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和翁帆已經走過11年了,這觸動你相信真愛了嗎?

我是焱垚


據新聞報道,2019年8月9日,楊振寧攜妻子翁帆現身國家博物館出席南開大學百年校慶展活動,97歲高齡的老先生好似身體有些抱恙,全程戴著醫用口罩,但是看著精神狀態非常不錯,翁帆一路陪伴攙扶,更顯得夫妻恩愛。許是今日身體有些不適,翁帆顯得更加小心翼翼,一路伴隨著他猶如“貼身保鏢”。夫妻兩人雙手緊握十指緊扣,畫面充滿著老夫老妻的恩愛感。



而在稍早的8月4日,有網友在清華大學偶遇楊振寧和翁帆夫婦在校園內散步。天氣清爽,兩口子的心情都非常愉快,當網友向他們問好時,翁帆露出燦爛的笑容。時光飛逝,步入中年後翁帆漸漸發福,笑的時候臉上已有了褶子。



在遊玩的時候,他們遇到一群小朋友,楊教授友善的和他們合照,他望著孩子們露出一臉的父愛。楊教授和翁帆雖然沒有生育,但他和第一任妻子杜致禮育下兩子一女。

之前有微博在傳,說“楊振寧與翁帆和平分手,翁帆沒有得到一分錢遺產”,於是一些人就興高采烈,曰:看吧,翁帆賭輸了。在他們的眼中,翁帆就是為了錢才捨身於楊振寧的。但是他們不願意接受一個事實:翁帆的孃家是潮汕大族,其父親是企業老總,叔伯輩都是廳局高幹,論“錢力”,翁家要勝過楊家。

楊振寧有錢嗎?有錢。與這些滿口說別人被“套牢”的人比,楊振寧確實算有錢。他在1996年回國之前,就拿到了幾十萬美金的高額年薪,在石溪退休之後,馬里蘭大學還以45萬美金高薪向他伸出橄欖枝,但是一心回國報效的楊振寧,拒絕了這筆高薪。說楊振寧回國“養老”,等於擔憂馬雲退休之後沒錢交水電費。

但是,楊振寧又沒有錢。楊振寧雖然在工作的時候待遇很好,但是他歷年來陸陸續續已經向清華大學和祖國其他高等學府捐獻了很大一部分。馬里蘭大學提供的45萬美金年薪,他也沒有要,而是選擇了回清華執教。清華大學開出100萬元人民幣的年薪,就是這筆錢,楊振寧還是捐獻給了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1996~2018年,楊振寧在清華大學執教23年整,每年捐獻工資100萬元人民幣,就相當於2300萬元人民幣。如果按照1:6的匯率,則相當於380萬元美金。

2005年,翁帆與楊振寧結婚之後不久,又以夫妻二人的名義,向清華大學高等學術中心(由楊振寧親自創建,即後來的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捐獻了兩次,都是支票,一次是100萬美金支票,一次是97萬美金支票。合計197萬美金支票。

再加上1996年楊振寧把他在美國紐約的一套大房子賣得的120萬美金也捐獻給清華大學,合計380+197+120=697萬美金。這還不考慮1996年120萬美金的實際購買力。

此外,楊振寧在南京大學、東莞理工等六個高等學府設立了獎學金,大概陸陸續續捐獻了人民幣200萬元,折算成美金大約是33萬美金。

在1977年,楊振寧曾經捐助南開大學年輕學子赴美深造一年,一次性捐獻10萬美金。(不考慮1977年的實際購買力。)

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楊振寧還個人掏腰包從香港購買器材給南開大學理論物理實驗室,數額不明。

這樣,楊振寧累計捐獻給中國697+33+10+?=740萬美金+。如果考慮歷史購買力,至少1000萬美金以上。



除外,翁帆夫婦還向中央美術館捐獻了大量的珍貴文物藝術品。而諾貝爾獎獎章和證書,很早之前也捐獻給了香港中文大學。作為歷史上第一塊由中國人獲得的諾貝爾獎獎章,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意義非凡重大,如果拿出去拍賣,市場價值至少高達千萬美金,但是楊振寧毅然捐獻了出去。

所以說,如今96歲的楊振寧,雖然“有錢”,但是又不可能有太“驚人”的遺產。也自然不會給翁帆留下什麼物質上的遺產。

楊振寧的別墅是怎麼一回事呢?人民網報道過,在楊振寧2003年底搬到北京清華大學長住以前,清華大學早已蓋好了三幢“大師邸”,一幢給楊振寧,一幢給楊振寧安排到清華工作的林家翹,另外一幢後來給了楊振寧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請回清華的傑出電腦數學專家姚期智。也就是說,這些別墅並不是給楊振寧一個人住的,而是清華大學校方為了引進國際一流專家特意蓋的,而這幾位住別墅的專家,都是楊振寧邀請回國的。更何況,這些別墅僅僅提供了居住權,產權依然屬於清華大學。

而翁帆在和楊振寧結婚之前,就已經明白:楊振寧到處捐錢捐物,清華的房子也沒有產權。也就是說,就相當於幹休所,一旦楊振寧去世,作為遺孀的翁帆只有居住權,而不能繼承遺傳,不能買賣。

翁帆之所以依然願意嫁給楊振寧,看重的不是物質,而是精神財富和人格魅力,是學霸對終極學霸的終極膜拜。否則,翁帆為了錢,完全可以嫁給多金的中年人。這個不是更“划算”?以翁家的地位和人脈,這個並不是難事。

翁帆結婚之後,對丈夫楊振寧悉心照料,曾經在《中華讀書報》上撰文,為丈夫辯解。當時,由於楊振寧公開反對巨資建設大型對撞機,招惹了很多非議,有人就說楊振寧“太精明”。楊振寧加入中國籍被媒體曝光之後,也遭遇了很多冷嘲熱諷,說他是“利己主義者”。翁帆則站出來公開為丈夫說話,她說,我的丈夫楊振寧這個人一點都不精明,而是“很傻”。楊振寧不怕得罪人,為了國家的利益敢說真話,從來看不見他的精明,而是看見了他的傻。



翁帆撰文說道:

“今年3月2日晚,鳳凰衛視《鏗鏘三人行》就楊振寧先生放棄美籍一事進行討論。三位主持人有許多客觀的正面看法,可是其中說到有人認為楊先生為人很“精”,這與我所認識的楊先生的為人處世的態度卻是完全相反的。下面我舉幾個例子:

1、楊先生於1971年夏天回新中國探親訪問。回美國後在許多地方,包括許多大學和好幾個中國城,做了介紹新中國的演講,介紹“中國的天翻地覆的變化”,引起轟動。他的舉動也讓美國中央情報局多次找他“談話”。

2、1970年代後期楊先生出任“全美華人協會”會長,向美國社會介紹新中國,強調中美建交的必要性,遭到國民黨駐美國機構的辱罵。他當時這樣做,是承擔著一定的政治風險的。

3、1978年中央領導向楊先生徵求關於建造高能加速器的意見,楊先生知道,當時這個項目已經被作為國家戰略發展計劃之一,有關方面非常期待他表態支持。但是他認為,中國在“文革”結束、百廢待興之時,可做的事情很多,大加速器項目不是當務之急。於是他不附和任何人的意見,而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堅決反對這個項目上馬。

4、2016年多名外國諾貝爾獎得主建議中國造超大型對撞機,楊先生於9月初在網上發表一文《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又引起許多同行的不滿。他知道寫這樣的文章會得罪人,但是他必須說真話。

楊先生做人做事,總是客觀秉承著對與不對的原則,個人的利益從來沒有在他的思考範圍內,也從來沒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明哲保身態度。我看到的楊先生不是很“精”,而是非常地“傻”。”

翁帆是一個著名的才女,是清華大學的博士生(以香港居民身份入學,無需丈夫的特殊照顧),精通英文翻譯,2010年廣州亞運會會歌的英文版就是翁帆和楊振寧一起翻譯的。這些年,楊振寧出版了一些科學散文、科學雜文集,比如,《暮光集》、《晨曦集》,裡面有很多英文文章需要翻譯為中文,都是翁帆所完成。翻開這些作品,涉及到大量的自然學科的專業術語名詞,可謂翻譯難度頗高,這些都是翁帆的功勞。



楊振寧在不久前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說,他年老多病,不敢離開北京太遠。好幾次都高燒住院,正是翁帆日夜悉心照料,才讓楊振寧轉危為安。可以說,沒有翁帆的付出,就沒有楊振寧的高壽。那些造謠“翁帆套牢了”的人也不想想,如果翁帆為了“解套”,又何必如此用心的照料一個老人?

南開大學的葛墨林院士說,原本“說話刻薄”的一些同行,現在也對翁帆評價很高。而他認為,楊先生的健康身體,跟翁帆婚後的照顧絕對分不開。葛墨林院士特別強調說:“翁帆絕對是有功勞的。”



據葛墨林院士回憶,楊振寧再婚之前,葛墨林有次去清華探望,發現他穿著睡衣,臉色臘黃,發燒39.3攝氏度。雖然楊先生告訴他,身體如有問題會打電話求助,但葛墨林還是擔心,萬一有危險而電話不在手邊怎麼辦?

2010年9月,楊振寧突發高燒,陷入半昏迷狀態,說的話人們都聽不懂,進了重症監護室。葛墨林說,楊先生住院時,翁帆的照料有目共睹。

近些年裡,楊振寧已多次入院。葛墨林說,翁帆對楊先生照顧很細,楊先生冬天出門前,翁帆一定為他繫上圍巾。逛公園,走十幾分鍾路,翁帆就堅持要歇一歇,找一塊石頭,掃得很乾淨。

據清華大學朱邦芬院士透露,楊振寧、翁帆夫婦的共同話題很多。參觀美術展後,他們會分別找出最喜歡的作品,再看與對方是否一致。這是二人之間的小遊戲。

楊振寧並非不知一些人對於他這段婚姻的看法。他甚至曾與翁帆聯名撰文,回應一位香港女作家的批評。在寫給翁帆的詩裡,他稱她是“上帝恩賜的最後禮物”。

這一次,在南開大學,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楊振寧夫婦手挽著手。這是他近年出席公開活動常見的情景。在校方為他舉辦的生日晚宴上,他表示,自己雖然上了年紀,但精神上仍然保持年輕,也許這是自己對翁帆有吸引力的地方。早在訂婚之初,他就對朋友這樣講過。令葛墨林感到遺憾的是,外界跟楊先生沒有接觸的人,總是用世俗的眼光去看他,猜測他。而楊先生依然故我。

早就2004年12月17日,記者曾經找到了一位與翁帆關係較密切的同班同學,該同學見到記者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不要再打擾她了,今天一天,我們看到她為了躲避媒體用盡心機,網上更是有很多不公正的言論,令她傷心欲絕,我都替她難過,你們應該給她一個寧靜的空間。”該女生表示,很早時她就知道翁帆與楊振寧教授交往的消息,但當時並不知道他們已經在拍拖。直到這個學期才陸續知道這一秘密。“在我的感覺中,他們會很幸福的,因為從翁帆的講述能看出來,他們兩人情投意合,無論在對問題的認識還是生活小事上都很合拍。與翁帆一同學習了兩年半,從與翁帆的相處,我們深深知道她絕不是一個為了某種利益而生活的人。她很可愛,也很善良,更是一個單純的女孩,並不是如一些人評論的是‘看重金錢和名利的女人’!”應該說,“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

三聯書店總編輯李昕也有過他自己的闡述:

“的確,兩人年齡相差54歲,懸殊了一點。據此,網上有很多惡搞的言論,還無中生有地編派出了一些惡作劇的段子。這些,只能視為世俗觀念對於一場脫俗的愛情的本能抵制,無損於愛情本身的正當性和純潔性的。

我們的網友們太注重婚姻的外在條件了。時至今日,如果說,我們一定要強調相戀的男女必須門當戶對,或者兩人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相稱,否則就認為是不般配,這種觀點相信已經得不到多數人認同。那麼,同樣屬於外在條件,兩人的年齡差距就是愛情不可逾越的鴻溝嗎?恐怕也不盡然。

82歲,的確是高齡了,但是人的年輕和年老,重要的在於心態。楊先生的心態,一直保持青春不老,這是他能夠吸引翁帆的重要原因。他關心社會,關注人生,對周邊發生的一切永遠保持興趣,求知慾很強,還像青年人一樣熱愛學習。他與翁帆有共同的愛好,喜歡聽音樂,熱愛文學。我和楊先生有過多次近距離的接觸,談天之中,根本就感覺不到他的年齡。翁帆也說過類似的話。翁帆說,他和楊先生,是一對非常好的朋友,共同語言很多,因而生活中的樂趣也很多。就身體狀況來說,楊先生體力甚好,82歲時和翁帆兩人逛公園,還一起騎雙人自行車,楊先生在前,翁帆在後,一路拉風,歡快異常。如今,他們已經結婚10年,楊先生92歲,除了增加了一支柺棍以外,沒有什麼變化,還是精神矍鑠,思維敏捷,走起路來,腰板照樣挺直。

這樣的老人怎麼不適合再婚?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們心中有愛。婚姻是愛情的結果。報紙上常常介紹,說他們夫唱婦隨,相敬如賓,講他們出席各種活動,永遠是同出同入,手牽著手,而且“十指相扣”。這個動作被記者們敏感地捕捉到了。作為見證人,我可以證明記者所言非虛,而且我還要說,假如你看到他們,就會明白,這個動作,絕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而然的,發自內心的,以至於成為一種習慣,只要兩人一起出行,必定如此。作為一對戀人,這動作本不足為怪,但是大家是否想到,他們已經“十指相扣”了整整十年?!那些在網上妄議的人們,可否反躬自問,在你們自己的理想婚姻中,是否也有過十年“十指相扣”的經歷?這裡,我不由得想起一句俗語,說“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腳知道”。楊先生和翁帆是否幸福,的確不是別人可以妄加評判的。”


懷疑探索者


我一直相信世界上有真愛

就像楊振寧和翁帆

年齡不是問題

國籍不是問題

距離不是問題

唯有深深的祝福

才能慰籍我們相信世界上有真愛的心。





福州老傻


一起走過11年,絕對不簡單~

如果沒有愛,太辛苦;

就算演戲,也要演夠11年,說明演技厲害。如果你不相信,那就自己試試!

我相信一定是有愛的,女人最容易沉迷於男人的才華裡,更不要說是揚教授這樣的造詣!而能否長期一起生活,那男人的性格太重要,再不講理得潑婦也會在包容的男人面前妥協!當然,女人一般都不講理,而男人就一定要講理~[祈禱][祈禱][笑哭][笑哭]


意韻文


合不合腳,只有腳和鞋知道,有好多事情不能簡單的用世俗,高雅,高貴,純真,交易,各取所需等來形容,畢竟再偉大的人也有私生活和感情,再渺小的人兒也有一顆熾熱的心和夢想,套用一句“你好我好大家好”來結束吧




更久遠


男人為男人的不完全找到理由來歌頌,活在如此狀態的人是虛偽的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善良。

男人要知道男人對於女人的需求一直到死。如果人把扭曲的狀態認為是正常的描述歌頌,那麼進步要停止。什麼叫扭曲?什麼叫變態?

什麼樣的狀態是扭曲變態的婚姻狀況?

人需要對人性有徹底認識,不再活在肉體情慾中改變的人,才不會一直停留享樂在肉體敗壞的汙穢中,並且歌頌以為是正常幸福生活的錯誤。

認識男人的自私自利,認識男人的偽善,認識互相利用的扭曲婚姻關係,才能邁向發達與進步的大門,才會真正打開發達進步的力量之門!


真一飛


說心裡話,他(她)倆的婚姻我是不贊成的,什麼理想呀真愛呀都是假的,都是慮榮心在作怪,既然是明人就要起個好的帶頭作用。在社會主義的中國,我認為他(她)的做法不可取。


沙潁河畔


說實話這個年齡差距真愛還能有嗎?反正搭夥過日子是真的,楊振寧的福氣也是真好,翁帆能得到的只是青春不復再來,本當像翁帆這個年齡是正當年,正和子女們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的時候,到如今卻在流言非語中渡過,真愛不真愛只有她本人知道,傍人只是看表面而已,做好自己別老戴有色眼睛去看待別人。


43152197高聰


愛情是沒有的,更談不上真愛,,,一個長者,如果有真愛,那麼,他無論如何都不會追求或答應與一個孫輩女孩子的牽手;這是不負責任的,,,


用戶1656108939603


今日頭條為什麼老是拿人家的婚姻來評說?人家相處的好好的,經常評論是什麼意思嘛?


用戶9775631789110


楊振寧和翁帆才走過11年?兩人結合時楊振寧是82歲,翁帆是28歲,如今楊振寧已經97歲了,事實證明楊翁兩人已經走過15年了,不知道提問者是如何計算得11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