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投保意識大增,券商喊話佈局低估值險企

文章首發公號“市盈率APP”

投資要點


1、口罩之外,買它可以再加一份保障

2、公眾對其購買意識再次提升,行業迎長期利好

3、當前估值偏低,多家券商建議逢低佈局


肺炎疫情之下,公眾對生命健康的關注上升,各種防護保障措施面面俱到。除了口罩,保險也是不錯的保障措施。至少,多了一份心理上的安慰。


乍一聽,保險企業這下又要賺翻了。其實不然,疫情對很多行業造成了衝擊,保險也面臨著特有的“危”與“機”。


一、機會:投保意識再提升


1、投保意識再提升,險企長期受益


從歷史經驗來看,疫情爆發往往有助於提升公眾對於保險意識提升,疫情過後往往會迎來健康險類保障產品銷售的回升。


回顧非典時期,在2003年4月以後疫情得到控制期間,健康險的銷售迎來高潮。


疫情下投保意識大增,券商喊話佈局低估值險企


這是由於居民健康風險意識在應對疫情的特殊時期得到了提升與加強,同時保險公司抓住時機推出應對“非典”的創新產品,使得健康險銷量大增。


另外保險公司通過理賠綠色通道及公益等抗擊疫情,提升了行業及企業形象。


2、互聯網保險有望更近一步


疫情倒逼險企加強效率變革,提升科技賦能實力,而互聯網保險剛好受益於此。


疫情下投保意識大增,券商喊話佈局低估值險企


近期不少互聯網保險已經針對此次疫情推出多種免費或付費的特色品種。例如騰訊的微保免費贈送為期1個月的新冠肺炎保險,可從微信直接領取,截止6日18點,已經有26萬餘人領取。


當前互聯網保險滲透率為5%,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此次疫情也相當於一個契機,今後互聯網保險有望進一步突破,前景可期。


二、危:業務開展受限


健康險保費高增、互聯網保險加速發展說的更多的是未來的利好。當前時點,險企恐怕笑不出來。


1、影響正常的業務開展


當前我國上市險企的保單銷售總體以個險渠道為主,是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代理人線下與客戶的聯繫緊密。


今年,各家上市險企通過積極增員、提前啟動開門紅,因此1月份數據或受春節期間疫情影響不太大。但2、3 月份的新單增速就堪憂了。


疫情下投保意識大增,券商喊話佈局低估值險企


短期內,代理人與客戶出於自身安全健康因素,會減少實際接觸,銷售拜訪受到直接影響,對出單形成壓力。


疫情下投保意識大增,券商喊話佈局低估值險企


保險公司也會從防控疫情角度,取消大型動員與促銷會議,對代理人的激勵及品牌宣傳等多方面產生影響。


另外,由於疫情影響,大多數行業受到較為負面的影響,一定程度影響社會居民收入水平,對年金類產品銷售以及老保單的續保或產生一定壓力。


2、賠付影響待觀察


疫情的發展超出此前預期,重傷或死亡賠付也隨之而來。


本次疫情中,直接受影響的僅為醫療險、壽險、重疾險(新型肺炎並不在重疾範疇之內,但由此導致的終末期肺病、深度昏迷是在重疾險的理賠範疇內)。間接受影響的包括信用保證保險、營業中斷保險等。


此前SARS疫情期間全國壽險公司共接受賠付258例,總賠付金額為403.23萬元,整體金額相對較小。


但當前我國重疾險累計新單已達到約5500億元,且此次疫情的確診人數也超過03年,保險公司的理賠金額將顯著增長。


整體來看,由於個人支付有財政補助,險企短期賠付相對有限。但隨著事件持續發展,對於投保的患病群體未來長期醫療及藥物費用支出或有持續的影響。


三、險企或成價值窪地


此次疫情將對一季度的業務開展產生負面影響。不過,天風證券預測,今年二季度或下半年有望向上反轉。


方正證券也指出,保險股具有消費與週期的雙重屬性,黑天鵝事件導致的短期下跌將形成價值窪地。


疫情下投保意識大增,券商喊話佈局低估值險企


多家券商認為應逢低佈局龍頭險企,例如低估值、基本面邊際改善明顯的新華保險,核心數據持續亮眼、改革效果顯著的中國人壽,受海外資金親睞、個險業務邊際改善的中國平安。

文章首發公號“市盈率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