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基層青年“參戰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前,全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進入關鍵時期。

黨有號召,團有行動。共青團台州市委積極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團省委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動員廣大團員青年舍小家為大家,挺身而出、英勇奮鬥、紮實工作。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湧現出了一批批抗擊疫情的青春榜樣,他們的言行讓無數人淚目。

最美新娘無悔前行 迎戰抗疫一線

大年初二,原本她應該身披美麗的婚紗接受親友的祝福,而她身穿紅馬甲風塵僕僕進村入戶,她就是葉婉婉,玉環市幹江鎮一名普通青年,也是一名網格員,在疫情面前,把自己的幸福時刻“讓”給健康,把假期“讓”給了工作,走村入投身戰“疫”一線。

台州基層青年“參戰記”

葉婉婉與丈夫都是玉環幹江甸山頭村人,兩人相識相戀6年,並於1月18日舉行了婚禮。按照當地習俗,正月初三應辦回門酒,宴請親朋好友,一同見證他們的愛情。原本準備了11桌宴席,邀請了100多位親朋好友,很早之前就給大家發了請柬。當他們被幸福和美滿的氣氛圍繞的時候,新型冠狀病毒防疫戰打響了。雖然婚宴取消了,身邊少了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的身影,但葉婉婉的家門口掛著大紅燈籠,房間窗戶上張貼著一幅幅大紅“喜”字,粉色氣球裝扮的樓梯……每一處用心的佈置,營造著喜慶的氣氛,讓這個“新家”變得格外溫馨。

葉婉婉說:“當前疫情如此嚴重,我們絕不能拿各位親朋好友的生命健康來賭,不給政府添堵,不聚會、不聚餐。我要迎戰抗疫一線!”

連日來,她對所在轄區內的200多戶本地居民和25戶外來務工人員,逐一開展防疫宣傳和排查登記。她堅持每日巡查,電話摸排,看到小組成員工作有需要幫忙的積極幫忙,看到不在意疫情的居民們聚集打紙牌,不帶口罩交流的,給予耐心講解和宣傳;對態度惡劣極不配合者進行細心勸導,消除對體溫檢測的抗拒心理和牴觸情緒。

台州基層青年“參戰記”

“這幾天氣溫波動比較大,你們要多加衣服,千萬別感冒了。”在一家外來務工人員的暫住處,葉婉婉詳細詢問了住戶人員動向。當得知這一家都是四川人,今年春節沒有返鄉,也未出玉環後,她這才放下了心。

一個高速小夥的春節:從交管一線轉戰疫情防控一線

大年初一,台州高速交警陳清智作為白班民警,參與黃岩當地政府在瀋海高速台州出口設立的檢測點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在下午15時25分,其在做好交通流組織同時,發現一輛白色無牌豐田的駕駛人神情比較慌張。陳清智不露聲色的指揮該車靠邊先熄火,在詢問過程中,該車駕駛人吞吞吐吐,答覆是從江西過來的。陳清智追問具體江西哪個城市過來,駕駛人愣在那,隨後承認是從湖北黃岡返鄉。其隨即聯繫衛生防疫人員對其進行測量體溫,經過測量,車上兩個大人和小孩均不同程度出現低燒情況,為做好防控,經商量,將其帶往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台州基層青年“參戰記”

這次春節,陳清智作為三大隊的警組長,負責的組裡有4個民警和5個輔警,承擔的任務也是比較艱鉅的,從大年二十六一直工作到正月初一,連續六天工作,他自己本人肩負著五個夜班,一個白班,五個夜班中,其中四個還是最辛苦的後半夜。這些工作對陳清智來說,只是日常工作中最平常不過的事情。“選擇這個職業,我無怨無悔。”而現在,在流量稍微減少的大年初一,他又投入到壓力較大的防疫工作一線。在當前疫情防控嚴峻的背景下,其克服家庭困難,將三歲的小孩完全託付給妻子照料,而其家裡所在地黃巖區已經出現兩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其舍小家,保大家,真正踐行人民警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從警誓言。

衝在一線的市監花木蘭

參加完第一輪夜巡後,李靜虹回到辦公室,時間已是晚上九點半。摘下白口罩,長出一口氣後,她拿起桌上的保溫杯,打開杯蓋,一口氣喝到杯子見底。

“早上出門倒的,一直沒顧得上喝。”放下杯子後,她笑著說,臉頰兩側靠耳朵的地方,有兩道清晰可見的印痕,那是長時間戴口罩留下的。

按照上級要求,為防止疫情蔓延,要勸導關停餐飲服務單位。剛結束的第一輪夜巡,她就是要確保轄區內每家餐飲店,都按要求執行到位。

台州基層青年“參戰記”

86年出生的李靜虹,如今是兩位女兒的母親。大女兒在黃岩老家上小學二年級,小女兒剛滿週歲,正處於斷奶期。要說舍下家裡倆女兒,留守在抗疫一線,又談何容易。

“要不和局裡說下難處吧?”李靜虹的老公說,作為黃岩鄉鎮衛生院的醫生,他此次要在戰線前沿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倘若李靜虹也回不了家,家裡兩個孩子,只能放到農村老家給父母照管。一邊是衝鋒號角,一邊是骨肉親情,李靜虹的選擇卻義無反顧。

“這時候誰沒有難處,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黨旗所指就是心之所向。”她鏗鏘有力地說。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越是困難時刻,越是要讓紅旗飄揚。當好黨和人民的“守夜人”,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衝鋒在前。這是作為一方黨員的使命擔當,也是李靜虹心底最澎湃的力量。

李靜虹本可在臘月廿八回家,但因任務在身,一直未回。在接到抗疫命令之後,她毅然決然讓丈夫把倆孩子送去了農村老家,一直到如今,她始終堅守在崗位上,連年都是在工作中度過的。

李靜虹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女子,身材嬌小,笑起來有甜甜的酒窩,平時說話輕聲細語。但她小小的身材裡,蘊藏著大大的能量,在疫情面前,絕不容有失,她每每都是嗓門扯得最大的一個,讓人聽後不由得感到震懾。

大年初五的中午,本在辦公室裡小憩的李靜虹,被鎮政府人員電話打醒。電話裡說,在農貿市場附近,有人在進行活禽交易,現場聚了不少人,極易出現傳染風險。

李靜虹立即趕赴現場,只見一處展銷臺上,擺著兩個雞籠,每個籠子裡都有活雞,雞籠前還圍有人群。

“我看都是誇大了,實際哪有這麼嚴重啊。”商販對工作人員的勸導絲毫不以為意。

“人家做點生意不容易,通融通融嘛。”又有群眾好言相勸道。

“不行!馬上給我撤離!”人群中突然傳來一聲厲呵,所有人聽了為之一怔,紛紛轉頭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只見李靜虹怒目圓瞪,她拿出手機,打開疫情最新通報,現場大聲播報起了最新的確診病例,連帶把確診人員的現住址等情況一一念出來。一聽縣裡也有了確診病例,在場的人紛紛慌了神,散開去了。

“絕不允許再賣了,下次再看到我們就要採取強制措施了。”李靜虹嚴厲地衝商販喊道。

商販也臉有懼色,連連點頭,乖乖開始收拾雞籠。等商販一走,她又立即組織開展消毒防疫。

一談到疫情防控的溫情時刻,李靜虹的眉眼笑開了。

“特殊時期特殊手段,群眾的理解和配合,就是最大的溫情。”她說,“無論是引導關停餐飲店,還是價格提醒告誡,亦或是各項監管工作,絕大部分群眾都是通情達理的,非常支持我們工作,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這些星星之火匯聚起我們監管工作堅強的後盾,即使我們一刻不停在外奔波,也時刻溫暖著我們的心。”

連日來,李靜虹每日工作時長達12個小時左右,在高強度的工作之餘,還有另一種脈脈溫情,給予她足夠的心靈慰藉,那就是與兩個孩子的視頻連線。

晚上,小女兒一見到李靜虹視頻上的臉,立即哇地一聲哭了,向她伸出手去要抱抱。李靜虹一邊隔空哄著孩子,一邊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哄完小女兒,見大女兒正在一旁趕寒假作業,她也不忘督促幾聲。在辦公室明黃的燈火下,視頻連接的兩端,也構建起一番別樣溫馨的家的感覺。

等視頻連線結束,已經是晚上十點一刻了。李靜虹又戴上口罩,走出了辦公室,呼叫其他工作人員。不一會兒,一支5個人組成的工作隊就結合完畢。他們向著所外走去,又開啟了第二輪夜巡,這次主要對夜宵攤進行突擊檢查。

“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那就無怨無悔。”李靜虹說,現在只有眾志成城,才能打贏這場防疫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