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自從上一篇重頭總結,已經兩天沒有分析過數據了。

這幾天,全國統計病例人數從1.4萬、1.7萬猛增到2.0萬、今天的2.4萬,增量增速是越來越猛,也讓很多公眾越來越憂心。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這裡先繼續把拆分歸類的縱橫數據呈現出來,後面再予以分析。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究竟什麼是真實的拐點

現在看來,哪怕是最樂觀的專家也只敢說,預計正月十五(2月8日)有望出現大家所期望的疫情拐點。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臺灣大學化學系徐丞志助理教授根據各家預測繪製的新增確診人數曲線圖(這的確是拐點的正確意義——增速的改變點)

主流意見認為是二月下半月。一些悲觀的國外專家甚至說,拐點預計要到四月份才能出現。

你怎麼就敢說疫情拐點已經出現了呢?明明現在的的病例增速還那麼迅猛。

這裡要分為兩個區別:

1、大眾以為的拐點,和實際定義的拐點。兩者之間的差異。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通俗地說,數學上的拐點(Inflection Point)又稱反曲點,是指增速從加速上升(越來越陡峭的爬坡),開始改變為增速下降(坡度開始平穩,即將變緩)的的點。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而不是指增速已經明顯變得很低,趨向於平穩,乃至停止增加的穩定點——這叫駐點(Stationary Point),甚至是改為調頭向下的點——這叫極點(Culminating Point)。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絕大部分人(包括很多專家)對拐點的理解和應用,都存在偏差甚至錯誤。

2、現實中真正意義的數據,和被統計上來的臨時數據。兩者呈現的差異。

我們知道,湖北省外的數據是有充足檢測資源、流行病學調查隊伍作為保障的,相當真實可信。

而湖北省內尤其是武漢市內,還積壓著大量待檢測疑似病例。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根據東亞地區國家撤僑的估算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根據省外病例規模比例的估算

2月2日,湖北要求醫療檢測機構,最大限度挖掘檢測潛能,在這兩天內消化檢測存量。注意這裡指的還是積壓在檢測機構的已採集待檢樣本。

而在檢測機構之外,還有大量疑似病例還在排隊等待送檢,從現實中病例的轉換為統計數據中病例,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襄陽的這份通報顯示,實際送檢的確認病例比例在50%左右,其中第一次檢出比例33%,第二次補檢檢出比例約25%。

當然,武漢已經授權25家醫院、12家檢驗機構開展核酸檢測工作,檢測能力從上月底的每天2000份又有了新的提升。

而全國核酸檢測試劑的日產量到2月1日已經達到了77.3萬人份,未來最高有望超過128萬人份。預計湖北將很快實現每天超萬人規模的疑似病例的診斷需求——

2月4日(昨天),武漢和湖北的確診病例增量分別達到了1967和1189人,總計3156人,背後的確已經是近萬人規模的實際檢測能力。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預計未來幾天,湖北、武漢的確診病例人數還會繼續高速增長,最終呈現出接近於現實真實的統計規模。

在此之前,在統計數據上,我們更關注同樣嚴防死守的湖北省外的病例情況。

我們更關注真實的規模,而不僅僅是統計數字呈現的動態規模。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為什麼說拐點實際已經來了?

那麼關注一下省外最近幾天的確診病例增量: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31日752,略有下降;1日668,明顯下降;2日722,又上升了;

3日888,沒有穩住,又漲起來了,並且創造了新紀錄;4日730,跌了回去,但都還沒有跌回2日的水平。

這省外的數據也不支持啊,每天依舊起起伏伏的,憑什麼說拐點來了?

憑增量的結構。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來源“中國氣象愛好者”

我仔細查看了各省尤其是相鄰的安徽、河南、湖南還有重災區浙江溫州公佈的近日確診病例詳情。一個非常明顯的結構性轉變,就是前幾日的新增病例,還是從武漢封城前後返鄉的人群中產生。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安徽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河南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浙江溫州,有約20多萬人口在武漢做生意,是一個傳播重地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湖南

隨著武漢封城至今已過十餘日,23日封城前最後一批離開武漢的返鄉人群,實際發病的感染者已經基本得到確認(潛伏期3~7日,加上入院、確診期3~4日)。

所以1~2日的增量出現了一個短暫的下降。可以稱之為原發性病毒的衰竭。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而最近幾日的各地新增病例,已經明顯轉為本地病例,而且大多是之前確診者的親密接觸者(家人)。

這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R0的真正意義

疫情這些天,各路媒體、專家快速向大眾科普了“基本傳染數R0”。

經過各方專家的核算,目前nCoV新冠病毒比較公認的R0值是2.6~2.8之間。恰好與SARS(一般估算2.5~3.0)相當。

但是,SARS如果扣除幾位“超級傳播者”,普通感染者的R值只有1.8左右。

所以,在實際生活當中,nCoV的傳播能力的確是略高於SARS的。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我們知道,R0越大,傳染性越強,只要大於1,病毒就會以指數形式擴散;而R0如果小於1,就會逐漸收斂——

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在中東本地的R0就只有0.6~0.7,因此沒有構成大規模疫情。

只是到了韓國,由於盛行的“探病文化”、隔離病房不夠嚴密等原因,才塑造了幾位“超級傳播者”,造成了186人規模的疫情。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從根本上來說,R0作為數學指數值,不是用於預測的,而是警告和建議。警告如果不採取行動,就會出現災難性的傳染病暴發和蔓延。

但只要儘可能採取措施,降低R0傳播指數,最好是能夠以最快速度降到1以下。我們就實現了對疫情的抑制,並最終導向勝利。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人類對抗傳染病,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降低R0

其實,原始的R0值指的是整個社會什麼也不做,毫無防備地袒露在病毒侵襲之下。當每個個體都在處於沒有防護的自然狀態下,平均一個病毒患者能再傳染幾個人。

所以在《瘟疫公司》裡,玩家最樂意的事情就是讓病原體悄無聲息地在人群中散播,最不願意看到的便是各個國家關閉進出通道。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2003年SARS變化曲線

一旦現代的人類社會反應過來,全面動員起來,就能實現對病毒的圍剿和反殺。

因為人類在對抗傳染病的反覆鬥爭中,早已總結出一套應對規律: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而作為這套規律重要組成部分的“隔離”,便是正常人遠離致病源,不給疾病提供傳染途徑或新宿主的可能性。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全國民眾深宅在家,換來了階段性勝利

現在看來,面對擴散的175萬外流人口,其中實際的約6000被感染且發作者(參考2月2日數字),全國各地方全面行動起來,以1:28倍的規模追蹤到緊密接觸者,並普遍實現醫學觀察。

從這幾天第二輪傳播的規模與速度來看,病毒在外地已經中斷了指數增長的可能,線性增長的潛力也已被死死扼住。

在實踐中,第一代被感染且發病者(武漢迴流人口)身上的病毒的確平均能傳染2~3人,但正常也就到此為止了。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因為全面檢測者已經絕大部分處於自我隔離和醫學觀察狀態,基本阻斷了第三代傳播的可能。

這就是近12天以來,全國民眾都自覺“宅”在家中深居簡出、出門也都普遍戴口罩的意義所在。

雖然不時爆出某地總有幾個不守規矩、膽大妄為並且造成一定程度擴散,但也很快被摁住了。

大範圍的醫學觀察隨即跟上,畢竟這只是個案,不是普遍現象。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nCoV是一個非常討厭的病毒,但不是超能的

nCoV當然是一個非常討厭的病毒——不僅嚴重性高,對病床資源擠兌嚴重,而且潛伏期長,一般3~7天,最長可達14天。

這導致其隱蔽性突出,而且需要隔離觀察的時間非常長,這也導致了整個中國從除夕之夜到現在的長時間停擺。

如果再疊加“潛伏期、攜帶者可以傳播病毒”,那這病毒真是無敵了,《瘟疫公司》也不敢這麼設計。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2020年1月30日,頂級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發表了一篇關於德國1傳4感染新冠病毒的文章,似乎證實了無症狀者可能傳播病毒的假設。

這則消息頓時在國際醫學界引發了轟動,因為這將證明疫情控制將變得更加困難,幾乎是不可能。

然而,2月3日,德國政府的公共衛生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KI)就寫信給NEJM澄清,這篇文章的結論並不正確。

因為文章只依賴了被傳染的四名德國籍患者提供的信息——

他們認為原始患者、1月19日至22日訪問德國的中國業務夥伴在與自己接觸之時,沒有表現出任何症狀。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論文附帶的感染時間軸線圖

然而撰文的德國醫生們,並沒有聯繫到首位原始患者(中國籍公民)證實,只憑4位德國被感染者的說詞,就下了這個嚴重結論。

實際上,原始患者居住在中國上海,當時是短暫出差德國。事實上,她早已出現乏力、四肢痠痛的症狀,並且在服用阿司匹林,只是症狀不太明顯。

所以,無症狀者、病毒攜帶而不發作者,能夠傳播病毒只是為數極少的情形(具體原理以後可以進一步分析)。

這一下就解除了人們最大的擔憂。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武漢已經真正意識到問題所在

我在前一篇結論性文章裡判斷,nCoV是一種傳染性中等、嚴重性較高、致命性較低、治療難度不太大的新發傳染病。

最嚴重的問題就出現在對病床資源的擠佔上。

另外,各人的體質條件、免疫能力大有不同,雖然發病者中需要住院治療的比例達到了40%,尤其重症患者達到了近10%,但同樣有60%的發病者只需普通的支持治療即可自我痊癒。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武漢最近幾天新增了1300床位正規救護病床,但依然一床難求

在nCoV患者當中,真正最需要住院的,是總數大約3000的重症患者。其次是約1.2萬症狀較明顯的患者。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根據東亞地區國家撤僑的估算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根據省外病例規模比例的估算

當然,同期還有包括估算2000人的流感重症患者,也需要住院。以及日常都有的孕產婦、兒童、血液透析患者等特殊人群的醫療救治工作,也不可因為救治nCoV而讓路。

現在,武漢已經終於意識到真實的病例規模和真實需求,開始著手合理的分配醫療資源。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2天時間內,武漢利用大型公共建築,建起11家“方艙醫院”、132個集中隔離點,到2月4日24點,增加普通觀察性床位12571個,已經收治各類病情一般的人員5425人。

就在昨晚(2月5日晚),武漢市衛健委發佈通知,各定點收治醫院從即日起,原則上只能收治確診的重症病例和危重症病例,以及疑似的危重症病例。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對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患者,新就診的一律安排送往社區隔離點或方艙醫院收治;

尤其是已經收治的,定點收治醫院要及時辦理出院手續,送往社區隔離點或方艙醫院。

這就是分級分層診療的意義所在——幾萬患者人人都住ICU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何況不少普通患者只需要支持治療,而真正急需救護的重症患者,不少又一床難求。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不是每個患者都需要頂級救護——但是危重患者必須得到救護

另外,截至2月3日晚6時,國家、軍隊和29個省市區,共派出70支醫療隊、8329名醫療隊員,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工作。其中武漢有59支醫療隊、6794名醫療隊員。

按部署,很快還將新增2000名隊員,服務於各類醫院,全力救治疫區中心的武漢。

唐駁虎:疫情拐點已經出現!還有幾個好消息

光看統計數字是看不出這一切的

理順了種種關係,一系列紛繁的苦難終於可以成為過去時。

省外已牢牢控制住了擴散風險,武漢終於可以實現“應收盡收、應治盡治”。事實上的疫情擴散拐點,已經到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