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作為一個侵略王朝,對中國歷史發展的意義是什麼?

作家明月滄海


歷史是客觀現實存在,任何在歷史上發生的事件都構成了現如今世界存在的樣貌。史學家秉筆直書,本來就有把事實真相流傳下來的責任。

金國出現之前,中華大地的分裂局面已經持續了200多年,北宋、遼國、西夏、吐蕃、大理等政權對峙。金國掃蕩了遼國和北宋,將東北大片土地納入了統治區,這為後來蒙古人混一南北提供了戰略預演。金國對待遊牧民族的做法以及結果,也給了後來的滿清統治者以借鑑,使得滿清能夠與蒙古結成了戰略同盟,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功,全部據有了中國。


南宋偏居江左,雖然被人指摘沒有恢復之志,但是正是在南宋時期,中國南方的經濟、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突破了臨界節點,超越了北方。此後,南方始終是中國經濟文化的重鎮,而北方在政治軍事上則佔據主導地位。這種格局一直延續到今天。

金國南侵使得中原王朝第二次衣冠南渡,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大規模向南遷徙人口。第一次遷徙,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往南方遷徙了超過100萬人口。東晉時,大量的北方人來到江東,開發了江浙一帶的土地,使得江東地區成為了全國有名的富庶之地。在金國初年,大量的北方士眾則來到了長江中下游地區,在兩湖地區開墾土地。在南宋中期以後,就逐漸形成了“湖廣熟,天下足”的局面。中國南方進一步獲得了開發,第一次使得南方的經濟超過北方,並且一直延續至今。


由於大量的北方士人渡江來到江東,與東晉初年一樣,他們也受困於經濟壓力,不得不屈尊降貴,流入了平民階層,使得社會的整體識字率提高,形成了大量的士大夫階層,被稱為士紳階層。這使得江南文風鼎盛,在文化方面第一次超越了黃河流域,這種情況發展到明朝,南方几乎包攬了科舉進士,以至於朱元璋不得不分南北榜來平衡。

金國南侵還逼迫著南宋開始走向海洋經濟,南宋朝廷常年有1000多艘船往返巡迴世界各地。宋朝發達的海洋貿易這一點被後來的元朝全數學了過去,使得元朝的刺桐港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港。如果不是明朝矯枉過正,全面否定了元朝的海洋政策,中國的發展可能也不會重又回到了小農經濟的窠臼裡。南宋—元朝期間,中國是積極鼓勵海洋經濟發展的。而南宋政府的這些舉動,雖然是迫於無奈,卻也是中華民族的一次偉大嘗試。事實證明,中國人雖然是農耕民族,但是做起來海洋貿易來一點也不差。

所以,事物都有兩面性,侵略戰爭固然要受到批判,可是從歷史的發展看,金國一系列的治國施政的得失,也是留給後人的一筆財富。南宋在金國滅亡後發起端平入洛時,有大臣就進言:據關守守河歸復三京的戰略不可取,以金國以百戰堅韌之兵尚且不能守住,而南宋可戰之兵又有多少?後來端平入洛果然失敗。

金國的戰鬥力其實一直都還在線,但是民族矛盾、統治階級內訌、錯誤的戰略都使得金國無力抵抗蒙古軍隊的攻擊。《過秦論》中有一句話,也可適用於金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


而知而行的歷史


金國對中國歷史的意義如下:

一、給中國古代歷史加了點咖喱

女真族,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少數民族,曾經在500年間一直沒消停,兩次建立政權,並實現過一次大一統:

  • 1115年,女真領袖完顏阿骨打開創大金國
  • 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開創後金
  • 1636年,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定國號為“大清”,改女真為“滿洲”。

因此,大金國曾經的叱吒風雲給大清的三百年基業奠定了一定歷史自信和軍事基礎!

二、加速了大一統進程

遼宋夏金元是中國繼春秋戰國、三國鼎立、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之後的又一次大分裂。

這次的分裂,從碎片程度上來說,跟春秋戰國、三國鼎立差不多,基本是宋、西夏、大金、大遼、蒙古五個政權,沒有十六國那麼亂亂糟糟;

遼國、金國一直沒有停止對宋朝的侵略和騷擾,西夏虎視眈眈,宋朝完全沒有尊嚴的活著,對於分裂的局面束手無策,是一個壓抑的存在,等待歷史的終結。而且,大遼特別愛看金國、宋朝想幹掉他,卻又幹不掉的樣子!最終宋金聯手滅遼,給宋朝出了一口惡氣去,但是也加速了宋朝的滅亡。

因此,大金滅遼、欺宋,客觀上為後來的蒙古人消滅了兩個強勁的競爭對手,屬於元朝的開路先鋒!

三、喚醒了漢族的自尊心,增強了凝聚力

大金對宋朝的持續欺壓,促進了漢族人民的同仇敵愾,只有在憤怒之下才能積蓄最強大的民族覺醒和爆發力,漢族人民時刻想著靖康之恥的切膚之痛,愈發團結、勇敢,最終在元朝末年厚積薄發,終結蒙元,收拾舊山河,恢復了漢族在中原的主流尊嚴!


烏蘭大俠


金朝對中國歷史發展的意義?

在華夏數千年的歷史中,金朝120年的國運可謂曇花一現,其同蒙元帝國90年的國祚一樣,來不及改變中原的文化傳統自己轟然倒下,最終消失的無影無蹤,僅僅留下令人唏噓的傳奇;

北宋為了消滅契丹奪回燕雲十六州,聯合女真攻擊契丹,在北宋、女真合力夾擊下,契丹亡國剩餘殘部逃亡中亞,在此戰爭中北宋反而被女真窺出底細,軍事實力不堪一擊,由此導致女真大規模入侵最終北宋滅亡,趙構東渡建立南宋;

金朝建立後,蒙古迅速興起,不斷蠶食女真在東北的地盤,迫於蒙古壓力,女真舉族200萬人遷徙中原,這些移民與漢族爭奪資源生存空間民族矛盾激化,處於蒙古、南宋中間的金朝因蒙古、女真間的世仇率先成為蒙古進攻對象,金朝在野狐嶺一戰被消滅50萬人、三峰山一戰20萬精銳盡失,金哀帝被迫逃亡蔡州,這次南宋再次接受蒙古邀請,聯合滅金,為蒙軍提供了數十萬擔軍糧,在南宋、蒙古合擊下,女真人殺死自己的老婆孩子,與蒙古人同歸於盡,最終舉族被屠殺幹盡,歷史結局確實殘酷;

因此,金朝在中國歷史存在的意義僅僅是為加速華夏文明民族融合而生,他們同其他遊牧民族一樣“蠟燭成灰淚始幹”,像烈火燎原般快速燃燒民族實力,在民族衝突的戰爭中自相殘殺,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數千年來華夏依然是華夏,漢族依舊是漢族,文化、文字及民族沒有改變,消失的只是像“飛蛾撲火”般投奔中原的遊牧民族,他們何曾考慮中原只是他們的墳墓?


無憂谷逍遙子


題目很是可笑,因為目前根本沒有一個明確的侵略王朝的概念,而且如果說大金是侵略王朝的話,那麼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王朝都是侵略王朝。

實際上,在歷史中只有征服王朝這一概念,而且歷朝歷代都屬於征服王朝。征服王朝的一個特點就是有本事就征服別人,沒本事就被別人征服。所以,大金和趙宋本質上都是征服王朝,只不過北宋沒本事被大金滅亡。而且有意思的是,隨著唐朝被朱溫僭越之後,唐朝的不少封建盟友都有資格直接繼承了唐朝的正統,比如契丹、党項以及沙坨李氏集團。而從五代到北宋,由於一代一代僭主互相撕逼以及趙大自己就是個僭主,所以契丹的正統反而要比北宋基礎更勞,而且在政治制度上契丹也繼承了唐朝封建聯盟的政策。

大遼的五京制其實就是封建聯盟的體現,因為大遼境內除了契丹之外,還有奚、渤海、漢、女直等民族以及北方草原部族,每個族群或者部族只要尊奉契丹皇帝的權威並給契丹皇帝繳納賦稅、服兵役就可以在本民族的境地內自治,即便是漢人也是同樣待遇。

而北宋則不一樣,不同於大遼的封建聯邦,北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君主專制王朝,君主集權的強化以及對武將的打壓,導致北宋在政治上出現官僚集團龐大臃腫、行政效率低下的問題;軍事上軍事制度僵化,進而導致軍事退化,比如五代沙坨集團玩的最好的重騎兵突擊在北宋再也沒出現過;社會上由於對內得高壓以及統治集團的腐朽導致社會矛盾激化,人民反抗運動此起彼伏。

反而大遼這種問題並不嚴重,因為大遼的封建聯邦制度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地方自治,這也是契丹皇帝轉移風險的一個手段,因為很多事不需要契丹皇帝事必躬親,很多事地方上就能搞定,這也極大的提高了行政成本。與此同時,大遼賦稅不高,也鼓勵人民練習武藝,以燕雲漢人為例,北宋曾經悲痛的吐槽燕雲漢人不思南返,也吸引北宋上至知識分子下至老百姓不少都往大遼逃亡,而且來了老百姓給土地,有功名的知識分子給官職。同時,燕雲漢人也是優秀的兵源,其中不少上層人物的武藝並不比契丹武士差,往往還要高出一籌。

而且,大遼這套制度也曾有效運轉了上百年,直到被大金取代後才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但是,滅亡北宋的大金實際上就是北宋的翻版。

大金吞遼滅宋之後,除了接手了契丹的政治制度之外,順道也接手了北宋的政治制度。在大金看來,如果想要徹底消化新徵服的地區,那麼只能採用北宋的政治制度,也就是說大金和北宋一樣,都是君主專制王朝。

而且,從正統性角度來說,雖然大金宣佈繼承了大遼的正統並打的南宋向大金稱臣,但是耶律大石在西域建立的西遼則顯得大金的正統有點底氣不足。所以,在接手北宋的政治制度的同時大金也繼承了北宋優待文人的政策,讓他們繼續用嘴皮子論證大金的正統。

這也是為什麼說大金是北宋的翻版。

不過和北宋不同的是,大金愉快的接受了南宋的稱臣,並且每年接納南宋上貢的歲幣。與此同時,在大金吞併淮河以北之後,由於大金一系列政策得當,老百姓生活安居樂業,府庫裡甚至出現糧食爛掉的情況,這也是大定之治。

而且有意思的是,由於南宋初期為了籌集軍費而賦稅沉重,甚至是刮地皮,與此同時南宋還搞了融資詐騙,也就是南宋版的P2P,融資差不多了就卸磨殺驢,很多富商為此傾家蕩產甚至身首異處。所以,大量的南宋富商紛紛逃往大金,畢竟大金雖然滅了北宋還把北方打的不得安寧,但是大金沒南宋那麼缺德,還不至於明目張膽的搶奪私人財產。

這是大金不同於趙宋的地方,反而更類似於大遼,但是並不能改變大金是北宋的翻版這一事實。

而且,大金滅亡北宋,但是並沒有改變當時天下割據這一現狀,雖然大金具有正統地位,但是並不是一個大一統王朝。直到蒙古興起之後,憑藉著蒙古旺盛的武力以及西方軍事、工程技術的支持,大元結束了天下割據紛爭的局面,重新確立了大一統。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金朝在政治制度上充分吸收遼宋制度,最終實行了單一漢法制度;在軍事上實行軍民合一的猛安謀剋制度,騎兵同火器並重,戰力超強,周邊諸國無出其右;在經濟方面繼承宋、遼,陶瓷冶鐵業繁榮,對外貿易持續發展;在文化方面,雜劇與戲曲獲得了長足發展,金朝的院本為後世影響深遠的元曲雜劇奠定了基礎。



談論古今天下事


說到侵略每個朝代都應該算是侵略者,但說到金朝在中國歷史上絕對是一個讓漢人吃盡苦頭的朝代,靠暴力起家,最後又因暴力滅亡。而且金朝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存在金朝在歷史上都是以侵略者的身份存在,在歷史的地位上,連五代十國都不如。今天帶大家瞭解下。

金朝的起源早在唐朝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其主要時由女真族建立的。1115年,完顏阿骨打以在會寧府建立了國家,國號大金。1125年,滅掉了遼朝。1126年,金朝在以宋廷毀約為由,再派完顏宗望、完顏宗翰兵分兩路宋朝。1127年,俘虜宋徽宗、宋欽宗等宋朝皇室北歸,史稱靖康之禍,北宋滅亡。當時可以說金朝是北方最大的政權!金朝在統治時期,金世宗、金章宗是金國政治文化達到巔峰,金世宗本身十分樸素,採取中庸穩固的方式管理朝政,提倡儒學;查問細微以激勵官吏,嚴禁貪汙;對經濟採取務實的態度,並且免除不合理的賦稅,諾有天災發生,立即救濟賑災,史稱大定之治。直到後來金朝受到了北方新興民族蒙古的入侵,從而一蹶不振走起了下坡路。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南宋的夾擊下滅亡。

小編認為宋朝因為大力推行重文輕武的政策,雖然國家的經濟發展的很好,百姓也安居樂業。但卻軍事能力低下,最終頻頻遭受周邊遊牧部落入侵。北宋聯合金國滅亡遼國,最終卻導致了靖康之恥,而宋朝也沒有吸取教訓。之後南宋聯合蒙古滅亡金國,結果南宋徹底滅亡。弱肉強食的時代,兩宋時期最大的錯誤,應當是聯合弱小的一起對抗強大的,而不是聯合強大的滅亡弱小。





丁老頭故事會


侵略王朝是對中原政權而言,對於女真民族而言則是英勇反抗暴政而且成功復仇,女真人崛起的原因在於契丹人的遼朝政權勒索黑龍江地區的海東青,派出鷹使去往黑龍江,鷹使收取海東青是公幹,自己還得勒索一些私財,什麼土特產之類,還得好吃好喝消費一番,晚上還得找一些女真美女發洩一番,謂之薦枕,注意女真部落地區沒有秦樓楚館,這些女人都是良家婦女,故而遼朝鷹使的民憤極大,仇恨積累很深。

女真人在大薩滿完顏阿骨打的鼓動下爆發,以弱勝強殲滅了遼朝,實際上遼朝內訌幫了女真人大忙,報了勒索和薦枕之仇。女真為了滅遼,聯絡了北宋,約定北宋攻取遼國的幽雲十六州,而金朝攻取遼國塞北領土,女真快速平定塞北抓住了遼國皇帝和貴族,坐看北宋收復幽雲十六州。

北宋徽宗以大太監童貫領軍,浩浩蕩蕩殺向幽州城下,結果幽州遼軍殘軍打開城門,一個衝鋒宋軍就大敗,丟盔棄甲狼狽南逃,不得已派出使節去往金國借兵,言大宋皇帝有好生之德不忍殺傷,出錢請女真人幫著消滅幽雲十六州的遼國殘軍,獲勝之後,財富人口歸女真,土地歸大宋。金軍進入幽雲地區,快速消滅遼國殘軍,颳走財富人口,但是自此有輕宋滅宋之心。不久以北宋收留遼國逃亡為由南下攻宋。

北宋在李綱的指揮下,兩次擊退金軍對汴梁的進犯,但是李綱每次都被卸磨殺驢,只要一解除危險,李綱即被皇帝和朝廷趕走,結果第三次金軍又來了,徽宗請來神人助戰,哪知女真人不信邪,神人失效,徽欽二帝及貴族包括皇妃公主郡主大量女眷被抓到黑龍江去了,這些金枝玉葉全部充當女真人的性奴了,包括南宋皇帝趙構的生母太后。

金朝的貢獻無非是消滅了兩個腐朽王朝,並刺激了蒙古人的崛起,為東北地區成為中國自古以來神聖領土提供了依據,金朝刺激蒙古人是因為金軍隔三差五就去蒙古高原殺人,謂之減丁,刺激了一個更加強悍的王朝出現。


軍都弩


在這秋高氣爽的天氣,很高興給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看法,在這裡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金國如果說有什麼意義的話,我認為最有可能的是,金國後期基本全盤漢化,採用漢族的生活方式,民族之間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融合,最終為中華民族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以前,歷史書說岳飛是民族英雄,但現在不怎麼提倡這個說話了,主要的原因是當時的外來入侵民族後金被漢文化最終同化了,民族融合,這個功能雖說是被動而為,但是客觀上確實發生了。

在下面優質內容我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和快樂,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南侵後,燒殺搶掠,淫人妻女,出現了靖康之恥這種令人極度,對中國文明是一種侮辱,並且其野蠻行徑,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很大的創傷,致使經濟倒退。

北宋滅亡後,金國版圖擴大,經濟只是沿襲北宋家底,並沒有大的前進。並且採取女真、漢族不平等的政策,一方面打壓漢族,一方面致使經濟社會發展生機盡失。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走進這話題。

我在這裡,發自內心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擁有身體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最後歡迎大家關於這個問題暢所欲言,有喜歡我的記得關注下哦,每天為大家分享與解答我的想法與見解哦。



鴻儒說史


金國是我國曆史上帶有侵略性質的獨立斷代王朝,是構成中國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

回顧金史:

金(公元1115年~1234年)國祚120年,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在上京(今哈爾濱阿城)稱帝建立金國,積極響應”宋金破遼”,攻陷燕京(北京),1123年病逝於返回上京途中,是為金太祖。1126年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圍攻汴京,1127年北宋徽欽二帝及後宮嬪妃和皇室貴胄等3000餘人被金人俘虜北上,北宋滅亡,宋室南移,史稱靖康之恥;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燕京,至此金國佔據中原,1234年蒙古滅金,女真人淡出核心政治舞臺!

歷史貢獻:

一,打破地域界限,奠定北方;金太祖整合活動在黑龍江流域的女真部落,以奴隸制國家機器為後盾大舉南侵,經過歷代皇帝的努力以遊牧民族的姿態定鼎中原,徹底控制中國北方,這是我國曆史上少數民族政權第一次越過長城軍事防線,持久深入中原腹地的版圖擴張。長城不僅是中原王朝的傳統地域疆界也是中原主體漢族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民族界線;而金國燕京作為強大一統的疆域中心延續下來,為之後元、明、清和共和國定都北京打下堅實基礎;中國北方——華夏政治中心地位不可撼動!

二,顛覆封建正統,理論變革;金之前的秦漢晉隋唐之所以被認為是我國大一統王朝,是因為他們不但作為國家主體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佔據了傳統的主體漢族活動疆界,還繼承了主體漢族王朝的法理傳承;漢代秦,魏代漢,晉代魏,唐代隋,均是如此!而女真雖跨長城,入汴京,虜二帝,但宋室南渡仍然作為主體民族政權合法繼承北宋並頑強的坐等金亡!然而北抵鄂霍茨克海、庫頁島、大興安嶺南至秦嶺~淮河的大金王朝卻重措南宋正統血緣論;漢統地位動搖,也就是說中華版圖並不是漢族統治的專利,少數民族同樣有權參與華夏統治,唐後之宋朝,準確的說應該是遼金宋並立時期,由此孕育了”文脈傳承論”替代”血統傳承論”的土壤,這也是為什麼非主體民族的蒙元與滿清能入住中原而被普遍接受的原因。金史是我國曆史的重要組成內容,女真首次以行政手段將韃靼海峽視為中原統治下的內海,女真入侵客觀上將今日俄羅斯遠東納入我國曆史的一部分,同時為後金政權的政治版圖提供行政參考和法理依據。所以中俄《璦琿條約》、《尼布楚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中,沙俄將貝加爾、外興安嶺和庫頁島等西伯利亞地區視為沙俄歷史的一部分是站不住腳的!在國際法中主權國家對爭議領土的訴求與控制主要是通過歷史傳承來獲得法理依據!

三,構建多元文化,民族融合;女真人的入侵將標榜中華文明的宋室王朝推入恥辱的深淵之中,傳承千年的人之傲骨,女之貞潔、國之體面,被汴京城下的燒殺掠奪蹂躪殆盡;然而女真敬仰的漢文化卻因北宋上層的俯首稱臣加速了自身漢化的腳步,甘為牛馬的趙宋皇室和能人義士伴隨著屈辱與羞恥在與女真的結合中將漢人”儒家法制”的政治理念與”漁樵耕讀”的生活習慣無私的傳授給了金人,靖康之恥雖是中原漢室文化巔峰的終結者也是多民族磨合的轉折點,這一時期無論是女真、契丹、渤海等民族的南下還是趙宋皇親與能工巧匠的北俘,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南北地理單元的整合與民族遷徙過程中的本能交流。來自苦寒的遊牧民族帶著他們的野蠻本性淹沒在禮儀與開化的社會氛圍中。考古發現的金朝酒器,標誌著金朝蒸餾酒技術的發明與在中原的推廣,也反映出我國飲食文化的多樣性!以女真文化為代表的北方遊牧文化為漢族農耕文化注入新鮮的元素,讓中華文化更具包容性與多元化!

歷史的本身不在於誰是誰非,知曉歷史可以使我們明事明理,避免重蹈覆轍。金史的重要意義不僅僅是一部民族血淚史,也是一部民族融合史!





前程HAN


1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推翻了腐朽無能的遼宋封建地主統治階級,促進了階級的流動。歷史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遼朝和北宋末期,階級矛盾空前激化,兩朝境內農民起義連綿不絕,即使沒有金朝,其滅亡也是歷史的必然。金朝的興起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但其很快又被脅裹了進去,迅速腐化,重蹈遼宋之覆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