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有一群有家不能回的“排毒兵”

昆明,有一群有家不能回的“排毒兵”

掌上春城訊2月6日8點20分,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院區檢驗科臨床基因檢測實驗室門口一片繁忙,檢測員李穗雯早早做好全身的消毒防護工作,穿上了隔離衣、防護服、靴套,戴好了雙層乳膠手套、N95口罩、護目鏡,準備進入實驗室。因為,實驗室還有70多例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標本等著檢測。

昆明,有一群有家不能回的“排毒兵”

接收標本:一絲不苟嚴格消毒

9點30分,一輛負壓轉運救護車“呲”地一腳剎車停在了市一院南院區大門口,三樓檢驗科實驗室外樓梯上緊接著傳來了一陣急促奔跑的腳步聲。原來,昆明市第二人民醫院1名醫護人員送來了2例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標本。

昆明,有一群有家不能回的“排毒兵”

這時,已站在實驗室門口等待10多分鐘的市一院南院區醫技一黨支部書記、檢驗科副主任錢淨,迅速接過這2例剛到的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標本,小心翼翼地把標本運送箱放在實驗室門口的桌子上,用75%的酒精仔細噴灑消毒標本運送箱後,這才放心把標本及時送進實驗室……

昆明,有一群有家不能回的“排毒兵”昆明,有一群有家不能回的“排毒兵”
昆明,有一群有家不能回的“排毒兵”

從2月3日9點正式檢測第一例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標本開始,該實驗室每天都重複做著類似的接收流程,每天嚴格按照相關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實驗室的疫情防控工作。收到每個標本時,必須進行嚴格消毒才能進入實驗室;所有檢測人員必須做好三級防護工作才能進入實驗室。

實驗室裡:全神貫注工作6小時

從2月3日起,李穗雯和同事們每天至少要打開幾十例標本做實驗,“零”距離接標本,存在極高感染風險。

昆明,有一群有家不能回的“排毒兵”昆明,有一群有家不能回的“排毒兵”

可是李穗雯卻從不畏懼、毫不退縮,她認真提取每一份標本做實驗,檢測核酸,篩查確認疑似新型冠狀病毒。她唯一覺得愧歉的是,不能照顧家人,更不能回家。為此,她的父母主動回到了楚雄居住,專門把學府路一套房子騰給她進行自我隔離。她5歲女兒也被送到了爺爺奶奶家。從除夕夜至今,李穗雯沒見過家人,每天下班後就回到學府路的家裡,進行自我隔離。她只能通過手機視頻看看女兒,緩解對女兒的想念。

說不害怕那是假話,但李穗雯卻始終一如既往地堅守崗位,第一時間內完成標本的核酸檢測,為阻擊疫情提供最準確的科學數據。她說,持續高強度的工作讓她很疲倦,等疫情結束後,她只想好好地睡上三天。

的確,三級防護要求把她和同事們裹得嚴嚴實實,進入實驗室時,他們像穿了“鎧甲”的戰士;做實驗時,全程6個小時以上的核酸提取過程,需要他們必須全神貫注,不能有任何差池,無法下蹲,無法用鼻子呼吸,無法上廁所,甚至無法撓癢癢;出來實驗室時,他們脫下防護服,全身捂出了一身臭汗,護目鏡上也佈滿了霧氣……

昆明,有一群有家不能回的“排毒兵”
昆明,有一群有家不能回的“排毒兵”

4天時間:檢測180多例樣本

錢淨說,2月3日至2月6日,該實驗室每天接收30例至50例左右樣本,一共檢測了來自本院、市二院、晉寧區人民醫院等縣(市)區醫療機構的180多例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標本,目前沒有檢測出確診病例。

市一院南院區檢驗科是醫院黨員示範區,2月3日成立了由檢驗科主任胡大春和他帶隊,黨員李穗雯、趙曉麗和職工楊悅林、史瓊華、陳俊等組成的檢測團隊。進一步完善了檢測的管理制度、SOP、應急預案及風險評估,並從樣本的採集、運送、接收及檢測過程、樣本管理等各個環節進行了認真梳理,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措施及流程,特別針對全流程的生物安全防護措施進行了反覆培訓演練,確保在實驗室生物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核酸檢測工作。

而另一個黨員示範區市一院北院區(甘美醫院)檢驗科臨床分子生物學組的同事們依然一直堅守崗位,在醫技四黨支部組織委員、檢驗科副主任尹利民的帶領下,成立由黨員蒲丹、汪佳婕、許小靚和職工潘永聖組成的檢測團隊,他們同樣舍小家顧大家,全身心投入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標本核酸檢測工作。

每個檢測員下班後卻回不了家,有的甚至開賓館進行自我隔離。他們,是一群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有家不能回的“偵察兵、排雷兵、排毒兵”……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河清

編審:周曉雪

終審:錢紅兵 李嚴

戳圖片關注更多疫情進展

↓↓↓

昆明,有一群有家不能回的“排毒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