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榮耀是一家人,為什麼差不多配置的手機價錢不一樣?華為和榮耀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新時代科技旅遊


對很多朋友來說,可能是分不太清楚華為和榮耀的區別,認為他們都是一家公司的,但是實際上,他們的差別真的很大了。

華為和榮耀

現在很多公司都推行雙品牌,也就是高端品牌+低端性價比,高端品牌主要是秀實力,並且利潤率很好,而低端走性價比的,主要是佔領市場,走出貨量,利潤率較低。

華為手機就是定位中高端,榮耀定位中低端,性價比。

屬於不同產品線

華為和榮耀分別屬於不同產品線,也就意味著,他們互相各自自負盈虧。自負盈虧是什麼意思?就是說掙錢或者虧錢都是自己的,兩不牽扯,可以認為就是兩家毫無關係的公司。

但是因為畢竟是同在一個公司,所以兩個產品線在有限的技術領域也是會有合作的,但是大部分是華為手機將一些換代的技術,下放到榮耀上面,可以免去了榮耀重新開發的成本。

配置相似,售價不同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

  • 定位不同,導致品牌溢價不同。因為華為手機的定位,所以現在的品牌溢價是不低的,而榮耀的溢價相對較低。


  • 兩者的技術還是有差距。兩者的技術上面差異還是比較大的,拍照為例,我們都知道照片的好壞,除了攝像頭,算法、軟件等等都是強相關的,所以即使看似相同的硬件,但是在其他一些處理上面的差異,會導致兩者的體驗完全不同。

小結

雙品牌戰略,已經是很多公司的主流做法了,比如小米和紅米,都是想吸引到更多不同細分領域的消費者了。


單眼皮老王


你這個問題,我想到了我的車,福特翼虎丐版,和我老表的眾泰T600高配,剛買的時候他那個比啊,全景天窗,真皮座椅,一鍵啟動,中控大屏,連發動機都是三菱原裝!把我羞騷的,差點砸了我的車!一年後,看他騎個電動車!一問,進修理廠三個月了,天窗漏水,發動機異響!我默默的開車走了!


雨人816


華為和榮耀的雙品牌賺了可以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那麼在同樣配置的情況下,為何價格相差巨大呢?

我們就以最近發佈的兩款新機來做比較,榮耀V20和華為的nova4,兩款手機正面幾乎一樣,而榮耀配置還更高,然鵝起售價還低於nova4,要知道nova只是華為的中端系列,上面還有五六千的mate系列和P系列。

第一、華為和榮耀兩個品牌的戰略部署有差異,從餘承東接手華為開始,就致力於將華為打造成一個高端的品牌,與蘋果三星進行對抗,不再像之前做低端的合約機,所以我們看到華為主打的機型都不便宜,特別是中高端機型。

而反觀榮耀則是當初為了應對小米這樣的互聯網品牌成立的華為子品牌,後來獨立運營。榮耀一開始就是主打性價比,所以定位就是親民品牌,價格與市場上的旗艦手機持平,不過獨立後的榮耀也一心往高端發展,今年更是更換logo,進軍國際化。不過為了區分兩個品牌的差異,榮耀始終還是低華為一頭。

第二、華為投入得更多,我們可以看到,同樣的是海思麒麟980的手機,mate系列在用料做工上明顯更足,一個徠卡認證的三攝就貴了不少,以及在屏幕、內存、電池這些重要元器件上要更為優秀。就連nova4的三攝跟V20的雙攝比起來都強不少,再看看mate20pro的40W快充和無線快充,2K曲面屏、還有整機的裝配加工等,很明顯成本更高。

電子產品本身的成本就不高,更多的是研發投入、系統優化等這些看不見的地方燒錢,像華為的芯片、基帶、攝像頭的調教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企業未來長足的發展,必須保證足夠的利潤,加上自身品牌的高端化,價格往上走也就順理成章了。

我是先森,一名走心的數碼控,自由而純粹的科技粉。歡迎各位老友一起探討交流,共同進步。


先森數碼


先說明,手裡一臺華為P9 全網通32G,一臺榮耀8,64G。兩臺機器,基本上都是一個平臺的,具有可比性。

平常看到的配置,無非就是屏幕大小,分辨率,攝像頭像素,CPU,內存,運存等。這些都是表象。真正使用的時候,才會發現差距。

先說攝像頭的差距,華為P9比榮耀8強了不是一點半點。同一時間同一地方對比,模式都是超級夜景模式,上圖為榮耀8,下圖為華為P9。我喜歡下圖,不知道各位怎麼評價。P9在拍照上的優化相當強。



再來說說CPU和運存,榮耀8是950+4G,華為P9是955+3G,日常使用上,榮耀8比P9要流暢一些,P9相對於榮耀8有略微卡頓,手裡還有一臺蘋果6,P9流暢度也不及蘋果6,榮耀8和蘋果6不相上下,應該是得益於4G的運存緣故。

再來說說一般人無法感知到的細節問題。

信號。

P9的信號比榮耀8強了不是一點半點!!!因為本人是做重慶電信的,兩個手裡都是用的電信卡,同時也都裝了一張聯通卡。平常在城區信號覆蓋比較好的時候,兩個沒有任何差別。

但是,一旦走進一些偏僻或者角落,榮耀8就會出現掉網或者信號很差,但是P9不會。同樣的,蘋果手機信號也會掉,都做過對比,蘋果信號太差了。五一的時候去女朋友家,在農村,更無語的事兒發生了。P9的4G信號滿格,榮耀8無情的掉落到了3G。怎麼搞都不會出現4G,真的無語了。

我認為,出現的原因應該就是在支持的頻段上,華為P9支持的頻段比榮耀8多,在某些區域覆蓋的頻段你手機不支持,真的很著急。

上圖,自己也可以看看。


所以,華為手機比榮耀貴,真的還是有道理的。下次我也不會買榮耀了。都用過,才有對比。當初不是因為榮耀8的藍色太好看,而且還帶NFC,我也不會買這個榮耀8,還是應該買P9高配。

附上用P9去西安拍的照片。




Glu2


不想回答,華為是好的,但是對於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手機我絕不會支持!講個情懷故事!任何東西不是你一家有,總有我想要的!原本一斤大米只要2.5,但是大家都賣5塊甚至6塊,大家一起賺錢,漸漸變成了相對來說的壟斷,這時候出來了另外一家賣米的,只要3塊,然後消費者瘋狂購買,但是供不應求,這時候其他商家逼不得已也開始小幅度降價,但是降價同時又各自黑友商的大米哪不好,哪有質量問題等等,等他說的這些問題在被前者逐漸解決以後,他又開始說話了:我們辛辛苦苦種大米賺的錢都是為了創新出更好的大米,友商這種做法不利於發展,不利於某些行業進步等等……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就想說,你在創新,別人也在創新,為什麼人家能在利潤少的情況下持續創新,你就一定要高利潤?我們的錢都要養家,都要養老,都要買房,都要給孩子交學費,中國窮的人是最多的,我們的錢的作用遠比拿給你搞所謂創新作用要大得多!你們為什麼不想想,人家為什麼能一炮而紅,紅到現在已經成為中國的性價比標誌?你們利潤多的時候也沒看見創新,都在守著自家三分地(中華酷聯),這都是為什麼?還是那句話,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完美人生難


相信還多買手機的朋友都在疑惑,為什麼有一些手機叫華為,而有一些手機叫華為榮耀呢?華為榮耀和華為到底是什麼關係,它們有什麼區別?今天,小編就來就來為大家解答兩者的區別和關係。

華為榮耀屬於華為手機的子品牌,類似於紅米和小米的關係。

1、2013年12月16日榮耀品牌發佈,正式成為華為的智能終端子品牌,主要做華為旗下互聯網手機。榮耀品牌追求以更快變化來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榮耀品牌準確認知互聯網本質:平等,開放,去中心化,保持與受眾完全對等溝通,聆聽受眾的呼聲,為受眾提供更多滿足需求的高性價產品。榮耀產品遵循華為品質,追求更酷的,更極致體驗

最近很多股民抱怨說,他們炒股都是在虧錢原因是一不會選股,二不會把握股票買賣點,三不會技術分析。為了能在炒股上給大家提供更多的幫助,歡迎股民來V鋅 K D J 5 9 9 絕不收任何費用!

2、自2013年榮耀品牌獨立,相繼推出榮耀3C,榮耀3X,超強性價比,在市場上引發強烈反響,連續發售均快速售罄。2014年發佈的榮耀X1,成為7寸手機中最強者;3月份發佈的榮耀暢玩版,是非常火爆的產品,預約量超出1600萬。2014年11月24日榮耀宣佈,他們的新旗艦會被冠以榮耀6 Plus的稱號。

3、榮耀主頁走性價比路線網上銷售為主。榮耀從幾百元到3000多的機子都有。而與榮耀類似的是小米,魅族等品牌。

4、華為主要任務是和蘋果三星競爭高端市場,國內很多抹黑華為的人不瞭解華為的路線就天天黑華為。

5、華為榮耀最典型的特點是性價比高,主要面向學生和上班族使用。而華為手機出的手機大部分都是旗艦機,mate系列手機代表機型是華為Mate7,Mate8,mate9等等,尤其是以一款華為mate9保時捷版為例,這款手機售價高達萬元之多,說真的一般人是消費不起的。而華為P系列也是定位中高端旗艦機型,比如說p9,p10等等,p系列的手機都主打精緻和時尚,比較偏向與商務機。看完這些你是不是知道了呢?其實華為和榮耀本是一家的,只是定位不同,適用的人群也是不同的。


千杯不醉的山楂


榮耀是華為的子品牌,兩者最大的區別是發展戰略的不同。當初榮耀的誕生是為了阻擊小米

最大的區別在於兩者戰略定位不一樣,針對的人群不一樣。榮耀更多的是主打性價比,專攻線上市場,負責中低端市場。而華為主打線下,負責中高端市場。

華為


華為手機品牌定位較高端,mate系列,p系列,nove系列三馬並驅,mate,p系列主要是針對經濟實力不錯的中產階級(經濟較富裕的人群)nove系列主要針對年輕女性,麥芒的定位有點迷就不談了

首先先說說,華為的售價為什麼大都比榮耀高:觀察手機圈的朋友不難發現,雙攝,三攝,ai技術,最新的處理器芯片都是華為首發,因為是首發的緣故,供應量不穩定導致的成本升高,高額的研發費用,主打高端市場的價位需求,自身做工上的改進……都導致了華為mate,p系列較高的價格


榮耀


榮耀系列種類較繁多,數字系列,v系列,note系列,,暢玩系列(暢玩系列又有A,X,C),青春系列,還有新出的play系列,i系列。價位大都遍佈在1000-2000檔……部分系列擁有不錯的性價比,榮耀系列主要針對追求性價比的人士,青年,學生,老人……覆蓋範圍極廣

可能你也會發現,榮耀主打的都是華為玩剩的,雙攝,ai,漸變玻璃背板,p,mate系列永勝的麒麟芯片。偶爾也有華為親爹的授權首發些技術(gpu turbo……)

那為什麼榮耀定價會這麼低呢?

1.華為承擔了絕大多數的研發費用,有的時候連設計費也幫榮耀省了(榮耀數字系列像極了華為p系列)這也使得榮耀有了壓價的空間

2.做工用料不一樣

3.因為是線上銷售,所以省去了一大筆線下渠道的費用。也為了正面剛小米,價格壓的一個比一個死

4.走量。可能很多人會發現,華為p,mate系列都有十分吸引人眼球的技術,但無奈價格較高。於是榮耀系列就像是p,mate的青春版,花低的價錢買“差不多功能”的手機


兩者的分工合作也是密不可分的。高端(華為)打品牌,低端(榮耀)走量……兩者目的也是不一樣,但都有一個相同之處:一套組合拳,奠定華為的江山


科技大話


華為和榮耀手機擁有同樣的麒麟處理器和EMUI系統,但是在價格方面卻相差甚遠。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華為和榮耀手機的價格有這麼大的區別呢?今天騷哥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華為和榮耀手機的4大區別,這也是它們成功的秘訣。

技術

華為手機會搭載華為最新的黑科技和創新技術,比如:徠卡認證,麒麟9系列新品,IP68防塵防水,50倍數碼變焦,40W超級快充,15W無線快充,反向充電,3D面部識別等等。這些先進技術會按計劃向榮耀手機下放,比如麒麟980處理器。其他的技術暫時還是華為手機獨享的,包括華為自家的NM存儲卡,華為中高端手機均支持NM存儲卡擴容,榮耀手機要麼不支持,要麼只支持MicroSD卡的擴容。

榮耀手機的黑科技相對有點弱:4800萬AI四攝,30倍數碼變焦,22.5W超級快充(榮耀Magic系列除外)等等。雖然榮耀手機有超級藍牙,超級NFC,link Tubro等自研創新技術,但是在華為手機的創新面前依舊是小弟,並且這些技術如果需要會在合適的時間出現在華為手機上。

外觀

華為手機特別是中高端手機在外觀方面很保守,主要採用劉海屏和水滴屏這2種全面屏解決方案,挖孔屏只出現在了主打女性手機的華為Nova系列。這樣的設計風格好處是辨識度極高,壞處是需要更多的創新和硬件升級來打動消費者進行買單。這也是高端旗艦手機的風格,可以參考iPhone,三星的S和note系列。

榮耀手機在外觀方面表現得很激進,原因也很簡單:第一,榮耀手機定位較低,沒有太多的創新和黑科技加持。第二,外觀變化對中低端手機的銷量有顯著提升。目前在售的榮耀手機中,外觀有以下幾種:彈出式,挖空屏,水滴屏,劉海屏,滑蓋手機和普通全面屏(榮耀note10)。對於外觀這件事,一句話總結就是:有實力的高端器敢於靠創新和黑科技讓消費者買單,而實力不夠的中低端手機只有靠顏值和外觀的改變來引起消費者的注意。

屏幕

華為手機的屏幕以OLED屏幕為主,這是目前旗艦手機的主流選擇。但是榮耀手機一直在堅持LCD屏幕,不管是在旗艦手機還是千元機都採用了LCD材質的屏幕(榮耀Magic系列除外),這絕對是LCD黨的福音和福利。對於這件事,亓紀的想法是:降低對OLED屏幕的依賴,有意和華為手機區分開來。

定位

華為手機特別是P和Mate系列定位高端旗艦,不管是廣告還是宣傳都在向高端旗艦手機看齊,更多的表現產品本身,當然售價上同樣也在向高端旗艦看齊。由於華為Nova系列主打女性用戶,所以定位營銷上和榮耀手機多少有點相似:降低黑科技成分,設計不同的外觀,請當紅明顯代言。

榮耀手機的定位主要是線上市場,凸顯性價比的優勢。旗艦手機和華為旗艦同樣的處理器,攝像頭數量和系統等等,價格方面會便宜很多。千元機方面也在提升不斷提升性價比,榮耀9X系列就是最好的證明。由於定位的問題,榮耀手機的銷量和粉絲高於華為手機,官微的粉絲數量榮耀手機比華為手機多1000萬粉絲,榮耀定位線上市場功不可沒。


奧利給數碼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華為和榮耀這兩個手機品牌其實都是一家的,雖然對比起蘋果、三星手機來說起步晚了一些,但這兩家在近幾年來發展得都蠻不錯,而且兩個品牌的累計出貨量已經讓華為超越了蘋果,如今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

但是在價格上,華為和榮耀手機存在的差距可以說是非常的大,即便是差不多配置的情況下,兩個品牌的價格差可能有兩三千元,比如華為Mate 30 Pro 5G 8GB+128GB版本就需要6399元,相比之下榮耀V30 Pro 8GB+128GB版本只需要3899元,差距高達2500元。

需要注意的是這兩款手機在配置上確實很接近,比如同樣的麒麟990 5G芯片,支持SA和NSA雙模5G,同樣的40W有線快充和27W無線快充,只是相機有些差距,榮耀V30 Pro後置4000萬像素超感光三攝鏡頭,但DxOMark得分為122分,僅比華為Mate 30 Pro 5G低1分。

為什麼配置差不多的情況下,華為和榮耀手機的售價會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呢?其實對於這個問題也並不難解釋,首先是品牌定位不同,也就是華為和榮耀所定位的人群不同,華為主要是定位更商務的人群,面向高端消費者,榮耀則完全相反,定位注重顏值和性價比的年輕人。

再就是配置上依然有差距,雖然在手機處理器、存儲內存等方面確實差距不大,但很多人卻忽略了一些細節的地方,比如華為Mate 30 Pro 5G支持3D結構光,屏幕採用了更高端的OLED曲面環幕屏,另外相機鏡頭也是和徠卡合作的,這些細節配置是榮耀手機上找不到的。

總之對於華為品牌來說,它的Mate系列和P系列產品主打的就是高端市場,對標的也是iPhone、三星Note系列、S系列產品,所以在價格層面上也應該是更符合高端定位;榮耀走的是性價比路線,對標的是小米等國產品牌的旗艦中端市場,所以價格更便宜。

事實上華為也有配置很高但價格便宜的機型,比如華為nova 6 5G,這款手機配備了麒麟990芯片,8GB+128GB版僅售3799,這樣看就不難理解了。作為消費者,我們一定要記住華為手機“一分錢一分貨”的硬道理,Mate系列和P系列確實貴,但肯定有它貴的好!你覺得呢?


王石頭科技


華為手機和榮耀系列的手機,在配件上差不多的情況下,為什麼價格不一樣,那麼華為和榮耀最大的區別是什麼?我給大家分析一下。

可能很多朋友會把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搞混了,而且對於這兩個系列的手機也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那麼要區別這兩個品牌的手機,我們從不同的層面來分析一下。首先,從組織架構上來說,這兩個品牌分別是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的不同的產品品牌,不過這兩個事業部門都是屬於華為集團下面的消費者業。所以說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只是華為手機消費者業務下面的兩個品牌名稱的不同的名稱而已。


我們再從業務方面看看,相對於華為和榮耀手機這是兩個獨立的手機品牌,所以我們再看待這兩個手機品牌的時候,其實只需要看待成,只是共享華為集團的技術平臺而已,所以這兩個手機品牌是完全獨立的。而且現在華為系列專注於高端手機市場,而榮耀則是對標小米的互聯網產品。

所以我們要說華為手機和榮耀系列手機,最大的區別就是,華為手機比較偏向於傳統的手機廠商,而榮耀系列手機則是以互聯網為渠道,主打手機的高性價比,所以這個才是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最大的區別。


還有一方面的區別就是,我們可以把榮耀系列手機看做是華為系列手機的子品牌,榮耀手機很多的技術都是依靠華為手機強大的技術實力作為平臺的,而且榮耀手機之所以能發展這麼快,華為手機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所以,我們說到這,華為手機和榮耀手機的區別已經很明顯了,都是依靠華為集團專利技術平臺,只不過是面對的消費人群和品牌策略不同而已,大家對於華為手機,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