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編程基礎,辭職每天自學四小時編程,做git項目,刷leetcode。會比大廠在職的程序員成長慢嗎?

ww13142010


本人是一個前端工程師。我的觀點:自學比大廠在職成長更慢。


分析一下,github項目應該是指參與到開源項目的開發。這個我有一點發言權:我參與了harbor的一個較為獨立功能的前端開發。

我學到了什麼呢?PR的分支管理?前端代碼的整體架構?還是說變量函數的命名規範?emmm....其實都有學到一點東西。學到最多的估計是熟悉了Angular的代碼並進行開發,畢竟在此之前,我都是Vue陣營的。整體來說,開源項目和實際項目有一定的差距。而且開源項目的邏輯複雜度並不一定不會比實際項目高。就算harbor有多語言配置、各種組件高度抽象。

再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如何參與到開源項目?我的經歷估計沒啥可複製性:我司後端在工作項目中用到了harbor,然後根據業務需求提出了新的特性反饋給社區,然後我參與到了其中。emm...開源項目經驗也是來自於實際工作,就很現實。據我個人瞭解,開源經驗一般是解決issue、完成feature、或者是在某個生態圈自己產出項目。這裡面對開發者的要求也是一步步往上升。


leetcode我不是很熟悉,不過在類似的學習平臺上也做過些算法題。工作中作用蠻大的,建議去刷,過程中要著重看下別人的思路,漲見識!


最後說下,我為什麼認為大廠的在職員工成長更快。

1.同事間互相補充,溝通更方便。項目有需要用到的新框架,新組件。可以直接在群裡發個消息,基本上會有人知道,然後可以很快上手,解決問題。比如我之前調研了xterm,實現了瀏覽器的shell功能。同事在其他項目裡或新需求有用到,就不需要再去從頭開始瞭解。比如我想把ts引到項目中來,有個同事之前在另外的項目實踐過了。那我就可以少踩很多坑。


而一個人的話,碰到坑,基本只能去論壇、社區裡求助;新知識需要一個人找資料、再去消化。當然,這樣的獲益會大一些,只是時間成本會大更多。


2.項目督促學習。每個deadline,需要我們有完成需求,或者有文檔產出。舉個例子:我接手的項目需要我去調研openShift的UI項目。迭代出調研報告。那我就得去好好看,我還得思考怎麼和實際項目結合起來。

自己學習的話,說實話,這裡是非常大的坑。很容易沒有重點;或者說學到了東西,沒有實踐的機會,知識學到了也很容易遺忘。


ps: 工作的成長快,其實也有個大前提:不能只做一些重複的業務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