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開始大量生意人會消失(2)

上一章:我們反思忽略企業本質就是用戶,這一章反思什麼?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就像一個照妖鏡,僅是加快推動歌行業的洗牌,為什麼呢?

這一章反思一個很傳統的稱呼“生意”,這個事加一個人俗稱“生意人”,這個稱呼流行幾千年,以前也天天說生意難做,為什麼從不像今天這樣難做,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我們的重新認識理解生意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從幾個維度去分析這個問題?

一、淘寶發展因素

改革開放第一部分富起來的人一定是膽大,也就是創業開膽大和拼勁,這一部分人開始商業路程,多年後馬雲喊出一句話:“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句話可以說成就了馬雲,十多年後今天好像天下沒有好做的生意,為什麼馬雲能成功,我們不行呢?

有一次有人問馬雲怎麼才能像你這樣,馬雲說你們永遠沒機會了,不是我比你們聰明,而是一個重要因素你們沒有,馬雲說的因素就兩個字“環境”。

當時社會經過20年改革開放,社會已經出現產供銷矛盾現狀,也就是社會有太多沉澱的資源,需要一些工具重新拉動,不知道馬雲當時是不是看到這個問題,淘寶恰恰做了信息對稱,把過去展銷會變成網上銷售,這個很好幫助國家拉動了社會沉澱資源,當年下鄉補貼的國家政策就是其中之一。滴滴、美團都是,原本共享單車也是,只是後來變質了。

2020年開始大量生意人會消失(2)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也就是說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只是信息對稱了,只是給企業提供銷售渠道,還是人口紅利的產物,人口紅利也就是互聯網紅利沒有,企業本質是沒有改變的。

二、京東為什麼轉型

淘寶的對手京東,在2003年到2004年初,當時京東的銷售額達到了八九千萬元,是當

時國內最大的光磁銷售商,預計開設500個門面。劉強東突然要壯士斷腕,要關閉線下門店,做線上平臺,通俗說就互聯網。這一決定遭到了很多員工的反對,包括核心股東,反對原因:互聯網普及率不高,很多人沒有電腦,網絡訂單不靠譜,市場有多大等問題。2005年中,劉強東關閉所有線下連鎖店,同年,國美新增280家連鎖店,總店數430家。蘇寧新增180家,總店數280家。面對線下國美蘇寧強勢發展,劉強東面多大壓力!

為什麼劉強東非要做一個正常人無法想象的事情呢,原因是2003年麥德龍分析15年後全球零售狀況,結論是電商將衝擊零售業,當時麥德龍在全球銷售額摺合人民幣約6000億元。這分析觸動了劉強東對未來商業發展趨勢認知,劉強東最後總結出新的商業認識,這個認知就兩句話,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就這兩句話改變京東。。。

2020年開始大量生意人會消失(2)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傳統線下交易要房租,人工,店鋪,非常繁瑣和複雜,同時線下門店覆蓋率一般3公里,交易頻率有限制,如果需要覆蓋更多人,需要開無數的店,線上互聯網一個平臺就可以,覆蓋全中國,24小時運營。這個超前的認識只有徐新這樣投資人能看懂,只有她敢投,也成就劉強東。

劉強東和馬雲所做的商業模式都是一類的,簡稱生意,他們只是把生意放在線上,產品變成信息流通,現在互聯網紅利沒有了,90%企業又回到原點,感覺生意比原來更難做?原因是什麼

三、生意人的存在

社會商業發展,我們國家從古到今都是“士農工商”分別是指讀書人、農民、工人、商人,從排名可以看出士排第一、商排末位,為什麼要這樣?《管子》說“士農工商”這四種人是社會的基石,《漢書》中寫:故民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貧民雖賜田,猶賤賣以賈。。。驅民而歸之家,皆著於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遊食之民,轉而緣南畝。

解析:農民都不耕田了,工匠都不幹工活了,即便大家手裡有田,也會賣了去從商,要讓農民歸田、工匠幹工,每個人迴歸原來位置,社會才會穩定發展。

2020年開始大量生意人會消失(2)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商人較強的流動性以及投機性,對社會來說一個很不穩定的因素,所以即使商業對於繁榮國家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古代的歷朝歷代依舊奉行重農抑商的政策。

直改革開放前,我們商業太落後了,社會根本沒有多餘商品,更談不上商品流通。不是生難做,而是沒有產品可賣!

四、為什麼2020年後大批生意人讓人代替

為什麼生意難做?(商人)之所以存在。從古到今,79年改革開放到互聯網興起,其實都是在在幹一件事,“就是充當廠家到消費者的橋樑作用 ”,不管線下線上,他們存在的價值都是加速商品的流通,並沒有給產品提升附加值。也就是回到原點來說這話題,為什麼傳統生意越來越難做,是馬雲劉強東改變銷售方式,給傳統產品流通提供信息對稱的價值,為什麼現在互聯網也難做,互聯網紅利消失,產品還是產品,生意人還是那個生意人,可是用戶已經不是原來的用戶!

2020年開始大量生意人會消失(2)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改革開放,廣東出產的產品就像國外進口一樣,大家覺得買回家很有面子,連照相都希望有深圳或廣州的背景,這就是照片產品以外的價值。隨後社會發展,商品氾濫,用戶已經無法從功能上識別產品需求,因為產品可以模仿。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香港買奶粉,買的是香港的檢驗制度,由此可見產品不是第一需求,心理才是第一需求,產品是生理需求。香港並不生產產品,大部分產品都是國內有,甚至國內產,為什麼人人都喜歡去香港買。。。

也就是說,現在用戶就像過去教育小孩,往往不用你說現在不努力將來辛苦,他都知道,因為當下就沒一頓飽過,意思很明顯,小孩世界很單一,就是吃飽。其實用戶就是小孩,現在用戶已經不是吃不飽的時代,不再試以功能為主,每個用戶都有自己內心向往的行為

,這就是產品以外的價值。

2020年開始大量生意人會消失(2)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1. 經營者要明白,多思考像麥當勞、可樂到底買什麼(說麥當勞是房地產公司的人就是賣模式的人),他們從不說自己產品健康好吃,塑造一種行為,就像去香港買奶粉。

2. 過去任何時代用戶都是弱者,店大欺客一樣。今天用戶就像一個巨人睡醒了,有了自己思維,產品不再優先選擇,用戶思維覺醒了,經營由用戶開始

3. 如果你還是產品為王生意人,除非你產品像今天病毒的必須品,否則很快給人代替你。

2020年開始大量生意人會消失(2)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未來,誰懂品牌,才能創造新的用戶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