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題材的另類書寫

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不幸的生活中儘量保持一顆平和而樂觀的心。

《天衣無縫的她》| 悲情題材的另類書寫

韓國影片《天衣無縫的她》以72歲的失孤老人與毫無血緣關係的外孫女共同生活的故事為創作主體,通過對其生活日常的展現,再現社會老齡人群與留守兒童這一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態,並期以此呼籲公眾的關注以便促進社會政策的完善。

“情感”成為影片不變的討論主題之一,不論是愛情、亦或是親情,又或是友情,以這一主題貫之的影片總能在賺取觀眾同情的同時獲取大量的輿論關注。

《天衣無縫的她》| 悲情題材的另類書寫

影片《天衣無縫的她》並未採用這類影片常用的悲情模式來講述故事,而是以一種更為輕鬆詼諧的方式呈現將這樣一個較為深刻的影片內核。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主要人物均為女性,72歲的卞末順奶奶是一個患有間歇性老年痴呆的獨居老人,唯一的女兒在年少離家出走之後便與家人失去聯繫,再次知曉其消息時,則是兩個年少的孩子抱著骨灰盒回到家中。

《天衣無縫的她》| 悲情題材的另類書寫

也正因此,7歲的“外孫女”恭珠帶著還在襁褓中的妹妹珍珠與外婆卞末順開始了一段不可思議的“同居”之旅。

影片所講述的故事本體並不輕鬆,但導演卻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將其呈現,以此消解影片題材本身帶來的沉重之感。

繡絲巾是72歲的卞末順唯一的經濟來源,奶奶每天帶著顏色鮮豔的絲巾,細心地打理著花白的頭髮。

《天衣無縫的她》| 悲情題材的另類書寫

與傳統認知中的老人形象不同,導演並未將其塑造成為一個老態龍鍾的老人形象,而是儘可能的將其“年輕化”。

針對於這樣的角色建構,一方面出於對影片風格的考量,更多地在於打破一貫對於老人形象的固有認知,同時減少與影片中另一主角恭珠的“視覺年齡差”,縮小與觀眾的溝通障礙,營造出更為和諧統一的影片觀感。

為使影片更加貼合現實生活,片中的人物性格也並未過度“美化”,在符合影片情節發展需求的再現合理而真實的人物性格。

《天衣無縫的她》| 悲情題材的另類書寫

迫於生活,72歲的奶奶揹著襁褓中的珍珠,帶著恭珠去超市中“偷竊”贈送的尿不溼與奶粉,但在被超市員工發現之後主動承認過錯,並解釋原因。

而7歲的恭珠為了給奶奶換一副新的老花鏡而在教室偷拿同學錢包的時候,透過生活艱辛的表象之下,更多的是對恭珠教育問題的擔憂,以及由此引發的對留守兒童心理疏導功能缺失的思考。

《天衣無縫的她》| 悲情題材的另類書寫

回到影片本身,即便由題材所增加的影片亮點也仍未能遮蔽影片本身的邏輯缺陷以及敘述單薄的問題。

卞末順奶奶的女兒因為何原因而離家出走的這一關鍵問題影片從頭到尾並未提及,只是簡單地由第三者的口吻一帶而過,從而造成影片整體的邏輯混亂。

同時,關於7歲的恭珠和襁褓中珍珠的身世問題,片中也只是含糊帶過,並未展開敘述將事件緣由還原給觀眾。

《天衣無縫的她》| 悲情題材的另類書寫

而針對恭珠為何不是親生的外孫女這一影響事件發展的核心問題,通過影片可以看出導演是有所準備的,並試圖在觀眾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將這一問題拋出,以期將影片帶至情感的高潮。

但通過影片,這一問題卻並未得到更為合理的解釋,觀眾達到情感的高潮後故事線索戛然而止,留存於心中的疑惑也沒有得到解答。

《天衣無縫的她》| 悲情題材的另類書寫

包括恭珠為何在被他人觸摸到頭髮之時會產生本能的躲閃反映,這樣的細節缺陷處理在影片中比比皆是,本應成為影片增彩的亮點,但多而不精的元素設置一定程度上使得影片整體落入繁縟的俗套,從而影響影片邏輯的完整與敘事的表達。

除此之外,整部影片的戲劇衝突完全依靠於老套的情節橋段,比如,襁褓中的珍珠生病後被查出患有造血障礙,影片雖未明確指出疾病的名稱,但熟悉韓國影片的觀眾也依舊能輕鬆猜到劇情的走向;

《天衣無縫的她》| 悲情題材的另類書寫

再有,卞末順奶奶無法擔負恭珠與珍珠的生活重擔,加之自身病情的惡化,只能忍痛假裝厭惡恭珠,將其“趕走”,之後便如所有韓劇一般,恭珠誤會外婆再到最終理解外婆……諸如此類的情節比比皆是。

導演並未合理有效地區分電影與電視劇的區別,同時也未能把握電影的時長特性,將影片的主要問題解釋清楚,這一問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影片發展的節奏以及整體觀感。

《天衣無縫的她》| 悲情題材的另類書寫

因此,針對於本片的評價更多地出於對影片所表達的題材本身的評價,畢竟年齡的差距與生活習慣的差別和對血緣問題的關注,從某些程度上來看這些元素的拼接還是能夠喚起觀眾情感的共鳴以及吸引社會關注和輿論的焦點的。

但由影片本身所呈現的表述缺陷也依舊值得日後此類影片借鑑,畢竟隨著觀眾觀影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發展的需求,僅依靠題材本身的亮點來吸引觀眾是遠不夠的,我們所期待的是透過影片所傳達的問題以求喚起社會大眾對此現象的關注。

《天衣無縫的她》| 悲情題材的另類書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