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稱鯉魚為“家魚之首”,卻不在四大家魚中,為啥?

新大風歌


鯉魚是一種常見的淡水魚,頭尖,有鱗,身短粗,形似鯽魚,但比鯽魚個頭大,生長快。顏色多樣,有黑鯉,紅鯉,金鯉,錦鯉,既可作為觀賞魚,又可食用。鯉魚食性雜,易養,而且能自然繁殖。



鯉魚可以同青魚、草魚、鰱魚、鱅魚一起混合養殖,有人說它是四大家魚之魚。為何不能位列四大家魚之列呢?

村夫夜話認為,第一種原因,人們已經習慣性地把鯉魚當成“野魚",主要是鯉魚本身具有野性。四大家魚無一例外的都是不能在池塘裡自然繁殖,必須人工培養魚苗,待長到一定大小後,再放養到池塘,水庫裡。而鯉魚是可以自然繁殖的,鯉魚籽多,可以自然產籽。在鯉魚產籽的季節,傍晚的池塘,可以聽到啪啪的鯉魚躍出水面的聲音,聽農村老人說,那是鯉魚在產籽。而且鯉魚籽可以自然孵化。鯉魚不擇水域,池塘、河流、水溝、渠堰都能生存、生長。具有很強的生命力。鯉魚性子也“野",常常不願拘留於池塘之中,碰上洪水季節,鯉魚最愛趁機逃跑,甚至有人說,碰上大雨,鯉魚會飛。


第二個原因,有人認為鯉魚本身具有靈性,應該位列仙班。民間就有“鯉魚跳龍門"之說,鯉魚就是龍的化身。一朝跳進龍門,就能化身成龍。龍為水族之王,自然不在家魚之列。還有人認為,鯉魚可以成精,例如古裝戲《雙牡丹》,黃梅戲電影《追魚》就是描寫鯉魚精的故事,基本是家喻戶曉,民間也還流傳著很多“鯉魚精"的故事。在農村,有很多地方,結婚之喜,要備一對紅鯉魚,象徵吉慶有餘。前年,隔壁家的兒子高考,甚至弄來一條鯉魚給祖先上供,寓意鯉魚跳龍門呢!



村夫夜話


鯉魚雖然咱們都很常見,也是咱們經常食用的淡水魚類,為社麼卻不在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四大家魚之列,這個原因說起來頗為悠遠了,而且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下面請看我的回答。

為什麼稱為“家魚”

我國人工飼養魚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通過不斷的摸索,根據各種魚類的生活特點,實現了人工養殖,在經過對各種魚的反覆試驗後,人們發現可以在一個池塘養殖多種魚類,而且這些魚互不干擾,彼此相安無事,通過這樣養殖,一個池塘上層一種,中層一種,再往下又養一種,然後水底位置還可以養殖一種,這樣樓房式養殖可以增加收入,還不浪費水域。

勤勞智慧的先人在不斷摸索後發現鰱魚一般生活在池塘的最上層,他們喜歡在池塘水域上層採食水草和來回遊動,一般很少到中下層活動;而鱅魚,也就是咱們通常說的胖頭魚,它因為喜歡吃一些水生浮游動物,所以通常喜歡生活在池塘的中間層,很少到上層或者池塘的底層活動;而草魚呢,它則是喜歡生活在池塘的中下層,喜歡採食藻類和鮮嫩水草,如同隱士一般輕易不會浮出水面。而鯉魚和青魚則和前幾種魚大不相同,它們喜歡生活在池塘的底層,在水下采食各種軟體動物和水底生物為主。這樣一來,5種魚類常常被人們混養在一起,因為適合家養,而且相對而言肉質都非常鮮美,久而久之便被稱為“五大家魚”。

鯉魚為了不再四大家魚之列

原本鯉魚是在家魚之列,後來為什麼不在了呢?這裡面小燕曾經聽老人講過一個故事:說當年王莽篡位湕立新朝,劉秀帶領起義軍反抗時,多次兵敗,在逃到河北省一帶時時值初冬,劉秀被追趕到滹沱河邊已是深夜,當時滹沱河水僅一層薄薄的冰,無船無舟可渡,飢寒交迫的劉秀在荒蕪人煙的河堤上徘徊良久無法過河,由於連日逃跑勞累困頓恍惚間睡著了,突然夢中發現一條金色鯉魚躍出水面,嘴裡銜有一籃吃食,放下吃食後對著劉秀甩甩尾巴,再次返回水中。猛然驚醒的劉秀睜眼一看,果然身邊多了一個籃子,裡面有餅有菜,劉秀並未害怕,吃完食物猛的抬頭,原本一層薄冰的河面竟然閃閃發光,劉秀一驚後試探才知,河中冰已經很厚,趕忙跑到了河對岸,可是當人到對岸時,後面的追兵竟然已經趕到河邊,正欲躍馬趕過來抓捕劉秀,卻發現河中冰卻依然薄薄一層無法通過。然後後來劉秀做了皇帝深念當年鯉魚救命之恩,便下令全國不能再吃鯉魚,還曾在滹沱河邊設置一村莊叫大鯉魚村。自此老百姓也就不敢再私自養殖鯉魚,五大家魚也就只留四個。另外還有一說是因為唐朝皇帝姓李,禁止百姓吃鯉魚,而鯉魚才被排除在四大家魚之外。當然這些都是神話傳說,並沒有什麼科學道理。

科學的原因有此一說

那麼從科學上有沒有可以讓人信服的原因呢?在接受諮詢時,很多淡水魚養殖專家普遍認為四大家魚的稱號由來已久,具體多少年曆史已無證可考。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主要是鯉魚的飼料相對複雜,而且食量偏大,排洩物較多,而對於混養的其它魚類必須數量要多與鯉魚才能有效解決鯉魚排洩物產生的浮游生物,這也就造成養殖的不均衡,很難使池塘混養魚類和諧相處;另外過去沒有專門的飼料養殖,相對而言鯉魚、鯽魚相對體型較小,整體效益不及其他四種魚類,因此很多養殖戶一般多種魚混養時很少加入鯉魚,如果養殖鯉魚只能選擇四種魚中的一種和鯉魚混養,否則飼養效果較差。


燕趙農業


最悠久的魚類,那就要數鯉魚了。鯉魚是我國最早養殖的一種淡水魚了,其早在三千多年前就開始養殖了,算得上是家魚的真正鼻祖。最早的時候,鯉魚就一直是我國最廣泛養殖的淡水魚類,但是到了唐代的時候,因為唐代的皇帝姓李,所以為了避諱,就禁止了鯉魚的養殖和生產,所以漁業者只得從事其他品種的生產,後來漁民發現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四個種類的魚,很適合被養在一個池塘內,使得養殖收益得到了擴大,於是一直傳到了現在,這四種魚變成了我國的四大家魚。


總有新發現


鯉魚中國家喻戶曉的魚類,竟不是中國四大家魚,你知道為什麼嗎?

鱗有十字紋理,所以名鯉。死後鱗不反白。有從頭至尾的脅鱗一道,不論魚的大小都有三十六鱗,每鱗上有小黑點。味道絕佳,處處都有生產。中國人餐桌上的美食之一。另:豔色圖紋錦鯉,在亞洲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鯉魚俗稱鯉柺子、毛子等,隸屬於鯉科。身體側扁而腹部圓,口呈馬蹄形,須2對。背鰭基部較長,背鰭和臀鰭均有一根粗壯帶鋸齒的硬棘。體側金黃色,尾鰭下葉橙紅色。鯉魚平時多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沼的水草叢生的水體底層,以食底棲動物為主。

鯉魚是我國傳統的吉祥物,而泉州古稱“鯉城”,泉州人總是津津樂道自己生活的城市就是一尾活的鯉魚,所以在泉州城和屬縣流傳著許多和鯉魚有關的傳說。

春秋時,孔子的夫人生下一個男孩,恰巧有人送幾尾鯉魚來,孔子“嘉以為瑞”,於是為兒子取名鯉,表字伯魚(《太平御覽》卷九三五引《風俗通》)。由此可見,以鯉為祥瑞的習俗,在春秋時已經普及,這與《史記·周本紀》關於周朝之興有鳥、魚之瑞的記載是吻合的。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國人賦予鯉魚以豐富的文化內涵!但是中國四大家魚鯉魚竟然沒有上榜!

中國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青魚是一種顏色青的魚,主要分佈於我國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長江以北較稀少;它是長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裡的重要漁業資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養殖對象。

草魚棲息於平原地區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於水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性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為典型的草食性魚類。草魚幼魚期則食幼蟲,藻類等,草魚也吃一些葷食,如蚯蚓,蜻蜓等。在幹流或湖泊的深水處越冬。生殖季節親魚有溯游習性。已移殖到亞、歐、美、非各洲的許多國家。因其生長迅速,飼料來源廣。

鰱魚又叫白鰱。在水域的上層活動,吃綠藻等浮游植物;鱅魚的頭部較大,俗稱“胖頭魚”,又叫花鰱。棲息在水域的中上層,吃原生動物、水蚤等浮游動物;草魚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層,將水中植被吞食之後排出,待糞便滋生微生物之後再吃下,過濾其中的微生物;青魚棲息在水域的底層,吃螺螄、蜆和蚌等軟體動物;這4種魚混合飼養能提高餌料的利用率,增加魚的產量。

鱅魚又叫花鰱、胖頭魚、包頭魚、大頭魚、黑鰱、麻鰱、也叫雄魚。是淡水魚的一種。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稱,是中國四大家魚之一。外形似鯰魚,體型側扁。頭部較大而且寬,口也很寬大,且稍微上翹。眼位比較低。鱅魚生長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庫、池塘裡。多分佈在水域的中上層。是中國特有魚類。在中國分佈範圍很廣。是池塘養殖及水庫漁業的主要對象之一,經濟價值較高。能食用,對人體有提高智商、增強記憶、補充營養、延緩衰老的作用。

鯉魚為什麼沒有進入四大家魚行列呢?在唐代以前,鯉魚是最為廣泛養殖的淡水魚類。但是因為唐皇室姓李,所以鯉魚的養殖,捕撈,銷售均被禁止。漁業者只得從事其他品種的生產,這就產生了的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四大家魚。


三江田園


鯉魚是人們餐桌上極常見的魚類,又名鯉柺子、鯉子。為亞洲原產的溫帶性淡水魚。喜歡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湖泊,或水流緩慢的河川裡。鯉魚的種類很多,約有2900種。中國早在幾千多年前,鯉魚便被當作食用魚而被人工養殖。

鯉魚具有以下功效與作用

1.消水腫通乳汁

有補脾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止嗽下氣,對各種水腫、浮腫、腹脹、少尿、黃疸、乳汁不通皆有益。

2.明目

鯉魚的視網膜上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因此,鯉魚眼睛明目的效果特別好。

3.鯉魚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能很好的降低膽固醇,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因此,多吃魚可以健康長壽。

4.中醫學認為,鯉魚各部位均可入藥。鯉魚皮可治療魚梗;鯉魚血可治療口眼歪斜;鯉魚湯可治療小兒身瘡;用鯉魚治療懷孕婦女的浮腫,胎動不安有特別療效。

正因為鯉魚具有上述的功效,加上養殖容易,它在民間,唐朝以前,已經得到了大規模的養殖,且廣被老百姓當作菜瑤而食用,更被人們稱之為"家魚之首"。

那麼,在四大家魚中,為什麼偏偏就沒有鯉魚的名字呢?

這其實是人為的原因造成的。

本來在唐朝之前,鯉魚是老百姓最愛養殖的淡水魚,後來唐朝建立,因為唐朝皇室的權貴之人大多姓李,"鯉"通"李",皇室忌諱,便全國起草詔書昭告天下不允許養殖、捕撈、銷售鯉魚。這漁民得養家餬口呀,但是大家都習慣吃鯉魚了怎麼辦?於是他們想出了養殖同屬鯉科的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這些魚的肉味基本能滿足當時的老百姓,官府也把青魚、草魚、鰱魚、鱅魚編成四大家魚。“四大家魚”因此形成,鯉魚就因為唐朝皇室的一紙詔書,無緣四大家魚之列,這個說法也就流傳下來了。

所以,明明最受百姓喜歡的鯉魚,在唐代以後,便無緣四大家魚之列了。這確實是一件尷尬的事情。[捂臉]








德哥在鄉村


鯉魚中國家喻戶曉的魚類,竟不是中國四大家魚,你知道為什麼嗎?

鱗有十字紋理,所以名鯉。死後鱗不反白。有從頭至尾的脅鱗一道,不論魚的大小都有三十六鱗,每鱗上有小黑點。味道絕佳,處處都有生產。中國人餐桌上的美食之一。另:豔色圖紋錦鯉,在亞洲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鯉魚俗稱鯉柺子、毛子等,隸屬於鯉科。身體側扁而腹部圓,口呈馬蹄形,須2對。背鰭基部較長,背鰭和臀鰭均有一根粗壯帶鋸齒的硬棘。體側金黃色,尾鰭下葉橙紅色。鯉魚平時多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沼的水草叢生的水體底層,以食底棲動物為主。

鯉魚是我國傳統的吉祥物,而泉州古稱“鯉城”,泉州人總是津津樂道自己生活的城市就是一尾活的鯉魚,所以在泉州城和屬縣流傳著許多和鯉魚有關的傳說。

春秋時,孔子的夫人生下一個男孩,恰巧有人送幾尾鯉魚來,孔子“嘉以為瑞”,於是為兒子取名鯉,表字伯魚(《太平御覽》卷九三五引《風俗通》)。由此可見,以鯉為祥瑞的習俗,在春秋時已經普及,這與《史記·周本紀》關於周朝之興有鳥、魚之瑞的記載是吻合的。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國人賦予鯉魚以豐富的文化內涵!但是中國四大家魚鯉魚竟然沒有上榜!

中國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青魚是一種顏色青的魚,主要分佈於我國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長江以北較稀少;它是長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裡的重要漁業資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養殖對象。

草魚棲息於平原地區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於水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性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為典型的草食性魚類。草魚幼魚期則食幼蟲,藻類等,草魚也吃一些葷食,如蚯蚓,蜻蜓等。在幹流或湖泊的深水處越冬。生殖季節親魚有溯游習性。已移殖到亞、歐、美、非各洲的許多國家。因其生長迅速,飼料來源廣。

鰱魚又叫白鰱。在水域的上層活動,吃綠藻等浮游植物;鱅魚的頭部較大,俗稱“胖頭魚”,又叫花鰱。棲息在水域的中上層,吃原生動物、水蚤等浮游動物;草魚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層,將水中植被吞食之後排出,待糞便滋生微生物之後再吃下,過濾其中的微生物;青魚棲息在水域的底層,吃螺螄、蜆和蚌等軟體動物;這4種魚混合飼養能提高餌料的利用率,增加魚的產量。

鱅魚又叫花鰱、胖頭魚、包頭魚、大頭魚、黑鰱、麻鰱、也叫雄魚。是淡水魚的一種。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稱,是中國四大家魚之一。外形似鯰魚,體型側扁。頭部較大而且寬,口也很寬大,且稍微上翹。眼位比較低。鱅魚生長在


一生有你19850208


因為鯉魚的蛋白質含量高而且質量佳,能給人體提供各種營養,營養價值豐富,還有清熱解毒,止咳下氣,補脾健胃的功效,所以生活中我不管是在外面吃飯,還是在家裡做飯,鯉魚可以說是非常受歡迎的,無處不在,所以鯉魚又有"家魚之首"的美稱。



湘人廣漂十年


鯉魚,身體側扁而腹部圓,口呈馬蹄形,須2對。背鰭基部較長,背鰭和臀鰭均有一根粗壯帶鋸齒的硬棘。體側金黃色,尾鰭下葉橙紅色。鯉魚平時多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沼的水草叢生的水體底層,以食底棲動物為主。其適應性強,耐寒、耐鹼、耐缺氧。在流水或靜水中均能產卵,產卵場所多在水草叢中,卵粘附於水草上發育。鯉魚是淡水魚類中品種最多、分佈最廣、養殖歷史最悠久、產量最高者之一。

鯉魚,在中國有兩千四百多年的養殖歷史,由於歷史原因,還有過一段“奇遇”。

唐朝乾元時,皇帝以為“李”與“鯉”同音,食“鯉”魚是犯“諱”,因此,朝廷頒佈了禁捕鯉魚的法律,並且規定,捉到鯉魚必須放生(在各地遍設放生池)——後世的“放生池”源於此事),賣鯉魚者罰打六十大板。這樣,鯉魚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被視為“神魚”,受到了禁食的保護,實際上卻打擊了鯉魚養殖業的發展。然而,因禍得福,禁食鯉魚,人們只好養青魚、草魚、鰱魚、鱅魚等魚,而這引起了我國養魚史上的一場革命:

四大家魚的養殖迅速發展起來,水層中上層,中層和底層的立體使用,食餌不同卻能綜合利用,而這是唐肅宗李烹始料不及的。後來的四大家魚中當然就不會有鯉魚的尊名了。




粒粒精品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我們所居住的地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農村的改變更是巨大,如果用一個詞語來概括的話,那就是“日新月異”,確實!隨著這些年國家的各種政策逐漸傾斜於三農後,農村的村容村貌,農業發展簡直讓人驚歎!平坦路,磚瓦房,自來水等等的到來,農民朋友們也是拍手叫好!不過對於大多數農民而言,最直接最深刻的感觸就是,這些年飲食上的變化。早些年,一日三餐粗茶淡飯的,營養達不到,乾點農活渾身沒勁的。而現在呢?頓頓白米白麵,雞鴨魚肉的綜合性飲食!特別是吃魚,對於北方的人來說,魚更是一年難吃一回。現在是想吃就吃,並且是換著花樣的做魚吃!

不過在眾多的魚類中,深受大家的青睞的魚還屬鯉魚,這是因為,鯉魚的蛋白質不但含量高而且質量佳,能夠給人體提供所需的各種營養,可謂是營養價值豐富,而且還有清熱解毒、止咳下氣、補脾健胃,健康長壽等功效。

生活中,我們無論是下館子還是在家裡吃,鯉魚可謂是處處都有生產,從這些種種不難看出鯉魚受歡迎的程度,所以鯉魚又有“家魚之首”的美稱!不過,雖說鯉魚在民間有“家魚之首”之稱,但是它真正的“地位”卻十分的尷尬。因為在“四大家魚”排行榜上並沒有鯉魚的位置。

那麼我們來先來看看四大家魚分別說的是哪四種魚。

第一種青魚,對於青魚有一大部分人表示沒聽過,也沒見過,青魚的背是黑色的,然後整體上看上去就像圓圓滾滾的圓棒,渾身差不多一樣粗,青魚是近底層魚類,與鯉魚接近同層偏上。食物以螺螄、蚌、蜆、蛤等為主,亦捕食蝦和昆蟲幼蟲。

第二種草魚,其實這種魚和青魚長得很像的,只不過青魚全身的鱗片和魚鰭都帶灰黑色,而草魚頭比較大,魚身體的主要是青黃色,目前草魚是水產養殖行業突擊最頻繁的、養殖人群比較多、範圍比較廣的品種。

第三種雨鰱魚,鰱魚,又叫白鰱,水鰱、跳鰱、鰱子,和其他三種魚好分辨,它身體有點扁長。魚身上的魚鱗還比較細小,它是以水生浮游生物為主要食物的大型淡水魚。這種魚的特點是,生長快、疾病少、產量高,多與草魚、鯉魚混養。

第四種鱅魚,此魚又叫大頭魚,頭大而肥,肉質雪白細嫩,是魚頭火鍋的首選。比如千島湖較為有名的剁椒魚頭就是以鱅魚為食材

瞭解完“四大家魚”後,咱們再來說說,既然在民間鯉魚被稱為“家魚之首”,可為啥又不在四大家魚行列中。

其實,鯉魚是較早的、並且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的一種魚,在文化積累上也佔據了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到了唐代,因為唐皇室姓李,因李和“鯉”為諧音,所以鯉魚的養殖,捕撈,銷售均被禁止。漁業者只得從事其他品種的生產,這就產生了的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四大家魚。這也是鯉魚不在“四大家魚”之列的主要原因!

當然四大家魚的來歷現在已經不好考證了,但“青草鰱鱅”之所以能被評為四大家魚,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四種家魚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制約了快速繁殖。那就是生長週期太長,許多年以後才能達到性成熟。針對這個情況,水產科研人員對這幾種魚開展研究,通過人工培育,終於突破了繁殖慢的問題。也正因為這幾種魚是通過人工干預而繁殖的,不是野生自然繁殖的,所以,稱為“四大家魚”。而我們更喜歡和熟悉的鯉魚,很小就性成熟,不用人工干預就可自然繁殖,因而,沒有歸到家魚的隊伍中來。

其次,鯉魚的生長速度和體積拼不過四大家魚,從逐利的角度就被放棄了。再有,鯉魚在野生環境裡很容易產卵繁殖,而且繁殖數量也非常多,可以剔除“家”的名號。最後就是鯉魚有一定的地域侷限性,導致市場的自然淘汰。


獨木橋上的木


鱗有十字紋理,所以名鯉。死後鱗不反白。有從頭至尾的脅鱗一道,不論魚的大小都有三十六鱗,每鱗上有小黑點。味道絕佳,處處都有生產。中國人餐桌上的美食之一。另:豔色圖紋錦鯉,在亞洲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