教養的人骯髒鄉村醫生。只要看到中國人口健康素質不斷提高,鄉村醫生心裡都會感到非常的欣慰,因為有他們的付出和勞動。要感謝就感謝毛主席“把醫療衛生的工作重點放到農村去”的偉大指示吧。


平民鉅子


隨著社會的發展鄉村醫生也在向著,正規化的方向發展。就象以前的村電工一樣,都將編入正規的醫療體系內。

現有的鄉村醫生基本上是醫學院專科或本科畢業的學生,也比較專業。

從最早的赤腳醫生,到現在正規醫學院畢業生的轉變過程。折射出了我國醫療事業發展的成就。

五六十年代時的赤腳醫生最多,對農村醫療事業的貢獻也最大。他們那兩代的赤腳醫生現已逐漸老去,他們有很多寶貴的中醫治療技術和偏、土方技術。希這些年輕的鄉村醫生傳承下去。

就目前農村的消費水平和物價,我認為鄉村醫生每月能有三千元的工資已經很不錯了。想想那些還在溫飽線上掙扎的農民兄弟,我們自己也應該心滿意足了。

當然,經濟條件發達的地區,再多補貼一點也說得過去。



豫南鄉農


利用業餘時間,搞個自己喜歡的副業。

現在網絡這麼發達,想學什麼做什麼,很多事情通過網絡就能完成。

就比如做自媒體,在寫作這塊發展一下,這就是很好的出路。當然,關鍵還是看你自己對什麼感興趣。還得給自己些耐心。循序漸進的一步步來奔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另外,就拿你說的鄉村醫生來說,也是有前途的,一個是國家本來在大力支持,另外一個從鄉村醫生一步步發展到大的醫院,這應該是有條路的。這個你自己肯定最清楚。不過,應該就是難度不小。


農夫說


村醫每個月有三千嗎,你是那的,我在縣=級醫院就三千多一點,並且已中級了,所以國家分配方案有待改善,我中級,連房車都沒有,下班回出租屋,門都不敢出,因為錢太少了買不起及玩不起,我們把青春都奉獻了,但我們的回報呢,聽網上醫生收回扣等,那裡有,那只是個別,大多數中國醫生仍處於溫飽沒解決,所以每年有近百萬醫學生畢業,而從事此行業的就那幾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