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的奶奶在農村去世了,現在又是疫情爆發階段,能回去嗎?

夜襲VV寡婦村


人有生老病死,對於逝者我們都要有敬畏之心。

農村的殯葬禮儀是比較繁瑣的,老人不幸過世,正常情況下晚輩和家裡的親戚都要前來祭奠的。以題主所問一樣,老婆的奶奶去世一般自己和老婆也都是需要前往送行的。這是禮儀,也體現了做晚輩的一份孝心。現在疫情的特殊時期,遇上這種事情該如何做呢?


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安全,還是不要前往送行。同時,向其直系家屬建議喪葬從簡操辦並且特別注意防疫措施。

特殊情況特別對待,現在每天的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都在增加,每天都有因為感染疫情離我們而去的生命,所以一定不能疏忽防範、不要讓無數白衣天使們的努力白費。老人去世,親人朋友們都是很傷心很難過的,但是一定要節哀順變。做完告別儀式等禮儀就將遺體交給殯儀館吧,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切莫因為遺體處理不當成為疫情的“幫兇”。


一般老婆的奶奶去世,孫女和孫女婿不回去也不會被人說的,農村地區所說的“孝子賢孫”都以男丁為主,並沒有特指孫女。人有忠孝廉禮就好,並不一定非得在老人去世後去送行。如果可以的話,清明節有時間去老人的墓地祭拜一下就好。在這舉國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時刻,不回去參加老婆奶奶的葬禮是情有可原的。

在某個社交群裡也看到有朋友說村裡有老人過世,家屬叫他去幫忙操辦料理後後事,在這疫情嚴峻的時候,他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最後還是戴著口罩硬著頭皮去了。和題主講的都是這種情況,不去顯得不忠不孝,去了就可能有感染病毒的風險。對於這樣的情況,還是要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為先。



農紀


老婆的奶奶去世,在這非常時期,尤其現在農村,都實行村村封路,不要外來的人口進入,尤其現在是疫情高發期,更得小心行事,現在打電話視頻挺方便的,打一個電話告訴一聲,葬禮都要從簡,我們就回不去了,過七天後,也許疫情就結束了,那時候再去看奶奶也不遲,只是到那裡多磕兩個頭,述說對奶奶的歉疚,非常時期沒有辦法。

現在是非常時期,老年人去世這種情況,也得根據當地的情況來定,如果這裡是疫情區,那就不用太多人來參加,老年人的葬禮,自己家應該通知,在外地的親朋好友,都不要來參加,告知本地的疫情發展情況,告訴他們已經有村上通知,一切葬禮從簡,再說外地的人員,也進不到村裡來,因為村裡外邊都在封路,不叫外來人員進入,以免被傳染,這是現在的農村情況。

老年人放三天後,就可以用本地少部分人,把去世的老年人,用簡單的儀式,把老年人先安葬,先入土為安,等到疫情過後,在給老人家補辦一個葬禮,或者過七天後,補辦葬禮也是可以的,那時候就會有全村的人都會參加,還有外地的老親少友都會回來,參加去世老年人的葬禮,這樣的葬禮也是對老人家的安慰,如果地下有知的老人家,也會支持這樣的做法,因為這樣才能保全鄉親們,身體健康和生命的安危,也能保全在外的親友們,不受病毒的傳染。

現在老年人去世的也不少,因為都是到冬天了,寒冷的天氣,導致老年人身體扛不住,所以老年人就去世了,但是他們也不願意趕上這個時間去世,這也是他們說不算的,這回是老婆的奶奶去世,但是現在是非常時期,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能給他們打電話,告訴他們自己不能前往,悼念去世的老奶奶,因為要對自己負責任,要對農村的親戚朋友們負責任,再說現在農村也不讓回去,已經把路封的嚴嚴的,外來人口禁止入內,這是保護全村人的重要措施。


三農剛子


不論感情還是親情,真應該在第一時間就趕回去,送老人最後一程。這也是我們農村人多少年來的傳統,家裡有老人去世,子女和孫子孫女都應該在跟前。只是眼下是非常時期,有很多的事情就不能按照原來的規矩辦了。

就拿結婚這件事情來說吧,冬天和春節前後,本來是農村人農閒的時間,所以有很多的人家就會趁這個時候舉辦婚禮。今年也不例外,我們村裡就有好幾家村民,本來已經定的日子,是在正月給孩子舉辦結婚典禮,也是因為眼下這個特殊時期,把結婚的日子推遲了。




結婚的日子可以推遲,但是生老病死卻無法更改時間,所以如果家裡有人趕在這個時間段去世,那麼葬禮還是要舉行,只是不能像往常一樣繁瑣,要一切從簡。如果按照老規矩老風俗,有很多的繁文縟節。而且家裡有人去世後,還要專門去通知所有的親戚朋友,親戚朋友就算是再忙,也要放下手頭所有的一切,都要來參加葬禮,然後要留在事主家裡吃飯。從幫忙的到主事的,再加上親朋好友,舉行一個葬禮怎麼也得百八十人。




趕在這個特殊時期,如果家裡有人去世該怎麼辦呢?三天以前我們村裡就有一個老人病世,本來作為鄰居,大家都應該去幫一把。換做往常,家裡出了這樣的事,一定會有很多的人來幫忙,可這次去的人很少,只有本家幾個關係特別親近的人戴著口罩去了。去了以後,跟逝者的家屬商量了一下第二天去火化的時間,省略去了平常許多必須進行的風俗習慣,然後就各自回家了。沒有像原來那樣,只要去幫忙,就要留在事主家裡吃飯。


第二天清晨,除了老人自己的子女,沒有任何一個親戚到來,也是那幾個關係比較親近的鄰居,去家裡幫的忙。別說沒有通知親戚,就算是通知了親戚,所有的親戚也進不了村子,因為村子現在早已經封了路口。

題主說現在是老婆的奶奶去世了,並不是自己的父母。按照我們當地的傳統來說,孫子孫女如果因為一些特殊情況,不能來參加爺爺奶奶的葬禮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是子女的話,就算是在國外也要趕回來。眼下這個特殊時期,我覺得沒有必要趕回老家,留在家裡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就是對奶奶的孝。


靈子


在這個階段,不是孝道可以隨心所欲的時候。家裡的老人去世了。作為女婿,他應該在最後一程去看老人。但是,如果非村居民不是當地的車牌,孝道就無法實現,他們根本就不能去村裡。現在是流行病的爆發階段。為了防止疾病的傳播,保證村民的安全,每個村莊都在關閉村莊。這個時候,要服從村裡的統一安排,不要讓群眾聚在一起玩得開心。

幾天前,我讀了一篇文章,讓我淚流滿面。去前線支持我的醫生給我父母留下了一封信,說如果我在治療過程中不幸感染了肺炎,我會讓父母不難過,也不會來看我,然後醫院會直接處理火葬,把骨灰交給我父母。否則,由於受感染細菌死亡,體內細菌過多。在一系列複雜的告別儀式之後,會給別人和家人帶來不安全感。面對流行病,他們如此無私,現實如此殘酷。在這個時候,他們不能容忍兒童和婦女。一切都要著眼全局。

我們來談談妻子祖母的死吧。如果是因為肺炎,最好不要大驚小怪。現實不應該允許這樣。只要記住老人的尊重和感受。當你活著的時候,你應該孝順。死後不要在意那麼多的表格。儘量減少與祖母周圍的人的接觸,避免自我感染,或再次感染他人。

親情很重要,誰也不能否認,孝敬老人是幾千年來的優良傳統,但老實說,畢竟妻子的外婆和自己的關係不應該很深。在目前流行的時候,應該是極少數的近親來安葬老人。至於他自己,一方面,他可能根本進不了村,另一方面,在疫情過後表示敬意也不晚。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快到了。我們家鄉的傳統是正月十五上墳拜祖。但今年有明文規定,正月十五日不準上墳,因為如果每個人都上墳,就會有一堆人。由於B病毒攜帶者的出現,很容易導致大量人患病。這種損失和危險實在是不可估量的。

今天是全國抗擊肺炎的鬥爭。我們能做的就是呆在家裡,不給社會帶來負擔。我們需要知道一個新的冠狀肺炎患者的治療費用將是數十萬。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都將是巨大的。死者已經走了,無論如何都無法找回。珍惜現在,為抗擊肺炎早日取得成功貢獻自己的力量。在這個時期,無論是紅的還是白的,一切都應該簡化,簡化到極致。


一般


首先向你表示哀悼,請節哀順便!

在農村,通常有俗稱的“隔代親”,打小最疼自己的,多半就是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他們對小輩的疼愛,毫無理由,不講對錯,捨不得自己的孫子孫女受一點委屈,所以說在一個人心中,最親近的人多半也是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

因此從情理上來說,奶奶去世,作為孫女,不管多困難,心裡都會想著第一時間趕回去,見上最後一面,為老人送終,免得給自己留下終身遺憾,這是人之常情,每個人都可以理解。

但是,現在恰恰是一個舉國抗疫的關鍵時期,任何人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會影響到其他人,或者被他人影響,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成為病毒肆虐的幫兇。所以,當你媳婦心裡想著無論如何都要回去替老人送終的時候,請她多想想家裡的親人和朋友,為活著的人身體健康著想。

不僅如此,你還得勸你媳婦,叮囑家裡的長輩,服從村裡安排,喪事從簡,不要大操大辦,不要宴請賓客。喪禮舉辦場所要做好消毒措施,前來幫忙的近鄰要做好防護,配戴醫用口罩。住在附近的親友,過來磕個頭就行,離家比較遠的親友,做好解釋,請他們理解,情意心領,但是不要過來參加喪禮。

總之現在是非常時期,因為新冠病毒的肆虐,人與人之間儘量少接觸,這是對他人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對老人而言,平時孝順好了,讓老人在晚年過得開心一點,誰還會在乎去世後的那些繁文縟節呢?換句話說,只要平時對老人好,對奶奶孝順,在這個疫情爆發的關鍵時候,回不回去只是一個儀式而已,並不重要。

最後,請大家團結一心,克服困難,共抗疫情。願天下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平平安安,長命百歲。


湘俚伢子


老婆的奶奶在農村去世了,現在又是疫情爆發期階段,能回去嗎?我的建議是,現在哪裡不要去,呆在原地自家隔離。先要打電話給你老丈人及丈母孃說明白現在疫情爆發期的情況,回農村不大可能了,只好等疫情過去了,再選個“七日”回家給奶奶多磕幾個頭了。


現在是特殊疫情爆發期,就是農村有老人去世了,奔喪工作還是要一切從簡,避免群體性的疫情感染,這點已經有教訓了,在這特殊時期,一定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節哀順變,保重身體。要儘快安排逝者活化出堂上山,嚴禁外人進村,自家親人也要理解現在是什麼樣的形式,疫情爆發期,我們都要對我們身體負責,我們也要對全村人的健康負責。

其實疫情發展到現在,還是出現很多點讚的情況。農村裡也同樣出現了。比如說,有個朋友說,他們村前幾天也去世了一個老人,後來老人的子女都通知大家不要來弔喪,只需要在本村的親人幾個人料理後事就可以了。說是等疫情過後再補辦禮儀什麼的。這個做法絕對值得我們點贊。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題主你好,你老婆的奶奶在農村去世了,在疫情爆發的現階段,到底要不要回去,這的確讓人為難。

在平常,如果家中老人不幸辭世,無論多遠,做晚輩的都要回家送老人最後一程,因為這是做人最起碼的道德標準。

你老婆的奶奶現在去世了,她的心裡肯定很痛苦,自己的奶奶,她肯定很想回去看她最後一眼,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鑑於目前是疫情爆發期,我還是建議你們先不要回去。

我知道,我這個建議顯得有些冷血,但是,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們只能特殊對待。

如果你自己家沒有私家車的話,你現在根本就走不了。像我們這裡,從鄉鎮到縣城的客車都停開好幾天了。

就算你自己家有私家車,但現在農村都在村口設置有檢查點,外地車輛不讓進村了。再說了,我們這裡的新聞都說了,這段時間,紅事禁辦,白事一律從簡,其目的就是不讓大家聚集,盡最大力量阻斷疫情傳播。

人們常說,逝者為大,自己奶奶去世,若是在平時,不回去的確有些說不過去,但現在,你們不回去,其實都是為了大家的生命健康著想,我想,九泉之下的老人肯定也會諒解的。


李茗說鄉村


請點擊關注【鄉村關中】, 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精彩。

當前,正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關鍵期,因為這次疫情來勢洶洶,讓人猝不及防,各地農村都按照規定加強疫情防控管理,要求村民不串門、不聚集、不聚會、不走親訪友,講衛生、除陋習,做到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那麼,現在老婆的奶奶在農村去世,可以回去奔喪嗎?作為“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結合本地農村疫情防控管理規定,具體情況介紹如下:

第一,現在不能回去奔喪。

防控疫情,人人有責。為了打好這次疫情防控戰疫,各通行的主要路口都加強疫情檢測,嚴禁人員無序流動;且各地農村都認真紮實的做好各方面工作,對於農村的“紅事”要求停辦,或延期操辦,要求“白事”一切從簡,減少停喪時間,取消喪事祈禱等農村喪葬習俗,不通知疫區親朋好友,不召集遠方親戚,盡一切可能減少本村村民從事喪事幫助,且取消參與喪事村民的集體聚餐活動。這就是當前農村防疫工作的現狀,我們不知道你在哪個地方,但為了疫情防控工作大局,還是不要回去奔喪。

第二,做好親屬安撫工作。

老婆的奶奶不幸逝世,作為晚輩感到悲痛,但在當前疫情爆發期和防控攻堅期,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服從和服務於這個大局核心。這時,你要和親屬溝通好,多方勸導親屬操辦喪事一律從簡,提醒親屬盡一切可能減少參與喪事的人員,做好家庭消毒殺菌工作;對於參與喪事的親朋好友和鄰居,做好防護措施,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親朋好友和鄰居負責。當前,用做好這些方面的工作悼念奶奶才是最好的方式。

第三,要求親屬做好應急事項。

雖然不能回來送奶奶最後一程,但要多方提醒家屬做好喪事期間的應急事項,加強家庭的環境衛生,增強健康意識、防病意識,提高防病能力,對於參與喪事的親朋好友和鄰居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避免人群聚集,降低操辦喪事的疫情傳播風險,做好喪事各方面的應急事項,也就是你緬懷奶奶的最佳方式。

總之,在當前疫情爆發期,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加強防控意識,都要按照規定要求,對喪事舉辦期間的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觸物品或部位,要加強清洗和消毒,盡一切力量把疫情滋生的風險降到最低,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關鍵的。

我是職業農民【鄉村關中】,我們一起關注“三農”動態,解析“三農”熱點,剖析“三農”萬象,探索“三農”規律,推動“三農”發展。你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分享。


鄉村關中


對於題主所說的老婆的奶奶在農村去世了,首先希望題主一家人節哀順變。對於現在疫情爆發的階段,而且現在也是關鍵時期,人去世了以後的確辦起來喪禮非常的麻煩。因為現在去弔孝的人非常的少了,而且還需要每個人進行入村檢測體溫消毒等工作。如果說弔孝的人不是與去世的人有特別親近的關係,基本上很難入村了。如果說村民一致拒絕陌生人到村裡面,也不得不讓這些弔孝的人跑了一趟冤枉路。



現在各個地方管理的非常的嚴,對於一些婚嫁等之類的喜事基本上不允許舉行隆重的婚禮,不允許在一起聚餐,強烈要求問題推遲時間,過了這一段時間再舉行,或者補辦一個婚禮更完美一些。畢竟現在參加婚禮的人比較少,舉行婚禮就是圖了一個熱鬧,就是祝福一對新人白頭偕老,幸福一生。如果沒有人參加婚禮,或者是人很少參加婚禮,沒有多少人來祝福,似乎這個婚禮就顯得非常的淒涼一些。

對於現代的農村去世的人,基本上實行了上喪禮程序從簡,把過去的繁文縟節取消了,主要是減少了人們之間聚集的現象,儘量減少疾病的傳播的機會,防患於未然,小心行得萬年船。當然喜事可以推遲婚期,如果喪事人死亡的日子是不能夠選擇的,放在家裡也是不可能的,只能入土為安。所以現在在農村去世的人舉辦的喪禮,基本上選擇與去世的人非常近的親戚進行通知,而且通知一個家最多來一口人。如果能其他家能少來的話,讓一個人把禮金等一起捎來就可以了,這樣來的人就非常少了,而且也非常的安全,對於喪主家來說也是理解的。非常時期辦事就得非常對待。



對於村裡面辦事的人基本上是用紅白理事會的幾個成員就可以了,他們從來沒有離過村,所以是非常安全的。也不用再安置酒席,因為現在不允許聚餐。只要弔孝的人來了以後直接進行登記弔孝,磕完頭以後送出村回家,弔孝的禮節就完畢了。對於本村的人可以多一點人到喪主家去弔孝,要避開人群比較集中的現象,要一家一家地去弔孝,這樣也增加了喪主家的面子,讓去世的人安心走。這樣必須讓村集體進行協調安排舉辦這樣的葬禮。一般一個葬禮在以前是三天的時間,現在可以簡化為兩天的時間,其實基本上就是兩天的時間舉辦了完喪禮了,這樣舉辦喪禮的費用非常的少。



總之,題主所描述的自己是孫女婿,自己的老婆是孫女,這與去世的老人有直接的血緣關係,在平時舉辦喪禮必須一家人回去再送老人最一程。這體現了一家人的親情血緣關係,如果不回家的話,絕對會被村裡人說三道四,說不懂得人情世故沒有家教。但現在是可以不回去的,全村的人都是非常理解的,因為畢竟在外地進這個村是非常難的,到了村以後還要在村裡住一夜,這讓一些村民有些反感情緒存在。現在舉辦的葬禮非常的簡單,題主還不如過了這一段時間以後,可以再給去世老人上五七墳或者百日墳回家,送老人最後一程也是可以的,這樣回去更加安全,也更加受村裡人歡迎。畢竟現在是特殊的時期,人死了死了,一了百了。


三農一姐


現在正處疫情非常時期的階段,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好防護措施,保護好自己就是保護好自己的親朋好友,這些天每天早上我都會打開手機,翻看一下關於疫情的最新情況,時刻掌握最新的疫情動態,同時也學到了如何正確的提高預防疫情的對我們的影響,比如說這次疫情主要的個人防護就是“不聚堆”“不外出活動”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疫情間接傳播。

就好比問題中提到的有人去世了,但是現在正處於疫情的非常時期,那麼這個時候能回去參加追悼會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在這個階段是不能回去的,更不要說參加其追悼會了,因為一般像這樣的場合都是人比較多,所以對於我們的自身防範疫情不利,所以能不回去還是儘量選擇待在家裡不要隨便外出。

其實這問題就好比我爺爺本來今年正月初五,要舉行逝世三週年悼念,當時在此之前就邀請了很多的親朋好友,可是後來由於疫情的影響,導致追悼會往後推遲了,畢竟在這個非常時期一定要注重疫情的所帶來的影響,以及注重個人做好防護疫情的傳播,這才是在疫情非常時期我們應該要做的。


當然話又說回來咱們的傳統文化就是講究“死者為大”但是對於這個傳統觀念,我們也要學會認清當前形式來看待不能一味的去遵循,因此綜合當下疫情形式來看,能否回去參加葬禮還是儘量不要去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