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病毒,增強免疫力是關鍵,補硒真的有用嗎?

用戶2350709735226


缺乏硒元素的確有可能讓我們的免疫力下降,充足的硒元素能維持我們正常的免疫能力。

也有很多論文,報道,關於硒與免疫力的,

提高機體免疫力

大量研究表明在機體正常的免疫活動中(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及非特異性免疫),硒元素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硒能夠增強體液免疫力,刺激免疫球蛋白的形成,有提高機體合成抗體的能力。

防治病毒性感染疾病

病毒複製過程中需硒量增加,導致硒缺乏並毒害宿主細胞。適量補硒可預防某些病毒性感染疾病,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乳腺腫瘤病毒等。

至於解毒、排毒

硒與金屬的結合力很強,可與體內的汞、鉛、錫、鉈等重金屬結合,形成金屬硒蛋白複合而排出。

我們不能斷章取義,就認為補硒可以對抗新型病毒。




硒缺乏症狀

大量研究表明:硒攝入量長期不足可影響兒童的視力發育,造成心臟的損傷,使機體免疫調節功能下降,甲狀腺功能低下。缺乏硒會導致精神萎靡不振,體重減輕,易患感冒,未老先衰,嚴重缺乏硒肌肉萎縮變性、四肢骨關節變粗、會引發心肌病及心肌衰竭。

不過這不代表硒吃得越多我們的免疫力就越強,要想“提高”免疫能力我們還應當從多方面入手,例如均衡日常的飲食營養,不僅僅是硒元素,各種營養成分都是影響免疫系統的因素,比如優質蛋白,蛋白質是淋巴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乏蛋白質我們很有可能降低抗病能力;不飽和脂肪酸,香菇多糖,又比如維生素A,維生素A是修復上皮組織和呼吸道粘膜的重要成分,皮膚、粘膜組織可是身體的第一道防護線;

還有最常見的維生素C,也是免疫系統所需的成分之一,所以,補充各種人體所所需的微量元素,鈣,鐵,鋅,對維持正常的免疫力都是有幫助的,可不僅僅是這個硒元素。

有很多商家乘機吹捧硒元素的功效,把硒元素神話了不少。當然,硒元素自身的確有很多重要的功效,例如調節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K等多種維生素的吸收,可預防視網膜病變、眼底病變、白內障等問題,還能調節蛋白質合成,而蛋白質剛好就和免疫系統掛鉤;硒元素還能調節肌肉收縮,避免心肌受損,降低鈣質沉積,預防疾病發生。硒還能夠抵抗一些有害重金屬,排鉛、排鎘。單一的補充硒只是維持正常的生理所需,並非傳說中的能抗癌、抗毒,還能逆齡。有很多“富硒”食品,比如富硒大米、富硒醬油、富硒獼猴桃,橙子、富硒雞蛋等等,這些所謂的“富硒”食物也並沒有那麼神奇,可能只是硒含量稍微高一些,但是不能過量補充。

面對新型病毒,硒雖然不能缺乏,但也不可“亂補”。


硒元素,不必過分補充,花錢額外補充沒有必要,甚至會給身體帶去煩惱:

任何“物質”在談到作用和危害的時候都要考量“劑量”,對於“營養素”同樣如此,攝入過多反而會給身體增加煩惱。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6版)的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入硒元素的推薦攝入量是60微克,其可耐受的最高攝入量是400微克。

不同人群需要量也不一樣。

過量補充,危害很大:

很多人總是輕易相信“市面上的廣告”,或者喜歡盲目追求健康的狀態,生活中就會刻意補硒,然而如果您長期過量補硒,很容易導致身體處於“高硒狀態”,這樣的人群更容易“硒中毒”,甚至會導致人體出現頭昏眼花、四肢麻木、食慾不振、皮疹、胃腸功能紊亂等症狀,更嚴重甚至會威脅到生命。

因此,“硒的足量攝入”的確有助於抵抗外界的病毒侵襲,但是靠日常豐富的食物已經可以滿足機體需求,並不需要額外刻意補充富硒產品。請您客觀看待、科學進餐,不給自己的身體增添麻煩。

含硒豐富的食物有:芝麻、啤酒酵母、小麥胚芽、大蒜、蘆筍、蘑菇、金針菇、莧萊、海米、鮮貝、淡菜、金槍魚、沙丁魚、海參、魷魚、海蟹、乾貝、帶魚、黃魚、龍蝦、豆油、螃蟹、豬肉、羊肉。另外,還有一些植物特別具有富集硒的能力,如黃芪、苜蓿等。十字花科甘藍科的蔬菜也有較強的聚硒能力。對於缺硒地區的食物硒含量比較低,營養學家也提倡通過硒營養強化食物補充有機硒,如植物硒蛋白(有機硒容易中毒),具有高活性、高吸收率,更容易被尚未恢復的身體所吸收,不會增加身體的負擔。

很多朋友日常不太注重補充硒元素的,特別是缺硒地區的人群,最好是注重硒元素的補充,可以從魔芋、大蒜、海產品中攝入更多硒元素。


持之以恆很重要,營養免疫需要時間,週期

靠營養提高免疫力不是“臨陣磨槍,不快也光”,提高免疫力的效果不會立竿見影。因此,要想提高身體免疫力一定需要一段不斷的時間,至少也要3個月-12周,同時要注意全面均衡營養,如維生素,二者相輔相成,可防止因氧化而引起的衰老、組織硬化,減慢其變化的速度,並且它還具有活化免疫系統,預防癌症的功效,一旦停下來,免疫細胞數也會逐漸降下來,因此,需要長期堅持,持之以恆。


硒是如何分佈在體內的

硒進入血液,與紅細胞的血紅蛋白和血漿中的白蛋白或α球蛋白結合,通過血漿運載,輸送到各組織器官。首先分佈到血液供給量豐富的地方,血液供應越豐富的器官,分佈越多,隨後按器官與硒的親和力有選擇地再分佈。硒主要分佈到肝、腎和生殖腺,其次是血、脾、心、肌肉、胰、肺、腦、骨及消化道。

硒的主要排洩途徑

硒的排洩途徑主要是尿、糞或呼氣。如大鼠尿中硒的形式是三甲基硒陽離子和一種未確定的u-2物質。未被吸收的食物硒和少量隨膽汁、胰液及腸液一起分泌到腸內的硒,由糞便排出。當動物飼料含大量硒時,可以揮發性狀態的二甲基硒化合物的形式,經肺部排出,呼氣中便出現了大蒜氣味,但這種情況在人群中是很少見的,只有在攝入量過大時,此途徑才起作用。 硒還可以形成帶負電荷的非金屬粒子,與帶正電的有害金屬粒子想結合形成金屬硒蛋白質複合物,把能誘發惡性疾病的重金屬攜帶出體外。

硒在體內存留多少時間?

測定硒在體內留存的方法,觀察到硒在人體內的半減期。肌肉中硒的生物學半減期為100天,腫瘤為70天,肝臟50天,腎臟32天,血清為28天,這是6例供試者的實驗結果。還有其他不同的實驗結果,但也都是以“天”計算的,說明硒的代謝是比較快的,能夠不斷吸收,不斷排出,同時也說明人體需要不斷地補充硒元素。


十八世紀法國醫生蒂縈曾說道:“運動就其作用來說,幾乎可以代替任何藥物,但是世界的一切藥品並不能代替運動的作用。”運動也早已成為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主要手段,這是因為人們在生活的實踐中體會到了運動對於延緩衰老、防病抗病、提高機體免疫力、增進健康有積極作用;而不合理的運動則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從而容易罹患各種疾病,給機體造成危害。因此,想要增強自身的抗疾病能力,讓我們從適量運動開始吧!


如果想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除了飲食上的營養均衡,我們最好是保持一定的運動量,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習慣。特殊時期,這運動咱們連門都不讓出,宅在家裡怎麼運動?那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對場地要求不大的運動,比如俯臥撐、仰臥起坐、瑜伽運動等等,不要整天在家久坐,床上久躺,更容易降低免疫力。



雖然我們的假期延長了,但並不代表我們的生活就肆無忌憚地過,給自己找一些事情做,例如大家一起大掃除,做好環境衛生,帶著孩子做家務,自己學會整理生活用品,洗衣服,鞋子等等,陪孩子親子閱讀、看看電視節目,不熬夜,也不要通宵麻將或鬥地主,生物鐘還是要規律,不然同樣會降低免疫力,反倒讓我們越來越亞健康。

唯有保護好免疫力,切斷傳染源、傳播途徑,決定了孩子對於病毒的易感性,以及感染病毒後發生危重情況的幾率高低,因此,注意飲食均衡(這是我們在家裡宅,重點要做的工作),加強運動鍛鍊(家裡也可以運動,包括各種親子游戲),保持良好心情,保持充足睡眠,都是保持良好免疫力的重要方面,做好這些方面,才能夠更好的預防病毒的感染。


張巧林說育兒


缺乏硒元素的確有可能讓我們的免疫力下降,充足的硒元素能維持我們正常的免疫能力,不過這不代表硒吃得越多我們的免疫力就越強,要想“提高”免疫能力我們還應當從多方面入手,例如均衡日常的膳食纖維,不僅僅是硒元素,各種營養成分都是影響免疫系統的因素,比如優質蛋白,蛋白質是淋巴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乏蛋白質我們很有可能降低抗病能力;又比如維生素A,維生素A是修復上皮組織和粘膜組織的重要成分,皮膚、粘膜組織可是身體的第一道防護線;還有最常見的維生素C,也是免疫系統所需的成分之一,所以,補充各種人體所所需的元素,對維持正常的免疫力都是有幫助的,可不僅僅是這個硒元素。

有很多商家乘機吹捧硒元素的功效,把硒元素神話了不少。當然,硒元素自身的確有很多重要的功效,例如調節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K等多種維生素的吸收,可預防視網膜病變、眼底病變、白內障等問題,還能調節蛋白質合成,而蛋白質剛好就和免疫系統掛鉤;硒元素還能調節肌肉收縮,避免心肌受損,降低鈣質沉積,預防疾病發生。硒還能夠抵抗一些有害重金屬,避免重金屬中毒。不過它的充分補充只是維持正常的生理所需,並非傳說中的能抗癌、抗毒,還能凍齡。有很多“富硒”食品,比如富硒大米、富硒醬油、富硒薯類、富硒雞蛋等等,這些所謂的“富硒”食物也並沒有那麼神奇,可能只是硒含量稍微高一些,但沒有明顯的特殊效果。

很多朋友日常不太注重補充硒元素,富含硒元素的食物如蛋類、堅果類、動物內臟、動物紅肉、魚蝦類,特別是素食吃得比較多的人群,最好是注重硒元素的補充,素食者可以從大豆類中攝取更多硒元素。

如果想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除了飲食上的營養均衡,我們最好是保持一定的運動量,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習慣。在抵抗灌裝病毒期間,這運動咱們連門都不讓出,怎麼運動?那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對場地要求不大的運動,比如俯臥撐、仰臥起坐、平板支撐、啞鈴、拉力器、健身球、瑜伽運動等等,不要整天在家久坐久躺,更容易誘發慢性疾病。雖然我們的假期延長了,但並不代表我們的生活就肆無忌憚地過,給自己找一些事情做,例如大家一起大掃除,看看以前沒看完的書籍、看看電視節目,不熬夜,也不要通宵麻醬或鬥地主,生物鐘還是要規律,不然同樣會降低免疫力,反倒讓我們越來越亞健康。


只有營養師知道


硒確實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目前普遍認為,補硒可以活化人體免疫系統,增強免疫細胞的活力,對於預防疾病,甚至預防癌症,因此,硒元素也有抗癌之王的美譽。

右上角關注幫忙點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補硒具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但對於病毒預防來說,最好還是待在家中



硒元素確實具有提高身體免疫力的功效,但說實在的,這種效果並不是非常強,遠遠沒有自己進行運動提高免疫力來的快。因此,如果單純的想要靠補硒來達到預防病毒的目的,顯然是不靠譜的。

對於新型肺炎病毒來說,最好的預防方法依然是呆在家裡,沒有什麼特殊必要,千萬不要出門,躲過這個風口浪尖,就好了。

硒對於提高免疫力效果遠沒有延長壽命強



硒的功效很多,最突出的就要屬延長壽命了,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硒是目前最具延長壽命的元素,一些富含硒元素多的地區,人口壽命普遍都要更長,比如巴馬縣,那裡植物中硒元素超過全國平均值的10倍。

硒元素延長壽命的主要功效在於可以抗氧化,抗自由基,對於心腦血管也是具有預防功效的。

哪些食物含有硒元素



魚蝦中是含有硒元素最多的食物,像常見的魷魚,海參,牡蠣等,含硒元素都比較多。常見的食物中,內臟腎含有硒元素比較多,比如說牛腎,羊腎和豬腎,另外驢肉中含有的硒元素也是比較多的。

增強抵抗力最好還是靠運動



研究發現,最增強抵抗力的方法就是運動,只需要運動二十分鐘,免疫細胞數量就會增加超過50%,雖然不運動以後數值會慢慢下降,但只要長期保持規律的運動,免疫細胞數量也會越來越多。

因此,預防病毒感染,最好還是運動,有氧運動,哪怕慢走也是可以的,千萬不要聽風就是雨,胡亂吃一些不明不白的東西…

喜歡的話,幫忙點一下關注。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養拉布拉多的老中醫


先說病毒的情況

截止目前,從病毒的傳染,治療等情況來看。被傳染的人得病的人大多數都是60歲到80歲的老人及本身有就疾病,身體素質低的人;致死的人也主要集中在60歲到80歲之間的老人及本人就有疾病,身體素質低的人。

免疫力低下,基礎代謝率低是的病人群的典型特點。所以增強免疫力對對抗病毒是有效的。

正視硒元素

硒元素是人體必須的營養素,書籍上明確記載了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人體裡本身都是有硒的,人體對硒的元素的RNI60ug/g(每天需要的量),UL400ug/g(人平均每天最大需要量,補充過量會中毒的,出現抽搐,肢端麻木等)。

而人正常的食物中尤其是貝類,海蝦,木耳等是含有硒的。所以如果能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吃飯,成年人是不用單獨補充硒的。

而老人,孕婦一些病人建議單獨補充。但不要補過量。一天一片複合維生素就夠了,千萬別補充多了。


營養海賊團


硒元素的確存在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毋庸置疑,機體的生命過程離不開“氧”,身體中的各種氧化過程能夠幫助機體獲得更多承載“活動”的能量;在這個同時,“氧”也有可能對身體造成一定的“氧化損傷”。具體說來,我們體內的細胞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本身會不斷產生自由基,而自由基會和“活性較強的含氧物質”相遇形成影響健康的“活性氧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種加速人體衰老的物質,也和高血脂等各種心腦血管疾病有著密切的聯繫,因此身體就構築出了一套“抗氧化的防禦體系”,而礦物質硒元素也正是防禦體系中的重要成員。

硒元素在機體中能參與重要臟器中的抗氧化硒蛋白的合成,從而可以幫助清除體內過多的自由基,在“促進抗氧化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

為何說硒元素有助於“抗癌”?

硒元素是癌細胞的有效殺傷劑,它在體內可以阻斷癌細胞的重要能量來源,還能增強癌細胞中環腺苷酸的水平,有助於在體內形成抑制癌細胞分裂和增殖的內環境。

硒元素的攝入還有助於“心腦血管系統”的健康:

硒元素是維持心臟正常功能的重要礦物質元素,它對於心臟肌體有著不錯的保護和修復作用。

雖然作用很多,但是也不可“盲目補充”:

即使硒元素在人體健康方面承載著許多積極的作用,但也不可“盲目大量補充”。從根本上來講,我們的身體中並沒有可以長期儲存硒元素的器官,所以在生活中需要通過飲食源源不斷的補充代謝過程中所需要的硒元素。

補硒,靠食物攝入就足夠了:

生活中,存在著很多“富含天然硒元素的食物”,例如魚、蛋、瘦肉、動物內臟以及海產品等食物(蛋類食品中的硒元素含量很高);另外豌豆、薺菜、南瓜、番茄等蔬菜中也含有不少的硒元素,每日的餐食中多添加這些食物可以“有效補硒”。

硒元素,不必過分補充,花錢額外補充沒有必要,甚至會給身體帶去煩惱:

任何“物質”在談到作用和危害的時候都要考量“劑量”,對於“營養素”同樣如此,攝入過多反而會給身體增加煩惱。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6版)的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入硒元素的推薦攝入量是60微克,其可耐受的最高攝入量是400微克。

其實,靠我們的正常飲食(只要您不存在挑食、偏食的毛病),食物多樣且均衡攝入,完全可以攝入充足的硒元素,根本不需要額外的補充,也就不需要您在生活中選擇額外的富硒食品或者保健品。

過量補充,危害很大:

很多人總是輕易相信“市面上的廣告”,或者喜歡盲目追求健康的狀態,生活中就會刻意補硒,然而如果您長期過量補硒,很容易導致身體處於“高硒狀態”,這樣的人群更容易“硒中毒”,甚至會導致人體出現頭昏眼花、四肢麻木、食慾不振、皮疹、胃腸功能紊亂等症狀,更嚴重甚至會威脅到生命。

因此,“硒的足量攝入”的確有助於抵抗外界的病毒侵襲,但是靠日常豐富的食物已經可以滿足機體需求,並不需要額外刻意補充富硒產品。請您客觀看待、科學進餐,不給自己的身體增添麻煩。


王思露營養師


不知道怎麼回事,讓我想起了寒號鳥的故事。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免疫力也不是一天就可以增強的。

還是要注意平時的一點一滴,只有平時做好了功課,遇到突發事情才不會忙亂。

如果平時沒有健康的生活習慣,也不注重鍛鍊身體。

你現在就是在太空中也沒有用,你適應不了那種失重的狀態。


老周醫生說


新型病毒防護,增強免疫力確實有一定好處,但關鍵更在於減少不必要的聚會、佩戴口罩、勤洗手等有效的自我防護措施,因為免疫力好並不代表不會感染,所以把控源頭是關鍵,也是重中之重。


我們再來說說補硒與免疫力的關係:

作為營養師,從事了十年的臨床營養工作,一直秉承一個原則:各種營養素均衡才是維護機體健康與正常的根本,不輕視哪一種,也不過度神話哪一種。

而硒元素,作為人體的必須營養素之一,參與著機體多種生理活動,免疫系統就是硒元素活動的其中一個場所,幾乎有所有的免疫細胞中都含有硒元素,具有調節免疫細胞的殺傷和保護作用。如果缺乏硒元素,不僅對體液免疫功能有一定影響,還會降低吞噬細胞的活性。

所以攝取充足的硒元素對免疫系統健康有著重要作用。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不硒就一定可以增強免疫力,原因在於:

一是機體如果缺乏硒元素,適量補充有益,而如果並不缺乏,補充多少都是無用功,過量還可能出現硒中毒的不良後果;


二是免疫系統不僅需要硒元素參與,其他多種營養素也是不可或缺的,如蛋白質、氨基酸、鎂、鐵、銅、鋅、維生素B6、維生素B12、葉酸、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必須脂肪酸等等,缺少它們免疫系統功能同樣會受到抑制及影響。

總之,客觀的說對於缺乏硒元素的人群而言,適量補充硒元素是有一定好處,同時也不要顧慮其他營養素的充足,均衡合理的飲食才能保證各類營養素的充足,這是增強和維持免疫力的基礎。

此外硒元素的最好可耐受量為400ug/每日,超過這個範圍就存在健康風險,根據我國的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的推薦,硒元素每天適宜攝入量為60ug,保持在這個範圍上下就完全可以滿足免疫系統的需求。


硒元素的主要食物來源如動物內臟、海產品、肉類、蛋類、奶類以及豆類和穀物中,但是產地不同,確定存在硒含量高低不同的情況,不過也不必一定要購買富硒食品,保證上述食物的均衡一般來說是不太容易缺乏硒元素的。


謝謝閱讀、希望對您有所。


被寫作耽誤的營養師


有用的,從大多數臨床來說,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減少新型病毒感染。身體的鈣鐵鋅硒,其實對於身體來說都有一定的作用,並且在身體出現缺硒的時候,也有可能會發生大骨節病,所以說補硒對身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還能夠防止很多種疾病的出現,而且正常的人也可以補硒,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所以普通的麵粉裡面糙米里面還有大米,魚蝦,海草之中都含有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