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形勢下對2020中國經濟“危”與“機”


疫情形勢下對2020中國經濟“危”與“機”


【寫在前面的話】這是一場全民戰爭,爆發在每個中國人身邊,但正如若谷在《歷史上的10大瘟疫》中所說:“人類每一次浩劫,是一次生態的洗禮,也是一次涅槃。” ​

目前在全國抗擊疫情的背景下,很多網友都想知道各位大佬怎麼看疫情多中國經濟影響?

現將網友對經濟的影響收集整理,以饗讀者!

【美國彼得森研究所研究員: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相當有限】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黃天磊表示,儘管全國確診病例總數仍在上升,但隨著單日新增病例數一度出現下降,或意味著疫情高峰期後的拐點將到來,預估這次爆發比2002-2003年持續8個月的SARS爆發持續的時間要短,因此冠狀病毒爆發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會更小,“此次冠狀病毒疫情可能對中國經濟造成暫時衝擊,但其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不應被誇大。

【羅致光:香港失業率不會升至SARS時水平】#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今日(3日)在一個電臺節目中表示,香港失業率會上升可以說無懸念,但相信不會出現03年沙士(SARS)期間達8.6%至8.7%的水平。羅致光又指,相對2003年,香港經濟基礎較好,政府只要做好防疫工作,疫情後的經濟復甦速度會較快。

【疫情考驗地產“體質” 房企如何應對挑戰】地產經濟學家鄧浩志分析認為,這17天不僅房地產行業“零收入”,還必須支出工資、辦公場地租金等;房企這17天還需承擔利息。如果房企總體綜合財務成本在8%,按總體有息負債佔銷售額的50%計算,那麼一家千億房企就擁有大約500億的有息負債,停業17天僅利益就會燒掉1.86億元。

“全行業停運17天(佔全年天數比例4.77%),可以直接理解為房地產行業至少直接損失4.77%以上,今年行業平均利潤率也會受到影響。而且地產周邊行業也會一併受到影響。”

【王英潤認為疫情後的經濟】我以為:2003非典時,經濟雖然受疫情影響損失,但當時是加入WTO後的受益期,經濟增長強勁,疫情過後恢復很快,而且當時北京市為消除非典影響,還邀請皇馬足球比賽和國際斯洛克檯球比賽;2008全球次貸危機中國政府宣佈4萬億提振經濟;現在的中國經濟體量,對沖疫情,或許應該拿8萬億鼓勁加油。

【郭施亮認為股市】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莫過於疫情擴散的速度以及數據拐點的出現。然而,在經濟發展大方向不發生實質性變化的背景下,當疫情黑天鵝出現數據拐點,市場的信心回暖速度也會得到快速提升,急跌後的A股市場,可能構成中長期的“黃金坑”。​​​​

行業影響


【因H7N9家禽業已損失達百億】

據中國畜牧業協會最新統計測算,H7N9暴發後的一週,家禽行業損失達100億元。雖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會對中國經濟的相關組成部分產生影響,但禽類飼養及其製品的產值和交易額佔中國經濟比重微小,因此H7N9疫情對中國經濟及世界經濟產生的影響將是極其有限的。 ​

【永遠未央歌:疫情對於未來房地產的影響?】
我們對疫情結束後的經濟非常有信心,因為一旦各項指數受挫,政府勢必推出各項刺激措施,我們的國情要求我們的經濟增長必須不能低於預期!

這次新型肺炎對股市和樓市會有短期較大沖擊,但是中期來看會很快恢復,實體經濟大概二、三個月後恢復正常。像這種打擊廣度大,傷害縱深小的公眾事件,未來對於資本市場和樓市的走勢,也會有他自己的特點。

因為打擊範圍大,非常容易引起較大範圍的恐慌,這意味著短線的下挫是可能的。對實體經濟的驚擾大概有兩三個月。但其實民眾的信心恢復的更快,也就幾周左右。

具體到我們可以看到的,那就是:


1、央媽會在節後加大放水利度,穩住總需求;
2、財爸會加大上項目力度和進程,自己下長子來託舉總需求。


所以如果價格有劇烈下跌,是可以買入大城市房產,特別是一二線城市。

當然節奏要把握好,不要去接下落的刀子,等到利空釋放完畢,價格真的跌了再動手。股票會快一些,有可能幾天完成,房地產體現更慢一些,需要幾周甚至上月,大家盯緊成交量就行了。

初民看到奇蹟的地方,末人只看到虛無!手中有貨、彈藥充足的人,從不顧慮市場常有的波段,能從容應對各種未知的恐懼。

傻空才只看短期,多軍看得是長遠的10年 20年。

持之以恆,方得始終!

齊寧】希望2月10號前疫情能有一個轉折點,希望政府關心一下疫情後的恢復工作,希望政府能在現在的經濟情況下,疫情之後能考慮一下經濟恢復政策,多考慮一下現在企業的生存狀態。降息已經難以對現在的企業起到作用,減稅,免稅或許是個辦法。金融槓桿必要手段應該使用。

【鑽石白金劉認為未來有三個關鍵點值得關注】每落地一個都會刺激估值的預期。


1· 疫情拐點——疑似和醫學觀察人數掉頭向下
2· 財政+貨幣刺激政策出手
3· 經濟數據下行後的向上拐點。​


機會

新疆阿勒泰六中招生辦副主任】疫情——>恐慌——>需求萎靡——>放水刺激——>(___ ?___)。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每次不利的意外事件的衝擊的結果都是利好經濟。這次武漢的疫情媒體放大了恐慌,隨著疫情的爆發期臨近,春節後的一個月,A股和港股中很多優質的投資標的會跌出非常好的介入機會,面對全球寬鬆的環境,恐慌後被低估的優質資產會迎來報復性的上漲。

相信國家、政府和在疫區一線奮鬥的工作人員,悲觀者也許會贏得暫時的存在感,但是勝利永遠屬於樂觀者。

看疫情後的經濟發展,怕沒有市場需求,怕創新停擺,疫情創造新的經濟需求。在疫情發生前,經濟實際上處於創新乏力,新的市場又遲遲得不到拓展,找不到新的需求,新的增長點。一次疫情後,全社會又發現自己的醫療、疾控、戰略儲備、智慧城市、人工智能醫療、網上辦公、機器人服務等各個方面的短板。另一方面,疫情帶動了生物技術和製藥技術的進步和研究經費,帶動新的經濟增長點。

建議

海粥碗】中國經濟還有巨大的潛力沒有釋放出來,發展空間很大,假設要對疫情後的經濟有什麼建議呢?

1)降息。

2)企業降稅免費。

3)放開房地產自由交易。

4)加快棚改,取消貨幣化補貼,以房易房。,

5)加快保障房、公租房建設。

6)對首套房購買,實行特殊支持政策和低息貸款。青年人買首套房無息貸款。

7)加快公路、鐵路建設,農村公路全面升級,公路密度提高一倍,鐵路進廠區。

8)改革農村土地流轉,吸引人們到廣闊的農村創業,引導資本下鄉。

9)推進青年創業計劃,青年人創業給予無息貸款。

10)推進新能源汽車補貼,鼓勵居民更換新能源汽車。

12)對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智能化改造、上雲、在線、遠程等給予補貼。

13)發展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事業。

14)加大環保建設、環境建設。

15)開展新文化建設,擯棄陋俗,發展新的飲食文化、生活習慣等等。

16)發展都市農業、都市工業、工業化蔬菜生產,樓宇蔬菜生產。

17)大力發展生物製藥、生物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高新科技。

最後借用網友的話作為結束語

湖畔石斛:看到不少原本打算大幹一場的商家,估計都被這疫情帶來的影響打嫣了,感覺不知道會不會是拮据的一年。

響應國家號召,履行自己的義務,保護自己和家裡,大家平安就是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