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中紡協共同發佈提醒:口罩按需定量供應正緩解"口罩恐慌"

  在全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形勢下,口罩成為必需消費品,甚至有人把口罩上升到了“戰略資源”的層面。藥店斷供,限量供應,買不到合適的口罩甚至買不到口罩,這些都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熱點問題。結合目前廣大消費者對口罩需求迫切的情況,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綜合分析各方信息,幫消費者算了筆“口罩賬”。


中消協、中紡協共同發佈提醒:口罩按需定量供應正緩解

  消費者對口罩產品要有正確認知,不必追求最高等級,應正確使用,避免浪費

  市場上不同等級的口罩有不同的防護能力,醫用防護口罩等適用於專業的醫護工作者在特殊崗位上使用,一般情況下消費者使用普通醫用口罩即可滿足基本防護要求,日常防霧霾口罩也有一定的防護效果。棉紗口罩、海綿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對預防病毒感染無保護作用。除此之外,消費者還應按照官方推薦指導方法正確使用口罩,避免浪費。


  口罩短期內出現緊俏甚至斷供,原因是原需求不足無備貨及生產尚未恢復

  對於大多數消費者而言,口罩不是生活必需品,在藥店等也不屬於大宗儲備商品,所以前幾年還有口罩廠由於訂貨不足而轉產的情況存在。疫情發生後,口罩短時間需求爆增,又受春節停產及工人返鄉影響,口罩產能受到限制,甚至未達到正常產量的一半,加之部分單位、消費者恐慌性購買囤積,客觀上也加劇了目前口罩短缺的情況,造成了口罩短時間內供需矛盾突出,消費者應對此有客觀認識。


  口罩國內產能提升及進口雙提速,短時間內供應量將大增

  口罩不屬於大宗常用物資,前期國內很多口罩生產企業產能利用不足。隨著節後各地陸續復工,全國的口罩產能將得到迅速提升。部分企業已經啟動7天24小時全產能生產。一條生產線提高至原來3倍產能。同時原有的大量非醫用口罩生產企業,在完善了淨化、消殺菌等工序,經檢驗合格即可以生產普通醫用口罩,國家有關部門已開通了相關生產資質的快速審批通道。目前國家在保證口罩生產的原輔料方面已經加大了供應力度,可以在短時間內成倍擴充口罩產能。為打消口罩企業產能過剩的擔心,國家有關部門推出了過量收儲的政策。對符合我國抗疫情需求的非國標口罩,也已經打開了海關的綠色通道,大量進口滿足國內需求。


  口罩按需求定量供應正緩解“口罩恐慌”,引入新配送模式將效率更高更公正

  部分地區已通過居委會、藥店等形式向消費者免費定量發放口罩,正在緩解“口罩恐慌”。為避免在領取時發生人群聚集等情況,還推出了身份證登記制、分時領取、個人間距不得少2米等規定。目前的傳統配發方式有助於緩解“口罩恐慌”,為進一步減少因領取口罩而引發的人員聚集傳播風險、減少環節、提高效率,建議拓展采用外賣、快遞及電商平臺等配送渠道,以更好實現及時精準配送和均質化服務,並有利於口罩發放工作接受社會監督,使防疫物資物盡其用。


  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口罩產品的不法行為加強監督防範

  在目前口罩整體供應與消費者需求之間存在突出矛盾的情況下,一些黑作坊生產的假冒偽劣口罩也可能借機流入市場。劣質口罩不僅不能起到防護作用,還可能損害消費者身體健康。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口罩時提高警惕,可以通過大眾媒體瞭解掌握口罩鑑別方法,避免上當受騙。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官網(http://www.cttu.org)可查詢目前國內主流的口罩生產企業。消費者如果對自己所購口罩品牌、質量有疑問,可向相關企業進行查詢。我們鼓勵遇到銷售假冒偽劣口罩行為的消費者主動向有關監管部門舉報,中國消費者協會也將依法幫助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