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全國的高考都使用一張考卷,你認為哪個地區的考生最厲害?

用戶93914590345


別假如,高考開始的時候,就是全國一張卷的,根本就沒有自主命題一說,都是全國統一命題,統一考試。那個時候,北京、上海的考生憑藉信息的優勢還有超出別人很高的師資,在全國的高考中表現非常突出。那個時候,想必全國的學生都知道一個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的單位,那個時候,這個單位出的輔導資料暢銷全國。我們老師就說過,凡是海淀教師進修學校出的書,你們買就行,那個時候,我們各個年級段的學生做的模擬題大部分都要打著北京某某中學,北京某某小學的名號,彷彿做了一套題,就與他們都能同步了。

當然,這種全國一張卷的考試也帶來了一些弊端,那就是落後地區的考生分數方面根本就不佔優勢,為了扶持貧困地區的發展,於是就採取了大學名額定向,各個省分別錄取的政策。根本就不是有些人所說的那樣,為了保護北京和上海的考生這樣設置的。

當然隨著信息社會的變化,高考時間的積累,人們對於高考命題方向和命題原則已經研究的很透,其他地區也開始趕上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優勢並不是很明顯了。加之這些城市高校眾多,本著扶持本地發展的目的,高校在所在的地區都會有所表示,本地的生源會多一些,所以,北京上海的考生機會多一些,是可以理解的。正如山東大學,在山東省的招生要達到兩三千人,而在別的省的招生卻只有幾十人的名額,你和誰說理去。

當然,如果全國都一張卷,就按照分數拍下來,那個地區的考生最厲害?我認為山東的考生會最厲害。其次是北上廣還有江蘇。

可以用兩個指標加以說明。

1.經濟指標。

一個地區的教育發展程度是和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想對稱的,經濟越發達的地區,教育往往越發達,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一切,一點都不錯。如果全國一張卷的時候,優質的師資會向發達地區大量流動,我認識的幾個特級教師都已經到了深圳、杭州、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一展抱負。可以這樣說,他們都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豐富的理論基礎,真正拼起成績來絲毫也不會弱於任何人。大家可以看到,在大城市,一箇中學的招聘往往都是清北這樣的著名大學的畢業生和研究生。當今經濟社會沒有什麼資本辦不到的事情,有錢就能夠請來優秀的教師,這才是教育騰飛的根本。

可能有很多人對於衡水中學和毛坦廠中學耿耿於懷,說實話,我到過這兩個中學所在的省份,這明顯是集全省之力成就的兩所中學,其所在的省份教育非常之落後,讓你感覺到觸目驚心,教師工資很低,工作二十年的教師,工資還是很多都是以3開頭的。教師根本就沒有工作積極性,真正優秀的老師流動性很大,很多老師都到了南方沿海經濟發達地區。

別總是認為一兩個學校就能夠成就整個省的教育,不是這樣的,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經濟基礎。一旦放開,教師大量流動,生源大量流動,都會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地區的。

山東省的經濟總量一直穩居全國第三,經濟算是比較發達。所以,對於教育的支持作用顯而易見。

2.人口指標。

人口大省高考競爭特別激烈,真正拔尖的學生會脫穎而出。按照優秀生源的比例來說,越是人口大省,因為競爭加劇,學生的綜合素質都會明顯提高,真正拔尖的學生會增多,只要給學生們一個公平公正的選拔的條件,我相信山東的考生會在全國拔尖的。

你見過那一個人口大省的高考成績落後的?這都是被逼出來的。

人數眾多,選擇的餘地更大,出人才的概率會更高。

山東是儒家文化的發祥地,文化氣息和人文氣息濃郁,人口大省,經濟比較發達。在這種條件下,我認為山東考生會獨佔鰲頭!

僅代表自己看法!



語文在線


假如全國的高考都使用一張考卷,哪個地區的考生最厲害?從考試分數的角度看,近期肯定是非河北莫屬了,當然這肯定會讓江蘇、浙江、湖南、湖北等傳統強教育強省不服。但考分高並不完全意味著這個省的教育強,要真說教育強我還是認為北京、上海的教育是最強的。

一、全國高考使用試卷情況分析。全國高考現階段沒有統一試卷,考慮到全國教育水平的不均衡,國家採用了難度不同的試卷。其中全國一卷試題難度較大,使用的省份為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東等教育較強的省份。全國二卷和三卷相對比較簡單,全國二卷為東北三省及西北各省、全國三卷為西南地區的四川、雲南等省。而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等經濟發達且教育發達地區採用各省市自主命題考試,而江蘇卷被認為是考試難度最大的試卷。

二、現階段河北考生考分是最高的。因為試卷難度不一樣,相對來說全國一卷難度比全國二卷、三卷難度大,使用的省份也是傳統教育強省,所以在這種條件下,河北省的考生的考分是所在使用全國一卷省份中是最高了。以2018年為例,河北考生700分以上達122人,700分還不能考清華、北大。600分以上上線率達6.28%,遠超第二名湖北省的4.75%。

在2019年,同樣河北的考生分數也是使用全國一卷的省份中是最高的,600分以上考佔比達3.75%,山東佔比3.36%,湖北佔比3.08%,其他省更低,還是河北考生考分最高。


三、河北省考生分數高為什麼被質疑不是教育強省呢?從近年的高考來看,河北考生的考分無疑是最亮眼的,但在全國大多數人心目中,河北的教育不是最強的,那是什麼原因呢?

1、過去河北不算高考強省。在過去全國是使用一套統一試卷的,當時考試,基本上以湖北、江蘇、浙江、湖南等省的錄取分數為最高,從來沒有河北省拔尖過,從思維定勢來看,河北省在國人心目中算不上高考強省。

2、河北的頂尖人才數量不多,人們質疑河北考分的水分。不管過去,還是在現在,河北省的頂尖人才都突出。比如院士數量,不說跟江蘇、浙江比,連安徽、福建都比不過。

也許河北人會不太服氣,說這些院士只能代表過去的情況,我們就拿最近幾年的數據來看,結論也差不多。近三屆院增選的省籍分佈來看,江蘇44人,浙江41人,湖南36人,而河北省只有18人,位居第六位。

再看看2019年傑青的省籍分佈,山東、江蘇、湖北、湖南等省也排在河北前面。


3、五大學科競賽成績不突出。在國際五大學科競賽中,河北省的成績是比較靠後,不說跟湖南、湖南、浙江等省比,連天津、安徽等省都比不過。

4、北京、上海、江蘇、浙江考生不服。北京、上海的考生一直被全國人民吐槽,覺得他們是因為被照顧才有那麼高的清華、北大、復旦大學等名校錄取率,其實以他們父母的高智商,以他們家庭的經濟條件好,他們的基因肯定好,師資水平和教育資源又好,怎麼可能會差呢?而江蘇、浙江是傳統的教育強省,經濟發達,人們重視教育,學生也能吃苦,憑什麼說他們考不過河北省的考生呢?

綜合來看,短期內因為河北考生有了很好的考試經驗,又肯吃苦,考分會是最高的。而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如果參加全國統考有一個適應過程,估計難以達到高分,但一旦他們適應全國卷考試,河北就不一定能考第一了。

大家覺得全國統一試卷後,哪個省市的考最厲害?還是河北省是第一嗎?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良心老師


目前,我國高考的試卷類型主要有這麼幾種,第一種是自主命題的試卷,比如江蘇、北京、上海等6個省市;第二種是全國1卷的試卷類型,比如福建、河北、河南等10個省份;第三種是全國2卷,其涵蓋的地區包括新疆、內蒙古等10個地區;第四種是全國3卷,主要是西藏、雲南、廣西和四川這4個省份。至於使用這四種款式的卷子,到底哪一個省份的考生最鬱悶,哪一個地區的考生最輕鬆,這麼多年來一直爭議不斷。

假如全國的高考都使用同一張考卷,而且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是按全國排位而不看各省的全省位次,那麼985、211大學的招生名額基本上是那些教育強省的天下,比如江蘇、北京、上海、河北等對高考非常重視的地區,這些地區的考生可以佔更多的優勢;而一些對高中教育不怎麼重視的偏僻邊遠地區,有可能沒有幾個考生會考入檔次比較高的大學。

如果全國同一張卷子,很多人會認為江蘇的考生最厲害。我們知道,江蘇地區的高考卷子,都採用自主命題的方式,並沒有採用3種全國卷中的一種。很多江蘇的考生表示,江蘇卷的高考英語成績如果過得去的話,在大一的時候過英語四級,是輕鬆加愉快的事情;在他們開來,江蘇卷的英語和英語四級相比,難度是旗鼓相當的。而江蘇卷的數學,其難度也是讓諸多江蘇的考生頭疼,人家的高考數學卷連一道選擇題都沒有,這就意味著瞎蒙的機會也都沒有。同時,江蘇考生想要考上比較好的大學,選修的幾門課必須達到一定的等級才行,而且語數英三個科目,一個科目都不能“瘸”,否則直接與名牌大學無緣。

更讓江蘇考生牙酸的是,江蘇地區的中考極其殘酷,很多江蘇初中學校的考生,中考之後五成以上的考生上不了高中是非常普通正常的事情,一些“歪瓜裂棗”款式的考生在中考的時候就可能直接面臨淘汰出局。所以,能夠參加江蘇省高考的考生,基本上都是江蘇地區考生中的精英力量。

其實,就算使用全國同一張試卷,到底哪個省市的考生最牛,這也是一個相當有爭議的問題,因為除了江蘇,其他一些地區的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本人也都對高考非常重視,比如北京地區,考生學習的氛圍也是相當濃厚的;而河北地區則有不少“高考工廠”,在全國同一張卷子的情況下,這些“高考工廠”很可能會發揮出非常恐怖的實力來。

你覺得如果全國同一張試卷的情況下,會不會實現教育公平?哪個省市的考生最能脫穎而出呢?歡迎留言探討。


微雨潤苗


我是一個來自湖北農村的,我想談談我的看法,我是在2010年陪一個朋友去上海住在一個他上海的親戚家裡,早上六點半的時候,我醒來,聽到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在媽媽的監督下背誦一篇英文,我當時很驚訝,這麼小就學習英語嗎?我們老家小學根本就沒有英語課,而且這個年齡的孩子都在無憂無慮的玩,除了在學校,有老師監督,回家父母根本就不會管孩子學習上的事情,個人覺得讀書還是要有一個好的環境和氛圍。所以我覺得,國家真的統一試卷,北京上海肯定比其他的省市要好。個別例外的不算。


想去索馬里


1977/1978年高等學校恢復招生考試,我們國家走過了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全國一張卷,應該說那時候國家教育水平相對不高,採用全國一張卷是非常好的一種形式 有利於各省市自治區提高教育水平,有利於家長學生看清教育的大方向,有利於高等學校錄取學生 ,有利於中學教學和教師水平的提高。

第2個階段,隨著經濟騰飛和社會進步,國家的教育水平有了飛速發展,不論中學還是大學規模上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質量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於各省市自治區,不僅經濟上你追我趕,而且在教育方面也是力爭上游,奮勇爭先。這時容許一部分省市自主命題 ,進行教育改革,教育探索的嘗試非常好,一方面有利於引領全國教育發展,另一方面實現全國教育的百花齊放。 到現在為止。仍然有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天津5個省市,自主命題。比如上海,用自己的教材,所以從根本上在為教育改革進行全方位探索,是全國教育改革的排頭兵先行者。從20 17年開始上海進行高考綜合試點改革,探索出了3+3的考試模式,探索出了志願組的投檔模式,而且現在已經陸續推廣到全國各省市自治區。

第3階段,在全國高考改革全面推開以後,絕大多數省市自治區,應該繼續根據本地區情況,採用現在的全國123卷。少數省市,作為教育改革的試驗區,應該允許單獨命題,這樣有利於國家高等教育創建雙一流,有利於中等教育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有利於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由於各個省市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差異很大,教育發展水平,教育投入,差異也很大,不能籠統的說哪個省在高考中水平最高。我們追求的目標是,全國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教育發展大踏步前進,讓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學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共同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朵朵看上海


我是河南的,但我認為,即使全國一張卷,北上廣還是很牛的,因為他們享受的教育資源,從幼到高中,都是一流的,小孩去北京研學,人家剛畢業的小學生,和外教侃侃而談,我們的孩子還處在背單詞,聽句子。例子很多,研學對接老師都是北師大教育學研究生畢業的,我們帶隊老師是地方師院的,差別大去了。


喝一杯醉千年1


全國統一一張卷子,那就看哪個地區經濟最發達,家庭教育最好,父母學歷水平高的了,所以一線城市要好於普通城市,城市要好於鄉鎮農村,本人農村出來,來到一線城市,才覺得當年那個城市學生不如我們農村學生努力的想法是多麼的可笑錯誤。


jtwmdagj125


全國高考統一使用一張考卷,按全國排名高低錄取,那結果一定是山東考生考的最好。

我是09級高中畢業學生,09年高考考542,只能上專科或者三本,連比較差的二本都上不上,復讀了一年又發揮失常考了550多,上了一個省內二本,學校裡大部分都是本省學生,個別外省學生。跟人家外省學生一聊才知道,人家分數比我們低100多。後來考研考到一所211,同學來自各個地方,聊到高考,大部分都說分數線比我們低很多,而且都說山東省的學生跟考霸似的,考試老厲害了。


科研小迷糊


教育大省的人,經常會說一句話:如果全國一張卷,那麼985大學就沒有別的省什麼事了!也有人說:如果全國一張卷,北京的學生就考不上大學了。這些人中,以江蘇人居多。

原因何在?

這是因為江蘇人認為自己的高考是最難的!數學屬於“地獄級”水平,英語達到大學四級水平;這還是因為江蘇的中考,篩選掉一半多的學生,能上高中比上大學還難;這還是因為,江蘇籍的院士最多……



如果全國一張卷,江蘇的考生肯定會考得很好,但是如果要說能考第一,恐怕還有些省的考生不答應,比如浙江、湖北、湖南、山東、河北等。

其實,江蘇省的題目難,是公認的,這是因為從小學開始,江蘇的教學就存在著“超綱”的問題,難度高於其他省份,再加上中考競爭激烈,所以學生吃苦,家長重視,學生水平很高,但未必最高,因為很多省的尖子生,實力都差不多,如果按照一定的難度進行訓練,差距不會太大,之所以不去那麼訓練,是因為沒有必要,而不是因為這些學生的水平不行,這從奧賽培訓上也可以看出來,湖北、山東等省的奧賽,一點都不弱。



其實,如果全國一張卷,北京的考生也不差,教育水平受經濟水平影響最大,北京集聚了中國的精英家長,如果拼教育,拼學習成績,他們能差嗎?之所以北京卷簡單,是因為他們拼的方向不一樣,有一個人這麼回憶,海淀區一個朋友的孩子,4歲就談核聚變原理了,這讓他驚呆了,家長笑著說:“這沒有什麼驚訝的,因為週末經常帶孩子去參觀北大清華北航的實驗室。”,這就是差距。


當然,如果一張卷,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西北西南的落後地區,教育資源匱乏,你認為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張卷可以嗎?這對於這些落後地區的學生,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你覺著呢。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其實,我個人覺得,全國同卷並不會改變什麼,問題表述有問題,厲害是考的多還是考的好?考的多我選河南山東,考得好我選上海。不是因為上海考的狀元多,而是那邊氣氛太激勵人了。燈紅酒綠人上人,素質教育吃穿枕,人家就是比我強,要我還能怎麼樣。這邊白天晚上拼了命的學,那邊比你多睡倆鐘頭還考的差不多!

說一個實在的點,上次去上海學習,那邊的教育真的太強了,不管是從父母還是孩子,從小就開始培養,不是是學習,而是各個方面:演講、財商等等。我微信裡有大部分做課程的,都是base在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