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構圖有沒有一個統一的基本規律?

修行的峰子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學攝影首先要學的就是構圖。就像我們學繪畫,首先開始的是素描一樣。

素描是什麼,就是要練習你的空間構圖和想象力。一幅畫,我們的重點是在什麼地方,這個重點要放在畫面上的什麼位置,佔畫面的多大比例。還有場景裡面還有什麼其它的東西,他們應該與主體呈現一個什麼樣的空間關係,這就是素描的意義。

到攝影上,其實是一個道理。這些,也是構圖的邏輯所在。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有美術功底的人,接觸起攝影來,門檻會稍微低一點的原因。

畢竟攝影這個東西,從發展歷史上來看的話,是從西方的美術史所來的。所以它很多的理論,也都是遵從於西方的繪畫理論。不管是光與影的效果,還是說我們今天說的構圖,都是一樣的。也是強調這種空間上的位置與比例的關係,還有引導和縱深的空間理論,都與繪畫如出一轍。這些,我覺得是構圖上的基本理論,以及從這個衍生出來的一些個叫規律或者說定律也好。

但是理論歸理論,要是落實到實踐上。我覺得用理論去生搬硬套,也不是適合於所有人,特別是初學者,往往會覺得這些難於去理解和操作。

我在攝影領域這些年,結合於自己的實踐。總結出我覺得適用於大多數人的幾點,在這裡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三分法構圖。什麼叫三分法構圖呢,就是說,我們把屏幕的。橫向分成三等分,豎向分成三等分,也就是說形成的一個九宮格兒,九個區域。其實就跟微信發朋友圈的九宮格有一點類似。他們這幾條線的有會有四個交點。那麼我們就可以把我們被攝物體被射的主體,可以放在這九個區域中或這四個點上。也可以把被攝的畫面的區域分成橫向的三個區域,或者是豎向的三個區域,然後在橫向或者豎向的幾個區域中,分別放上不同景深或者不同主題的內容,或者把主體放在其實的一個區域中。而且這個三分法。也不是說一定要嚴格的分成這種三等份,可以依據畫面和拍攝條件做適當的調整。還一種方法就是你通過一條線,穿過這幾個點或區域去引導大家,這就是說視覺引導,這就相當於把三分法跟引導線理論結合起來了。

二、尋找線條。大家會發現還是回到我們剛開篇的一個原理,在很多時候就會發現我們的攝影其實跟繪畫的原理是離不開的。就是說,我們可能我們要去善於發現身邊有哪些適合構圖的線條,通過線條去做構圖。說到線條,我就想起了有一次我拍故宮的紅牆。這個紅牆上邊的瓦,完美地形成了一條橫線,把畫面分割成兩部分,讓色彩和光線都形成了很好的對比。還有一次是我路過北京電報大樓樓下,仰拍了電報大樓,大樓的線條也完美地把畫面分成了幾部分,使得樓體和天空的重點都非常突出。

三、突出主體。其實這個大家可能在平時的創作中是最經常用到的一個理論了。大家在拍人像的時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大光圈虛化。什麼叫大光圈虛化呀,說白了它之所以好看,就是因為它突出了主體,就是被拍攝的人。大家知道有一幅名畫叫蒙娜麗莎,除了達芬奇對人物刻畫的到位以外,從構圖上說,這個畫也是突出了人物這個主體,畫面的其它景物,都是暗的和虛的。甚至你不仔細看的話,都看不出畫面上還有其它東西。那麼我們在拍攝的時候,也可以多運用這個規則,我的經驗是不一定要求除主體外其它的東西一定要虛化掉。而是畫面上一定要讓主體,不管是人也好還是物也好,佔據一個十分突出的位置或角度,讓人一下子能注意到它。其它的東西,則是在合適的位置上,做一個對之對應的襯托。

四、發現細節。這一個我覺得是更簡單的,也是最難的。為什麼說它簡單呢,就是因為只要你靜下心來觀察身邊的事特,總是能夠發現一些特別唯美,或者特別感人的細節。那為什麼又說它難呢,就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現在生活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每天面對這麼多的人和事,有處理不完的東西和信息,已經很難能靜下心來去觀察和發現了。現在很多人提倡慢生活,攝影領域也有人去做極簡方式的攝影,其實都是去拋開一些瑣碎的、繁雜的東西,去尋找最核心的最原始的東西,或者說去發現本質和細節。攝影是一種藝術追求,不管你是不是職業的攝影師,我覺得只要你拿起相機或者手機,按下快門的那一刻,你想記錄的,都是生活中的美好。在這個時候,我也希望你能夠靜下心來去發現,去記錄那些感人的細節。

以上幾點,就是我的一些淺顯的感悟,如果能引起大家的共鳴和討論,希望大家給我留言。下面附上幾張我運用以上幾點的原創手機照片,也歡迎大家來討論我這幾張照片用到的都是上面的哪些點。









火元素手機攝影


當我們拿起相機拍攝人像時,畫面中的線條、色彩、美姿、拍攝角度,構圖方式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要創作一幅優秀的人像攝影作品,構圖非常重要,構圖往往是決定作品的成敗和攝影師主觀意識表達的重要因素。

構圖要講究藝術技巧和表現手段,構圖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一幅作品意境的高低。構圖屬於立形的重要一環,但必須建立在立意的基礎上。一幅人像攝影作品的構圖,凝聚著攝影師的匠心與安排的技巧,體現著攝影師表現主題的意圖與具體方法,因此,它是攝影師藝術水平的具體反映。

以人像攝影為例,人像攝影構圖的基本要求

人像攝影構圖是各種形式因素的綜合運用。包括:對比與和諧、對稱與變化、均衡與呼應等。掌握這些規律並加以應用,會使我們在作品中所表現的人物更加具有內涵與美感。

圖1 對比在人像攝影構圖中的運用

在人像攝影構圖中,對比是把人物與環境中各種形式要素不同的質和量進行對照,使不同對象各自的特點更加明顯、突出。人像攝影構圖中對比的形式是多樣的,如面積對比、大小對比、色彩對比、明暗對比等等。

圖2面積對比

在人像攝影構圖中經常會用到面積對比,這是對比規律中很重要的一個要素,利用人物的分佈排列與背景、道具等因素產生的在面積上的對照,達到突出主體的目的。

圖3疏密對比

“密不透風,疏可跑馬”這是對疏密對比的最好形容。在人像攝影構圖中,利用疏密的強烈對比,更有利於對主題的表達。

圖4大小對比

畫面中運用大小對比,會更加突出主體,使原有因素中已存在的但不鮮明的外形與內涵,在大小的對比中更加突出、飽滿和強烈。

圖5動靜對比

動靜對比使畫面更加生動,充滿生機,有視覺衝擊力,容易使視覺變得興奮。

圖6明暗對比

明暗對比可以是人物自身形體的明暗差別,也可以是光線照射區域和光線照射強度的差別。明暗對比的運用有利於對人物的性格和內心的刻畫。

圖7虛實對比

虛實是對比法則中一種比較重要手段,可分為前景虛和後景虛兩種。在拍攝虛實對比的照片時,可以選擇陪體作為前虛景或後虛景來拍攝,但要注意控制陪體的模糊程度,這會直接影響到突出主體的力度

圖8對稱

指的是沿畫面中心軸兩側有等質、等量的相同景物形態,兩側保持著絕對均衡的關係,它在人們心理上感覺嚴謹、理性,有一種莊重感。運用不當時,也往往使人感到呆板、單調、乏味。









古月聲幾又香


攝影構圖有沒有統一的基本規律?我的回答是相對的又是統一的;既有規律又沒有規律。

對於一個初學攝影者,一定要遵守基本規律。正所謂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攝影猶如書法與繪畫,一定要遵守章法和規律。對於攝影作品,構圖與取景,一定要符合構圖和美學原則。構圖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但又可以用簡單來詮釋——面對一幅能讓人看得舒服,產生美感的照片,就是一幅符合構圖規律的照片。但一幅照片要讓人看得舒服,就得學會掌握平衡畫面的技巧:一是對稱平衡,如果用一直線把畫面分成兩個部分,則處於對稱關係中的物體,不僅質量相同,而且與分割線的距離也相等,用來表現靜態對象,如建築物等;二是掌握重力平衡,兩個完全不同型和質的物體,畫面的安排與假想中的中軸線形成不同的遠近關係,如大的亮的濃的,較之小的暗的淡的,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小暗淡的物體應離中軸線較遠,而大的亮的濃的物體,應離中軸線較近;三是運動平衡,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構圖原則——如一輛汽車,從左向右行駛,那麼畫面右方應該留出足夠的空間。

平衡畫面,另一個構圖的原則是“黃金分割法”,就是長方形構圖的6:4和5:3,還有三角形構圖,對角線構圖,S型構圖等。

因為我們拍攝的畫面,不會只是三角形,長方形,s形這麼簡單,所以我們在實際應用中,要學會綜合性的構圖。

說攝影構圖沒有規律,這是對有著很深的美學基礎,長期從事攝影實踐的資深攝影師而言。這裡的沒有規律,不是真正的沒有規律,而是熟能生巧了,得心應手了,能夠舉一反三了。面對各種不同的拍攝對象,無論是人像,風光,花卉,靜物,採用什麼樣的構圖,他們能迅速作出反應,拍出多種構圖綜合運用的完美照片來。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現在大部分人都在用手機拍照。又由於手機功能的日趨強大,拍攝畫面的改變,我們取景構圖的形式也要發生相應的改變。比如現在我用手機18:9的畫面拍照,較之單反相機3/4的畫面,無論是高度還是寬度,提高了將近30%,在增加了的近30%畫面上,容納了更多的拍攝元素,因此如何取景構圖,安排畫面,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要與時俱進,增強創新意識。比如在18:9畫面上的構圖,我習慣採用8:2或7:3形式,如果再加上超廣角和10倍混合光學變焦在18:9畫面上的應用,拍出的照片,具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

九宮格照片,均為2019年手機拍攝。











鄧正明攝影


攝影其實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如果做為一個新人,可能無從下手,因此遵從一些其本的構圖規律還是比較有幫助的。比如以下這些經常用到的構圖方法。

一、三分構圖法,因為畫面被平均的分為九份,所以也叫它為“九宮格構圖法”,或形象的稱之為“井字型構圖”。又因為“趣味中心”接近於畫面的“黃金分割點”處,所以也有稱之為“黃金分割構圖”。

二、對角線構圖法,對角線構圖是指將主體安排畫面的對角線位置上,讓主體在畫面上呈現出一種對角關係。

三、對稱式構圖,對稱式構圖是指利用畫面中景物所擁有的對稱關係來構建畫面的拍攝方法

四、曲線美,s形曲線構圖,所謂S形曲線構圖,就是指利用畫面中具有類似英文字母“S”形的曲線元素來構建畫面的構圖方法。

五、框架式構圖,框架式構圖是比較經典的構圖方式,當被攝主體周圍出現一些框架元素時(窗戶、門框、洞口等),我們便可以用來進行構圖拍攝。

對於初學者來說,其實按基本的構方法去拍,可以練習的基本功和審美能力。等待練到最後熟練更種場景之後就不拘泥於招式了。

祝朋友們多出精彩作品,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吧[來看我][比心]



德哥航拍廣西


一般來說,攝影構圖有一些大家都在遵從的基本規律或者說規則。

世上,做任何事情基本上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攝影構圖也不例外。我們日常拍攝照片時,自然或不自覺地會採用以下兩種方式去構圖。一是黃金分割法,該方法也叫”井字法”,取景構圖時,不論是拍橫幅還是拍豎幅照片,都將主要的拍攝對象放在組成井字的四條線的交叉點(即黃金分割點)上,這樣符合人的觀察辯識和審美視角,也是攝影構圖最常見的方法;二是對角線構圖法,這種構圖方法界線分明,適用於拍攝草原、沙漠地帶的風光照片,如晨曦或夕陽下,一隊駱駝🐫穿行在起伏的沙堆上,對角構圖給人一種空曠的負重前行的能量,彷彿悠揚的駝鈴聲撲面而出。當然了,攝影構圖還有許多方法,比如,對稱構圖、留白構圖,都是常見常用的構圖方法。只要用心去觀察,去學習,去創新,就會運用不同的構圖方法,創作出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攝影作品。


河南喜子2019


攝影構圖沒有一個統一的基本規律,我推薦一本書《攝影構圖學》,這是1983年長城出版社編譯的一本書,這本書看似古老了點,可是其中觀點顛覆當前國內主流的攝影構圖觀點。

書中闡述了攝影與繪畫的區別,結合攝影和美術的發展史去講述攝影構圖的演變過程,並使用大量的圖例去講解構圖和攝影語言。這本書如果處在攝影構圖瓶頸期閱讀非常有助於開拓視野,有人會如飢似渴地看完,也有人看完目錄實在看不進去,這兩種讀者的態度也說明了攝影的觀點,有些人真的鑽進攝影裡去,有些人玩攝影就是為了玩。您是屬於哪一種,讀讀這本書認識一下自己吧!


大棟的美片隨心拍


針對這個問題,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為什麼?

說有,其實攝影構圖無外乎是對拍攝對象的一種包裹,我們在取景框裡表現的東西總有規律性可言,也就是說構圖有法。

說沒有,也就是說拍攝無法。怎麼說,我們拍攝的任何東西都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我們取景時事物的動態,光影的力度,都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構圖也就表達了不同的情感力量。

所以說,統一規律這個詞對攝影來說,其實並無太大意義。把自認為精彩的東西,用合適的構圖拍攝下來,這就是攝影的精彩!


詩語攝


這個是沒有統一的規矩的,可以在一些攝影網站學習一些基本的構圖方式,比如蜂鳥網,專業的攝影門戶網站,可以學習一些基本的構圖技巧,可以欣賞好的作品的拍攝風格,角度,光線,光圈iso,等等一些基本的攝影參數,也可以臨摹好的作品,多學習,多看,多欣賞,就能夠提高個人的攝影技術


萌面三郎


在攝影構圖方面,先人在經過無數遍的研究實踐之後,得出了很多規律,在這裡我就簡單的說下其中的兩種基本規律,詳細請觀看視頻解說,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e655c1479a64234be7b5658c1ede421\

潮汕小林錄


構圖有很多固定的模式,但又不能被條條框框束縛。因為規範就是用來打破的。如果一定想要一個簡單直接的規則的話,“黃金分割”是個不容易犯錯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