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中後期為什麼沒有大規模騎兵部隊?

大話史說


我是專注歷史的莫地方,我來回答。

古代戰爭中,騎兵一直給視為可以主宰戰場勝局關鍵部隊,這要騎兵在古代戰爭中佔有十分重要地位。歷朝歷代君王都會十分重視騎兵建設,一支強大騎兵可以保證國家安全。

大明王朝奪取天下關鍵,騎兵。

第一、朱元璋起兵反元統一天下建立大明王朝後,依靠強大騎兵把大破元軍保證了北部邊疆安全。

第二、永樂大帝朱棣率軍五徵漠北大敗不可一世的蒙古鐵騎。

明朝建立者朱元璋重視騎兵,蒙元貴族馬上奪天下自然對騎兵十分重視,他們奪取天下後在中原各地建立了不少馬場,這要朱元璋起義後擁有源源不斷馬場,這些馬場的牧馬人成為了明軍馴馬師和骨幹,最終壯大了朱元璋騎兵隊伍,這要朱元璋逐步奪取天下,最終建立大明王朝。

中國曆代王朝都有關鍵性問題,那就是政權穩定,軍事開始荒廢,最終導致軍隊建設不在是國家重點。

這個錯誤不應該犯下,畢竟騎兵是國家的關鍵,應該十分重視,為什麼大明王朝最終到中後期沒有大規模騎兵部隊,我來給大家解說下。

眾多原因之下國庫空虛,國防建立不在重要

朱元璋作為大明王朝開國皇帝,十分明白馬上奪天下關鍵,並知道騎兵是國家穩定關鍵性,他自然在軍費支出上十分大手,在加上王朝剛建立政權不穩定,必須要有一支強大部隊才能保證國家安全。

由於政權穩定,國家安平,明朝後期各大君主並不願意將有限經費花費在軍事建立上,他們認為只要有足夠勢力保證政權穩定既可,無需投入大量軍費。

宗室藩王、地主豪強,這兩幫人那個都不好惹,他們有錢有勢有地位,自然想擁有更多土地,肥沃馬場自然成為了他們考慮目標,因為這些人不斷掠奪,原來不少屬於馬場領土成為了宗室藩王、地主豪強的私有領土,這要原本牧民失去了土地破產。

每個封建王朝都會遇到土地兼併問題,明朝自然也無法避免,大地主和商人逃稅漏稅,導致國家財政緊張,並還要給藩王不少補貼,最終導致財政越來越緊張,導致國家財政破產十分緊張。

還要就是騎兵建設費用甚巨遠高於步兵,隨著明朝財政緊張,最終導致花費昂高的騎兵不在重要,最終步兵成為了國家重點。

土木堡之變後,明朝武將集團遭受嚴重打擊,文官集團興起,導致軍人地位不在高,最終導致騎兵衰落。

綜合所述

以上幾個原因最終導致明朝中後期騎兵不在重要,最終導致原本為大明奪取天下騎兵給步兵取代。


莫地方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個大規模要怎麼來定義?

明軍其實一直到覆滅,都是有一定數量的騎兵的。

明朝初期,擁有強大的騎兵部隊。

一部分是明軍自己的騎兵,一部分則是收編元朝的騎兵部隊。

由於明軍常年和元軍作戰,有使用和對付騎兵的經驗。

同時,元朝雖滅亡,北元還在,經常使用騎兵和明軍作戰。

而對付北元的騎兵,最有效的就是使用明軍的騎兵。

所以,明軍不但有大量騎兵,也很重視軍馬。

朱棣在位的永樂中期,軍隊戰馬數量就達到62萬匹,而到他駕崩時,戰馬已經超過150萬匹。

這些戰馬除了由明王朝在北方設置的四個“苑馬司”提供外,很多是通過戰爭俘虜,或者通過邊境貿易還有朝貢方式從周邊地區、國家獲得。由此可見,明朝初期騎兵部隊的數量之龐大和實力雄厚。這些騎兵部隊在洪武、永樂期間對北元的數次戰爭中發揮過巨大的作用。

在當時,明朝騎兵有著非常高超的作戰技巧。他們學習蒙古騎兵的各種戰術,加上自己的火器和鎧甲。

明朝騎兵也同樣善於騎射,也有騎兵專用的火銃,騎兵往往還攜帶戰車裝備輕型火炮。

他們可以長距離行軍,追擊蒙古騎兵。雙交戰時,明軍騎兵往往擁有火力的優勢。

但是,誰都知道戰馬的服役期不長。戰馬一旦老了就必須退役,用年輕的戰馬替換。

作為蒙古人來說,他們本來就是遊牧民族,養馬是比較簡單的,也不花什麼錢。

作為農耕民族來說,由於缺乏足夠的草場,圈養的馬匹又不能用作戰馬,所以往往只能向蒙古人購買。

購買蒙古戰馬價格可不便宜,還會受到戰爭因素的影響。

同時,騎兵一套裝備價格不菲,加上訓練一個騎兵需要很多年,同樣花費巨大。

所以,隨著明朝和蒙古實現大體的和平,明朝就沒有必要養這麼多騎兵了。

從宣宗開始,明朝騎兵數量逐漸減少,實力也大大下降。

隨著騎兵數量的減少,部隊中步兵的比例加大,適合於步兵使用的武器得以大量生產,尤其是火器大量開始裝備。

不過,導致明末,明軍仍然有不少騎兵。

到了壬辰倭亂,日本入侵朝鮮期間,明軍遠征軍就有不少騎兵,曾經重創日軍,讓後者聞風喪膽。

然而,隨著明末國家財政制度崩潰,連步兵的軍餉都發不出,何談養騎兵呢?


薩沙


軍馬匱乏,還怎能大規模的組建騎兵部隊呢?

明代前期,大明的騎兵部隊可謂是強悍無比,曾經打得以騎兵起家的北元軍隊四處逃竄,狼狽不堪。而明軍之所以擁有如此強大的騎兵部隊,主要是得益於明朝充足的軍馬儲備,據史所載,永樂中期,明軍軍馬數量就達623000匹,而到永樂駕崩時,軍馬數量更是高達150萬匹。也正是基於如此充足的軍馬,明前期的騎兵才能如此的強悍。



那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何到了明中後期,曾經擁有充足的軍馬儲備的明軍,到此時會出現軍馬匱乏的問題呢?

明中後期,致使明軍出現軍馬匱乏問題的主因就是明朝馬政出現了不可逆轉的衰敗。

封建社會,馬匹作為最為重要的畜牧資源,它在社會生產、驛傳交通、軍事戰爭等多方面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這之中,以軍馬最為重要,作為古代的“戰略級武器”,尤其是對以農耕文明為主的中原王朝來說,在對抗周邊的遊牧民族時,軍馬更是顯得尤為的重要,時中原王朝若能贏得對遊牧民族的勝利,其騎兵必定是佔據絕對的優勢的,如西漢對匈奴、明朝對北元。可以說,若一個王朝能夠在騎兵上佔據優勢,那在戰場上他獲勝的幾率將遠超於敵人,正所謂“攻戰之際,馬功居多”。



如此,正是基於軍馬對於戰爭的重要性,所以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十分重視馬政(所謂“馬政”就是對官馬的採辦、牧養、分派、使用等一系列相關事務的管理制度)的建設,視馬政為國家重務,而這點對於明朝來說亦不例外。

明代建國之初,朱元璋即指出:“昔人問國之富,即數馬以對者何?蓋事在戎。其戎始軒轅。其馬載甲士,代涉勞,備邊御辱,足折衝,斯力之大,斯功之美,可不愛育乎”,當時朱元璋雖將元順帝趕出中原,但元朝的底蘊卻依然還在,此時盤踞在蒙古的北元是“引弓之士,不下百萬眾也,歸附之部落,不下數千裡也”,北元麾下的蒙古騎兵還是有足夠的實力去威脅到明朝的北方邊境。如此,自開國後,朱元璋就十分重視對於馬政的建設,所謂“國事莫大於戎,軍政莫急於馬”。



明代馬政定型於洪武、永樂年間,形成了互不統屬,各成獨立系統的馬政機構,包括御馬監、兩京太僕寺、行太僕寺、苑馬寺:

  • 御馬監。吳元年九月,朱元璋初設御馬司,掌御廄馬匹,負責培育皇家御馬。洪武十七年四月,改御馬司為御馬監,職權也由“掌御廄馬匹”變為“掌御馬及諸進貢並典牧所關收馬騾之事”。
  • 兩京太僕寺。洪武六年,明太祖朱元璋“始置太僕寺,在滁州”,之後朱棣遷都北京,太僕寺亦遷往北京,但在滁州的太僕寺並未廢除,而是改稱為南京太僕寺。南北太僕寺主要負責兩京周邊各衛所軍牧和南北直隸、魯豫、兩淮、江南等六府民間牧養的馬匹。
  • 行太僕寺。洪武三十年,朱元璋下詔沿邊防之地“設北平、遼東、山西、陝西、甘肅行太僕寺”,行太僕寺主要負責的是各邊衛所營堡的官馬牧養,及管理邊防官軍騎乘、操練時所用的馬匹。
  • 苑馬寺。永樂四年,朱棣置北直隸、遼東、平涼、甘肅四苑馬寺,苑馬寺主要負責所在地區監苑的馬政,為各邊鎮戰馬提供充足且穩定的供給。



有明一代,負責明朝馬政的主要就是以上四個機構,其中行太僕寺、苑馬寺負責官牧(由國家設置專門牧場,然後由衛所軍人負責牧養)事務,兩京太僕寺負責民牧(由南北太僕寺負責出官馬,然後由其所屬的民戶負責領養)事務,而對於民牧、官牧馬匹的使用,明朝主要是依據“官牧給邊鎮,民牧給京軍”的作法,即民牧所牧養的軍馬交由京軍使用,而官牧所牧養的軍馬則交由邊鎮衛所使用。

由此,明初能夠擁有如此強悍的騎兵部隊,就是基於這些分工明確、組織嚴密的兩京太僕寺、行太僕寺等馬政機構,正是因這些馬政機構,再加上統治者的特別重視,明初也就順理成章的出現“牧場豐美,馬匹蕃息”的盛況。



但是在明中期後,明朝的馬政因各種原因開始出現衰敗,而這種衰敗,明朝統治者雖然採取各種方法去補救,但終究是無力迴天。如《明史·馬政》所言:“蓋明自宣德以後,祖制漸廢,軍旅特甚,而馬政其一雲”,自宣德年間開始,隨著政局日益腐敗,馬政事務也日益廢弛,比如當時明朝最為重要的陝西馬政,在初期陝西的監苑牧馬數量還常年保持在數萬匹,可在弘治年間卻只剩下2250匹,由此可看出,明中後期明朝的馬政廢弛到何種地步。

那為何,自明中期後,為何明朝的馬政會衰敗到這種程度呢?

究其原因無非是以下幾點:

第一、牧場銳減。據《明史·馬政》所載,時成化年間,楊一清督理陝西馬政時,曾上奏:“(陝西)諸監草場,原額十三萬三千七百餘頃,存者已不及半”,想想看,僅陝西一地,其養馬牧場數量較之初期連一半都不到,可想而知其他地方也好不到哪裡去。明中期之後,牧場的銳減在明朝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究其原因在於原屬朝廷的牧場多被宗室藩王、地主豪強所侵佔,據史所載,當時僅陝西一地的牧場就被侵佔近3611頃,由此可知當時這些王爺、官吏侵佔牧場是有多麼的喪心病狂。



如此,隨著養馬牧場被大量侵佔,明朝的馬政也就開始出現不可逆轉的衰敗,畢竟沒有了養馬地,明廷又如何去發展馬政,去培育合格的軍馬呢?正如《明史·馬政》所言:“按明世馬政,法久弊從。其始盛終衰之故,大率由草場興衰”,明朝馬政衰敗主要原因還在於牧場的銳減。

第二、牧軍出現大量逃亡。明朝主要的養馬地多處於西北高原地區,這裡不但天氣寒冷,生活居住條件更是差之有差,最初明廷對於在此地養馬的牧軍是多有照顧,但是到明中期,隨著明朝政局日益腐敗,國庫日益空虛,對於牧軍的照顧自然是沒有之前那麼好了。如此,隨著明廷逐漸放棄對牧軍的照顧,再加上牧軍的生活居住條件越來越差,而且當時明廷還規定如果軍馬出現傷亡,牧軍還要賠償,由此牧軍開始出現了大量逃亡的情況。



正如《明憲宗實錄》所言:“今日邊軍之苦,莫甚於倍補馬匹,是以馬不及償,人已逃伍”,對於那些牧軍而言,做到忍受著艱苦的生活條件而努力的幹活已是極限,可此時牧軍不但要忍受著艱苦的生活條件,還要時刻承受著明廷的剝削,甚至不能“飽暖其妻子”。由此,試問這種生活誰能承受,牧軍唯一能做的恐怕就只有逃亡了。那麼想想看,如果沒有這些牧軍替朝廷養軍馬,明朝的軍馬又能從哪裡來呢?簡單的說,牧軍的大量逃亡,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明朝軍馬的銳減。

第三、監苑機構被大量裁撤。明代,邊防騎兵部隊的軍馬主要來自苑馬寺,而明初的邊防騎兵部隊之所以如此強悍,究其原因就在於明朝遍佈西北地區的苑馬寺。永樂四年“是年明成祖救諭甘肅總兵宋晨、寧夏總兵何福,全權委託他們著手建立陝、甘兩寺,下設監苑遍及陝甘寧青四省區”,明初在西北地區共設立了十二監四十八苑,遍及今陝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四省區的廣闊土地,橫跨了東西兩千餘里,正是這數量諸多的監苑機構才有了明初那強悍的騎兵部隊。



可自宣德以後,這些為明朝的騎兵部隊做出突出貢獻的監苑機構卻被大規模的裁撤,宣德時期,曾經轄昇平監、遼河監、永寧監等六監和新安、復州、清河等二十四苑的甘肅苑馬寺,到此時僅剩下清河和深河兩苑,而曾轄長樂監、靈武監、同川監等六監二十四苑的陝西苑馬寺也在正統二年被裁革的只剩下二監五苑(弘治十五年,楊一清大力整頓陝西馬政後,恢復為二監七苑,直至明末)。隨著負責牧養軍馬的監苑機構的大量被裁撤,明朝可用軍馬自然也就隨之大量減少。

第四、西北地區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據史所載,有明一代,陝西地區約發生162次旱災,大約是3年2旱;甘肅、青海、寧夏地區約發生154次旱災,大約是9年5旱。可以說在明朝,西北地區的旱災是很頻繁的,尤其是在明中後期,旱災更是常常連年發生,更是持續數年。因此,隨著西北地區旱災的頻繁性、持續性,西北地區土地的沙漠化也就越變越嚴重,而隨著西北土地的沙漠化,朝廷設在西北的牧場自然也不能倖免,草場退化,牧草大幅度減產。



想想看,牧草的減產也就意味著餵養馬匹的草料減少,而若馬匹沒有了資料,它還能成為一匹合格的軍馬嗎?同時,乾旱的持續發生,必定也會導致西北水資源的減少,而沒有了水這個生命之源,馬匹的存活率也就將大大降低。與此同時,西北地區不但會爆發旱災,還會爆發雹災、霜雪和凍災,據《西北災荒史》統計,西北地區的冰雹災害,平均4到5年就會發生一次,而這之中關中、隴東、隴中地區最為頻繁,陝南、寧夏等地稍次。

而當時,西北地區所發生的頻繁的冰雹災害對朝廷牧養在西北的軍馬的傷害也是極大的,如《明神宗實錄》載:“四月二十二日,苑馬寺廣寧、開城、黑水、清平、萬安等六苑,凍死牧馬一千一百五十四匹”;“本年四月二十二日,固鎮大雪,凍死在場營馬騾駝共一千九百九十九匹頭只”。由此,隨著作為朝廷牧養軍馬的重要地區–西北地區頻繁的遭受大規模的自然災害的襲擾,明軍的軍馬供應自然也就大受影響。



第五、“金牌制”的衰敗。明朝監苑機構所牧養的軍馬主要來源於與西北少數民族的茶馬互市,《明史·馬政》載:“每三歲,遣廷臣召諸番合符交易,上馬茶百二十斤,中馬七十斤,下馬五十斤”,自洪武年間,明朝每三年就會前往西北地區與少數民族進行茶馬交易,其中一匹上等馬可換茶一百二十斤;中等馬可換茶七十斤;下等馬可換茶五十斤。當時洪武年間,靠著茶馬互市,至洪武末年,明廷每年可換得一萬三千五百餘匹馬匹。

但是後來隨著私茶越來越猖獗,朝廷對於失去了對於西北少數民族茶業的壟斷權,由此朝廷依靠著茶葉換馬的數量也就與日俱減,到成化年間,“四年間易馬九千餘匹,而茶尚積四十餘萬斤”。而隨著明廷從茶馬互市所獲得的軍馬越來越少,明廷的軍馬自然也就減少了。



第六、衛所將領腐敗不堪。明朝軍馬的減少,除有牧場銳減、牧軍逃亡、監苑機構被大量裁撤等諸多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衛所將領的公器私用。當時監苑機構所牧養的軍馬大多被衛所將領公器私用,時“差旗牌官舍人等,及容弟侄子男買賣營運,濫給官馬應付,多者二三十匹,少者五七匹,馱載私物,重至百餘斤,程送前途,遠至七八十里,往來相繼,馳驟無私,馬匹因而損傷”。

當時衛所將領會將屬朝廷的軍馬擅自給自己的親戚使用,讓他們暗地裡做生意所用,而他們在使用這些軍馬時,皆不會去正確的使用它們,因此致使被他們使用過的軍馬皆不能被騎兵部隊所用。由此,明中後期的軍馬數量本就銳減,此後所剩下的又被這些將領公器私用,其軍馬的數量更是越變越少。



如此,正是基於以上原因,致使明中後期的馬政開始出現不可逆轉的衰敗,而隨著明朝馬政的衰敗,明廷能供應軍隊使用的軍馬數量自然也就大幅度減少。而在得不到軍馬及時補充的情況下,明朝自然也就無法再次組建大規模的騎兵部隊了。如此,曾經強悍無比的明騎兵,最終出現了在明末只剩下“關寧騎兵”能與清八旗軍面對面抗衡的這樣悲涼的局面。


澳古說歷史


在冷兵器時代裡,騎兵一直被視為能夠主宰戰場的最有效重裝機動部隊,這讓騎兵在古代歷史戰場上一直佔據著極為重要地位,幾乎無往不利的騎兵隊伍,也書寫了無數戰爭傳奇。對於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歷代統治者而言,騎兵部隊絕對是國防建設中的重中之重。比如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就十分重視對於騎兵部隊的建設,明朝大臣們也說過:“國事莫大於戎,軍政莫及於馬”。

朱元璋

正是有了機動能力超強的騎兵部隊,朱元璋才能在平定天下的過程中屢屢擊敗元朝大軍,明朝大將更是多次率數萬精騎長驅而戰大破元軍。到明朝永樂年間,永樂帝甚至御駕親征,率領明軍五徵漠北,將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騎兵打得抬不起頭來。可是在大明王朝中後期,卻再也不見大規模的明軍騎兵部隊,困守九邊的明軍更落了個被動挨打的局面,明軍面對關外草原四分五裂的蒙古部落,卻只有招架之力,而無還手之功。這又是為何呢?

古代騎兵

據《明史·馬政》記載,明朝初年,朝廷最重要的陝西馬政原本有數萬匹馬,牧馬軍人共有1220名;然而到了弘治末年,僅餘2280匹馬,牧馬軍人也縮減至745名。陝西馬政的荒廢,其實就是明朝全國馬政衰敗的縮影。明朝馬政由興盛走向衰敗,主要原因如下。

騎兵雄姿

首先,宗氏藩王、地主豪強對於牧馬場的侵蝕吞併,直接破壞了明朝馬政。明代馬政主要集中在西北邊防等地,而在西北邊地,又分佈著許多宗氏藩王的大片牧場,如此一來,就導致王府牧場與馬政牧場接壤交錯。許多藩王、地主豪強就憑藉著自身特權侵吞草場,據為己有。

據《寧會典》記載,從弘治4年到弘治13年,短短9年的時間,被藩王、地主豪強侵佔的陝西牧馬草場,多達2500餘頃;弘治16年,陝西草場僅剩下6萬多頃。所以,明朝馬政的始盛終衰,主要是由於藩王、地主豪強侵蝕吞併馬場所導致的衰敗。既然都沒有了馬場,明朝中後期又怎麼可能出現大規模的騎兵部隊呢?

西北牧場

其次,民牧養馬形式難以為繼,導致明朝馬政危機。民間牧養馬匹,需要保證馬匹健壯,還要保證向國家完成一歲一駒的任務,做到這兩點才能夠免除勞役,否則百姓則要面臨賠償。有些家庭為了養馬而荒廢農業,甚至出現了“一馬在家,朝夕餵養,至縛其身,不得奔走衣食”,從而破產。類似因養馬而破產的情況在明朝中後期極為普遍,這讓民間出現了“養馬之害”。這種政策本來是強國富民的好事,可是卻導致百姓為牧馬而困,有的人甚至消極餵養和拖欠馬匹,最終被迫走上了逃亡的道路,這進一步讓明朝的馬政處於危機泥潭之中。

牧場

最後,明代馬政走向衰敗,與人口快速增加、草場縮減有著密切聯繫。萬曆年間,明朝全國總人口數已經達到1.5億,這比明朝初年翻了2~3倍,人口增多導致土地兼併問題日益嚴重,百姓耕地都已成為問題,能夠養殖馬匹的草場自然急劇減少;在馬政快速萎縮的同時,西北地區又頻繁爆發戰事,導致這一地區的牧馬條件更為艱苦。因此,種種原因 ,直接嚴重影響了軍馬的供應,明中後期的騎兵數量自然大規模減少,這樣一來嚴重削弱了明朝國防力量,導致明朝邊防軍事岌岌可危,最終釀成了明王朝覆滅的結局。


鳶飛九天2018


在古代戰爭中,騎兵數量的多少是軍事實力的重要一節,因為騎兵機動性強,來去如風,攻掠如火,在戰場之上殺傷力巨大。而這也是古代戰爭中諸侯們為什麼瘋狂的收購戰馬,組建騎兵的原因。

而明朝自朱元璋起兵反抗元朝建立明朝之後,到朱棣五徵蒙古,騎兵也出了很大力——當時明朝騎兵在草原之上縱情馳騁,宣揚著大明的國威。

然而戰爭不是長久的,和平穩定才是一個國家應該有的局面,於是軍隊的建設就被忽略。

但按道理再怎麼被忽略,騎兵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為什麼到了明朝後期的時候,明朝竟然已經沒有了大規模的騎兵部隊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體分為三點。

其一:多重原因導致國庫空虛,朝廷無力負擔大量的軍事支出。

眾所周知,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窮苦人家出身,儘管稱帝之後朱元璋對於官員們要求的非常的苛刻,但是對於百姓卻真的是非常的憐惜。

因此明朝的賦稅收的非常之低,而這最為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財政收入銳減。而財政收入一減少,朝廷就很難挪出資金來支持軍事配置了。

不過在明朝建國初期,因為有朱元璋這樣的皇帝盯著,對於軍隊建設軍需支出什麼的都非常的重視,再怎麼省軍隊不能省,所以此時的明朝還是有著大規模的騎兵部隊的。

而到了朱棣時期,朱棣更是一個戰爭狂人,五次御駕親征蒙古,而這五次親征,基礎就是要有大規模的騎兵部隊,畢竟草原土地遼闊,步兵根本在草原上發揮不出實力來。所以這個時候也不能少。

但接下來呢?接下來都是厭戰的皇帝,自然是在軍費方面能省則省了。

更不要說到了明朝中後期,世界正處於小冰河時期,這個時期的特點就是夏天干旱,冬天奇寒。

這樣的天氣氣候對於明朝這樣的農業社會影響重大,持續不斷的天災地禍使得百姓流離失所,於是國家不得不花費巨資來進行賑災。

而與此同時,這個時候的土地兼併問題已經十分嚴重了,佔據著大量土地的富商、官吏親屬等依靠著自身的關係來逃稅漏稅。

這就使得朝廷不僅要付出大批錢財用來賑災,還收不到賦稅,朝廷入不敷出,財政壓力非常的嚴峻。

而除此之外,大明對於對於各地的宗室藩王每年都會有一定的補貼,明朝初期,皇室人口不大,所以每年補貼的錢財花費比較小。

然而經過幾十年上百年的發展,皇族宗室人口倍增,而國家對於這些數量巨大的宗室的補貼也加大了國家的財政支出。

而組建騎兵部隊所需要的錢財要遠遠高於組建同等數量的步兵,於是在國家財政危機,難以有所緩解的時候,相比起價格略低的步兵,價格高昂的騎兵自然要被統治者所拋棄。

其二:騎兵需馬,而馬需要畜養,但由於國家內部問題,不僅沒有牧場用來養馬,還沒有工資給牧民津補。

組建騎兵,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合適的戰馬,但並不是所有的馬都能夠成為合適的戰馬,戰馬的培養以及訓練都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

明朝初期,朱元璋清楚的認識到戰馬的重要性,於是他專門組建了四個機構用來負責馬匹培養的各項事宜,並且規劃出了專門的牧場來培養戰馬。

然而到了明朝後期,國家對於戰馬的培養已經並不在意了。

於是這個時候那些肥沃的牧場就被那些別有用心的藩王官吏們看到了,他們開始想方設法的侵佔牧場,使得朝廷的牧場漸漸的變成了他們的私有之物。

尤其是到了明朝後期,這種侵佔現象格外的嚴重。

但是因為時局動盪,政治混亂,朝廷有心卻無力來整治這種情況。

再加上明朝後期的皇帝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奇葩皇帝,心思也並不在這上面,於是關於侵佔牧場的事情也只能不了了之。

然而這個藩王侵佔牧場造成的後果就是朝廷沒有足夠的地方來培養戰馬。

再加上國家的財政危機,就連這些牧民們的工資都已經發不出來了。

但眾所周知牧場所在的地區都是環境比較惡劣的地方,就比如現在的蒙古,天氣寒冷,所以牧民的生活非常艱苦。

但牧民在這樣辛苦的環境中工作卻沒有回報,於是這些牧民,也就是負責戰馬培養的工作人員,只能選擇逃跑。

而這樣的結果自然就會導致明朝戰馬數量的急劇減少,沒有一定數量的戰馬,又怎麼能組建起大規模的騎兵部隊呢?

其三:土木堡之變後,文官掌權,武將失勢,對軍隊限制較大,騎兵自此沒有生存的土壤。

最近的電視劇大明風華中講到了朱祁鎮御駕親征,結果被俘。

在歷史上確實發生過這樣的一件事,朱祁鎮率領著朝廷內大量武官御駕親征,結果在自己的一系列作死之下,最終全軍覆沒,自己甚至被俘。

也正是因為這場戰爭,明朝遭到了幾乎滅國的危機,雖說在於謙的力挽狂瀾之下,明朝得以保全,但是明朝的軍事實力卻受到了極大的損失。

並且因為這場戰爭的失敗,大量的武將功勳們紛紛陣亡,朝堂之上文武雙方的實力迅速失衡。

文官勢力迅速崛起,力壓武官。

而正是這場戰爭的失敗,導致了接下來的明朝朝堂之上,成為了文官們的一言堂,武將們再也不被重視,在朝堂之上幾乎沒有絲毫的話語權。

同樣的,文官們為了抑制武官們的崛起,開始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來限制武將,其中對於軍隊的限制最大。而到了明朝後期,軍人的社會地位甚至到了普遍低下的局面,成為了人們口中的“丘八“。

文人打壓武將,打壓到如此地步,又怎麼可能花費重金去組建利於武官而不利於自己的騎兵部隊呢?

完全不可能。

所以在這群文人的刻意打壓之下,不僅沒有組建騎兵部隊,反而使得原本存在的騎兵部隊也在文官的抑制下漸漸的走向了衰落。

其實當時的文官更贊同的是求和,而不是戰爭——他們認為明朝國力強盛,而北邊遊牧民族更多是掠奪,不是入侵,都是小問題。

而至於對內戰爭,只用步兵就可以解決問題,完全沒有必要再去花費重金組建沒有用武之地的騎兵部隊。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騎兵部隊一直沒有機會得到組建。

大明後期沒有大規模的騎兵部隊,其實有很多種的說詞,但是個人認為討論起來其實最重要的就是這三點原因。


夏目歷史君


明朝初期,它的騎兵部隊戰鬥力是非常強悍的。騎兵的強悍除了朱元璋重視外,主要得益於元朝。

遊牧民族開疆擴土靠的就是騎兵,騎兵的蒙古人的本錢。而騎兵靠的就是馬匹,所以他們非常重視馬政。

那些有眼光的蒙古政治家甚至口出狂言,要把一半漢人變成牧馬人,讓中原一半土地都變成牧場。元史就有這樣的記載:“蒙古軍取民田牧,久不歸”;“闊端赤牧養馬駝,歲有常法,分佈郡縣,各有常數"。

隨著蒙古軍隊南下,馬場也隨之向南推移,山東平原、江淮平原先後變成了一望無際的牧馬場。朱元璋的老家安徽鳳陽附近就有一個元朝的公辦馬場,叫“廬州馬場”。遍佈華夏的大牧場為元兵提供了用之不竭的馬源,也讓朱元璋受益匪淺。

因為朱元璋起兵造反後,廬州馬場首先開始為他服務,隨著明軍在戰場的節節勝利,原來越多的馬場被朱元璋集團控制,元朝的牧馬人也成為明軍的馴馬師和騎兵骨幹,朱元璋的大明騎兵隊伍迅速發展壯大,戰鬥力也得到很大提高。

但明軍騎兵的優勢沒有持續多久,就走了下坡路。

明朝騎兵的衰落在靖難之役的時候就開始顯現了出來,皇叔朱棣只能靠著自己收容的蒙古騎兵嚮明朝政府軍進行決戰,而這些數量不多的蒙古騎兵,卻能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打敗武裝到牙齒的優勢明軍。

到了土木堡之戰,這一衰落趨勢更加明顯。二十多萬明朝精銳,在只有五、六萬軍隊瓦剌騎兵面前不堪一擊,瞬間土崩瓦解。由此可見,明朝的騎兵到了多麼菜的地步。

關於明朝騎兵的衰落,《明史·馬政》裡有這樣一段描述:“蓋明自宣德以後,祖制漸廢,軍旅特甚,而馬政其一雲”,也就是說,明朝馬政從宣德年開始,已經出現頹勢。

陝西馬政是明朝馬政的支柱,極盛時期在陝西的監苑牧馬數量曾達到7萬匹,然而到弘治年間卻只有區區的2000多匹,窺一斑而知全豹,由此可見,明朝中後期的馬政是個什麼樣的狀態。沒有馬匹,何來的騎兵強大。

明朝中後期,為什麼沒有像樣的騎兵部隊?

一、明朝統治者保守的基本國策。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躊躇滿志,開疆擴土,曾經多次北伐,發動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肅清北元殘餘控制漠北。但明朝中期以後,統治者的基本國策就是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求擴張,但求守成。

明朝中期以後的統治者的基本國策說好聽點就是愛好和平不稱霸,說不好聽點就是得過且過。

在這種基本方針指導下,明朝的國家軍事戰略由進攻轉向了防守,拋棄騎兵開始依靠長城。

明代的“長城”,從成化年開始修建,一直修到明朝滅亡,200多年修長城樂此不疲。可能是嫌“長城”跟秦始皇有聯繫,有點晦氣,明朝皇帝把長城叫“邊牆”。明代的長城從東向西行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一百五十多個縣域,總長度8800多公里。

明朝統治者很聰明很天真,以為長城可以定國安邦,還要騎兵甚。而且有騎兵就要養馬,養馬就要喂草料就要投入。

既然花這麼多錢來修建長城,哪來的錢來餵養馬匹,組建騎兵。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顧此就要失彼,因為大明國力不是太雄厚,捉襟見肘。,只能有所取捨了。

二、大明重步輕騎。

除了明朝中央政府消極防守的軍事戰略外,明朝政府重步輕騎也是騎兵衰落的關鍵因素之一。

因為明朝軍隊步兵一向是非常優秀的,14世紀末的明朝重步兵士氣高昂,作戰勇敢,戰鬥力強。

所以,建國後的明朝軍隊更重視步兵建設,根據《太祖實錄》記載,明軍軍隊更注重“長槍軍”的建設,“持槍角勝負,勝者始得升擢”。

在建國初期,明初步兵戰績斐然,中外聞名,“淮北勁卒,雖燕趙精騎不及也。”

明朝初期步兵裝備精良,“手銃”開始大量裝備部隊,對騎兵的殺傷力很大。在1380年的蔡家莊之戰中,明軍近百騎兵敢於向蒙古近千騎兵發動進攻,正是由於對自己步兵的高度自信。雖然此戰明軍沒有大勝,但靠著明軍的步兵優勢火力,自己不但沒有吃虧,還消滅了對方主帥。

正是由於明朝統治者依賴長城、被動防衛的國家戰略和重步輕騎的軍事指導方針,才導致內地馬場數量銳減,馬源枯竭。騎兵部隊得不到重視日漸衰落,戰鬥力也江河日下,為明末被後金騎兵部隊滅亡埋下伏筆。


小約翰


明朝中後期,馬政崩的一塌糊塗,在這種情況下,裝備不出大規模騎兵也是正常現象。



明朝開國初期,對養馬非常重視,太祖朱元璋認為馬是重要的戰略物資,馬匹的多少決定著國力的大小。所以從他開始,明朝就建立了一套官民聯合養馬的國策。

具體來說,就是官方設立御馬監,苑馬寺這些機構養馬,以供內廷和邊鎮騎兵使用。民間則按照江南十一戶養一馬,江北五戶養一馬的標準,讓北京和南京的太僕寺給老百姓分馬種,同時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等於是讓民間替朝廷養馬,並供給中央京軍使用。

應該說,這套體制的設想和最初起到的功效是好的,根據明末清初學者傅維麟推測,明朝馬匹鼎盛時期,邊鎮軍馬約四十萬匹,京師駐軍則有馬十六萬匹,官督民牧馬匹二十萬匹,驛馬匹萬,總數約九十萬匹。這一數字完全不亞於唐朝的鼎峰水準。



然而,任何政策都要與時俱進,否則就會事與願違。由於自朱棣以後,明朝基本沒有大規模的對外戰爭了,軍事行動越來越少,對馬匹的需求也減小,因而官方對馬匹的重視程度也就越來越低。

而官府都對養馬不重視了,其結果必然是災難性的。

首先,各種既得利益者,比如藩王、地方士紳紛紛湧入,將原來官方牧場霸佔,變為他們斂財的聚寶盆。養馬不是養豬養雞,是需要有大片草地進行放牧的。當牧場草場大量被大量侵佔,改作耕地後,馬兒們自然也就沒有生存的土壤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養馬的開支太大,政府財力無法負擔,自明憲宗時期開始,政府為了解決財政問題,便也默認了官方牧場改為耕地使用,這一默認無疑又加劇了草場牧場的流失。

其二是“官倒”盛行,從中謀利。既然正經養馬又無地又無錢,還必須應付上面檢查,明朝的邊軍就開始琢磨起了邪門歪道。

這幫人先是偷摸從蒙古人手裡走私馬匹,蒙古馬又便宜,質量又好,邊軍大撈一筆。後來邊軍發現這麼倒買倒賣,利潤被蒙古人分了,感覺虧大了,便偷摸著養私馬,再賣給軍隊,從中牟利。

到最後,軍隊上下巴不得軍馬快點死,然後他們賣自己偷養的私馬補缺。試問,官府和軍隊都如此糜爛了,大量的騎兵部隊還怎麼可能武裝的起來?

“帥曰馬不死,而吾所養之馬何以售?裨曰馬不死,而吾驗馬之錢何以來?軍曰馬不死,而吾與馬戶通同及闔族幫買之利何以得?是官與軍無一人而不咒馬之速死者”



官牧廢了,再看民牧。當時的民牧,也不怎麼樣。

首先,明朝的民牧制度極不合理。雖然朝廷對養馬的民戶有補貼政策,比如養馬戶如果每年能生育一匹小馬駒,則可免去當年服官府差役之苦。明中期以後推出的免糧養馬政策(每五十畝地領養公馬一匹),更是可以免去國家公糧交納。

但是民牧制度對老百姓很苛刻,百姓養馬就像納稅一樣,成為重要義務。比如,官府交給百姓一匹母馬,第二年百姓必須交一匹小馬。母馬不死,百姓就得年年交幼崽。但誰能保證母馬年年懷孕,且必須生產呢?這一規定極不合理,但官府不管那一套,百姓交不上,就得賠償。又比如,官府把良馬寄養在百姓家中,有了差池,要原價賠償。但誰能保證馬匹沒個頭疼腦熱,生老病死呢?可官府不管那一套,馬匹死了,老百姓就得自負後果。當年新樂縣有一家馬戶,九年賠了六匹馬駒,全家由於無力賠錢,最後破產。

當然,也不是所有百姓都這麼慘。但是由於倒賣馬匹利潤很大,所以當時民間馬匹保有量儘管很大,但官府根本收不上民馬。

為什麼收不上來呢?原因就是前面說的,達官貴人爭相參與馬匹走私。等到官方開馬市收馬時,自然要麼收不到馬匹,要麼收到的都是劣馬。並且價格還非常貴。

官方養馬基本廢了,民間也收不到馬,這該怎麼辦呢?還有一個辦法,就是開市,從青藏和蒙古買馬。

如開原馬市、大同馬市等便是當時明朝向蒙古諸部購買馬匹專門開設的貿易點。通過馬市交易,明朝也能獲得巨大的馬匹保有量。

然而,馬市這條途徑到最後也崩了。由於馬市破壞了明朝內地的馬匹走私市場,所以隆慶開關,明朝開始向蒙古進口馬匹後,大量的官員成天就是盤算怎麼弄垮馬市,維持既有的既得利益。

比如萬曆時期有兩個官員,成天就是給朝廷遞摺子,說蒙古人良心大大地壞,賣給大明的市馬瘦弱多病,馬市是惡政!應該予以廢止,不再向關外買馬。到了後來,“胡馬不可用”成了朝內共識。

其實,胡馬確實有一些問題。比如當時的胡馬普遍不閹割,素質良莠不齊,還比如胡馬在關內水草不服,經常會生病。不過這些問題只是個例,並不是普遍現象。所以賣馬給明朝的蒙古人也覺得冤死了,他們認為賣的馬,都是大明官員自己精挑細選的,胡馬不服水草的問題固然存在,可連邊鎮馬販都能夠調養胡馬、將胡馬餵養得膘肥體壯、轉輸內地,集中了全國馬匹飼養經驗、主管全國馬政的太僕寺有什麼不行?

所以到最後,馬市也稀裡糊塗了。



總體而言。明朝其實並不缺馬,缺的只是有良心的官員。當時負責養馬的官吏,負責包攬究售的馬販、太僕寺醫獸、驗馬官,乃至太僕寺和兵部官員,都是靠就靠剝削馬戶為生。這些人自己不好好養馬,又反對朝廷買馬,揚言胡馬不堪用,以至於到最後,明朝乾脆就沒馬可用了。


Mer86



明朝曾經確實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但是到了中後期,國家卻放棄了這一軍種。

直到袁崇煥的關寧鐵騎出現,彷彿成為了對抗後金軍的主力。騎兵在封建王朝時期,尤其是反擊遊牧部落進攻確實是一大優勢,騎兵軍種在配備上,明朝所使用的火器給蒙古各部落確實帶來較大的傷亡,也贏得了一系列的戰爭。但是之後明朝的國家軍事戰略由進攻轉向了防守,騎兵轉向了長城。所以到了明朝中後期就不再出現大規模的騎兵部隊。

對於封建王朝而言,我們確實可以說出哪一個王朝擁有大規模的騎兵部隊,那麼哪一個王朝就具備統一天下的實力,甚至可以對外擴張。但是保有一支訓練精幹的騎兵確實要耗費大量的國家資源。


在2000年的封建王朝史上似乎除了秦國能擁有10萬以上的騎兵部隊,之後的漢朝和明朝也很難達到這一高峰數字,倒不是說沒有王朝保有的騎兵數量超過十幾萬的,而是在超過之後,國家財力無法支撐,反而導致軍隊訓練以及軍事作戰質量的下降,甚至財政吃緊及崩潰。所以在既能保證優良素質的騎兵又能夠保證國家經濟不出問題的情況之下,似乎只有秦國保有的騎兵部隊數量最多。

明朝初年確實有大規模的騎兵,而且戰力強悍,多次北伐都是騎兵先行,而且從東到西每一個軍事重鎮都有數萬騎兵駐紮,明朝初年也動用了幾乎全部民力鼓勵民間養馬。大明的馬匹保有量達到了百萬的量級,當然並不是說這100多萬的戰馬全部能夠用於騎兵的建設。畢竟並非只要是馬就能做騎兵的。但是從中優中選優,明朝的騎兵力量也不可小覷。明朝前期之所以保有大規模的騎兵部隊主要是為了北伐,與蒙古騎兵正面對決。

但是經歷多次的戰爭,雙方互有勝負。


而且明朝也無力完全剿滅北方的軍事威脅,在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征服以及勝利以後都被迫退回了農耕線以南,沒能實現在蒙古的長期駐紮,自然也就無法完全消除北方的軍事威脅。持續的主動攻伐也造成了明朝內部的財政問題,所以之後的明朝政府和歷代皇帝都對北方遊牧部落的騎兵採取防守的手段,不再主動出擊。

明朝的騎兵就在這一戰略轉變的前提下,逐漸消失。

而對於保養一隻碩大的騎兵部隊而言,修建長城確實可以做到以逸待勞,而且成本僅為保有騎兵的三分之一。而且長城建立之後僅發動當地或者是部分移民就可以自給自足,不再需要中央財政的持續投入與支持。於情於理,明朝政府都沒有理由繼續保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而放棄長城的建設。但是在幾個重要節點上依然保有騎兵。

其中我們剛才所說過的關寧鐵騎就是如此,這騎兵很有名。而且也實現了與八旗部隊正面對決而勝利的輝煌戰果。但是對於腐敗的明朝政府而言,即便有了這一隻強兵也無法彌補政治上的混亂與失敗,以及經濟上的崩潰。其實明朝末年即便處在多事之秋但是明朝依然不缺戰馬和戰士。並非是因為國家的兵力疲弱而導致的亡國。明朝缺的地方恰恰是一個王朝能夠復興的核心。

明朝滅亡與滿清入關都並非因為明朝放棄騎兵建設而導致的。

長城防線依然管用,只是防守長城的人,不復存在。明朝在戰場上打不過女真,在朝堂之上又全是黨爭,經濟社會危機不斷加深農民起義爆發不斷。即便保有了這些騎兵也無法按時給足糧餉。而騎兵反而也會嚮明朝的其他步兵一樣投入到農民軍當中,反過來進攻明朝官軍,如此不是搬石砸腳。


世界史圖鑑


眾所周知,明朝是在推翻元朝統治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退回漠北的蒙古人仍具有強大

的軍事實力,對明朝邊境不斷襲擾,甚至屢次深入內地。

“北虜”問題的關鍵點在於蒙古騎兵,所以抵禦蒙古騎兵,在大明建立早期的時候,這一點是國防的當務之急,正所謂“國之大政在戎,戎之大政在馬”,所以明代的馬政由此興起。


明初洪武、永樂之際,馬政得到了充分的重視,設立了一系列的職官制度:明代馬政組織,除御馬監統於宦宮,全國的馬政都歸兵部統一掌握。兵部轄太僕寺、苑馬寺、行太僕寺,分掌馬政。


由於這個時期的明帝國朝氣蓬勃、進取心旺盛,因此馬政取得的效果著實不錯,不但切實有效的增加了駿馬數量,而且還能提供大軍遠征漠北的大匹軍馬,不管從數量還是質量上來看,明初的馬政無疑是成功的。

“太僕寺奏:直隸江淮間,總一百四十八群;歌甸之民,牧馬者一萬五千戶,是歲孽生馬二千三百八十匹。自六年至今,歲通得駒六千一百九十七匹”

但是正如題目中提到的,大明中後期為什麼給人一種沒有大規模騎兵部隊的印象呢?這其實反應的是明朝中後期馬政的不斷衰弱:實際上,馬政的衰敗是明代國力衰落的一

個側面。

在明英宗朱祁鎮親征蒙古瓦刺部被俘的“土木之變”之後,該事基本上就成為明朝由盛而衰的分水嶺,而在此前,由於馬政缺乏長遠規劃,盲目追求馬匹數量帶來的問題,己經暴露無遺。英宗以沖齡即位,勳舊滿朝,既不能制定合理的馬政方案,又不能遵守舊法成規,進一步加劇了馬政的廢弛。

而自景泰之後邊牆的設立導致消極防禦的思想,對馬政不重視,也是馬政不斷衰微必然的結果,一環套一環——馬政的衰敗則必然會造成國家軍事實力下降和軍事戰略戰術思想缺失,也是明朝亡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此外,官僚集團們對馬政的仇視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官僚集團一致認為馬政勞民傷財:

“國家莫重兵食,而兵政莫急戎馬,然而馬之孽生本於種馬,猶食之充足本於農田也。孽生不足起依,而咎種馬之害民,猶槽賦不足供輸,而咎戶田之害農也。戶田害農即思棄田而逐末,猶種馬害民即思棄馬而納價。”

主政官員從民政需求的角度考慮馬政問題,這就造成了認知的錯位,這種錯位的結果就是到了“庚戌之變”乃至明末戰爭,騎兵疲於奔命都是大明戰場上的常態,直到明末,面對後金的威脅,因騎兵不利,只能堅守城池、消極防禦,也給後世之人留下來了明朝中後期騎兵數量極少的刻板印象。


戴老師講歷史


明朝前期有強大的騎兵部隊,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前朝的騎兵,能使這些部隊為朝廷效勞得益於明政府的安撫政策。這些措施不但恢復了邊境安寧,也使更多的蒙古人加入到大明軍隊,他們被武裝成騎兵,納入大明衛所組織,很多人因為戰功卓著而收到嘉獎。如在燕王時期就開始服役的蒙古人火裡火真就因戰功顯赫而在朱棣稱帝后被封為同安侯,享受歲祿1500石米。明初,統治者在充分利用蒙古騎兵的同時,也大力加強自身騎兵的建設和培養,而擁有優良戰馬是建立強大騎兵部隊的前提。明代前期,朝廷非常重視戰馬的數量和質量,尤其是朱棣在位期間,因其在燕王時期的軍旅經歷使他對戰馬鍾愛有加。永樂中期,軍隊戰馬數量就達到623000匹,而到他駕崩時,戰馬已經超過150萬匹。這些戰馬除了由明王朝在北方設置的四個“苑馬司”提供外,很多是通過戰爭俘虜,或者通過邊境貿易還有朝貢方式從周邊地區、國家獲得。由此可見,明朝初期騎兵部隊的數量之龐大和實力雄厚。這些騎兵部隊在洪武、永樂期間對北元的數次戰爭中發揮過巨大的作用。明朝的騎兵,就是學習蒙古的大規模輕騎兵集團作戰戰術,然後自己加以改進的軍種。明朝的時候,將領沒有小說裡面的單挑什麼的了,主要起到的是指揮的作用。所以將領反而不用什麼武器,只穿鎧甲。明朝的每一個騎兵都帶有弓箭,這也是學習了蒙古騎兵的優點。打仗的時候,機動力強,放箭後立刻跑向別的方向移動。明朝的騎兵也是弓拴在左邊,箭筒在右邊,然後手拿長柄眉尖刀。長距離行軍,和用弓箭不用長刀的時候,為了兩手空出來,就把眉尖刀系在左側的腰帶上(腰帶上的得勝鉤就是派這個用處的)。然後每人還帶些乾糧,以備長期行軍。將領和上級騎兵身穿對襟鎖子甲,普通騎兵穿對襟棉甲。

明朝的騎兵的武器,除了弓箭以外,基本都用長柄眉尖刀,而不太用長槍。眉尖刀一般長1點6米左右(刀刃長60釐米,柄長一米左右),既能劈砍,又能突次,同時具有矛和刀的雙重威力,是騎兵非常好的長柄武器。因為,如果使用長槍的話,在騎馬戰鬥的時候,一隻手牽馬繩來控制馬跑的方向,只能用另一隻手作戰。混戰的時候,因為長槍基本都在2米以上非常長,一隻手用長槍的話,用不上力氣非常難以刺到敵人,但一隻手用刀的話,可以輕鬆進行劈砍,非常方便。弓箭是最最普遍的武器,真正打到仗,基本一開始都是亂放箭的。實在是到了非要近戰不可的時候,才用刀。所以永樂皇帝當時對軍隊(特別是對騎兵)制定的訓練制度,就是強調5分習弓箭,3分習刀矛,2分習火器。可見,明朝對於騎兵非常重視。但戰馬及戰士是有壽命的,也需要花費巨大的財力、物力去維持,仁、宣時期社會比較穩定,明朝政府對北方少數民族一改過去窮追猛打的方式,採取以“脫擾塞下,驅之而已”的政策維持周邊的穩定局勢。這期間由於對外戰事減少,朝廷把用兵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對內平叛維穩上,大量的騎兵部隊也就失去了練武、用武的機會。因此,從宣宗開始,明朝騎兵數量逐漸減少,實力也大大下降。隨著騎兵數量的減少,部隊中步兵的比例加大,適合於步兵使用的武器得以大量生產,以步兵為主的宋代兵器也就成了明代步兵武器主要的參考範本。與宋代不同,明代火器開始更多地應用於戰爭,明軍步兵裝備了大量火銃,所以明代早中期步兵兵器只是有選擇地恢復了一些宋代兵器的種類,並根據實際需要做了一些調整和改進,並沒有發展出太多屬於自己的兵器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