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的江或者河是哪一條?最讓你喜愛留戀的是哪裡,為什麼?

林梓源


如果要問我最喜歡的江或河是哪一條,我可以毫不猶豫的告訴大家:我喜歡贛江。

贛江是江西老俵的母親河,長江主要支流之一,江西省最大河流。贛江源出贛閩邊界武夷山西麓,自南向北縱貫全省。有13條主要支流匯入。長766公里,流域面積83500平方公里。贛江是由章貢兩水匯合而成。貢水發源於武夷山脈筆架山南麓的尋烏縣羅珊鄉天湖下。章水發源於石城縣境內的武夷山南段石寮崬。章水和貢水在贛州城下匯合後浩浩蕩蕩往北奔去,因此“章”“貢”兩字合在一起就是“贛”字了,匯合的地方就是贛州城,而這條江就稱之為“贛江”。站在贛州八景臺能清楚的觀看到兩江匯合的景象。
站在贛州八景臺眺望章貢匯合處,經緯分明。

贛江是鄱陽湖流域第一大河,流域範圍涉及贛州、吉安、萍鄉、宜春、新餘等市所轄的44個縣(市、區),面積為83 500平方公里,佔全流域國土面積51.5%。 贛江還是長江的七大支流之一,如果按徑流量算,贛江應該是長江的第四大支流。

我喜歡贛江的原因不僅是我喝贛江水長大的,還有我出生地在贛州,就是贛江的匯合地。這就多了幾分感情。小時候跟隨母親在上猶住過三年,那時候母親是上猶江水電站的建設者。上猶江也是贛江上游的支流之一。


上猶江水電站

後來全家在新餘紮根落腳,而新餘的母親河袁河也是贛江的支流之一。生於斯,長於斯,我是完完全全喝著贛江水長大的,所以我愛贛江,感恩於贛江。

新餘袁河上的浮橋

1968年9月初我在南昌碼頭登上輪船,朔贛江而上,兩個小時之後在店前村下船,翻過贛江大堤在這座贛江邊的村莊插隊落戶當了三年知青。


贛江大堤,當年我就是在這裡插隊。

在這三年裡,我最先學到的勞動本領不是如何耕地插秧,而是怎麼划船,怎麼撒網打魚(這就是我暱稱叫“贛江漁夫”的原因)。贛江在缺吃少穿的年代,慷慨的敞開胸懷讓人們索取,部分彌補了人們生活的不足。 到了夏天,農村蚊子多,晚上也是酷熱難忍。村裡的人們搬了竹床就在贛江大堤上睡覺,這裡河風很大,沒有蚊子的騷擾,很涼快,必須蓋被子,我聞著贛江水的甜香安然入睡,一覺睡到大天亮。我們戲稱為贛江大堤是“小廬山”。
贛江裡有著豐富的水力資源,為此,在萬安縣建了水電站為江西人民提供能源。贛江自古以來就是江西省的黃金水道,江上大小船舶終年川流不息。贛江裡面的沙石,為國家基礎建設和國防建設做出了貢獻,據說有重要的國防工程指定要用贛江質量優良的沙。 贛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江西老俵,也哺育出了文天祥、王安石、曾鞏、歐陽修、陶淵明這樣的大家和民族英雄。還哺育出了無數的為中國革命獻出了生命的革命者。 總之,我們江西老表愛贛江,感恩贛江,也一定會維護贛江一帶的青山綠水。讓她永遠保持潔淨,讓古老的贛江永遠充滿活力。

(上猶江水電站和新餘袁河浮橋照片來自網絡)


用戶4454429173


我最愛的河流是成都錦江,因為此處是故鄉。

相比較中國的大江大河如長江、黃河、湘江、淮河來說,錦江是一條不起眼的小河,它卻是成都人、包括我的母親河,它孕育了古蜀文明,承載了一座城市的變革發展,融入了成都人、來過成都許多人的深厚情感。

錦江源自長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岷江,錦江在成都分為府河和南河兩條河,是人工開鑿的護城河,千百年來環繞著成都老城牆而流,在合江亭匯合後繼續南流。錦江從“合江亭”再出發後,流經九眼橋、中和場、黃龍溪,過江口鎮匯入岷江,到樂山繼續順流而下,流經宜賓匯入滾滾長江,全長102.66公里。

錦江作為美麗的河流,流經成都千百年,從古至今多少詩人對它讚美有加,詩仙李白寫道:“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無”。“濯錦清江萬里流,雲帆龍舸下揚州”。詩聖杜甫寫道:“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意大利威尼斯探險家馬可波羅則在他的《馬可波羅遊記.成都府》中如是寫道:“有一大川,經此大城,川中多魚,川流甚深......水上船舶甚眾,未聞未見者,必不信其有之也。商人運載商貨往來上下游,世界之人無有能想象其甚者”。

但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濯錦之江不堪重負蛻變成為藏汙納垢臭水溝,水利變水害。自我記事起,看到的錦江就是水質汙濁、散發著腥臭氣的臭河溝。曾有打油詩描繪錦江水說:“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質變壞,七十年代魚蝦絕代,八十年代洗馬桶蓋。”提出整治錦江的是上世紀86年,居於錦江之畔龍江路小學的一個小學生,他給當時的市長寫信提出:還我錦江清水。從92-97年的五年整治疏淘,兩岸綠化美化,在1998年,錦江綜合整治工程獲得當年度的聯合國人居獎。

如今,清澈的岷江水又回來了,兩岸的景觀一年更比一年美了。錦江水面常年白鷺掠過、水鳥翔飛,合江亭旁的愛情斑馬線成了新人們的打卡聖地,端午、中秋佳節,河道里滿是閃著對美好生活祝福的點點河燈。在天氣晴朗清澈時,站在錦江河畔向西眺望,可以隱約看見美麗的西嶺雪山,杜甫描繪的“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美景,又回到了錦江。

走過千條大江大河,最愛的還是家鄉的錦江。








橘子洲的文學之旅


最喜歡的是發源於貴州,在重慶的涪陵匯入長江的烏江。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簡稱彭水自治縣)位於重慶市東南部,處武陵山區,居烏江下游。前幾年去重慶出差,恰好有空餘時間便坐上了開往彭水的大巴。一路上,崇山峻嶺,高速公路宛如纏繞在群山中的一條巨蟒,時而平坦,時而又昂首衝入雲霄,時而又俯衝著奔向山腳。烏江咆哮著,彷彿要掙脫大地的束縛。江水拍擊著岩石,彷彿要把岩石撕碎,尋找一條通向天際的道路。即使坐在車上,知道距離烏江還有一段距離,也不禁被這壯觀的景象驚的膽戰心驚。"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此時才真正明白這句詩詞所代表的意境。心中暗自佩服古時那些征戰的將士,是如何征服這般險峻的川府之地的。在懷著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無限遐想中大巴停靠在了彭水。

稍作安頓,便找人問明瞭通往烏江的路徑,疾步趕到了烏江江畔。烏江,長江上游支流,長江上游右岸支流。又稱黔江。發源於貴州省境威寧縣香爐山花魚洞,流經黔北及渝東南,在重慶市涪陵區注入長江,幹流全長1037公里,流域面積8.792萬平方公里。六沖河匯口以上為上游,匯口至思南為中游,思南以下為下游。

烏江水系呈羽狀分佈,流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流域內喀斯特發育。地形以高原、山原、中山及低山丘陵為主。由於地勢高差大,切割強,自然景觀垂直變化明顯。以流急、灘多著稱。感嘆著烏江的壯美,審視著沿江而建的彭水縣城。小城雖小,卻也是高樓林立,烏江大橋橫亙而過。沿江而上,阿依河、烏江畫廊、土家族苗族山寨櫛比鱗次映入眼簾,彷彿一幅巨大的水墨畫展現在天地之間。既有三峽的雄美壯觀,又似乎在壯觀中有一絲江南煙雨的溫柔。大美烏江,大美彭水。


人在旅途69230


母親河黃河

黃河發源於我的家鄉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境內,所以我從小就對三江源情有獨鍾,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因為黃河發源地就在我的家鄉所以有幸多次親身領略了美麗的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有著三個美麗迷人的湖泊扎陵湖,鄂陵湖和卓陵湖,其間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黃河源頭兩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素有“黃河源頭姊妹湖”之稱,這裡地勢遼闊,牧草豐美,藍天白雲,美輪美奐自然景觀非常奇妙。

估計很多人都想知道養育中華兒女幾千年的母親河的源頭是什麼樣子吧,其實誰都不會想到黃河源頭的河流一步就能跳過去,一個臉盆就能扣住的幾個泉眼呀,黃河對中國的意義始終不會改變,這也不得不讓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讓人沒想到氣勢磅礴的黃河源頭竟然只是幾個碗口大的泉眼!

雖然已經又很多年沒有再去黃河源頭了,但是心中一直非常向往,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在去領略下偉大的母親河源頭!





西北戶外旅遊攻略


由於我從事了小水電站設備業務,基本上走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親近了數百條河流,但內心最依戀最喜歡的還是自己的母親河贛江。我出生在一條叫梅烏江的支流岸邊,幾公里就是進入贛江。這條支流發源於井岡山主峰,經遂萬泰三縣百餘里,在泰和馬家州流入贛江。地圖上把它叫蜀水。說到蜀水不能不說馬家州,抗戰避難期間,江西省府南遷至泰和,浙江大學遷在泰和上田,國民黨的集中營遷在馬家州。廖承志就關在馬家州。馬家州有兩大特產,一種是產於蜀口州小島上的茶葉,另一個是武山腳下的烏骨雞原產地。馬家州的富足歷來吸引了各地遷徙的移民。文革前馬家州就有一百多個縣的外來戶。最多的是廣東,河南,湖南,有廣東村,河南村,在我的印象裡,贛江兩岸好像沒什麼大的自然災害。最難忘是青春少年時代,在梅烏江上放木排,後來參加工作了,騎自行車坐輪船在贛江兩岸下鄉出差。現在梅烏江見不到木排了,贛江也沒有客運輪船了,但按人生輪迴原理,贛江將是我永遠的歸宿。


寂春居士


灕江

灕江是我的母親河,我在灕江邊出生,喝著灕江水長大,灕江哺育了,我對灕江深深情懷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灕江被評為全球最美麗十五條河流之一,是中國唯一入選的最美麗河流。桂林山水甲天下,主要精華所在美麗的灕江景區,是國家五A級景區,來桂林灕江旅遊的總統總理國王元首級別的有數十位。

灕江不僅有如畫的風景,也有豐厚底蘊的山水歷史文化。

我熱愛灕江,因為現在灕江更美生態環境更好,灕江不僅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周遊四海112584


我愛故鄉慈溪的大塘河!小時候夏天,我天天會去游泳!由於當時太愛大塘河,一遊二遊忘了回家!等太陽下山了才想到上岸,回家往往沒晚飯吃了!但媽的一頓罵一定有的吃!現在沒人敢下大塘河游泳了!水只比陰溝水乾淨一點點!


平安8993514


長江。最喜歡長江。


往事在途上


長江。一種無法言語的喜歡😀

有一個夢想,自駕車從長江源頭到入海口來一場淨化心靈的旅行。





狗哥帶你遊山玩水


黃河,壺口瀑布,因為氣勢磅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