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總是一個人,容易得抑鬱症嗎?

大人大人南


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人並不一定得抑鬱症。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曾經專門做過這方面的研究。抑鬱症的前提是負能量的積聚得不到及時的排解。精神壓抑而又自閉。對某些問題的看法,採用單向思維的方式。長期糾結於以自我的方式認知世界。當某一個問題反覆的衝擊以後。所形成的有悖於社會正常倫理常綱的思維和行為,而且抑鬱又分為輕微,較嚴重,嚴重等幾個等級。所以得抑鬱是需要有很多條件的。所以性格內向也好,外向也好,甚至是雙向性格也好,這只不過是一種正常的行為。即使這個人經常一個人不愛說話,但如果他看待問題的方式方法很正常,而且有自己排解壓力,解決問題的正常途徑,這都不可能得抑鬱症的。所以我們不要輕易的認為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就容易得抑鬱症。當然,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有這種錯誤的看法和心裡暗示。一個態度端正,心裡陽光積極向上的人。不管他是內向性格還是外向性格,不管是一個人獨處,還是喜歡熱鬧的場合。這只不過是一種正常的生活方式。我們都應該尊重他,理解他。





郝晶心


不一定,我感覺我性格也是屬於內向的,也不愛說話,平常也是一個人的時間比較多吧,測試暫時沒有抑鬱現象哦。

每個人情況不一樣,首先我覺得我自己一個人比較舒服,所以就自己一個人待著。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話,我當然也喜歡和他們在一起。如果和這個人實在是沒什麼聊的,或者話不投機的話,我寧願自己出去玩。

我個人的興趣愛好比較多,會自嗨。

但是如果一個人長期這樣情感得不到放鬆的話,確實是比較容易得抑鬱。


阿老張


抑鬱症與性格之間的關係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大家往往對性格對抑鬱症的影響非常注重,那麼借這個機會,我們可以討論一下。

抑鬱症的人格特徵

人們習慣認為只有林黛玉那樣具有“抑鬱性格”的人才會發生抑鬱障礙。這種人性格軟弱、多愁善感、對自身的健康或境遇過分關注,當遇到不良的心理社會因素時易誘發,例如工作壓力過重、人際關係緊張、家庭婚姻矛盾、患有嚴重慢性軀體疾病等等,出現擔心、緊張、無助,以至於發生抑鬱、苦悶、悲觀情緒。實際上,研究證明無此想當然的直接聯繫。臨床研究提示神經質、焦慮、衝動性和強迫性人格等人才易患抑鬱障礙。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這類人比較難以正確對待應激因素,使心理應激事件的刺激加重,並干擾個人對事件的處理,從而導致抑鬱障礙的發生。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來講更容易出問題。那麼但從心理角度看,還有哪些情況容易發生抑鬱症呢?

童年創傷經歷

早年負性生活事件,也是公認的致病因素。包括童年期經歷父母喪失、缺乏父母照顧、父母酒精濫用/反社會人格以及遭受性虐待等。早年不良生活事件,如11歲前父母一方的喪失,是與以後發生抑鬱障礙關係非常密切的生活事件。抑鬱障礙首次發作前,也經常會出現負性生活事件。與抑鬱障礙發病相關的高危因素包括:有精神病家族遺傳史、兒童期父母冷淡、遭受性虐待、雙親喪失,青春早期有神經質、自卑、早發性焦慮、行為障礙等特質,受教育年限少、生活中的創傷次數多、社會支持系統差、物質濫用、成年期有離婚、有抑鬱發作史、過去一年中的生活問題(如婚姻問題、生活環境、獨立和非獨立生活應激事件)等。

生活事件

應激性生活事件與抑鬱障礙發作的關係較為密切,有時重大、突發、持續負性生活事件。這其中,女性相比男性在處理應激事件上能力更弱,因此更易患病。一些研究表明,女性抑鬱障礙發作患者在發病前1年所經歷的生活事件,如喪偶、離婚、婚姻不和、分居、失戀、失業、嚴重軀體疾病、家庭成員患重病或突然病故,均可導致抑鬱障礙的發生。

認知水平

抑鬱症,有一個通俗的稱呼“心理感冒”。人們常把抑鬱症的原因歸咎於社會壓力的增大、工作節奏的加快和人際關係的緊張等。的確,生活事件是抑鬱障礙的重要觸發或推動因素,甚至是致病因素,但絕不是單一的決定因素,因為即使同一種社會壓力、相同的工作節奏和人際關係緊張,也不一定都會出現抑鬱障礙。這是因為一個人是否得抑鬱症,並不取決於生活中的不愉快事件本身,而是取決於你對這些事的認知和評價,也就是一個人的認知水平。

上述是影響抑鬱症的心理因素,通過上訴內容可以看出,僅僅憑藉單一的性格去評價是否會罹患抑鬱症是不夠全面的。

祝大家健康!


心理科的小李大夫


包括你我在內的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抑鬱症,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總是一個人這種特質的人與容易得抑鬱症和不容易得抑鬱症,沒有本質上的聯繫。

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總是一個人與抑鬱症沒有關聯

如果非要把抑鬱症與人的性格方面聯繫到一起,那就是具有遇到事情就產生悲觀情緒、自信心缺乏、對所遇到的生活事件不能夠很好的對待或處理,尤其是對某些事情會有過分擔心的情緒產生性格的人。

有這樣性格特點的人,會把自己所遇到的事情,尤其是一些突然發生的應激事件的刺激無形的加重,並干擾個人對事件的理解或解決,而容易產生情緒,而並不是什麼所謂的性格內向的人,或者平時語言就少的人。

而有些人喜歡熱鬧或群體性的活動,而有些人並不喜歡熱鬧,非常喜歡獨處,而在獨處的時候,能夠享受這份清靜帶來的愉悅感,而這種孤獨,並不是因為受到他人的排擠而無法融入到人群當中,純粹的自我喜歡一個人的情景,而非苦惱形成,又何談抑鬱呢?

在我所接待的抑鬱症患者當中,真正說性格內向又不愛說話的,比例真的很小,而那些性格平時很開朗、工作強度大、責任心重、有些患者甚至有一些較為突出的成就,或是較好的事業,尤其是一些白領階層的人倒是很多。

在對我所接待的來訪者中的抑鬱症患者,我感覺患者常體現出自尊心強、做事認真、追求完美、固執刻板、在他們的人生的成長一般都是很順利的,很少遇到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精神和生活負擔重的人,這些是患者比較重要的性格特徵,而且女性較多。

其實內向性格的人,其性格的特點恰恰是一種自我保護,不願意拋頭露面,平時也少言少語,對自己表達的觀點可以說是小心翼翼反覆琢磨以後,才可能表達出來,性格內向的人做事比較細膩、可以說是深思熟慮才所為。

一個人如果話多了,就有可能說錯話,這也就是那句“話多必失”的道理,而話少自然也就減少了語言中的錯誤,也就很少形成了自己的對立面的形成,所受到的打擊和否定必然就少,情緒也就比較穩定,心情也會保持平和。

所以,性格內向,話又不多,喜歡獨處的人,所受到的外界環境或情景的影響,相對來說也就少一些,在情緒方面能夠受到刺激也會更少,更難改變自己意識思維模式,如果形成不了情緒上的波動和刺激,那麼情緒相對來說是平穩的,在這種情況下,真就不容易患有抑鬱症。

結語

每個人的性格,或者說是意志跟患不患有抑鬱症,沒有本質上的聯繫,是與患者本身的心態和思維觀念有關聯,比如思維上走極端、以偏概全、消極思維、敏感、多疑、自卑心理、自我評價過低、擴大推理,自責、自卑感強等,尤其是把自己的不良情緒當做事實來認定。

另外需要提示的是,抑鬱症只是情感障礙性疾病,他有患者的性格的內向,或者說外向,性格懦弱,意志不堅強等都沒有直接性的關聯,患有抑鬱症並不是患者的過錯,也不是自我心理調整的能力差,要告訴自己,我得的抑鬱症,就如同我情緒感冒了一樣,心理疾病心理疾病。


5分鐘心理


你好,性格內向是眾多心理疾病的外在表現,同時也是很多心理問題的性格根源。一個不愛說話、總是一個人,內向封閉、不善交流的人,很容易得抑鬱症,或者說他已經得了抑鬱症,內向緘默是他抑鬱症的症狀表現。


有很多賣雞湯書的人,總是愛誇性格內向的人有獨特的優勢,他們口口聲聲誇讚內向者優勢,是上帝眷顧,才讓他們沉默寡言,其實這些雞湯寫手,無非是想討內向者歡心,反正他們不愛社交愛看書,這些雞湯對胃口了,不愁賣不掉。

但是事實上不是如此,性格內向的人有太多的可能遭到心理疾病的侵蝕。

第一、內向者的社交功能不完整,他們的社交能力是殘缺的

內向者最大的弱勢在於不善於交流、其實是沒有能力社交。讓他們硬著頭皮在觥籌交錯、人來人往的社交場裡同四面八方的人進行溝通,幾乎會要了他們的半天命。他們輕則感到不自然、彆扭,心煩意亂,重則覺得手粗無措、感覺羞澀、尷尬、坐立不安,無法應對各種各樣的社交信息,其實內向很大程度上是社交障礙的外在體現,他們因為社交能力不足,所以才轉而採用保守被動的方式保持沉默,而社交能力的匱乏,大大削弱了人的社會適應性,使大部分的內向者淪為社會弱勢群體。當一個人長期處於弱勢無法舒展,抑鬱症的概率也會大大提升。


第二、內向者的精力不濟,腦細胞缺乏活力,這是精神疾病的一種症狀

人為什麼會有內向、外向之分?其實很多雞湯文作者也知道,最關鍵的區別在於精力儲備,以及獲取精神能量的方式不同。內向者其實就像一節出廠就電量不足的劣質電池,他們做一點腦力勞動立即就會感覺精神疲倦,以至於因為疲勞而不願意說話,因為此時他們的大腦思考能力下降,反應力不夠,就像陷入沼澤地的大腿,舉步維艱,因此他們池頭喪氣只能少說話,閉嘴蓄力,如此等到這節破電池又有了點電力之後,內向性格似乎會改善。 相反,外向者的腦細胞以及大腦皮質保持興奮,他們是金霸王電池,動力強勁,白天處理工作,完善社交,依然續航能力十足,因為有精力,所以大腦思考活躍,各方面的能力也就十分出色了。內向者的精力不濟其實是腦神經衰弱引起的,這並非是個性使然,而是硬件故障。

第三、內向者的情緒調節功能存在問題,他們往往採用內傷式宣洩傷害自己

內向者的情緒很不穩定,他們往往愛鑽牛角尖、因為精力不足而易激惹或者陷入悲觀,他們通常是敏感的,這種敏感就是胡亂猜疑,內心戲十足,多思多慮,結果更加消耗了本就不足的精力,但是他們又不善於交流,無法調節和平衡內心的壓力,於是只能內向釋放這些壓力,採用否認自我,自我打擊、自尊心瓦解等方式,將這些垃圾能量像吞痰一樣吞入自己獨自,而這種價值感崩潰的思維方式,就是典型的抑鬱症思維。


第四、內向者沒有野心,佛系性格缺乏積極向上的生命力

野心並非是一個貶義詞,野心只要不是謀權篡位想做皇帝,其實就是一種上進心,這種上進心必須具備充足的精力,旺盛的慾望,以及精益求精希望突破自我的願望。外形性格的人中具有上進心的人更多一些,而內向性格往往表現出退縮、迴避、自卑、無慾無求的心態。當一個人具備上進心時,他的行為和思維都是積極的,都是主動向上的,而內向者蜷縮在自己的空間裡,不敢抬頭看天,他們只能依靠技術手藝吃飯,滿足最基本的需要,這種人生往往越走越陷入絕境,還沒有過半就會被社會淘汰,這也是他們容易得抑鬱症的原因。


第五、內向者不善展示自己的魅力(除非有驚世美顏),他們的價值被低估

古語說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話是錯誤的。在信息時代,信息氾濫,只有爆款才能被人看到,其餘都是次品。要想被人接受首先被人看到,但是內向者因為寡言,他們的優點無法展示,相反他們的缺點則因為不善溝通而被放大,他們是老實、膽小、木訥、愚蠢、遲鈍的象徵,在整個競爭社會里被人歧視和壓抑,內向者通常就是老好人,邊緣人,他們不參與競爭,最終被時代所消融。

好了,今天關於內向者是否容易得抑鬱症的問題,我已經回答,結論是:內向者顯然容易得包括抑鬱症在內的各類精神障礙,在這個外向的世界中,不要為性格缺陷任何安慰,因為社會不會因為雞湯而善待於人,除非這些人自己受用了雞湯而感到滿足。


西雙版納的茶花


一般情況下不會。

有外向型人格就必然會有內向型人格。這個世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內向者。雖然社會對內向型人格不是那麼友好,總是和膽怯、自卑、懦弱等聯繫在一起,但是內向者為社會做出的貢獻一點也不比外向者少,內向者具備的力量是外向者所不能及。譬如被視為天才的愛因斯坦,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頓,哲學家尼采,俄羅斯的鐵血總統普京......他們沉默寡言、不善言辭,體內卻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即便是一些看似外向的人,他們也有內向的一面。就像喜劇影星周星馳,在大眾眼裡就是一個幽默風趣又無厘頭的人物,但是私底下,他卻少言寡語、內向靦腆。

我就是一名典型的內向者,不喜與人交談,比起聚會這類喧鬧的場景,我更喜歡一人獨處,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但是這些並不會影響我的工作和生活,我依然能交到貼心的朋友,遇到好的同事。

因此不必在意自己的內向性格,接受它並遵循自身感受,找到一個平衡點就可以很自在的生活。畢竟,凡事無絕對。即便是內向者,在一定條件下,也會有外向的一面。只要不影響生活和工作,那完全不用擔心會得抑鬱症。


呦呦鹿洺


性格內向,不愛說話不是缺點,內向的人往往內秀,情感細膩豐富。建議你培養讀書的好習慣,年輕時,你可以多看些勵志方面的心理學方面的,中年階段可以多看看歷史哲學之類的,開闊你的視野,拓展你的心胸,如果有時間可以旅行,一邊旅行,一邊療養心情。總之,不論外向還是內向都有自己的優勢,不必自卑,不必鬱悶,調整心情,過好當下生活。



周歧武


性格內向是一個人的氣質表現,無好壞之分。內向型性格的人,一般不善於言語表達,情緒內斂,情緒不外露

而“不愛說話”也是相對能言善道的人來說,“總是一個人”是一種生活狀態。有研究表明,性格內向是抑鬱高發的因素之一,但不是

絕對因素。抑鬱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如遺傳、壓力、不良情緒等)綜合作用的結果。

但是,性格內向的人要學會穩定情緒,合理宣洩,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學會促進自我成長。可適當參與社會活動,豐富生活,得到社會支持。維護心理健康,降低抑鬱等不良情緒的發生。


清晴


理論上容易,因為社會不是黑白分明的,很多時候我們都難免進入邏輯陷阱,僅靠自己很難避過所有的邏輯矛盾,而進入邏輯矛盾的思維就難免會有無路可走的挫敗感,那就是抑鬱。

多與人溝通,同一事物不同角度看問題時相對容易跳出邏輯矛盾,而且讓人沒有那麼多時間去過多思考很多問題。


遺策tuyice


首先,抑鬱是現代詞,是人為分出來的,不用太過擔心。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性格,現在80%以上的人群都有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不要杞人憂天,比如還沒發現癌症就天天想著自己是不是有癌症,最後就容易得癌症。

古人有言,“心病還需心藥醫。”

需要自行找到自己的抑鬱點,化解他。

性格內向是陰氣較重,陽氣弱。可以多曬太陽,接觸正能量等方法補充陽氣。

還有幾個方法可以幫助到身體恢復:

第一修身養性。

第二抄經。

第三積極調理身體,情緒會在身體上表現出來,中醫有非常多的方法治療情緒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