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苦、有累,也有笑,有成就感”:這是天河石牌社區“小藍人”的一天

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社區防控是第一道防線

那麼社區防控究竟怎麼做?

下面一起跟隨天河區石牌街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小藍人”

去看看他們日常的入戶排查工作

8:00

一早分工派活

上午7:40,街上的人流稀少,石牌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辦公區裡已經忙碌開了。

“每天八點十分左右,我們這裡會根據當天的排查名單,做一個簡單的分工,需要多少路人馬,準備多少物資,然後公共衛生服務組就出發,和居委、派出所的人員一起,組成三人小分隊,開始一天的排查工作。”範育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從大年三十晚開始,她就天天在崗,從未中斷過。

辦公室裡,大家都相當有默契的各自忙碌著。有人正在準備著“三人小分隊”的物資,包括一次性隔離衣、手消毒液、體溫槍、醫用帽、醫用外科口罩、手套、護目鏡、醫療垃圾袋等等。物資準備好之後,就根據今天的排查任務量分派人手。

“有苦、有累,也有笑,有成就感”:这是天河石牌社区“小蓝人”的一天

進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先測量體溫。

“每個人每天的任務量不一樣,一般分成上午下午兩撥。”一邊說話,準備外出排查的人員都忙著各自穿戴“行頭”:手套,兩層;衣袖,紮緊;再加上口罩和護目鏡,整套裝備穿下來,外出人員也不輕鬆。

最後,還要穿上中心特有的“防護服”,“其實就是一次性雨衣,但實際上防護效果還挺好。”範育玲笑著說,這還是她淘寶下單臨時採購的,“三天就送到了,有了這批防護服,大家幹活的心才定一點。”

“有苦、有累,也有笑,有成就感”:这是天河石牌社区“小蓝人”的一天

“小藍人”,出發。

“有苦、有累,也有笑,有成就感”:这是天河石牌社区“小蓝人”的一天

8:40

三人小分隊開始巡查

防護準備做全,帶好相關資料。服務中心人員正式出發,跟派出所、街道的人一起,組成三人小分隊入戶。

“每天的名單有多有少,基本都是十幾人以上。”林贇個子很高,因為穿上防護服比較好認,中心決定讓記者跟著他入戶。

因為沒有這麼多運力,所以每天的排查工作都是靠“11”路車來完成,就是自己的兩條腿。

“有苦、有累,也有笑,有成就感”:这是天河石牌社区“小蓝人”的一天

核對當天的入戶排查名單。

“每天走多少公里?沒算過。”戴著口罩、帽子,剛走了三戶,林贇的防護服上就是一圈水珠。還有護目鏡,最開始的時候,常常一下就有霧氣上來,啥都看不見。

不知道小夥伴從哪裡學來的小妙招:用紙巾沾點清潔劑,在鏡片上薄薄的擦上一層,鏡片就不會再起霧了。這也成了中心成員每天外出前的必備舉措。

“有苦、有累,也有笑,有成就感”:这是天河石牌社区“小蓝人”的一天

入戶排查。

9:00

入戶排查全靠兩條腿

今天的排查對象是近期去過湖北、或者湖北籍的人員。林贇三人先排查了一家松崗花園的住戶,15樓,還好,有電梯。小區有專門物管人員,很快找到住戶家,但派出所民警敲了半天,沒有人。

排查表格上的不少人,都是有多個住所。“有的是租客,有的是多處房產,每個地點都會有人上門排查。”林贇三人隨後又排查了龍口東一戶家庭,六樓,沒有電梯。“這個還好,有一次,我們先爬了個六樓,然後又爬了個十三樓,那一刻真的是……”不過,六樓這戶同樣沒有人在家。派出所民警又敲門問了隔壁鄰居,都說未見這戶人回來過。

三人小分隊做完簡單的登記,繼續出發去第三家,同樣沒有人,但業主接通了電話。原來,業主之前去過武漢,但已經返程,目前居住在另一地址,身體狀況正常。

“今天的排查工作是15家,每天的工作時間長短不好判定。” 林贇說,一般外派都分上午和下午兩輪,中午可以簡單的休息。但很多人寧願一次性幹完,這樣,穿脫防護服簡單,而且也能節省物資,所以,經常是一口氣做到中午兩三點才回去吃飯。

“有苦、有累,也有笑,有成就感”:这是天河石牌社区“小蓝人”的一天

朋友圈裡點贊最多的是“小藍人”的“今日成就”。

18:00

有苦,有累,有成就感

如果是平時,晚上6點大家都可以下班了。可自從進入疫情防控以來,下班時間這個詞就變得奢侈起來。

“每天都能接到各種突發任務,有時候一干就晚上十點十二點。”比如,昨天服務中心就接到緊急轉運任務,需要轉運社區26名居民到指定隔離地點。

“26名居民都是沒有什麼症狀的,只是通知需要到指定地點隔離。當時也沒有足夠的車輛,只能是我們中心派一臺車,派出所派一臺車來運輸。”

中心有個1986年的小夥子,中醫針推科室的,叫蔡建澤,本來不需要他衝在最前面,但他卻一早寫了請戰書,加入防控疫情黨員突擊隊。“昨天晚上突發的轉運任務都是他一個人完成。”一趟車最多坐七個人,蔡建澤就來來回回跑了三四趟,“我們後來看照片,他坐在駕駛位,包裹的嚴嚴實實的,我們都笑說他是沙特王子。”

這就是社區一線真實的一天

有苦、有累

也有笑,有成就感

“若有戰 召必回!”

疫情之下

他們不懼艱險 勇於擔當

在關鍵時刻“逆行而上”

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有苦、有累,也有笑,有成就感”:这是天河石牌社区“小蓝人”的一天

01

醫技組何小花為了趕回單位開展工作,接到通知,年初一從老家扔下兩個小孩,自己開車6小時趕回來,馬上來中心報到。

“有苦、有累,也有笑,有成就感”:这是天河石牌社区“小蓝人”的一天

02

總務組廖豔斌為了趕回單位開展工作,接到通知,年初一從老家扔下兩個小孩,自己開車4小時趕回來,沿途還接上其他同事,多花了三個小時。

“有苦、有累,也有笑,有成就感”:这是天河石牌社区“小蓝人”的一天

03

公衛一組廖健龍從年三十被召回後,到年初四,每晚加班到10點,其中年初三加班到凌晨12點。年初五晚上10點,有緊急任務,二話不說馬上到崗,加班到初六下半夜。

“有苦、有累,也有笑,有成就感”:这是天河石牌社区“小蓝人”的一天

04

公衛二組的楊達樺(年初五剛上完白班),陳梓健年初五晚九點半接到緊急任務,立即趕回來,加班加點完成任務直到凌晨三四點。

“有苦、有累,也有笑,有成就感”:这是天河石牌社区“小蓝人”的一天

05

藥械組蔡碧靜年二十八下午回到江門台山老家,年二十九晚接到通知取消休假,年三十從江門趕回廣州協助分發登記應急物品,一直每天在崗。

“有苦、有累,也有笑,有成就感”:这是天河石牌社区“小蓝人”的一天

06

全科二組陳業懷孕6個多月,接到通知從江西趕回,沒有考慮自己是孕媽媽,沒有要求受照顧,挺著大肚子連續值班初三到初五。

“有苦、有累,也有笑,有成就感”:这是天河石牌社区“小蓝人”的一天

07

全科一組幾個都是把二個或者一個小孩扔回老家,自己趕回廣州。昨天應急任務都主動報名參加。史主任在哈爾濱搶了個年初三全價機票趕回廣州,第二天就上門診班。

“有苦、有累,也有笑,有成就感”:这是天河石牌社区“小蓝人”的一天

08

藥械組12人年初二全部趕回單位上班,自從年三十醫護人員取消休假,7人都在廣州待命,老家直接都不敢回了,其實我覺得在廣州的人員那也是原地待命,壓根不敢離開廣州,一旦單位召集,最快的速度趕到單位,年前疫情已經爆發,早就做好了不回老家的準備。

“有苦、有累,也有笑,有成就感”:这是天河石牌社区“小蓝人”的一天

09

許麗娟在村裡大巴停運的情況下克服困難想辦法,最後找到親戚大年初二一早開車從雷州趕回來、陳偉容年初一下午接到廣州待命通知、晚上8時冒雨聰河源開車趕回廣州。

“有苦、有累,也有笑,有成就感”:这是天河石牌社区“小蓝人”的一天

10

中醫康復組梁華慧在得知初二要召集回單位,而且村裡大巴都停運的情況下,發朋友圈求助,得人幫助連夜趕車回來單位,初二正常上崗。

“有苦、有累,也有笑,有成就感”:这是天河石牌社区“小蓝人”的一天

“若有戰 召必回!”

疫情面前,他們挺身而出

一聲召集 ,無數響應

他們是戰"疫"路上的最美“逆行者”

向逆行而上的“小藍人”們致敬!

(素材、天河區石牌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有苦、有累,也有笑,有成就感”:这是天河石牌社区“小蓝人”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