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已統一北方,孫、劉歸順就行,為啥非要分裂國家、生靈塗炭?

長喜1690202815422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大一統”思想深入人心,秦、漢兩朝統一局面下的好處也眾所周知,作為接受過儒家思想薰陶的曹操劉備孫權三人,自然也會認同國家應該統一。

然而,認同“大一統”思想是一回事,事到臨頭如何選擇是另一回事。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天下乃人人之天下,並非一人一姓之天下,劉氏憑“實力”失去了對天下的掌控,對於其他人來說,都有資格角逐天下。不是說曹操統一北方了,其他人就得俯首稱臣,競爭的資格是公平存在的,不會因一種思想,或誰先佔優勢而消失。劉備、孫權同樣有一統天下的大志,曹操越強,只會激發兩人的鬥志。

曹操一統北方,為避免國家分裂、生靈塗炭,劉備、孫權投降歸順,這只是一種理想局面,事實上很難發生。中國古代是“家天下”,以“家”為基本單位的小農經濟為社會基礎,為應對風險,增強競爭力,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形成家族,先有家再有國,家族利益高於國家利益。

以曹操為例,曹仁、夏侯惇等曹氏宗親作出了巨大貢獻,曹操自然也要回饋、維護曹氏一族的利益。曹操雖打著大漢朝廷的旗幟,實際上得利最大的是曹氏宗親。同樣,劉備和孫權也要為各自背後的家族負責,為支持本勢力的家族們負責,投降意味著要拱手讓出許多利益,這些家族們當然不甘心。

於個人而言,劉備、孫權在曹操的誅殺榜上高居前列,他們的屬下可降,甚至是家族旁系也可以降,唯獨領頭的不能降。降了,就是把小命交在曹操手中,曹操是不會留下這兩個有影響力的隱患。

如果兩人投降,天下一統不可阻擋,曹操不用再為維護榜樣而發愁,生死真就在曹操一念之間了,於情於理,於公於私,都不能投降歸順。


寒星針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罵王朗一段裡,王朗認為天下是有德者居之,曹操掃平群雄,有大功勞於天下,該做這天下的皇帝,讓諸葛亮不要頑固抵抗,投降過來一起過安生的日子。諸葛亮痛斥王朗的言行違背了人臣之德,最後直接攻擊人身,把王朗給罵死了。

這一段其實王朗與諸葛亮討論的事情,是一個關乎政權正統的問題,就是誰應該來做這天下的皇帝。王朗沿用周代的政治倫理,說“以德配天”,有德者而居之。諸葛亮則認為曹家是漢臣,卻行篡位之事,是德行有虧,不能做皇帝。他們其實都是在自己的立場上來解釋自家政權的合法性,王朗說曹家建有大功業,是萬姓推舉出來的皇帝;諸葛亮說漢家福澤綿延,國祚不絕,是從漢獻帝那裡繼承來的皇帝。

正統,這個詞比較玄乎,其實說白了就是統治合法性的問題。統治的合法性,就是要解決如果你來做王,別人為什麼要聽你的招呼的問題。這個合法性有幾個來源,一般來說是有民主選舉、君權神授、社會價值的反射性認同等幾種方式。傳統意義上,中國曆代王朝之所以強調正統,其實強調的就是君權神授體系。皇帝的權力是天神給予的,你敢不聽嗎?歷朝歷代都說是黃帝一脈,百姓而為同一家,善擇國號以明其德。

在劉備時期,就經常把“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的口號掛在嘴邊,這其實也是在為自己的勢力尋找合法性,甚至諸葛亮出師北伐也是在為蜀漢政權尋找合法性,不然為什麼蜀中民眾要聽從一幫外鄉人的命令呢?

那麼曹操能不能大度一些?只要孫劉兩家維持表面的恭順,大家和氣生財就好,這樣也就不用大動干戈了。從上面的分析就可以得出,這根本行不通。曹操不去打他們,他們也會找點事來打曹操,不然他們就沒有辦法說服他們統治區的民眾。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中國的地緣特點也決定了南北分立時間不可能太久,中原板塊的實力在農業經濟為主流的時代過於強大,只要中原安定,南方始終不能成為其對手。而根據禮法,大一統政治,又是正統的必要條件。所以自命正統的王朝皇帝,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標就是完成大一統,這樣才能祭祀天地,封禪泰山,青史留名。

何為大一統呢?秦始皇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意即不僅僅是領土方面完成漢地統一,還要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乃至於思想上都完成統一建設。

曹操之所以天下三居其二也不稱帝,可能就是因為在孫劉那裡吃了虧。所以他說如果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意思是如果曹丕有能耐,就學周武王滅商之後,完成大一統再建立新的皇朝吧。可是人心都是肉長的,尤其是居於上位的人,即使你衣食無憂了,可是那些跟隨著你打天下的人可還想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呢,誰不想攀龍附鳳,要個開國元勳噹噹?曹操是實幹家,自己有軍功,還能鎮得住場子;曹丕帶兵的機會少,軍功不顯,如果不立即篡位,把天下名器收歸己有,難保那些將領們不會分化瓦解。

所以,曹丕急匆匆的篡位,其實就是想坐實了曹魏王朝的天下,讓別人沒有挑選,只有這一個可選項。為了使曹魏政權更有合法性,曹丕不僅靈前火速即位,還立即開始了三辭三讓的禪讓流程,證明自己的天下不是搶過來的,自己的皇位是推選出來的。

這可能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


而知而行的歷史


導語:

曹操已是天下三分有其二,為何劉備、孫權不歸順曹操?如果歸順了曹操不僅促進了國家統一,並且不再有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這太平盛世豈不是英雄們所願?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對於曹操、孫權、劉備這樣的梟雄們,他們逐鹿中原,導致生靈塗炭、血流成河,目的無非是為了登上權力的殿堂,成為九五至尊。

對於周瑜、諸葛亮、司馬懿這樣的謀士們,他們唇槍舌劍,爾欺我詐,

目的無非擇明主,建功業。他們講忠孝、追求正義,講究正統。

所以上題答案來了:孫權、劉備等諸侯們為王土而戰;諸葛亮、周瑜等謀士們為忠君而戰!

劉備、孫權不是不渴望統一,不過他們心目中的統一是消滅對方勢力,自己統一中原。即使不能統一中原,也要保護好自己腳下的王土。這就是劉備、孫權為什麼不歸順曹操的原因。

孫權、劉備為王土而戰

赤壁之戰是曹操錯失統一中原的關鍵一戰,也是三國鼎立的基礎,我們不妨從赤壁之戰說起,看看孫權、劉備為何面對曹操百萬雄兵不選擇歸順。

一、劉備有稱霸天下的鴻鵠之志!

劉備出生貧苦,“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蓆為業”,不過小時候便有“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的豪言壯志。後來劉備雖然一直寄人籬下,其鴻鵠之志卻從未忘記。

曹操發兵徐州時,徐州牧陶謙不敵曹軍,求援劉備。劉備雖然兵僅千人,為了刷存在感,前往救援。陶謙病亡,將徐州託付於劉備。劉備不從,下邳陳登勸說劉備:“漢室頹廢,當於徐州為根據,建功立業,匡扶漢室。”

劉備不從,陳登換了一種說法:“上可以匡主濟民,成五霸之業,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於竹帛。”劉備遂領了徐州,劉備在此雖然有謙虛推諉之嫌,不過“成霸王之業”倒說到了劉備心坎上。其匡扶漢室為虛,成霸王之志為實。

《三國志•先生傳》:今欲為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民,成五霸之業,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於竹帛。

二、劉備也曾歸順曹操,事實證明水火不容。

劉備駐沛縣時,由於呂布出兵攻打沛縣,劉備兵敗被迫投靠曹操。曹操禮賢下士,起初也厚待劉備。

“曹公厚遇之,以為豫州牧。”時間久了,劉備雄心就暴露了出來。曹操生性多疑,自然能看穿劉備雄心,於是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一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來試探劉備。劉備自是吃驚,竹筷掉落在地上,碰巧天空雷鳴電閃,劉備以懼怕雷電為由掩飾。事後,劉備自知曹操容不下自己,加上身陷“漢獻帝衣帶招”事件,劉備遂找藉口及時脫身。

一山不容二虎,曹操、劉備同為梟雄,豈能相容。對於曹操而言,“

臥榻之上,豈容他人鼾睡”,所以必然要除掉劉備。

三、劉備一直敗北,對抗曹操首先是為了保命。

劉備因漢獻帝衣帶詔事件外逃後,一直被曹操追殺。曹操視劉備為後患,除之為快。

曹操:“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

曹操的窮追不捨,使劉備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幾乎已容身之地。劉備逃亡於夏口之時,已是艱難之極。戰曹操或許還有一線生機;順曹操必死無疑。所以赤壁之戰劉備首先為了保命。劉備的一線生機就寄託於諸葛亮出使東吳。

《三國志》備進住夏口,使諸葛亮詣權,權遣周瑜、程普等行。

四、生子當如孫仲謀

東吳歷經三代經營,有其以下兩個顯著特點。這些特點決定孫權不會歸順曹操,將江東拱手相送。

①江東之地,易守難攻。

②東吳內部家族利益一致,對敵能團結一致。

縱觀三國史,東吳無論對曹操的赤壁之戰,還是對劉備的夷陵之戰,以及曹丕率三十萬之眾來犯,孫權都能以少勝多,化險為夷。難道是東吳將士戰鬥力高?也不盡然,東吳在攻城掠地中,卻很少能取勝,例如兩次合肥之戰,孫權親自掛帥,都無功而歸。所以可以

總結如下:東吳主動進攻的戰役,基本沒有勝仗;而被動防守的戰役,基本沒有敗仗。原因在於一方面,東吳江東佔據天險,易守難攻;另一方面,東吳內部家族利益一致,在面對外敵時能做到團結一致。

所以從根本上說孫權不會歸順劉備。其次孫權通過魯肅、周瑜分析,曹操雖擁兵百萬也不是不可戰勝,既然有勝算何必還要歸順曹操。

孫權能戰勝曹操的有利條件:

①江東據天險,易守難攻。

②吳越善水戰,曹軍善陸戰。

③曹軍士兵多北方人,水土不服。

④曹軍中荊州降兵,軍心不穩。

⑤馬超、韓遂尚在關西,構成曹操後患。

⑥曹操遠道而來,強弩之末。

⑦江東經歷孫氏三代人經營,人心團結。

孫權有這些取勝的條件,何必北面稱臣。並且曹操南征,首當其衝的是劉備,最終目標是孫權。這一點由《資治通鑑》記載的曹操寫給孫權的信可見一斑。

《資治通鑑•卷六十五•漢紀五十七》曹操遺權書曰:“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孫權一代傑豪,面對曹操下的戰書,豈能不戰而降。

荀彧、諸葛亮等謀臣們為忠孝而戰。

荀彧、諸葛亮等這些頂級謀士們為什麼不促進國家統一,而是採用縱橫之術,使國家戰火紛飛,民不聊生?

文人謀士講究“忠孝”。忠,何為忠?忠君,誰為君?君為“漢室”,誰又是正統的“漢室”?

劉備自稱漢室之後,打起了“匡扶漢室”的旗幟,以示正統。

曹操每出征必有天子檄文,“挾天子以令諸侯”,以示正統。

老大的旗幟打了出來,期望建功立業,追求忠君的文人謀士就開擇主站隊了。選擇劉備為主的謀士們,認為曹操挾制皇帝是奸臣,必須除之;選擇曹操為主謀士們,認為劉備不聽天子令,必須伏法。因此雙方寧可山河支離破碎,百姓生靈塗炭,也要建立起漢代正統的王朝來。

總結:

梟雄劉備打著“匡扶漢室”的旗幟,志在一方霸業,稱曹操為賊臣亂子,如果歸順曹操不但壯志難酬,並且性命難保;英雄孫權,據長江之險,聚三世基業,民心所歸,有與曹操一決雌雄的資本,所以不歸順曹操。

後人看歷史,感覺孫、劉歸順曹操不僅統一了國家,也免了生靈塗炭。身處三國時代,站在孫權、劉備的視覺上,寧可粉身碎骨,也不能讓曹操獨自竊取了漢室的天下!


童眼看世界0


我是三維策論,歷史愛好者,在這裡回答你的問題。

東漢末年,董卓禍亂朝綱,各地軍閥混戰,國家分裂,生靈塗炭。直到公元205年,“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才逐步統一了北方,他一掃割據中原的各方勢力,實力大增。雖然赤壁之後劉備孫權割據南方與曹魏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但是蜀漢和孫吳的實力要遠遜於曹魏。為什麼劉備和孫權此時不歸順曹操,反而要分裂國家,使得生靈塗炭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 曹操並非漢室正統

曹操是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黃巾起義的時候他率軍征戰,屢立戰功。董卓亂政之時,曹操堅決抵制,並且首倡義軍,討伐董卓。天子蒙難,各地諸侯不聞不問,唯有曹操迎奉天子,遷都許昌,使得社稷安定。按理說曹操控制的北方政權應該是匡扶漢室的,劉備孫權如果忠於漢室就應該歸順朝廷。可事實上北方朝廷是曹操控制而不是漢獻帝控制,曾經的天下之主已經淪落為曹操翻雲覆雨的工具。劉備和孫權就是看透了這一本質,聲討曹操稱其“名為漢相,實為漢賊”。

由此可見,雖然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給自己掌控北方披上了一層合法的外衣,但是劉備孫權並不買賬,更不用談歸順了。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劇照)


第二、 曹操沒有快速統一天下的實力

官渡之戰曹操擊敗了最大的競爭對手袁紹,奠定了他一統北方的基礎。但是曹操依舊不具備統一天下的實力。當時除了孫劉之外,關隴有馬超等軍閥割據,遼東有公孫氏稱王,曹操已經佔據的地盤也是叛亂不斷。赤壁之後,遭受挫折的曹操威望受損,各地勢力開始蠢蠢欲動。再加上曹操水軍戰船盡失,更是無力征服水網縱橫的江南。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之下,曹操並沒有絕對的實力去彈壓孫劉,更達不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赤壁之戰的時候天下形勢)


第三、割據稱霸和興復漢室,孫劉有稱霸天下的野心

曹操統一北方之後,率軍南下意圖統一中原,如果孫權和劉備想要投降曹操此時就是最佳時機。就像當時的劉琮一樣,劉琮佔據荊襄,實力遠勝劉備,但是他卻在此時的投降了曹操,說到底就是劉琮沒有爭霸天下的志向。在這種情況下荊州大小官員也早就商量好了要投降曹操。

東吳與荊州情況類似,論國力東吳比荊州強不了多少,並且內部也有很多投降派。他們聽說曹操率軍南下紛紛勸說孫權投降。可是和荊州不同的是東吳不但有一個有野心的君主——孫權,還有一群以周瑜、魯肅為代表的主戰派。魯肅更是勸諫孫權說"江東眾臣都可以投降,唯有主公不能投降"。臣下們投降了曹操還可以保住眼前的榮華富貴,因為曹操需要用他們來治理江東,可是孫權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寄人籬下的日子並不好過,再也無法掌握實權。何況孫權還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於是這堅定了孫權抗曹的決心!

(孫權有稱霸天下之心,劇照)


劉備和孫權的情況類似,但是他抗曹的決心還要勝過孫權,因為他本身就是被曹操打到南方的。當他逃離許昌,斬殺車胄奪取徐州的時候就和曹操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更是表明了他堅決抗曹的決心。

因此孫劉二人一個為了爭霸天下,一個為了興復漢室,兩人都不會投降曹操。

(劉備有匡扶漢室之心,劇照)


綜上所述:

曹操統一北方之後,劉備和孫權之所以沒有向曹操投降一是因為曹操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並不是漢室正統。二是因為曹操雖然統一北方,但是卻沒有絕對的實力鯨吞天下,孫劉二人並沒有失去希望。三是因為劉備和孫權一個想要興復漢室,一個想要割據一方,都有些稱霸天下的野心。所以孫權和劉備不會投降曹操。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已經解答了題主的疑惑。 歡迎留言討論,更多精彩,關注@三維策論 以上圖片皆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

三維策論


東海末年群雄並起,冀州袁紹,徐州呂布,兗州曹操,宛城袁術,益州劉焉,荊州劉表,漢中張魯,西涼馬騰等諸侯割據一方。196年漢獻帝從長安逃亡到洛陽,被曹操迎接回許都,從此開啟了奉天子以令諸侯。

魏武揮鞭:曹操消滅了袁術,呂布。 200年官渡之戰消滅了袁紹。緊接著平定烏桓,曹操最終統一中國北方,劉琮投降曹操之後,曹操應該在荊州水軍的基礎上,苦練水師兩年,再水陸兩路從長江和荊州南方進軍東吳,一鼓作氣可以滅了東吳。 但是208年劉琮投降後,曹操立馬進攻了東吳,犯了不知彼的重大錯誤,以自己佔優勢的步兵和騎兵和東吳優勢的水軍在長江上大戰,曹操為了有利於步兵和騎兵竟然把大船首尾用大鐵鏈緊緊鎖住,結果給對方用火攻創造了很好的機會,結果可想而知。

赤壁之戰,曹操元氣大傷,丟了荊州,需要休養生息,不具備再次大規模用兵的實力,而且西涼馬騰,漢中張魯還沒有平定,曹操後方還是存在各種不穩定因素。

劉備趁勢崛起,圖了荊州,平定西川,漢中強勢崛起,後期孫權智取荊州,算是三國鼎立之勢形成,不容易被打破。


食傷生財


曹操在公元200年官渡之戰擊敗袁紹以後,具備了統一北方的實力。

公元208年曹操率軍南下在赤壁之戰被孫劉聯軍擊敗,赤壁之戰以後劉備打敗劉璋,攻佔益州,曹操雖然擊敗關中馬超和韓遂等關中聯軍,又打敗漢中張魯,但是漢中最後被劉備攻佔,曹操統一了北方,實力超過孫權和劉備,也無法消滅孫、劉兩方,曹、孫、劉三方鼎立之勢基本形成。孫、劉兩方不歸順曹操原因如下:

1、曹操軍事實力沒有強大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地步,孫、劉兩方也具有一定實力。

曹操在官渡之戰打敗了北方實力最強的袁紹,地方許多軍閥實力派還是不想真心實意歸順曹操,像關中馬超、韓遂,荊州劉表、劉備,江東孫策、孫權等,孫策甚至有乘官渡之戰時機襲擊曹操佔據的許昌的想法,只是被殺身亡計劃落空。

孫堅、孫策、孫權經營江東多年,有一定實力,孫策臨死時還告訴孫權守住這份基業,不會輕易歸順曹操的。劉備始終以興復漢室為已任,參與了董承衣帶詔事件,和曹操鬧翻了,不會輕易歸順曹操的。歷史經驗證明,一定條件下,軍閥實力派之間只有依靠戰爭才能征服管理對方。

2、長江天塹是曹操統一巨大障礙。曹操統一北方,軍事實力尤其騎兵戰鬥力強大,但是水軍實力弱,不善水戰,這也是赤壁之戰曹操失敗的原因之一。而且孫權方面周瑜訓練的水軍戰鬥力較強。曹丕取代漢獻帝以後,也帶兵來到了長江邊上,只能望江興嘆,假如沒有長江阻隔,曹操極有可能會消滅孫權、劉備勢力。

3、孫權、劉備不是等閒之人,都具有很高水平。東漢末年軍閥林立,有的搞的不行只好歸順他方,像張繡在賈詡勸導下歸順了曹操,馬超武藝高強,是一時豪傑,但是政治水平一般,鬧內訌,後來歸順劉備。孫權能識人,善於團結部下,江東集團在孫權領導下團結穩定,孫策說孫權能領導好江東集團,連曹操都稱讚孫權有水平,曹丕也承認彼有人焉,不可圖也。劉備是出色政治家,政績卓著,始終有一批追隨者,而且善於韜光養晦,把握時機,少有大志,意志堅定。孫權和劉備領導治理下的範圍輕易不會歸順曹操的。

4、曹操名義上代表東漢朝廷,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存在不被地方派認可現象。周瑜曾說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諸葛亮也說漢賊不兩立,王室不偏安。當時許多軍閥實力派不認可曹操正統地位,說曹操有篡漢自立的野心,曹操道義上站不住腳,留戀擁護漢室的人自然不會歸順曹操。曹操出身問題就讓一些人詬病,像司馬懿當初存在曹操是宦官家庭出身而不願意為曹操效力的現象。

5、曹操勢力也是一步步發展起來的,起步時沒有代表東漢朝廷,當時許多地方實力派軍閥都是逐漸發展起來的,有擁護追隨者,做大後很難主動歸順對方,像元末明初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等諸多地方勢力一樣,只有靠兵戎相見,分個高低才會有結果。

黃巾起義和董卓之亂以後,東漢朝廷處於名存實亡境界,各地軍閥實力派招兵買馬,互相攻伐,有兵佔地盤就想說的算。曹操在家鄉也是散盡家產,組建軍隊,逐漸發展壯大起來。在發展過程中,曹操曾遇到過不少次挫折,孫權勢力和劉備勢力也是逐漸發展壯大的,這樣發展起來的軍事地方實力派是很難主動歸順的。

6、曹操當時一些作法存在德𣎴配位現象,讓孫、劉等人找到不歸順理由。曹操是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文學家,對歷史發展貢獻不小,但是曹操領軍隊屠城、盜墓、殺伏皇后等等作法讓當時一些人意見很大,像最初歡迎曹操的張邈等人都反叛了曹操,曹操一些作法不符合封建傳統倫理道德標準,這也為孫、劉等人不歸順曹操提供了理論依據。


大白白野


常言道,寧為雞首,勿為牛後。只要稍微有一點野心就會算計自己的利益。能夠割州據郡,稱霸一方的人都有他自己的過人之處,這樣的人肯定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也明白自己的核心利益在什麼地方,他們做事情之前,都會前後比較自己利益得失,他們的選擇都會是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向,怎麼會輕易的送上門任人宰割?

東漢末年,董卓禍亂朝廷之後,各地軍閥紛紛割州據郡,然後為了擴張地盤,找各種理由四處征戰,經過十五年的征伐,公元205年,挾持漢獻帝的曹操逐步統一北方。這時候天下還有自己獨立武裝的只有馬超、韓遂、張魯、劉璋、劉表、孫權、劉備、公孫淵。等人。面對消滅主要敵人袁紹的戰績,曹操信心大振,按這個節奏,曹操自己都會覺得,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一統天下。

在這個願景之下,稍微休息整頓之後,曹操打算一鼓作氣,率軍南征荊州的劉表,天公作美,曹操還沒有到達荊州,劉表就自己病死,繼承家業的劉表次子劉琮直接投降,曹操大搖大擺的進入荊州,他不僅獲得了荊州的地盤,還有充足的糧草,訓練嫻熟的水軍,歪史猜測這應該給他另外一個錯覺,是不是立刻威嚇孫權,迫使他投降?

果然,曹操立刻調整戰略方向,將兵鋒指向了佔據江東的孫權,沉浸在劉琮不戰而降的錯覺中曹操給孫權寫了一封信:

《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孤近承帝命,奉詞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荊襄之民,望風歸順。今統雄兵百萬,上將千員,欲與將軍會獵於江夏,共伐劉備,同分土地,永結盟好。幸勿觀望,速賜迴音。”‘

在演義中,曹操將矛頭指向劉備,好一個假虢伐虞,這樣的信無論是誰都要懷疑,因為當時的劉備無尺寸之地,本來寄居的荊州現在歸了曹操,不知道曹操要和孫權共分劉備的什麼土地?難免讓人生疑。而資治通鑑中,就委婉的多,僅僅是說劉琮投降之後,我整治水軍,為的就是和你一起在吳中打獵!

《資治通鑑•卷六十五•漢紀五十七》曹操遺權書曰:“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無論演義還是史書,不管曹操是不是真的有給孫權寫過這樣的信,總之來說,本來曹操劉表之戰突然間變成了曹操孫權之戰。事實上,斷定天下英雄,使君與操的曹操低估了孫權,高估了劉備。這封包藏禍心的信讓江東人心惶惶,恩威並用的措辭讓孫權不得不做出決定,要麼和劉琮一樣投降,要麼和劉備結盟,同曹操大幹一場!

在孫權收到信以後,躊躇不定,正好魯肅一句話指出了孫權的關鍵要害:

肅曰:“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願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權嘆息曰:“諸人持議,甚失孤望。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

魯肅所說的正是人性的弱點,孫權歸降的後果是好不到哪裡去。孫權也明白這個道理,一旦屈膝投降,恭迎曹操就不可能有好果子吃,面對這樣的局面,只好賭一把,戰場上的事情,鹿死誰手不一定呢。於是主動派人聯合劉備一起抵抗曹操。

那麼,劉備呢。十多年以來一直以漢室宗親的身份打算恢復漢室,和曹操差不多同樣的起點,但是兩人南轅北轍,背道而馳,但是即使這樣,不甘居於人下的他根本不投降曹操,要投降早投降了,何必等到曹操南下,劉備寄居的荊州不戰而降,在長坂又被曹操打的丟盔棄甲,這時候如同喪家之犬。

但是這時候,劉備即使這樣落魄,仍然有自己的信心來抵抗曹操。因為劉備的班底一直在,當初跟隨自己的人馬幾乎沒有損耗,只要有這一班人他就隨時有再起的可能。或許當初青梅煮酒給劉備一劑強心針,讓他堅信自己也是英雄,既然是英雄就不應該寄人籬下委曲求全。所以還是仍然一副打不死的小強的姿態屢敗屢戰,等待命運的垂青!


歪史


我覺得樓主的意思應該是:三國時期紛亂戰事和國家統一的關係。

首先說一個客觀現實:三國時期特別是曹丕時期,三足鼎力,所以戰事不多,但是戰爭規模很大。曹操赤壁之戰後還有徵西涼的戰爭,他事實統一北方時間很短。

因為三國時代已經是三家獨立,而且都是正統,所以他們的戰爭一般不是胡亂發動,而是有長期準備。

三國獨立後,三家戰爭本質是爭正統:曹魏來自漢獻帝,自認是正統。蜀漢劉備是來自漢獻帝衣帶詔,自認正統。孫權是因為你兩家掙正統,所以我稱帝,叫做孫吳。這三家都是一箇中國。

所以這三家的戰爭很正式,沒有民不聊生的事件。民不聊生大量是黃巾之亂後到三國之前,因為沒有正統,大家瘋狂搶東西殺人。只要是正統,一般都不會肆意殺人。

爭正統的特點是:民間安穩。戰爭正式。所以民不聊生不是這個階段的特點。

倒是很多自立為帝的人濫殺無辜,那個時代才是民不聊生。

除了三國,還有爭正統的例子是南北朝。比如遼國和北宋的戰爭本質是爭正統,而不是無謂的搶地盤。雖然法理上遼國是正統,但是北宋做了很多文章比如王道正統之類,劉備就是那個時期地位提升的。其實這種例子史不絕書,今天都能看到。


夢香寒冰


孫、劉兩家不認為自己是在分裂國家!天下大亂、兵戈四起只是重新建立穩定秩序的必要行為。

孫權、劉禪在曹操統一北方,成為當時最大的地方政權時,為什麼不認同他是新的天下之主呢,有兩點:

其一、還不到投降的地步,自身利益難以割捨。

其二、不認同,不服氣。為什麼你曹操和蜀國/吳國不歸順於我,讓我做這天下共主之皇帝!

彼時曹操勢力確實是三家最大的那一家,但還沒有到完全沒能力掰腕子的地步。不打上一打,怎麼可能!

其實後來,諸葛亮北伐失敗身死,鄧艾大軍壓境,蜀國立馬很乾脆的投了;吳國一直認為自己地利優勢被晉滅國。

但是按道理講,如果某一勢力為了自身利益禍國殃民、生靈塗炭必定失道寡助,人人喊打的。為什麼蜀國、吳國仍然還有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負的能臣志士誓死追隨呢?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一點,就是古人對國家和天下的認知。

孫吳兩家有足夠的人心資本

清代顧炎武先生就曾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今人講國家,有國才有家;古人講天下,修身、治國、平天下!我們和古代人的認知是有不同的,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即為天下,古時多個諸侯國組合為天下。漢朝國力、能力可以治理時,你為天下之主;國力衰落、大權旁落時,各諸侯國有能者居之,成為新的天下之主!

在這種情況下就會產:

1、 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的人為認為你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為漢賊,是竊國大盜!你實力再強、勢力再大我們也堅決不屈服於你,一定要推翻你,還朝與劉,天下歸於正統!

2、 以天下為己任的人會認為,我自己有能力、有德行、有一幫當今賢臣良將擁護我為新的天下之主,憑什麼天下就是你曹操的!

三國後期,曹操逐漸統一北方,僅存蜀國、吳國兩地。諸葛在世時仍在秉承“匡扶漢室,統一天下”的建國理念堅持北伐,一直耗盡最後一口氣,死在北伐途中。諸葛亮剛剛去世,鄧艾大軍兵臨城下,蜀國內部開始大面積出現投降曹操的聲音,最著名而且最終勸說後主劉禪的就是那位譙周:

“自古以來,無寄他國為天子者也,今若入吳,固當臣服。且政理不殊,則大能吞小,此數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則魏能並吳,吳不能並魏明矣。等為小稱臣,孰與為大?再辱之恥,何與一辱?且若欲奔南則當早為之計然後可果今大敵以近禍敗將及群小之心無一可保恐發足之日其變不測/何至南之有乎”

你看看,勸降都是如此高水準!句句為劉禪自身利益考慮、字字為蜀地君臣人民思量,其實,以譙周為代表的士大夫階級,從沒有認為氣數盡後,投降其他更能代表天下的強國有什麼恥辱的,這是理所當然的。

有這兩點原因,讓孫劉不願投降和有了不投降的人心資本。


信步五千年


關於這個題目,好有一比,那就是既然日本人已經佔領了東南半壁,為什麼國民政府不歸順日本人?

同樣當時的情況,劉備和孫權都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在分裂祖國。尤其是劉備,劉備作為當時漢室宗室,儘管他的基因和漢獻帝已經是松花江和松花蛋的關係了,但是在他的心中仍然有一個夢想,就是恢復大漢帝國往日的榮光。

他只承認漢獻帝是漢朝的皇帝,但是他不承認許昌政府,原因就是這個政府掌握在曹操的手中。而曹操是大名鼎鼎的漢賊,所以皇帝是合法的,但是政府是非法的,所以劉備有充足的理由起來反抗朝廷,因為在他的意識裡,反抗朝廷,就是反對漢賊曹操,就是為大漢帝國續命。

對於孫權同樣如此,孫權這個人在政策上比劉備靈活的多,只要不涉及自己的核心利益,他不介意為曹操俯首做小。但是一旦涉及到他的核心利益,江東領土問題,他就會亮出尖牙利爪,狠狠向你撲來。

到了曹丕時期,他認為自己作為漢朝的臣子和曹丕一般無二,曹丕既然能夠篡位稱帝,我憑什麼不能當皇帝?所以孫權這才稱了帝,個人認為如果曹丕繼續執行曹操的路線,不篡位,至少在表面上,孫權還是會表達恭順的。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在赤壁之戰,曹操失敗之後,不得不回到北方積蓄力量,以圖後計。但是由於赤壁的損失過大,使得曹操在北方的統治根基也發生了動搖,關中諸侯開始產生了異心,使得曹操無暇南顧。

而恰恰在曹操整理自己內務的時候,劉備趁勢做大。在佔有荊州一部分的情況下,迅速向西發展,入蜀奪取四川,從一個飄在荊州的荊漂,正式成為了一方之主,有了一定的實力,比起在赤壁大戰之前,有了更多的本錢。

在當時的情況下,雖然曹魏帝國對上其他兩個國家中的任何一個,在國力上絕對處於碾壓的地位。但是一旦兩國聯手,劉備也好,孫權也好,都是有和曹操掰掰手腕子的實力。

尤其是孫權,人送綽號孫十萬,動輒派十萬大軍,送經驗,送人頭,如果不是孫權親自領兵,而是換一個能征善戰的將領,比如說陸遜,陸伯言,很有可能就是另一副局面了。

所以說在國力上,兩個聯手,不僅能夠制衡曹操,還能夠在局部形成優勢,使得曹魏帝國顧頭不顧腚。

這樣的情況之下,你指望劉備和孫權向曹操投降,接受曹操的擺佈,這怎麼可能?

再者,按照曹操的個性,你覺得孫權或者劉備歸順,他們的結果是什麼呢?他們絕不會像劉琮那樣被曹操封為有名無實的青州刺史,安享晚年。

曹操可能是個極度自信的人,性格開朗,不會對這兩個人下重手,但是別忘了曹操的那個好兒子曹丕,這個老小子對自己的兄弟都要來一出七步成詩,別說對孫劉二人了,所以考慮到自己和自己家人的安全,投降是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所以孫權也好,劉備也好,以他們的實力,以及他們對天下的看法,他們都不會像曹操妥協,絕不會交出他們安身立命的地盤,對於軍閥來說,沒有自己的底盤,就沒有自己的老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