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排三歲孩子的一天,做到玩和學兼顧?

大連兒童俱樂部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是這樣做的,我女兒剛剛三歲!

早上醒了,爸爸去做飯,我和小朋友一起躺著,打開英文app,一起讀一本繪本!手機視頻形式的,這對小年齡的孩子,吸引力是無與倫比的!

一起讀完之後,錄音,看發音的打分,聽到good之類的單詞,小盆友會開心的手舞足蹈!等錄完,她也徹底清醒了,爸爸的飯也做的差不多了,然後起床,一起疊被子,她喜歡幫忙,喜歡搗亂!又玩鬧一會兒!

帶她去洗手,準備吃飯,坐餐椅上,吃飯自己吃,菜自己用筷子夾,偶爾輔助她一下!等她吃飽了,就放她下去,自己去玩!然後收拾飯桌,我去洗碗,爸爸陪她玩固定的每日踢球!

九點,爸爸出門上班,開始帶小盆友畫畫,白板筆,白板牆貼,各種顏色,隨便畫,天馬行空,不可以教形狀,畫圈圈和線也很好看!她的注意力只有大概不到一個小時,接下來,去玩玩具!

哪個玩具也行,讓她自己選,讓她教我玩!玩著玩著,就到了十一點半!打開電視,中文動畫片,她選一個,自己看!中文動畫片是鍛鍊她語言的積累和句子的積累!

然後我去做飯!他看動畫片,才能不打擾我做飯!等做完飯,十二點多,她看了半個多小時動畫片!然後吃飯,吃完再看十分鐘電視,就在我的提議下主動和電視拜拜,自己關掉電視,然後躺下要抱抱講故事,然後一點左右睡著,三點左右醒!

醒了之後看天氣,天氣好出門溜達到五六點,天氣不好在家看書!或者畫畫,或者學英語!這幾項都可以和上午的畫畫和玩具穿插在一起隨意調換,看她心情!

五點半,讓她看電視!我去做飯!六點爸爸回來,她去迎接然後準備吃飯,吃完飯,爸爸陪孩子玩,我鼓搗會兒我自己的事兒!

八點半洗漱,九點躺下,講故事,預備睡覺!

其實一天要如何,並不是固定的,我這個也只是理想狀態下的計劃,要說完全按部就班的實施下來,基本沒成功過一次,因為小盆友的腦子突發奇想太多,但是大致還是這麼一個脈絡!讀繪本和看電視時間是不變的!因為做飯的時間是不變的!

只要大致做一個計劃,主框架不變,其餘的隨意安插,玩膩一個換一個,利用手裡現有的東西,靈活多變,一天,很容易過去的!

我是南山,感謝觀看!


l悠然見南山l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的女兒現在三歲,已經上幼兒園了,週六日在家的話,我們一般都寓教於樂,因為孩子還小,學習任務不能安排的太重,會讓她有壓力,產生厭學情緒的,所以要勞逸結合,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現在我把女兒的一天我們是如何做的寫下來,給大家一個參考。

早8點起床,洗漱吃早飯,然後去遊樂場,遊樂場一共四個區,有蹦床,沙土,滑梯,海洋球池等項目,每個項目我能參與的都會和女兒一起,女兒生性膽小,要多鼓勵她,一般會玩一個多小時,結束後會和她去樓上超市買東西,在水果區,遇到學過的英語,就會問她:“what is it?”她會回答:“apple”等等,只要是教過的,我都會重複地問她,在這種實景中,女兒還是很感興趣的。 回到家後,開始看兩集超級飛俠,對於孩子看電視這一塊,孩子爸爸很嚴格,每次只能看兩集,一天可以看兩次,無論如何哭鬧都不行,慢慢孩子就習慣了,養一個好習慣很重要。


吃過午飯後,玩一會益智類的積木,就睡覺了。下午醒來以後,做手工,寫英語練習冊,然後用投影儀學習一節英語,孩子爸爸不允許看手機,怕壞眼睛,買了投影儀,作為孩子的父親,真的是盡心盡力,為我省去很多負擔。

到了晚上就是女兒和兒子的玩耍時間了,女兒會給弟弟講故事,講完以後,我會給女兒講,每晚3本,從一歲開始就一直堅持到現在,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了。

對於三歲的孩子,英語語文的啟蒙,每天都在進行,數學的啟蒙我平時也會注意到。上樓梯的時候,會讓她從一數到十,她想吃餅乾,我會讓她自己數出來想吃幾塊,還有生活中的比大小,比長短,積木怎麼拼接都屬於數學啟蒙,都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老師,你是什麼樣,決定了自己的孩子未來的樣子,我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共勉。




棟果寶媽


我家孩子是我全職在帶,到三歲半去上幼兒園的。對於孩子的玩和學習,確實需要精心安排,因為這階段的孩子,也面臨著上幼兒園。

上幼兒園需要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與同學老師相處的社交能力等。這就要求我們要提前培養和訓練。



我是這樣安排孩子的一天的:

1. 早上時段

孩子吃完營養早餐後,會陪孩子親子閱讀。主要是關於禮儀禮貌、塑造孩子品格等類的繪本。 講完後,會和孩子角色表演。比如我當老師,她當學生,碰到老師了該怎麼做等?

之後會帶孩子出門戶外活動,一般在10點左右。這個時候的陽光正好,會帶孩子出去曬曬。會鼓勵孩子和其它小朋友交往,玩耍,訓練孩子與人相處的能力。



2.下午時段

孩子午睡後,會讓她選擇她喜歡的電視看。當然會參考哪些能看,哪些不能。一般會選擇對孩子有教育意義的。在孩子看完後,對孩子做些啟發,或者會問她看懂了什麼。

而後也會帶孩子去活動,一般會選擇遊樂場。因為這些地方有平衡木、蹺蹺板等,鍛鍊孩子各種運動能力的項目,讓孩子的運動能力得到施展。



3.晚上時段

吃完晚餐後,會陪孩子玩些智力遊戲或者智力手工。比如和孩子拼難度大些的拼圖。 睡前會安排睡前閱讀。

一般是講故事,我給孩子講,孩子再複述給我聽。我們互相說從故事裡收穫了什麼。與此同時,也會誇讚孩子。

每個孩子的發育各有不同,喜好也不同,要根據自家孩子來安排孩子的玩與學。


遇見凌薇


作為全職奶爸,我孩子2到5歲的時候我的安排都是兩室外、兩聽讀、兩故事。

室外(一)

早上,買完菜回來,我就要帶孩子出去了,很多家長認為早上氣溫低,孩子免疫力比較低,害怕孩子生病,所以把孩子關在家裡。實際上這是個悖論,免疫力是一種適應性的能力,通過適當的鍛鍊,免疫力是可以提高的。而待在溫室裡的花朵,卻很脆弱。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體溫大概比成人要高1度,穿夠衣服,做好保暖,帶好替換的衣物,就可以帶孩子出去玩了。我們家附近有一個小公園和一個小廣場,早上我選擇的是小廣場,因為它足夠大。孩子喜歡東跑跑、西跑跑、拍拍球、踢踢腳,有時候碰到差不多大的孩子,還可以踢踢球,做做遊戲。

每天早上如此,從來沒聽孩子說過冷,回家後反而聽孩子說熱,想脫衣服,這時候肯定是不能脫得。回家後,這第一個室外就結束了。

聽讀(一)

回家後,做午飯前,先把手機或者各類播放設備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播放各種兒童早教語音故事給孩子聽,2歲的聽讀習慣是培養孩子以後閱讀習慣的關鍵期,也就是我寫的那篇閱讀黃金期的開始階段,孩子一旦養成習慣,3-4歲的時候對純繪本的閱讀,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他很可能達到自我想象力閱讀的預期。

所以我就讓他自己聽,記得給他聽得故事可以大循環,但是不能經常重複,孩子聽不同的故事是可以同時培養專注力的。有的家長知道放故事,但是經常是單個故事循環或者幾個故事循環,導致孩子都快會背了,所以聽到相同故事的時候總是心不在焉,這裡摸一下,那裡亂一下,注意力開始分散。

所以要及時補充新的故事,網上各種早教、情商、兒童故事有很多,聽上一個星期後再從頭給他聽是可以的。因為故事不一樣,孩子對新故事很好奇,總是搬個凳子在那裡一直聽,十分專注。這時候家長就可以騰出手了做其它事情,兩全齊美。

故事(一)

吃了午飯,孩子睡午覺之前,我都會在枕邊給他講個小故事,有時候故事書裡的小故事和他聽讀過的故事是一樣的,他還會和你互動,你說一部分故事,他說一部分故事,很是有趣,如果這樣的情況出現,恭喜你,孩子的書面表達能力也得到了鍛鍊,這對以後寫作文是有很大幫助的。午睡的小故事最多隻能講兩個,然後讓他乖乖睡覺,東西不能吃太飽,吃飽了就沒有食慾了。

室外(二)

孩子午睡起床後,這時候一般外面還有陽光,需要帶孩子出去照照太陽,這對孩子骨骼發育是有好處的。這次我選擇的是離家近的小公園,公園是免費的,這個時間,裡面有很多孩子,各種年齡段的都有。大孩子之間會互相交流,小一點的就在旁邊自己玩自己的。有時候聽到大孩子說到有趣的地方,也會跟著笑起來。

這個過程對孩子也是有幫助的,這是最早的社交教育。你說一百句道理,不如讓孩子自己看看別人是怎麼交流的?怎麼交朋友?什麼對?什麼錯?讓孩子用眼睛去分辨。

聽讀(二)

下午回來,孩子繼續聽他的故事,大人忙大人的事,如果你在做事的時候,孩子和你聊故事的內容,你一定要放下手中的事,跟他說一說,回答一下他的疑惑。不要措施了和孩子交流思想的機會,也不要停下手中事這個細節,這可以讓孩子學會傾聽和尊重。

故事(二)

兩歲的孩子一般要睡足10-12個小時,所以2歲的孩子晚上我是不會帶他出去,正常情況下,8到8點半,孩子就會想睡覺了,孩子的睡眠和身體,尤其是大腦發育息息相關,準時睡覺,非常重要。有的家長喜歡在這個階段帶孩子出去玩,孩子在外面經常玩了不想走,導致睡眠時間混亂。而且孩子到了睡眠時間,免疫力是最低的,這時候在外面特別容易著涼。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晚上玩回來,第二天就病的原因。

睡前,還是1-2個小故事,習慣了的孩子是不會要求更多的,聽完他就甜甜的睡了。

如此孩子可在玩中學,學中玩,並且為以後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海壹葉帆


孩子正好三歲剛過完生日兩天 我也來說說孩子的安排

目前孩子還沒有上幼兒園 男孩 姥爺一人帶孩子 冬天太冷出門時間很少 一天作息基本是早上起床到十點半在家 十點半到十一點半下樓戶外活動以騎平衡車和小夥伴玩為主。下午一點半睡覺到四點半左右 我們下班六點到家。目前能背十七八首詩 英文有三百左右的單詞量。

每天早上七點十五到十點牛聽聽薰陶 分別是四十四五分鐘sss 一小時聲律啟蒙 一小時海漫尼。 聽的時候基本當背景薰陶了 孩子還是該玩玩 該吃吃 這段時間基本上也是自己跟姥爺玩積木 玩磁力片 玩各種車。

中午十一點半到一點牛聽聽薰陶唐詩和凱叔講故事

下午五點到七點薰陶鵝媽媽和廖彩杏

七點後 十五分鐘英文繪本課 十五分鐘英文動畫片 一般是小豬佩奇 神奇校車 半小時陪玩 做手工等 八點半上床 睡前陪讀半小時。


嘯望書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樣的,我是給我家孩子這樣安排的,我們家就我和孩子兩個人,每天早上起床了,我給她倒一杯溫水,她自己坐在小凳子上喝水,然後我去給她做早餐,和她一起吃,吃完早餐,她先玩會玩具,我去收拾廚房,洗衣服,我的事情做完了就帶她出去走走,順便把菜買了,回家就中午了,我做午飯,她可以看會兒電視,吃飯午飯後,我陪她一起看書,講故事,累了就睡午覺,我家孩子一般四點多一點就午休起床了,然後我們在下樓在附近找小夥伴玩會兒,5.30到6:00時候來做晚飯吃,吃完晚飯,在陪她她寫寫畫畫,這就是我和孩子的一天


悅媽媽


親愛的,分享一下,我之前帶孩子一天的日常。

不需要刻意安排,玩開心為中心,但是非常挑戰大人體力和精力。請做好準備。

我們的地標昆明,玩的地方特別多,我一般除了下雨天和偶爾帶他去遊樂場,其他時間都是戶外活動,動物園,植物園,各種公園,名勝古蹟,博物館,有段期間沉迷恐龍,連著去了一個星期的博物館看化石。翠湖和滇池我們也經常去,偶爾帶著短途旅遊。注意安全即可。你可以網上搜索當地好玩的地方,多帶他去體驗。男孩子好動,而這些跑跑跑的活動很好的耗他們過剩的精力。

大人做好陪伴即可,發現故意破壞調皮搗蛋的行為及時制止且教育。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我的頭條號,一起交流育兒心得。


太陽的秘密


我是一名幼教工作者,來說說我的建議。

首先,我們要了解三歲孩子的發展特點,就像常說的:“三翻六坐九爬”一樣,該學習翻身了,就要配合孩子練習翻身,該學坐了就要配合孩子練習坐,三歲也一樣,孩子在不斷的成長,也需要不斷的學習能力。



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曾經說:“三歲決定一生。”幼兒、中小學階段是孩子一生髮展的關鍵期。對孩子進行教育,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要抓住這些“關鍵期”,以便為其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兒童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叫“關鍵期”。在這個時期,兒童對外界的刺激特別敏感,容易接受外界信息,其先天潛能發揮得最好最充分,從而容易獲得某種能力。“關鍵期”是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最佳時期,不可錯過。



如果父母用心去觀察,會發現孩子有時候變得比較執拗,有時候喜歡模仿他人的話,有時候喜歡壘高,有時候特別有秩序,經常走的路,如果走新路,他會讓你重新來走,開始喜歡拿剪刀剪東西,喜歡到處塗等。

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權力。玩是對孩子的學習是有幫助的,它同時也是孩子認識世界、瞭解世界的一種重要方式,更重要的,它是孩子的天性。



其次,孩子一天的生活安排是多樣的,而且每天是不一樣的。

對於三歲的孩子來說,玩就是學,學就是玩,他的玩就是在鍛鍊自己的能力,在配合自己的關鍵期發展。用心觀察的家長會發現,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喜歡玩的東西在不停的變化。



有的孩子三歲已經上幼兒園啦,那父母就配合幼兒園和孩子一起完成幼兒園安排的親子活動,另外多尊重孩子的發展,陪孩子塗塗畫畫剪剪,看看書,多個其他小朋友玩玩,誠實的回答孩子的問題,還要帶孩子多多接觸大自然。

最後,三歲還沒有上幼兒園的孩子,父母就要做一些計劃

根據孩子關鍵期的發展特點,配合孩子渡過關鍵期,不要去阻擋。

三歲一般會出現:建立概念、自我意識產生、秩序、執拗、壘高、色彩、語言、詛咒、追求完美、繪畫、邏輯思維、人際關係等。



培養孩子好的生活習慣,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為孩子入園做一些準備。

我是幼師寶媽說育兒,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疑問可以留言。


幼師寶媽說育兒


家有三歲的娃,最希望他開心地玩耍,健康快樂地成長,三歲的娃正處在探索世界的重要時期,對他來說很多東西都是新鮮的,日常的事物也可以讓他學到一些東西。

我沒有給娃明確特別的學習目標,希望他玩中學,學中玩,只是會有意識地進行一些引導。

1、數學空間啟蒙

積木,磁力片邊學邊玩,培養空間感,積木上有字母和數字,可以拼車,拼各種造型。讓孩子在磁力片中自由發揮,拼成各種造型,不知不覺間他學會了三角形,四方形,長方形,還會用兩個三角形拼成一個正方形。聽過大名鼎鼎的孫路弘老師課程的媽媽應該瞭解:利用好各種圖形搭建的空間感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構建最初的數學思維。

孩子玩的不亦樂乎,也種下了數學空間的意識。

2、繪本講解和自我表達

從六個月開始親子閱讀,到三歲,讀書幾百冊,和很多媽媽一樣,我的想法很簡單,希望書能成為他一生的玩具,在困惑和迷茫的關頭能助他一臂之力。

讀書的效果未必那麼立竿見影,對三歲的娃來說各種精裝的繪本和玩具是一樣的。在繪本中他學會了自我表達,學會了簡單的句子,開始像個小大人一樣和大人溝通他的想法,表達他的同意和不同意,還會說出一些讓大人驚訝的理由。

讀書未必能讓他將來成為學霸,但是作為母親,希望出色的語言和溝通表達能幫他解決人生中遇到的很多問題。

3、英語兒歌和課程

一歲多入手《甜心英語》,被稱為最具顏值的英文繪本,純粹想讓他當玩具一樣去玩去看。等到三歲,他開始用點讀筆點讀書裡的句子,順帶學了幾個單詞。

四歲之前只想讓他把英語當成興趣,各種各樣的英文歌,英文兒歌書,我帶他試聽了線上課貌似每一家他都很有興趣。最後選了一家性價比高的,遊戲和兒歌較多的線上課[捂臉]。

每天學一節課,他自己對英語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吃雞蛋說egg,黃色說yellow,拿著蘋果告訴爺爺奶奶這是apple。

對孩子來說,get到新技能是特別興奮的事情。英語的韻律感強,他有興趣就帶著他學,全當玩耍了。

4、運動(戶外和室內結合)

非特殊時期,每天會有最少1個小時的戶外玩耍,小區的滑梯,蹺蹺板,樓下挖挖土,有時候騎騎平衡車,有時候和同年齡的小孩在院子裡瘋跑[大笑]。

根據天氣,儘可能增加孩子的戶外運動時間。室內也玩玩蹦床,籃球等。但是非特殊時期起,能出門就出門。

不有專家說:小區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培養社交能力的都一個場所。去玩亦是去學習和人和大自然打交道。

我一向堅持讓孩子順其自然地成長,讓孩子像孩子一樣長大。但是每天看電視一定要禁止,每天看手機絕對不可以。

孩子是一張白紙,你怎麼引導他怎麼成長。對於三歲孩子的玩和學,未必要有多麼嚴苛的時間表,但是家長的有意識參與和引導還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歡迎交流和溝通。








抒小顏聊育兒


今年暑假的時候,兒子剛滿三歲,我一個人在家帶了他兩個月,基本掌握了上幼兒園所需要的技能,並且還讓孩子的生活玩和學兼顧,具體我是這樣做的。

一、提前製作時間規劃

很多事情想法都是非常美好的,而到真正執行的時候卻拖延又拖延。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我特意在網上購買了兒童成長自律表,給孩子制定瞭如下的時間規劃。

這只是一種理想狀態下的時間規劃,實際情況與規劃其實有很大的出入,但是項目總是類似的。不主張3歲的孩子上各種興趣班,主要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我會偶爾帶孩子去把之前沒上完的早教課上完,讓孩子有玩的時間和機會。

二、提前做好A計劃和B計劃安排。

每天做好安排之後,有時會因為一些特殊事情打破常規,所以也要提前列好B計劃。其實這個B計劃也非常好列,我會隨時準備一些拼圖玩具或繪本,當孩子空閒無聊的時候,會拿出拼圖來讓他玩,或者給他讀繪本,這個時候時間過得非常快。

三、安排之前跟孩子商量。

我會在前一天晚上跟孩子商量,第二天要吃的飯,要去玩的地方,在討論中,孩子也會非常積極地參與進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有時,因為一些原因答應孩子的沒辦法實現時,一定要做好解釋工作,並事後繼續兌現自己的諾言。曾經孩子爸爸答應孩子暑假帶他去水上樂園,但是後來出現了一些事情,水上樂園沒能去成,結果孩子突然有一天埋怨爸爸,曾經欺騙過他。嚇得爸爸趕緊第二天就帶他去了,這才獲得了孩子的原諒。

三歲孩子也是以玩為主,學的話可以安排一些動手實踐。悄悄說一下,這個寒假,我已經買好了與孩子一起做實驗的道具,準備開啟孩子對化學世界的好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